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歲閱讀黃金期,羨慕別人家孩子開學學知識,你家孩子也可以!

2020-12-17 幼兒園裡的蝸牛老師

隨著全國各省市的初高中包括高校已經進入了開學的正軌,而幼兒園開學時間尚未公布,幼兒園的家長看著」別人家開學的孩子「滿眼的羨慕,家長是真心想要送」小神獸歸籠「啊,小神獸在家可以什麼都不用幹,但也卻讓家長什麼也幹不了。

家長直呼要崩潰

朋友家的孩子在讀幼兒園的大班,孩子在家宅了這麼長時間,玩具都玩得不想玩了,每天就是盯著電視、平板、小視頻來看,不讓她看就大哭大鬧,真心整不了。

然後早上不起、晚上不睡,玩具丟得到處都是,大人白天要上班,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陪她,晚上還要進行親子閱讀,有時講著講著大人都睡著了,孩子還沒睡。

有時家裡的老人會帶孩子下樓去玩一會,但更不輕鬆,說跑就跑,說跳就跳。

老人的體力怎麼能跟得上孩子的步伐,一想到這些朋友都頭大,真的期待幼兒園趕快開學。

輕鬆帶娃可以這樣做

其實在疫情期間各大幼兒園的課程也沒有閒置,大都開設了一些適合孩子在家玩耍的親子線上遊戲和活動。對於雙職工或老人無力帶孩子的家庭來說,現在有人能幫忙帶孩子就是最大的滿足了,幼兒園的主題遊戲和活動根本沒辦法進行。

但是幼兒園老師還是要提醒各位家長,出現這樣的困難只能大家一起克服,埋怨和逃避都不是辦法,所以家長還是要以幼兒為主,逐步跟進幼兒園的主題活動,而且要合理安排孩子在家的生活、學習等時間,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

有的家長會找一堆藉口和理由,什麼孩子管不了、沒時間、不聽話等等,我想這不是影響孩子成長的理由。

如果家長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去關注孩子的成長,那當家長再回過頭來在想找回當年親子時光可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就拿朋友家的孩子來說吧,長時間的看電子產品孩子的眼睛肯定受不了,而且作息實在是不規律,家長如果不早先就發現問題然後糾正問題,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以後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會出現問題,再等到開學的時候,孩子都沒有辦法順利過渡。

其實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花了很大的時間和心血,包括各大幼兒園推行親子閱讀、百日閱讀等等,我們都知道繪本故事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少不了的啟蒙書,家長為了給孩子挑選好的繪本也是費勁了心思。

其實繪本更重要的是通過有趣的圖片、生動樸實的語言和動人的故事來幫助家長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促進孩子情商智商和想像力的發展。

不過面對琳琅滿目的繪本世界,挑選出適合孩子閱讀的又能幫助孩子成長的繪本故事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有研究表明,嬰兒從小開始閱讀繪本故事,上小學後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成績都比同齡人優秀,所以我們大浪淘沙的幫孩子選擇適合他們的繪本故事。

其中這套繪本故事以6個可愛的小動物為主角,個性鮮明的教孩子識別不同的情緒和性格,這套繪本都是故事系列,旨在對孩子進行性格和情緒方面針對性養成。

其中《貓咪對小魚的懷念》和《神奇的「勇敢石」》通過小貓和小老鼠的故事來學會堅強和勇敢的品質。

《一起去玩蹺蹺板》、《送給小兔子的蛋糕》和《小貓咪戴眼鏡》則是幫助孩子學會和同伴合作,努力的關愛他人。

《有用的長脖子》《小老鼠過生日》和《小猴子成大哥哥》更偏向於情緒的培養,學會接納和肯定自己。

這套書的適用年齡很廣,0~6的孩子都可以閱讀,1~2歲,父母可以讀給寶貝聽,3~4可以進行親子閱讀,4歲以後孩子就可以自己讀了,而且獨家附贈故事音頻。

3~6是孩子性格培養的關鍵時期,孩子經常發脾氣、鬧情緒是需要用故事來破解孩子的情緒的。

例如《小猴子成大哥哥》,就是用生動而現實的故事來幫助有二胎的家庭,因為有了小寶而大寶感覺心裡不平,需要抒發和學會接納他人。所以不必擔心有了二寶,媽媽就不愛大寶了。

