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觀鳥之後,好像與世界建立起一種新的連結。
從前最討厭冬天。蜷起身子,掰著手指數日子等待春夏的到來。但是現在,因為只有在冬天才能看到遷徙來武漢過冬的成群的雁鴨,冬天似乎沒那麼讓人難以忍受了,零下五度的湖邊也覺得甚是可愛。等待春夏到來的方式,也從掰手指變成數喜鵲,銜著樹枝的喜鵲越多,說明春天越近了。
前幾天在朋友圈裡看到有人找到了睡覺的小鳥,馬上買了一個手電筒,連續5天晚上,在家樓下的小公園裡拿著手電筒挨個掃樹,雖然沒找到睡覺的小鳥,但是每天看看不睡覺的夜鷺和黑水雞在小湖邊吵架、打架、搶樹樁,也覺得別有一番趣味。
觀鳥之餘,觀察鳥人(觀鳥人)也很有意思。
微信步數今天兩萬,點個讚,肯定出去觀鳥了;
如果今天新聞公布了在哪裡發現了一隻稀罕鳥,之後一周,就會看到住在武漢各地的鳥人的朋友圈,都不遠千裡在追這隻鳥;
認識的一位初中小鳥人,每個天晴的周末,都會帶著望遠鏡去家附近的公園裡背書(筆者註:了不起)。
如果今天群裡有人分享了一隻不太好辨別的鳥兒,就會看到各路大佬翻閱國內外各種資料和圖鑑,激情討論這隻小鳥到底是哪一種。
觀鳥之後,入手了各種鳥類圖鑑,但是大多信息量極大且厚重,想在郊野查詢鳥種實屬不易。現在,武漢也有了自己的鳥類圖鑑啦!
由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武漢市林業工作站資助,武漢市觀鳥協會編撰的《武漢鳥類圖鑑》正式出版發布。總結近20年觀測成果,整理分析約1萬份鳥類觀測報告,對武漢地區有記載並確認的419種野生鳥類做了全面介紹,同時首次正式發布武漢鳥類名錄。
《武漢鳥類圖鑑》直觀展示了武漢野外鳥類觀測活動和鳥類研究成果,更有業界大咖(武漢大學盧欣教授、湖北省野生動物保護總站朱兆泉高級工程師、中國觀鳥聯合行動平臺雷進宇秘書長)審稿,確保了科學性。不論是初級觀鳥愛好者,還是觀鳥達人,它都是戶外觀鳥的寶典!
如果你剛剛入觀鳥這個坑,還不熟悉鳥類特徵和習性,那麼它是你的不二之選。書中對每個科的鳥類都有詳細闡述,觀鳥小白也可按圖索驥,在野外當場查詢鳥類信息,比對鳥種標準照(鳥種特徵全露出),識別特徵分辨鳥類。鳥類的目科分類、名稱(中文名、英文名、拉丁名)、保護等級一目了然。鳥名生僻字還附有拼音,讓你不再出現讀錯鳥名的尷尬。
紙張方面,我們選用輕而不透的特種紙張,野外使用不反光,不傷眼,裝訂結實耐用。526頁的書僅重450g,而且大小合適,單手可握,方便隨身攜帶。不論是自習室、咖啡館、地鐵,還是一線野外,都可以隨時隨地拿出來翻閱。
如果你是觀鳥達人,第一次來武漢觀鳥,或是武漢本土觀鳥人,想尋找「加新」鳥種,查看某種鳥類在武漢大致的分布情況,這本書裡也可以找到!通過總結武漢市觀鳥協會20年的野外調查數據,我們用一個小小的圖示,可直接查看根據大數據統計顯示出的鳥類居留型信息。哪種小鳥最常見,哪種小鳥較「稀罕」,什麼時間到什麼地點找目標鳥種,一目了然。
有別於其他手繪圖鑑,這次我們細選了570幅野外拍攝的高清鳥類生態圖,印製精美、色彩準確,精準傳遞鳥類形態特徵,保證一鳥一圖,精選一鳥兩圖。擁有了它,就等於擁有了一本收藏級小鳥相冊。
更是特別為75科鳥類精選出75色中國傳統色彩,貫穿全書,不論從哪個角度攤開,都將獲得一次審美上的愉悅!
這樣一本科學實用又美觀的武漢本土鳥類圖鑑,你,值得擁有!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購買↓↓↓
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總結武漢地區鳥類觀測研究成果,懇請廣大讀者對本書多提寶貴意見,您的每一條建議,都會讓我們不斷提升!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填寫反饋表,感謝您的支持!
武漢市觀鳥協會(簡稱:武漢觀鳥會)是致力於野生鳥類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社會公益團體。
2017年3月30日在武漢市民政局註冊,業務主管單位為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前身為2007年註冊的武漢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觀鳥分會。多年來,協會一直堅持以志願者服務的方式,在武漢開展自然教育、鳥類監測、鳥類研究、鳥類救助和救護,以及鳥類棲息地保護。
「在一起,把有意思變得有意義」凝聚了全體會員的共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協會為之奮鬥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