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玩自拍的朋友一定知道這個「網紅」變臉App,它本質是一款人臉識別相機,而讓它火遍社交媒體的是軟體內置的大量變臉效果。這些實時動態效果可以讓你的臉變大、變小、變尖、變圓、還可以變成各種各樣的動物……總之,你能想到的效果幾乎都可以在這裡找到。這種與生俱來的惡搞屬性讓Sonw很快吸引了一大幫追隨者,其中還包括不少愛惡搞的明星,尤其以極限男人幫為甚。
2015年9月上線後截至今年10月初,下載量已經突破了8000萬。而同樣主打圖片和視頻的社交軟體Instagram和Snapchat只得甘拜下風。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Snow佔領了一個龐大的市場:亞洲市場,尤其是用不上snapchat的中國市場。這讓Snow不僅收穫了大量用戶,還獲得了數額不小的投資,上個月,與snow同屬一家母公司Naver的即時通訊軟體Line向Snow投資4500萬美元。
那麼snow到底是一個怎樣的App呢?
同樣是在去年9月,圖片分享應用Snapchat推出了一款新的濾鏡,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吐彩虹那一款。從特效上來看,兩款應用差不多,而且內置的特效也相差不大,什麼貓啊狗啊,換臉啊等等。Snow甚至還沿用了Snapchat對分享內容的稱呼:單張的叫「snaps」,一系列內容的叫「stories」。
Snapchat(左)和Snow(右)模版對比
不過它們還是有一些細小的差別的,在Snow上發布的內容可以保存48小時,而Snapchat則只保留24小時,另外Snapchat閱後即焚的功能並沒有被Snow複製。更重要的是,Snow更專注於做好人臉識別,擁有超過600個有趣的模板,在這一點上是Snapchat無法和它相比的。此外在Snow上視頻和圖片的跨平臺分享更加方便,這也讓Snow更好地配合了用戶們原有的社交媒體使用習慣。
2015年上線後,Snow在亞洲市場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在韓國市場,超過三分之一的Snow用戶是青少年,而在日本這一數字達到了近一半。應用商店Wiseapp發布的數據顯示,近半年來,Snow在韓國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從120萬增長到了510萬。在中國市場,少了競爭對手Snapchat,Snow顯得更加火爆。
香港營銷諮詢公司Razorfish的副總裁Jonny Stark認為,Snow用幾個濾鏡和動畫效果滿足人們對自拍的瘋狂熱愛,這種文化現象在亞洲更為典型。
除了自拍和狗狗濾鏡,Snow的成功還在於它很大程度上適應了亞洲市場的本土文化,很多貼紙和濾鏡都來源於當地文化中的元素:比如韓國的炸雞喝啤酒,日本的壽司和相撲選手等等。
漢堡王和雀巢咖啡和Snow合作推出了其品牌的貼紙,今年八月耐克為了推廣其活動也推出了相應的品牌貼紙,另外連韓國男子組合B1A4也在Snow擁有七個專屬動態效果。
智威湯遜廣告公司的品牌策劃BuYi Kim認為:「Snow為用戶提供了大量的原創模板,這對於品牌來說,是一個在輕鬆的氛圍中與用戶交流的絕好機會。」
這種交流正是耐克選擇Snow時所尋求的,今年八月耐克推出的活動#UnlimitedKorea,鼓勵用戶完成每日任務,即在社交媒體分享Snow上的耐克貼紙。為了獲得更多的關注,耐克在貼紙的設計上也花費了不小的功夫,最後耐克對於廣告的效果也非常滿意。
Chipotle數字營銷總監Jackson Jeyanayagam調研發現,Snow已經進入了很多廣告商的視線,只不過接下來的合作還要慢慢展開。
Snow的用戶還在持續增長,而且它選擇亞洲市場的這一目標看起來非常明智,巨大的網際網路用戶基數讓市場潛力變得非常巨大。但是想要保持這樣的增長勢頭,最重要的還是留住用戶,不過Snow和Line的特殊關係似乎能幫上不少忙。正如Line在遊戲、電商等領域做的事情,如果Snow能夠把自拍的需求在更多的領域發揚光大,也許能獲得不錯的盈利。
不過在這一切實現之前,Snow還是得面對來自各方的不同聲音和壓力。
營銷諮詢公司Razorfish數字總監Jonny Stark認為: 「Snow是一個挺有潛力的公司,不過還得繼續觀望,畢竟在亞洲市場上,同類的競爭者不在少數。」
App Store中國攝影與錄像免費榜單
本文由百度新聞實驗室(id:baidunewslab)獨家編譯,原文載於digiday.com,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
編譯:劉建坤
編輯: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