而害羞的小貓咪因為帶了眼鏡害怕受到小朋友的排擠,產生擔憂的情緒,但小貓咪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朋友的關懷。

其中小貓咪樂觀開朗讓孩子收穫快樂和勇氣,成為許多孩子的學習榜樣

而《一起去玩蹺蹺板》是一個非常有愛的故事,講述了長頸鹿和小老鼠一起玩蹺蹺板,但小老鼠、小猴子、小狗都太輕了,不能和長頸鹿一起玩,於是它們想到各種好玩的遊戲,但長頸鹿依舊不能和他們玩在一起,因為他的脖子太長了,但為了能夠繼續玩下去,就必須要想到更好的辦法……

蹺蹺板的故事不僅給孩子帶來了歡樂,同時還給孩子打造出了一個充滿愛心和友情的童話世界。

《送給小兔子的蛋糕》則教會孩子學會分享,慢慢告別自私的心理,小兔子肚子餓了,小狗在吃蘋果,小老鼠在喝果汁,小猴子在吃麵包,但他們都不願意和小兔子分享,小兔子能怎麼辦呢?他們為什麼不願意分享給小兔子呢?

閱讀繪本對於孩子來說不僅僅是知識層面的豐富更是對審美的教育,這8本故事繪本,通過呆萌的畫風、充滿童趣的故事,直接激發孩子對美的鑑賞力、對色彩的熱愛。

其中這套繪本插畫由艾琳娜·凡·林登胡茲創造,她獲曾獲得密涅瓦格羅寧根美術學院插圖和設計專業學位。

作者為朱蒂斯·庫本思,她是私立小學的校長,很喜歡講故事,無邊無際的想像力和孩子們的純真是她靈感的源泉,北大心理學心理學教授傾情推薦。

孩子的情緒、性格需要家長的耐心幫助和呵護,所以在他們啟蒙階段,為他們選擇適合心靈成長的書,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未來身心的發展。

