美國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兩岸晶片「內戰」已經打響?

2020-12-21 直播港澳臺

文/瀟湘散人

風雲一周

中美科技戰事再起。

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官網發布消息,正式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限制其對美國技術和設備的使用。與華為一樣,被列入「實體清單」的中芯國際如果想再使用美國技術,或者包含美國技術的設備,必須首先獲得美國辦法的出口許可,尤其是10nm及更先進工藝相關技術,嚴格禁止提供給中芯國際。

而即將過去的這一周,對中芯國際乃至整個晶片產業來說,大新聞不斷,堪稱波詭雲譎的一周。這不僅與晶片行業有關,更與兩岸、中美之間的地緣政治有關。

本周二(15日),中芯國際宣布臺積電前營運長蔣尚義將出任副董,現任聯合執行長梁孟松則宣布辭職,理由是感到「不被尊重和信任」。梁孟松的辭職信廣為流傳,中芯國際繼科創板上市,被美國制裁後又因高層「內戰」再度站上風口浪尖。半年前辭任爛尾的武漢弘芯執行長的蔣尚義,曾是梁孟松在臺積電研發部的上司,兩人當年一同為臺積電奠定領先全球的先進位程,又轉戰大陸。

蔣梁「內戰」的同一天,臺灣晶片產業卻上演了「雙王破冰」。

據《聯合早報》報導,「臺灣矽谷」新竹科學園區本周二(15日)歡慶成立40周年,近20年沒見面,向來有瑜亮情結的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與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同臺領獎時握手寒暄。張曹二人從「王不見王」到「相逢一笑泯恩仇」,被島內媒體形容為世紀大和解和活動最大亮點。

同樣是在15日,《紐約時報》刊登了摩根史坦利投資管理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師Ruchir Sharma的專欄文章:《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臺灣》。

Ruchir Sharma認為,從歷史上看,臺灣的重要性有其地緣政治的考量。如今,臺灣已經成為全球科技供應鏈的關鍵一環,為其地緣政治考量增添了經濟砝碼。隨著全球科技霸權爭奪戰的升溫,這一砝碼的重量可能還會繼續增加。

同一天發生的三件事,均與晶片和臺灣有關,這當然是一種巧合,卻也是時代風雲的折射。

必爭之地

臺灣過去被二戰名將麥克阿瑟稱為「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其地緣戰略價值可見一斑。如今Ruchir Sharma因晶片製造而將臺灣稱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與臺積電前董事長不謀而合。2019年11月,臺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說,「世界不再安寧,臺積電已是地緣戰略家的必爭之地」。

華為因在5G領域的領先地位而捲入地緣政治,臺積電則因其在晶圓製造領域一騎絕塵的地位。

沒有晶片,人類世界將無法使用任何現代電子設備,包括手機、電腦、iPad等。而這一行業主要分為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及測試。如今,晶圓製造在價值4300億美元的全球晶片市場中只佔據一個小角落,但所有最先進的晶片都來自這種代工廠,有三分之二的晶圓代工產品產自臺灣,大部分都由臺積電生產。大陸中芯國際的營收,不足臺積電的十分之一。

臺積電還掌握了最先進的製程工藝,如華為海思的高端晶片,基本上只有臺積電能夠代工。因而當臺積電響應美國制裁,不再給華為代工之後,華為海思最先進的麒麟晶片就成為絕唱。某種程度上來說,臺積電成為了美國打壓華為的勝負手。

正因為臺積電的特殊地位,蔡英文對張忠謀非常倚重。張忠謀也支持蔡英文,甚至躬身入局,退休後更像是一個政客而非企業家。

11月20日晚間,APEC經濟領袖會議以視訊進行並順利結束。蔡英文當晚再次感謝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參與,並稱「臺灣有你真好」。蔡英文「執政」後,從2018到今年張忠謀都擔任APEC領袖代表。

此前蔡英文宴請美國國務院主管經濟成長、能源與環境次卿克拉奇,也拉上張忠謀作陪,分析指臺積電成臺美重要連接。

甚至可以說,臺積電乃至臺灣的半導體產業,是蔡英文對抗大陸,謀求「臺獨」的一張牌。

早在2015年時,大陸紫光集團向臺灣半導體行業投資20億美元的計劃遭蔡英文否決,她給出的理由是紫光集團與中國政府有關係,她認為這是控制臺灣整個半導體產業的措施之一,對臺灣產業威脅非常非常大。而張忠謀彼時也說,「歡迎大陸投資臺灣晶片市場,但不能給董事席位」。

