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期,2020年至今,中證白酒指數,上漲102.5%,最高到17128點!
上證50指數,上漲15.55%;創業板50指數,上漲74..41%;
滬深300指數,上漲22.48%。
投資圈裡有個段子,如果拿自己的組合,和上證指數做對比,那自己就是玉樹臨風,高手寂寞。如果和創業板50指數對比,只好顧左右而言他。如果再和中證白酒指數一對比,可恨年少不識酒滋味。
其實,快到年底了,也該反思做總結了,別嫌我嘮叨,有些話確實重複了太多遍了。
2017年是冰火兩重天,冰的是傳統小盤股,包括資產重組這些曾經輝煌無比的概念,一刀刀殺到地獄;火的是白馬股,價值投資,外資不管不顧的就是買。到年底算帳的時候,基金排行榜一亮出來,很多既有基金又有股票的朋友震驚了:自己炒的小盤股,虧得不要不要的;但原本看不上,擔心各種黑幕的基金,反而收益高高在上。因為,那一年漲的就是外資價值股,就是機構抱團股,基金因為抱團白馬股,收益飆漲。所以,基金排行榜一出,加上螞蟻財富在背後默默地推波助瀾,基金反而吸引到大量的投資者。從那一年開始,每一年的基金規模,都在大幅增長,今年更是瘋狂。
說了很多年的,A股,從散戶化為主,向機構化為主,演變,這是歷史性機遇。但是,散戶去哪裡了?有些朋友是學乖了,向價值投資靠攏,不再追漲殺跌,真正去做投資了。但更多的朋友,可能選擇了基金。
收益在那裡放著呢。
自己辛苦一年,還不如老老實實做基金,通過基金變成機構的一員,繞道投A股。舒服,省力,最後的結果還不錯。我相信,我的讀者朋友裡,也有些朋友慢慢地,不看股票了,索性直接投基金了。
大勢所趨,無可避免。
核心其實就一句話:換換思路,慢一點,可能會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