END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您的關注、點讚、留言與轉發收藏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歡迎交流教育心得!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杭州開學時間遲遲未定!家有4-12歲孩子的,這個消息別錯過了!
    昨日,#海南開學#、#長沙分四批錯峰開學#接連衝上微博熱搜,又有不少粉絲朋友在後臺問小編,杭州大概什麼時候開學?目前,浙江省教育廳和杭州市教育局還沒有發布具體的開學時間。不過,家長們可以提前做好開學準備工作,申領小孩的健康碼,方便以後上學出行。開學時間不確定,孩子在家要抓緊學習,不能一味貪玩。
  • 還在羨慕別人家孩子「飆」英語?掌握這3個方法,你家孩子也可以
    現在的孩子真是比以前幸福多了,以前哪有什麼早教,能上得起學孩子都會感覺非常幸福,所以對於英語就比較不懂,然而現代孩子,不愧是受過早期教育,一出口就和別人不一樣,當你隨便走進一家商場,看見媽媽或者爸爸領著的孩子張口就用英文與店員友好地打招呼,真是讓旁人羨慕不已
  • 「你家孩子寫字真好看」,還在羨慕別人家孩子?你家孩子也可以
    「你家孩子寫的字真好看,不像我家孩子都已經上小學五年級了,寫出來的字就像幼兒園小朋友寫的一樣」鄰居來我家玩時看到了我家孩子的作業本,說出了上面的話,其中說到自家孩子的時候語氣裡滿是恨鐵不成鋼,而說到我家孩子時滿臉羨慕。
  •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3個孩子,18個月完成6年課程,別人家的孩子
    當十幾歲的威爾森拿著手術刀,像個小大人一樣的告訴父母,「我需要你們的血,因為我要做實驗」,每個人都讓男孩在自己指尖取了血。11歲的時候,男孩迷上了製造核反應堆,父母便支持孩子的一切行為,當別人叫他管管自己的孩子時,父親也並沒有限制孩子的行為。
  • 疫情延遲開學,怎樣讓你家的「神獸」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孩子是自己的複印件我們想一下,自己回家後是什麼狀態?往沙發上一坐,打開手機,抖音、微信刷不停;電視一打開,連續劇看個沒完;工作沒幹完,電話打不停。在這種環境下面,「神獸」再神,也將成獸。有樣學樣,TA也會跟你一樣,看電視、玩手機,打遊戲,等等。你就是孩子的複印件。
  • 0~3歲寶寶最新男女身高表!你家孩子達標了嗎?
    孩子的身高一直是家長最關心的話題!經常聽到媽媽們聊天:你家孩子長那麼高,那麼快,每天都吃什麼呀?我家孩子比別的小孩矮半頭,長的太慢了……怎麼讓孩子長個兒快呀……3個月的寶寶應該長多高?三五歲的孩子,對應的標準身高是多少?你家孩子現在的身高體重正常嗎?達標嗎?
  • 開學發紅包、棒棒糖、運動包……別人家的學校,你羨慕嗎?
    經歷了「史上超長」寒假近日全國各地大中小學陸續開學複課意想不到的是很多孩子在入學的當天都得到了一些來自學校或老師的驚喜5月10日山東棗莊翔宇中學初三開學1429名學生進入校園的第一天
  •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好?看看他們的假期課程表就知道了
    說起孩子的學習,哪個父母能雲淡風輕。畢竟從早到晚,為了孩子的學習父母耗掉了不知道多少精力和物力在學校、補習班和課外班上。但是投入大回報卻不一定大,然後父母們就只能羨慕那些學習好的、別人家的孩子了。其實,想讓孩子學習好,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優秀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才能讓孩子真正把知識「裝到」自己的腦子裡。今年寒假是個特殊的寒假,課外班都停了,孩子們和大人們都要長時間宅在家裡。此時,正是考驗父母們管理孩子學習的好時機,也是父母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好時候。
  • 女白領出差爽約孩子生日 兒子稱羨慕別人家媽媽
    女白領出差爽約孩子生日 兒子稱羨慕別人家媽媽 2015-02-10 14:32:51來源:荊楚網作者:責任編輯:孫靜波   比不過「別人家的媽」  3日晚上鄭女士回到家,兒子仍然不理她。冷戰一直持續到6日。「才9歲一個伢,可以憋足一周不理我,我跟他道歉,他最後甩給我一句:『跟別人的媽媽比,你遜爆了。』」兒子這句話,讓鄭女士一夜無眠。鄭女士說,她讀書的時候也是學霸,生孩子已經犧牲了不少工作機會,如今孩子大了,想要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也獲得了公司的認可。
  • 「宅孩子」和「不著家」孩子 6歲之後差別大
    李玫瑾教授認為6歲之前,是孩子的性格養成期,一旦是形成就會是很難改變的;所以,6歲之後孩子因為性格差別就會變大。孩子的性格養成在於以下這幾個方面:社交技能社交不光是成人的必修課,也是讓孩子適應社會、進入社會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孩子只有在與同伴、成人的友好交往過程中,才能儘早學會協調各種關係,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
  • 4-7歲孩子開學前,培養這項能力,可以大幅拉開孩子之間的距離