晶片「內戰」

「內戰」似乎是臺積電乃至臺灣晶片製造業的傳統。中芯國際的創始人張汝京,也出自臺積電,與張忠謀恩怨幾十年,還有前文提到的蔣尚義、梁孟松,瑜亮之爭是他們身上揮之不去的話題。

臺灣晶片領軍人物轉戰大陸,可能僅僅從自身的職業發展、實現技術雄心的目標出發,但將視角稍稍放大一些,這不僅是臺灣晶片人之間的「內戰」,還是大陸與臺灣的晶片「內戰」。更進一步說,這是大陸與臺灣「內戰」的一種表現形式。個人恩怨、產業競爭、兩岸統「獨」、中美博弈,通通交織在一起,複雜而有趣。

今年1月,臺灣陸委會委託智庫中華經濟研究院做的一份長達329頁題為《中國大陸高端製造發展對臺灣的影響》的報告面世。從這份臺灣官方的報告中,也可以讀出濃濃的「內戰」意味。摘抄部分報告內容如下:

1、美中貿易戰演變為科技戰後,中國大陸更加意識到晶片自主的重要性,臺積電成為美中 博奕 關鍵一環。中國大陸除了作業系統等軟體受制於人外,高階晶片的生產也屬於中國大陸致命的一環,中國大陸業者仍需仰賴臺積電的先進位程與技術協助晶圓製造。臺積電成為美國及中國大陸極欲納入羽翼下的重點企業,紛紛要求臺積電將先進位程移至當地。因此,如何讓臺積電可以持續安穩地在臺灣生產,是臺灣需要面對的課題。

2、美中貿易戰後,中國大陸更加了解自己產業發展的短板,若臺灣 沒更 辦法維持領先優勢,將被中國大陸超越。尤其半導體是臺灣經濟發展命脈,也是發展 5G、AI、智慧機械的關鍵因素,更應加強基礎研發,維持產業領先優勢。

3、迄今美國已在投資面、人員流動面及出口面對中國大陸進行嚴格管制,未來中國大陸要從美國吸納科技人才及取得新興技術將更為困難,可能轉而以挖角來取得技術,此將加劇兩岸產業與人才的競爭,臺灣恐將面臨人才外流壓力,商業間諜也可能變多。因此,短期臺灣應檢討現行兩岸人員往來機制(包括中國大陸人才來臺、陸生來臺、臺灣人才赴陸工作),並協助企業提供商業誘因,提高中階技術人才留臺意願,以降低人才挖角的風險。

4、由於全球經濟與產業環境變化快速,原先臺灣對中國大陸商品方面的規定將可能會產生技術外流的缺口,而這也是美國現階段擔憂之處,怕臺灣變成美國資安及國安缺口。因此,臺灣應重新檢討臺商赴中國大陸投資機制,強化臺美合作互信基礎。政府也可考慮建立技術及人才管理的系統性做法,供企業參考採用。

當然,中國大陸也是臺灣晶片產業不可或缺的市場,臺灣仍然試圖在大陸和美國之間左右逢源,但顯然在這一領域,臺灣對大陸的防備之心已經擺在檯面上了。在兩岸關係目前 墮入 低谷,蔡英文政府不斷對美國表忠心的情況下,接下來或許該份報告中的相關建議如限制臺灣人才赴陸工作很可能成為現實。

未來幾年,臺灣將力圖保持其晶片產業優勢,大陸也將奮力追趕,這無疑是一場不見血的戰爭。香港時事評論員劉瀾昌認為,兩岸的晶片「內戰」,也是兩岸關係之戰,甚至是統「獨」的決定性因素。

值得留意的是,在北京,一連三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周六結束。會議表示,明年要抓好8個重點任務,不同於過往將新發展理念或財政貨幣政策放在來年任務的頭一項,這次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列為重點任務首位,「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則列為第二項,會議指出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

