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和莫言作品相比怎麼樣,能拿諾貝爾獎嗎?

2020-12-14 小佛說史

今天咱們說說路遙先生。在2000年的時候,路遙先生的弟弟王天樂寫了一篇名為《苦難是他永遠的伴侶》的文章來懷念自己的哥哥。大家都知道1986的時候首版《平凡的世界》與大家見面,這部百萬字的小說廣受歡迎。但是在六年後,這位偉大的作者就因為積勞成疾而永遠地離開了我們,讓大家都感到傷心。一位正在創作巔峰時期的作家就這樣英年早逝了。這個時候的他還沒來的好好地體會他自己的作品所帶來的榮光。為了這個作品路遙做了三年準備,下過礦,看了接近十年的報紙。他廢寢忘食,其實寫完第二部時他就吐血了,血流到了桌子上讓人心疼。這樣一部作品,它註定是偉大的。王天樂文章裡還有這樣的一句話:"這位原準備站在諾貝爾文學獎領獎臺發表演講的作家,沒想到他的命運是如此的悲壯。"

這裡就引出了今天要探討的問題,就是這句話所提到的:要是先生還活著,他能不能拿到諾貝爾獎?為什麼說是在世,因為這個獎項規定只能給還在世的人,所以今天的假設就是這樣的。其實這個問題在很早的時候就出現了,只是在莫言拿獎後這個問題又重新熱了起來。

我在很多平臺上都看到了這個問題的討論,很多人也提出來了很多不一樣的想法,有些人為了證明自己的說法,還證明出自己的專業學歷,這些說法裡其實說先生拿不到獎項的說法是大多數的。咱們就一起來看看!

這第一點應該說的就是關於這部作品的水平,這個是不可否認的,這是一部偉大的作品。但是也有很多人說這部作品深度不夠,初中的時候很喜歡也能接受,但是到後面接觸多了之後就發現與名著的差距還是很大,就文筆來看是不算太出色的。

其實這一點我不是這樣想的。路遙的作品確實很質樸,也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沒有人規定所有的名著都要寫的讀不懂晦澀才好。第二點就是很多的人認為《平凡的世界》不是太符合主流文學的創作思路,所以可能被翻譯後人們接受的程度不高。其實拿諾貝爾獎有個重要條件,就是譯作一定要豐富,這也就是莫言能拿獎的原因了,因為他的作品很早就被人傳播出去了。

還有就是所謂的主流創作思想。一是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人物就是莫言的作品;一個是純文學的,很藝術的那種,看了半天都記不全人物名的那種。但是先生的小說,是故事情節為主的類型。這種作品可能是組委會不太接受的。但是話說回來,拿不拿這個所謂的獎項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其實是沒有多大的影響的,就算沒有這個獎,路遙還是一位值得我們尊重的作家,《平凡的世界》還是很多人心頭的白月光,孫少安這個人物形象已經深深地印刻在我們腦子裡了。至於得不得獎,其實也沒有那麼重要了,大家覺得呢?