    這兩天,疫情來勢洶洶,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寶媽都是和孩子一起在家窩著,每天抱著手機刷最新消息。隨著教育部發了全國中小學延期開學的消息,很多寶媽迎來了新一輪的焦慮。——孩子今年即將幼升小,不做幼小銜接更得上嘛?——孩子剛上一年級,上半學期的知識還沒有掌握透,如何輔導?——孩子小還沒有課業壓力,在家太閒養成壞習慣怎麼辦?
  • 3-6歲是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期,孩子堅持這3件事,記憶力會更出眾
    錫德尼曾說,「記憶是知識的唯一管庫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天資聰慧,擁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但孩子的記憶力並非是後天無法培養的。3-6歲是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期,孩子堅持這3件事,記憶力會更出眾。3-6歲是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期東師大教育科學院的王小英教授曾表示:3-6歲是孩子智力開發的基礎階段,處於該年齡段的孩子有著無限潛力,抓住這個關鍵時期培養孩子的各項興趣愛好,對孩子未來的發展將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記憶力是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 陳小春6歲兒子被稱「翻譯官」:有遠見的父母,孩子長大不會平庸
    只見其他明星的孩子干著急,一句英語都說不出。不僅如此,在《爸爸去哪兒6》中,再次返場的Jasper靠一口流利的英語驚豔了所有人。節目第三站,一行萌娃們跟著爸爸,前往匈牙利布達佩斯去體驗新生活。在這個語言不通的地方,他們一下飛機就要自己想辦法到達酒店住所。
  • 3-6歲閱讀「黃金期」,孩子讀什麼書最適合?聰明媽媽會選擇這4類
    而早期閱讀則被稱為「終身學習的基礎,基礎教育的靈魂」。在孩子3-6歲這個階段,正是大腦處於像海綿一樣不斷汲取知識的階段。孩子此時吸收得越多,孩子越是對閱讀感興趣,孩子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等越是容易得到鍛鍊。
  • 7歲畫畫,12歲出繪本,網友:別人家孩子
    在他 28 歲那年,文革結束後恢復了高考,張藝謀不甘心一輩子當工人,把自己的攝影作品做成相簿,寄給了當時的教育部長。最後以超齡 6 歲的年紀破格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學習攝影。陳婷曬出她第一次臨摹的作品,行與行之間排列得非常整齊,字跡清秀得令人驚訝~讓不少網友都感嘆:真是別人家的孩子!
  • 3-6歲是發展數學能力的黃金期,5個方法,給孩子一個「超強大腦」
    直到我與清華大學附屬教授聊過才了解到,在孩子3-6歲時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也是數學啟蒙的黃金期,父母不能像識字一樣教孩子學數字,為此清華教授建議培養孩子「數感」使用這5個方法,給孩子一個「超強運算腦」!為什麼3-6歲是數學啟蒙的黃金期這是因為孩子6歲前正是「腦神經突觸」發育的關鍵期,到了6歲後神經突觸會完成發育的93%,而腦神經突觸所代表的便是: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數學運算能力等,在6歲前對「神經突觸」進行鍛鍊能起到
  • 這才是真正的分批分次開學!孩子如何持續開啟好「宅家學」模式?
    而小學生們依舊還要在家學習生活,接著等待開學通知。孩子們持續了一個多月的「宅家學」模式,難免有學生開始懷念學校生活,在家待出了煩悶情緒;也有不少孩子還是不能適應網課教學,靜不下心來,學不進去;如何保證在家學習功課不落下?
  • 孩子生長黃金期:把握2個關鍵期,讓孩子多長10釐米
    如是不足月的早產寶寶,他們在身高和體重上都會比足月的寶寶們欠缺一些,但是爸爸媽媽們也不用太過擔心,把握好長高的黃金期,是能夠追趕回來的。第二個階段,分為兩個時間段,一個是指0-1月的新生兒時期,另一個是1月到3周歲的嬰幼兒時期。
  • 研究發現:孩子的大腦發育一生有3次黃金期,父母注意別錯過
    自從有了孩子後,很多家長對於自己的孩子都有很大的期望,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頭腦聰明,成為別人家羨慕的孩子,但是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的大腦發育好,沒少下功夫。只要是對孩子大腦發育有利的事情,就會給孩子嘗試,但是你們知道嗎?其實這些做法都是無用功。
  • 10歲男孩畫出3.2米長山海經,網友:別人家的孩子
    有些孩子有藝術天分,那是天生的。比如莫扎特,他從小就有音樂天賦,但是他的鋼琴特長也是後天父母培養的,他並不是生下來就會彈鋼琴,他的天賦因為後天的培養得到了極大地發揮。這樣的孩子叫天才,很少有,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普通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