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都有女讀者問,如何搞定一個男人?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這些建議——
你得漂亮。
你得優秀。
你得強大。
你得知情識趣。
……
這樣的方式多如牛毛,從表面看是用魅力加撩漢技巧去搞定男人。但搞定一個人的本質,到底是在搞定什麼呢?他的人性。
不懂人性的女人,不僅僅搞不定男人,生活中裡的很多人,她都搞不定。
一個女人很漂亮,能吸引到男人,因為美對應了他人性裡的色。所謂視覺,不過是一個傳輸工具。
有位女讀者說她的男人被另一個漂亮的女人勾引走了,他放棄了我倆曾經一起吃過的苦,受過的難,發過的誓。
她總結,不夠漂亮的自己,輸給了很漂亮的她。從表面看是如此,但本質卻是你輸給了男人的人性。
一個女人很無私,也能吸引到男人。但無私的付出很容易引發了他人性裡自私的蔓延。
自私導致哪怕他不喜歡你,大概率也不會過多抗拒你對他的好。尤其是你在愚昧地說出「我愛你,不求回報」後。
這樣的女人不見得會被珍惜。這是因果關係,無私的付出引發自私的生長,自私又帶動出賤性的萌芽。
而女人又沒有其他領域的因素可以制衡這兩種人性。那在你面前僅有自私和犯賤的男人,除了消費你的好,還能珍惜你的好?
搞定人性通常是多個領域的共同加持:滿足、制衡、引誘、安撫。
單獨只操作一種,都不利於人性的把控。
想讓一個人愛上你,本質不是在吸引這個人,而是這個人的人性。這是滿足。
想讓你這份愛有一定的保障,又需要在滿足上附加條件。這是制衡。
要快速打到對方人性裡的七寸,則離不開引誘。這是魚餌,也是試探。
用著高超的撩人技巧及為人處事,結果對方不買帳的情況,在生活中比比皆是。這就是引誘的方向不夠精準。
安撫的本質說穿了,是你事成之後的洗腦與善後。
我經常會寫一些關於人性的文章,總有女讀者們唏噓、失望、抗拒。恕我直言,你唏噓、失望、抗拒什麼呢?你不是人嗎?你身上沒有人性嗎?
連跟你一樣的生物,身上可能存在哪些本質,都不去了解,您不覺得這樣活著有點心大嗎?
我寫心計時,有人反感為什麼要去算計人?寫手段時,也有人反感為什麼要去套路人?
寫人性同樣有人質疑,為什麼要教我們做壞人?
很多人的腦子裡總是存在於各種簡單的對等關係。賺錢等於不講良心,心計等於害人,手段等於卑劣。
在他們簡單粗暴的邏輯裡:拿武器的人都是要殺生的,不可能是自保。
順便還會總結一句,我只想做個好人。
為什麼大多平凡無奇的人,都覺得自己的人性很優質?因為這類人的位置(包括但不限於顏值、能力、成就、魅力)決定了她們根本遇不到太多檢驗自己人性的機會。
有多少第三方會用色、權、錢、名……去引誘平凡無奇的你?沒有經受過太多人性檢驗的人,得出自己是個具備純潔人性的好人的結論,是有失精準的。
這是一個天天喊著女性要強大,跟男人一較高下的時代。你拿什麼去一較高下?拿你的單純?稚嫩?
女人所受到的教育頗有些小家子氣,要美麗、大方、得體、能幹、賢惠、善解人意……在閨房中,這些東西夠你用。
但出了閨房,你要走天下,僅靠這些你斬不掉攔路的老虎、設陷阱的狐狸、吃人的獅子、偷襲的老鼠。
就連生活中我們所看到那些會說話的人,情商高的背後無外乎是人家踩準了人性的點,從而八面玲瓏。
人性是怎樣的?
大家應該聽過一句話吧,安慰好朋友的時候,與其說不要難過了,總會過去的。還不如說,你覺得自己很慘嗎?我比你更慘。
從語言上講,後面的說法的確更顯情商高,讓被安慰的人不容易有「你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抗拒感。
但情商背後是人性的拿捏。這句被奉為高情商的語言模版,從人性分析是陰暗的。
我們不是好朋友嗎?為什麼安慰你時,我要說自己比你慘,你反而會好受一點?
你打牌輸了一千,我說自己輸了兩千,你也好受一些。你臉上長了很多痘痘,我卻說自己的皮膚光潔無瑕,你可能會不開心。但我是你的朋友,我皮膚好,你不應該為我感到高興嗎?
再說陌生人,之前不是有篇很火的文章嗎,當你想不開的時候,去醫院看看。看什麼?看那些重病纏身,在鬼門關苦苦求生的同類。
在別人的悲慘中找到自己的慶幸,不排除是一種自我安慰的方式。但也不排除,這裡面的人性並不光亮。可人性,就是如此啊。
自以為是好人的你,可能安慰朋友時也說過這樣的話:雖然你現在不幸運,但比起那些沒手沒腳的殘疾人,是不是幸運多了?
你在這樣表達,說明你認為這可能會讓對方好受一點。好受二字,真的不微妙嗎?
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多面性,從人性角度講,上面的語言形式不太體面。但換個角度,這又是一種陽光積極的心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所以我們要懂得知足。
女人要兼容而豁達,這會讓與世界保持一種可進可退,可攻可守的狀態。
我給很多剛剛出入社會的姑娘,第一條建議就是:先多了解了解人性。
一定不要先入為主將人性放在一個醜陋的位置上,這樣的主觀認知有失偏頗。
人性有低處,也一定會有高處,處理低處的手法和高處的手法是不一樣的。
制衡低處時,可能你也會用些不上檯面的手段。但面臨他的高處時,你一樣視若珍寶。
比如男女關係中,可能會同時出現一種矛盾的現象,你在算計這個男人,但也愛著這個男人。
什麼有愛就不會算計,年滿18歲就不要說這些傻話了。
不要不知分寸地將自己放在道德的高地,也不要雙標地將對方綁架在道德的高地。我們每個人,都是在自私的前提下去愛著另一個人。
否則,為什麼會有這些標準——
我對你好,你也要對我好。
你若不愛我,我也不會愛你了。
你若辜負我,我也不會再繼續了。
……
都說自私的不叫愛情,但我的觀點,自私的才叫愛情。愛情是以個體而萌芽的情感,但凡涉及個體,沒有不自私的可能。
為什麼大家抗拒自私這種說法?因為我們先入為主將自私定位成一個負面的詞彙。
我要不自私,我會想跟你在一起,得到你?在以主觀情感為原動力的關係裡,你要當事人無私,這真是太反人性了。
不一樣的是,每個人的自私程度不同,有些人的自私在合理範疇,有些人的自私打破了關係的平衡。
無私,被捧上神壇。但過度的無私和自私,都是扼殺關係的利劍。
關於人性的話題,會一直跟大家聊下去。重申一下,我的文章以兩性為切入,但不只定格於兩性,希望大家能多多衍生。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