在美國不斷推進科技領域與中國「脫鉤」,一些政要和企業也隨之起舞的背景之下,其用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正式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
    打開APP 中芯國際正式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 上方文Q 發表於 2020-12-19 09:13:04 當地時間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官網發布消息,正式將中國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SMIC)列入「實體清單」(Entity List),限制其對美國技術和設備的使用。 與華為一樣,被列入「實體清單」的中芯國際如果想再使用美國技術,或者包含美國技術的設備,必須首先獲得美國辦法的出口許可,尤其是10nm及更先進工藝相關技術,嚴格禁止提供給中芯國際。
  • 持續打壓中企 美國商務部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
    原標題:持續打壓中企 美商務部宣布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 摘要 【持續打壓中企 美商務部宣布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美國商務部網站當地時間18日發布消息宣稱
  • 中芯國際正式被美國政府列入到實體清單
    2020 年 12 月 18 日,美國商務部在官網宣布:中芯國際被正式列入到實體清單(Entity List)——此前,華為已經被列入到這個所謂的實體清單中。考慮到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強勢地位,這對於中芯國際的發展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1美國將中芯國際列入到實體清單美國商務部是在當地時間 12 月 18 日公布這一消息的。
  • 不止中芯國際,美國商務部還將60多家實體列入「實體清單」
    【環球網報導】美國商務部網站當地時間18日發布消息宣稱,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將中國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列入「實體清單」。除了中芯國際(SMIC),美國商務部網站稱,BIS還將60多家其他實體列入「實體清單」,聲稱這些實體存在所謂的「違反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行動。
  • 美國又將60家中企列入「實體清單」,中芯國際、大疆在列(附企業名單)
    (BIS)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華爾街日報》評論道,中芯國際一旦被列入實體清單,將被迫向美國商務部申請特殊許可,才能從美國供應商獲得關鍵商品,美國政府藉此限制中芯獲得美國先進的晶片生產技術,尤其是10 納米或以下的半導體先進工藝遭限制,將對中芯造成重要影響。此前《電子工程專輯》報導,中芯國際剛經歷了「蔣來梁走」風波。前臺積電蔣尚義加入中芯擔任副董事長,引發聯合CEO梁孟松請辭。
  • 【美商務部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美國商務部網站當地時間18日...
    2020-12-18 21:50:27來源:FX168 【美商務部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美國商務部網站當地時間18日發布消息宣稱,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將中國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列入「實體清單」。
  • 美國真的怕了!美商務部正式宣布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
    美國是不是怕了!美商務部正式宣布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根據美國商務部網站當地時間18日發布消息宣稱,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將中國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列入「實體清單」。之前,路透社當地時間周四(17日)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將在周五將數十家中國企業列入貿易黑名單,其中包括中國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路透社指出,這一此前從未被報導過的舉動,被視為美國總統川普鞏固其對華強硬政策遺產的最新努力。
  • 不止中芯國際 大疆等77家中國實體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
    【天極網IT新聞頻道】今年美國加大了中國企業的制裁,12月18日晚間,美國商務部正式宣布將中芯國際及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隨後,美國商務部正式公布了最新被列入實體清單的77家實體,其中就包括中芯國際及其附屬公司、大疆創新、光啟集團等近60家中國企業和個人。該名單將於12月22日正式執行。
  • 中芯國際:美國"實體清單"將對10nm以下工藝有重大不利影響
    (原標題:中芯國際回應被美列入「實體清單」) 觀察者網
  • 中芯國際等企業列入實體清單,標誌著中國高科技企業群體性湧現
    美國商務部網站當地時間18日發布消息宣稱,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將中國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列入「實體清單」。恰恰也是今天,政治局經濟會議結束,會議明確強調了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其一,美國的制裁清單,就是中國的光榮榜單,川普在上演最後的瘋狂美國商務部網站當地時間18日發布消息宣稱,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將中國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列入「實體清單」。
  • 外媒:又有數十家中國公司將被美國列入黑名單,包括中芯國際