文:追風少年

相關焦點

  • 《平凡的世界》,與莫言作品相比怎麼樣,為何路遙拿不了諾獎?
    例如小說家有矛盾、莫言、蘇童、賈平凹、餘華、金庸、錢鍾書、沈從文、巴金等;詩人有北島、海子、顧城等,話劇創作家有老舍、曹禺等。要說近幾年誰的作品最受歡迎,莫言、路遙和餘華、賈平凹等小說家紛紛上榜。但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只有莫言一人。
  • 莫言得獎之後作品依然沒人看?陳丹青:他得諾貝爾與文學作品無關
    當時這番言論也在網絡上引起了激烈的討論,既然已經表示並沒有讀過莫言的東西,又怎麼有資格批評他的得獎和作品本身關係不大、只是因為評選委員會想要討好中國人嗎?退一步而言,即使評選委員會真的想討好中國,那為什麼是莫言,而不是別人,是不是因為莫言的作品確有過人之處」 。
  • 路遙《平凡的世界》為什麼不被文學史認可,卻能成為永恆的經典?
    路遙《平凡的世界》為什麼不被文學史認可,卻能成為永恆的經典?世界上的任何事,不是你努力了就會一定有回報,這才是真實的人生。雖然這個世界不完美,甚至是近乎殘酷的破碎,但不妥協為此奮鬥的過程卻是人性中最偉大的光輝,所以這本書才叫《平凡的世界》。
  • 懷念路遙:真實的路遙與真實的《平凡的世界》
    1992年11月17日路遙因肝病早逝,年僅42歲。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該作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本文為你記錄路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 路遙《平凡的世界》被退稿數次?著名編輯直言:實在看不下去
    一、路遙的構思和時代背景相左,被評價刻板陳舊為了構思,創作出《平凡的世界》,路遙曾住在礦上,不分晝夜的奮筆疾書。但當時的主流文學作品,大多數表達的是現代主義魔幻思想。許多作家在創作構思時強調的是:潛意識性,非理性,強調刻畫人物的情慾,原始性。
  • 路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這是路遙的經典語錄。對於路遙,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一部《平凡的世界》造就了他的文學地位,也影響了無數的人。他說過:「只有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 我們才有可能把握社會的歷史性進程的主流 ,才能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
  • 茅盾文學獎的《平凡的世界》一片差評?這部作品真的被高估了嗎?
    路遙的這一生可以說是多磨多難,他的《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更是他以生命為代價創作出來的作品。當一個作家選擇讓自己在最華麗的年華離去,只為了讓自己的作品能夠完整的呈現給世人。我們作為讀者,其實賦予給這部作品再多的讚美,其實都不為過。
  • 路遙:《平凡的世界》也是我們的世界
    我們處在平凡的世界,只要我們不甘於貧窮落後,我們有夢想,敢於為了自己的人生拼搏,即使我們不會成名,但是在我們平凡的世界裡,我們依然可以不平凡。路遙的成功印證了一個道理,成功與出身無關,即使出身於農民家庭,只要自己奮鬥,依然可以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世界。
  • 路遙用生命完成《平凡的世界》,為何卻遭到評論界的一片差評?
    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歷史長河裡,要論對讀者的影響力,恐怕沒有一部作品能超過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部路遙嘔心瀝血,花費十年時間完成了百萬字巨著,十年間僅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那套晚出版本,總銷量就已破1800萬冊,並以每年300萬冊的銷量遞增,而它的盜版更是不計其數。
  • 《平凡的世界》幕後推手:公交上偶遇路遙,錄成廣播影響3億人
    於是,兩盆冷水澆下來,讓自信滿滿的路遙產生了深深懷疑:是自己的創作出了問題,還是文壇風向出了問題?在深入思考後,路遙還是堅持自己的寫法,他對扶持過自己的編輯董墨說:生活和題材決定了我的表現手法,我不能拿這樣規模的作品和作品表現的生活去做新潮文學和手法的試驗品。那是不負責任的冒險。
  • 你對路遙的一生,了解多少?為你介紹《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
    很多人知道路遙,是通過《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它寫出了那個時代各階層人民的追求,痛苦和歡樂。這篇文章會介紹下路遙的一生,那些你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的路遙往事。不過,每次路遙好像總能把一件不好的事情變成好事。雖然不能和初戀女友複合,但是卻在冥冥之中撮合了林達和自己的關係。
  • 路遙:原來《平凡的世界》背後創作的故事才是這部作品的靈魂之光
    躺在床上,有一種生命即將終止的感覺,似乎從此倒下就再也爬不起來路遙最先給了自己13萬字的目標,他要超越自己的中篇小說《人生》的字數,待目標完成之後,他繼續增加字數,直到1985年12月末,在新一年的元旦即將來臨之際,路遙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初稿的創作——共20多萬字,他終於能夠告別陳家山煤礦,回到西安和自己的家人團聚了……然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誕生後卻遭遇寒冬
  • 路遙能寫出《平凡的世界》,最感謝的並不是老婆,而是弟弟王天樂
    說到路遙和他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了。即便是沒有讀過這本書,也一定知道這本書和他的作者響噹噹的名號。最近兩年這本書經過時光的洗禮又一次走入人們的視野,作者路遙的貧苦經歷和這部作品貼合人心的社會題材讓這本書又一次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 【原創】《平凡的世界》裡路遙為什麼把田曉霞寫死了?
    點擊上方藍字【北大清華講座】加關注,知識改變命運!
  • 給中國當代作家排名次,賈平凹、莫言能排在什麼位置
    在中國當代文壇(建國後),當代作家中,名家頗眾,隨口能說出一大串來:王蒙、張煒、餘華,蘇童、王安憶、史鐵生,路遙、陳忠實等等,莫言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更是人盡皆知,賈平凹的名氣主要因《廢都》一部小說而聞名全國,在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在普通國民中,或者說普通讀者中,確實賈平凹的名氣比莫言更大
  • 他幫路遙借錢買票,《平凡的世界》獲獎後,卻讓路遙刪掉他的名字
    為了完成《平凡的世界》的前期準備和內容框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王天樂是陪著路遙一起攬工、放羊、當礦工,甚至一起在田野裡過夜。《平凡的世界》不僅傾注了路遙的大量心血,也傾注了王天樂對於兄長的滿滿情誼。路遙寫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後,路遙在書的起始頁上寫道:謹以此書,獻給我的弟弟王天樂。但王天樂卻堅決反對,因為他不想給路遙添麻煩,也不想讓別人認為想靠路遙出名。
  • 路遙因《平凡的世界》,被評論家批評:江郎才盡,遭茅盾獎打臉
    因為《平凡的世界》這本耗費了他6年心血,以他的生命為代價創作的小說,發表出版之路,實在坎坷崎嶇,在最開始寫完第一部時,就被多個編輯退稿,即使發表之後,都還有不少評論家評論,遠遠比不上他之前的作品。《當代》雜誌的一位編輯直言:《平凡的世界》和路遙過去的作品相比,內容平淡,節奏感不強,且人物眾多而龐大,情節也不是很感人,很難讓人有繼續讀下去的欲望和興趣。
  • 《平凡的世界》:路遙為它付出過什麼
    《平凡的世界》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中國社會眾多普通人的形象,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路遙在創作這部作品時不為當時的文學潮流所動,儘管作品遭受了發表和出版的冷遇與曲折,但是30年來讀者閱讀熱情絲毫不減的事實,證明了現實主義文學經典的雋永魅力。
  • 平凡的世界裡平凡的故事,人生路遙,閱讀改變人生!
    那個時候,工友們晚上下班,都去夜市攤烤串,喝啤酒,因為家裡條件差,老袁每次都婉拒了工友們的邀請,一個人在宿舍,認真地看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要不,給孩子買一本《平凡的世界》,讓他感受祖輩時代的不易,感受祖輩們的艱辛,或許,只有孩子內心的強大,才能應對高中、大學充滿誘惑的生活。
  • 路遙作品《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的婚姻為何都不圓滿?
    饑寒交迫和充滿屈辱的童年生活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痛苦回憶,所以在後來他的小說《平凡的世界》裡,出現的三個角色和一些情節都反映出了他的這種經歷,同時經過他的藝術加工,又給增添了一些美好的希望。第一個角色是孫少平的父親孫玉厚,小說裡孫玉厚和妻子含辛茹苦把弟弟孫玉亭養大成人,幫他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