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步樓
氣度,指人的氣魄和度量,是其綜合素質體現出來的內在氣概和外在風度。一個人的氣度,決定了他精神境界和事業提升的高度。寬心、寬厚、寬容,方能使人氣度恢弘。
寬心是自我修養
雨果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胸懷寬廣,就能站得高、望得遠,想得開、看得透,拿得起、放得下。
寬心有著自我約束的定力。人生在世,免不了會有各種誘惑:金錢、美女、名譽、地位,等等。只有主動修為、以靜寬心,正確對待個人的浮與沉、起與落、得與失、成與敗,以慎獨的定力,「心不動於微利之誘,目不眩於五色之惑」,從而守住方寸、立得端正、行得穩健,不致於亂了生活的腳步,正所謂「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慾則寬」。
寬心有著人生旅行的豁達。辛勞和苦難,是人生旅行中必需花的旅費。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難免會經歷坎坷、陷入困境、遭遇痛苦,寬心的人視為在旅途中跋山涉水過狹路跨險橋;學業進步、事業有成、得到心儀的伴侶、實現階段的目標,當做是到達一個風景區後盡情欣賞美妙風光;對同行者,相遇了彼此相攜相伴,岔道口分手時道一聲祝願祝福。
寬心有著榮辱不驚的坦然。得大機遇而不狂喜,遇大坎坷而不悲憐,不在得與失的糾纏中裹足不前,不在進與退的糾結中浪費時光。寬心的人深諳「悅人者眾,悅己者王」的道理,聽從內心的指引,腳踏實地走著自己的路,不獻媚討好他人,不費心處處鑽營,不是隨波逐流、拼盡全力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而是追尋心靈的自由和快樂。
寬厚是人生智慧
韓愈《原毀》曰:「古之君子,其責已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君子所為,往往要求自己嚴格,對待別人寬厚。寬厚,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乾涸中的一絲雨、炎烈中的一縷風,它是化解矛盾糾紛的利器、促進人際和諧的基石。
寬厚有著大度者的真情。寬厚不是掛在嘴上、露在臉上,而是來自心靈深處的感情精華;寬厚不是一時的遷就和忍讓,而是長期堅持的厚道德行。它體現在善解人意的肺腑之言中,體現在春風化雨的慈祥笑容中,體現在團結互助的友愛行動中。
寬厚有著自律者的克制。研究表明,「人在憤怒的那一個瞬間,智商幾乎等於零。」「怒」字是一個「奴」加一個「心」,當一個人發怒的時候,就成了「心」的奴隸,成了情緒的奴隸。憤怒的情緒如同一匹烈馬,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拉著你頭腦發熱、怒氣攻心,失去理智、衝動過激,給他人也給自己帶來危害。寬厚待人,其實就是寬厚自我。在克制欲望的同時克制自己的情緒,就可以在喧囂面前從容淡定,在紛擾面前微笑應對。
寬厚有著寬宏者的睿智。古人曰:「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對同事、對朋友、對家人寬厚禮讓,能贏得更多的友情、親情;處理人際矛盾寬厚謙和,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可以化幹戈為玉帛,贏得更多的理解和尊重,但是寬厚也是有底線、有擔當的。那種口未言而囁嚅、足未進而趑趄,戰戰兢兢、唯唯諾諾,遇到矛盾繞道而行,碰到惡行忍氣吞聲,絕不是真正的寬厚之道,正如魯迅所言,只是「無用的別名」。
寬容是高尚品德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正因為大海接納和包容了所有江河小溪,才有了無比壯觀的廣闊浩淼,才有了氣吞山河的湧浪巨濤。對一個社會來講,寬容度是衡量社會文明與進步程度的標誌之一;對一個人來講,寬容度則是人的文明素養和道德修養的重要尺度。
寬容是中華文化繁榮發展的特性。許倬雲先生在《萬古江河》一書中指出:「中國文化的特點,不是以其優秀的文明區啟發與四化同鄰。中國文化真正值得引以為榮,乃在於有容納之量與消化之功。」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正是由於能夠包容並吸收各種文化的優秀因素,才能夠生生不息、綿延不絕、繁榮至今。
寬容是人際間的理解與包容。英國有一句諺語:世界上沒有不長雜草的花園。人際之間更是如此,價值觀念不同、生活習性有異、興趣愛好多樣,只有相互理解和包容,才會有豐富多彩的生活和共建共享的社會。
寬心、寬厚、寬容,不僅是素養和品格的升華,也是快樂和幸福的源泉。人生「三寬」,氣度不凡,必將使你時常沐浴於寬心造就的陽光下、陶醉於寬厚釀成的醇酒中、置身於寬容編織的花叢裡,體悟到人生美好的真諦。即使生活給了你再多的不幸和磨難,也能在天地之間,寫出一個光彩奪目的「人」字。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