    據路透社報導,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定於當地時間周五(18日)將數十家中國公司列入貿易黑名單,其中包括中芯國際。報導指出,這一舉動被認為是川普在其卸任美國總統一職前,試圖鞏固其對華強硬政策留下的影響。報導稱,川普政府時常使用這種所謂的「實體清單」(目前清單中已經包括超過275家在中國設立的公司及其分支機構)來打壓中國的關鍵行業。路透社稱,預計美國將在清單中再增加約80家公司及其關聯公司,幾乎所有這些公司和關聯公司都是中國企業,其中包括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消息人士稱,預計美國商務部還將把中芯國際眾多的附屬公司也列入「實體清單」中。
  • 突發重磅:美商務部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這兩大事件恐反轉全球...
    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12月18日宣布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限制其對美國關鍵技術的獲取。根據美國商務部官網的聲明,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稱採取這一行動是為了保護美國國家安全。路透社報導指出,這被視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鞏固其對華強硬政策的最新努力。除了中美局勢之外,全球市場還將迎來英國脫歐、美國財政刺激等消息的影響。
  • 大疆回應被列入「實體清單」:依然可以在美國銷售
    美國商務部網站先是更新了針對中芯國際技術限制的公告。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表示,「實體清單」主要是通過管控美國出口商向中芯國際在內的「實體清單」實體供貨的銷售許可證,以限制中芯國際獲得美國某些技術的能力。如生產先進工藝節點(10nm 或以下)半導體所需的物品將採取「推定拒絕」政策(不批准銷售許可申請)。隨後,商務部更新了完整、新增加的 77 個實體名單。
  • 消息人士:美國將把包括中芯國際在內的數十家中國企業列入黑名單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據路透消息,兩名知情人士周四表示,美國將在周五將數十家中國企業列入貿易黑名單,其中包括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這一舉動被視為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鞏固其對華強硬政策遺產的最新努力。幾周後,民主黨當選總統喬·拜登將於1月20日就職。預計美國總共將約80家公司和附屬公司加入實體清單,其中幾乎全部是中國公司。
  • 路透社:中芯國際將被列入黑名單,明天生效
    就在上個月,美國國防部將中芯國際列入了所謂的中國軍事公司的黑名單,有效地禁止美國投資者從明年初開始購買其股票。不過川普在下臺之前覺得這樣做還不夠,還準備繼續給拜登挖坑。據路透社報導,兩名知情人士周四(美國時間)告訴路透社,美國將在周五將包括中芯國際在內的數十家中國公司加入到交易黑名單,即所謂的實體清單中。實體名單的指定將迫使中芯國際在美國供應商向其供應關鍵商品之前,先向美國商務部尋求特別許可,這是美國政府為遏制其使用先進的美國晶片製造技術而進行競標的一部分。
  • 被列入黑名單後,中芯國際、大疆官方回應
    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將包括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和中國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在內的59家中企列入所謂「實體清單」,進行對美出口「管制」。 目前,中芯國際及大疆分別進行了回應。 20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該公司關注到美國商務部將中芯國際及其部分子公司和參股公司列入「實體清單」,並表示有關舉動對該公司短期內運營及財務狀況無重大不利影響,對10nm及以下先進工藝的研發及產能建設有重大不利影響。
  • 雪上加霜 美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蘋果將逆轉網速慢形象
    環球網:中芯國際被美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 昨晚,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將中芯國際添加到實體清單中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表示,該舉措旨在確保中國無法通過中芯國際,利用美國技術來提升先進技術水平以支持軍事行動。這意味著,10nm及更先進的工藝相關技術,將被嚴格禁止提供給中芯國際。對於正面臨人事動蕩的中芯國際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 美國商務部將中國59家企業及實體列入「實體清單」,詳細名單曝光
    美國商務部網站當地時間18日發布消息宣稱,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將中國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等59家中國企業及實體列入「實體清單」。美國商務部網站稱,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將總計59家中國企業及個體列入「實體清單」,除了中國中芯國際(SMIC)、大疆等企業之外,還有國內6家高等院校列入其中,聲稱這些企業及實體存在所謂的「違反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行動。
  • 科創板晚報|美商務部宣布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 蘋果新機...
    《科創板日報》(上海,鄭嘉維)訊,今日科創板晚報主要內容有:美商務部宣布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 蘋果新機並未砍單,供應鏈未有異常;心脈醫療:上海聯木近日累計減持1.02%公司股份;鋰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廠商萬潤新能源擬赴科創板上市;明略科技完成2億美元E+輪融資。
  • 77家企業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
    本月18日晚間,美國商務部正式宣布將中芯國際及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而近日美國商務部正式公布了最新被列入實體清單的77家實體,該名單於22日正式執行。此次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的中國實體名單如下:一、中芯國際及其附屬公司1、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2、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天津)有限公司3、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