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鐵鍋「福裕祥」再迎新發展!

2020-12-16 中國信息網

山東章丘素有「鐵匠之鄉」的美譽,可謂章丘鐵匠遍天下;使得鐵製品成為章丘手工製造業對外的名片,而章丘鐵鍋則是其中最耀眼的那個。

幾年前,中國坊間流傳一句話:「洛陽紙貴,章丘無鍋」,說的是章丘鐵鍋在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熱播後迅速火爆於全國,一時形成了一鍋難求、供不應求的局面;當時該鍋在天貓的訂單銷量飆升近6000倍,3年的庫存全賣光,要買此鍋再等3年。

於是乎,鐵鍋作坊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各種版本的「章丘鐵鍋」相繼而出。在利益的驅使下,這些衝著賺錢而來的作坊,必然偷工減料,更不會遵守章丘鐵鍋嚴格的鍛造工序,甚至直接用機器生產。

隨著市場上假鍋橫行,炒鍋價格虛高,消費者買鍋逐漸回歸理性,章丘鐵鍋的熱度從沸點又回到了原點。當熱鬧散去,那些跟風掙錢的作坊無利可圖後,也都紛紛退場。

大浪淘沙,沉者為金。在經過市場洗禮和檢驗之後,沉澱下來的老作坊更加認清現實,於是靜下心來改進傳統工藝,提高鐵鍋質量,增強其核心競爭力,以更加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在厚積薄發中將章丘鐵鍋品牌擦得更亮。

真金不怕火煉。在為數不多的幾個品牌中,章丘鐵鍋「福裕祥」,憑著過硬的質量,堅持古法的工藝,以及產品的高性價比,一路披荊斬棘,脫穎而出,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福裕祥」鐵鍋,始終堅持純手工鍛打的古法工藝,每一口鍋都要經過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溫錘鍊,大大小小几十種錘具三萬六千次鍛打,直到鍋面如明鏡,一口好鍋才算打成。

這是對鐵鍋最有力的歷練,更是賦予鐵鍋以生命的禮讚!

由於純手工打造,章丘「福裕祥」鐵鍋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能,其鍋面沒有塗層安全健康,光滑如鏡更不易粘鍋,能省油能釋放鐵元素,同時能使各種調味更好進入食物。一道「清水炒雞蛋」,將鐵鍋的好發揮的淋漓盡致,沒放一滴油卻絲毫不粘鍋;一道「煎轉黃花魚」,烹炒時須拋翻整條魚,鐵鍋經鍛打形成的深內弧,既可避免魚被外拋,又能煎出魚「外脆內嫩,入口含化」的口感。

這不就是鍋中至尊嗎?用過了國外的不鏽鋼鍋,國內大品牌的塗層鍋、麥飯鍋、鋁鍋、鈦鍋、搪瓷鍋之後,還是覺得「福裕祥」鐵鍋最好用。

「福裕祥」章丘鐵鍋是由章丘福滿堂廚具廠出品;鐵匠世家,現已第四代。「福裕祥」匠人們不忘初心,不斷創新,產品不斷升級,現有章丘鐵鍋初級款魚鱗、龍鱗、普通鏡面平底煎鍋,雙耳龍鱗、宗師款宗師鏡面、宗師黑鍋,宗師黑龍鍋,宗師黃銅鍋,宗師紫銅鍋等一系列產品。

福滿堂廚具廠現有生產師傅50人,其中宗師級大師5人,專業的研發團隊、銷售團隊、客服團隊、售後團隊,讓你從了解到使用安全無憂。

2020年,隨著短視頻帶貨、直播帶貨的快速崛起,「網紅經濟」因此而生,章丘鐵鍋「福裕祥」又踏上新電商推介的快車,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將藉助網際網路流量優勢,直播帶貨模式,讓消費者更直觀地對章丘鐵鍋的歷史背景、手工鍛造工藝有所了解,將最正宗的章丘鐵鍋呈現給大家。

直播帶貨,對「福裕祥」已帶來多方利好因素,通過網絡創新銷售形式,不僅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加速產業觸網上行,最終使「章丘好貨」能走遍全國,走向世界。

2020年9月,章丘鐵鍋「福裕祥」參加濟南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備受青睞,收穫滿滿;2020年11月又參加北京中國國際金屬成型展覽會,還走進北京章丘大廈;近日「2020中國一日·美好小康」大型全媒體直播走進章丘三澗溪,村黨委高書記在直播間介紹了正宗「福裕祥」章丘鐵鍋。

百年傳承,匠心獨具。章丘「福裕祥」映照出的是中國手工藝傳承人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消費者想要的就是這一份誠信與真實;正如網友所說:36000錘看似只是一種古法工藝,更多代表了「內不欺己,外不欺人」的誠信,以及精益求精的工藝追求。

守正出新的章丘「福裕祥」必將經得起市場的檢驗,將章丘鐵鍋發揚光大,將章丘的工匠精神推得更遠。

相關焦點

  • 洗盡鉛華始見真金,章丘鐵鍋「福裕祥」再迎新發展!
    幾年前,中國坊間流傳一句話:「洛陽紙貴,章丘無鍋」,說的是章丘鐵鍋在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熱播後迅速火爆於全國,一時形成了一鍋難求、供不應求的局面;當時該鍋在天貓的訂單銷量飆升近6000倍,3年的庫存全賣光,要買此鍋再等3年。 於是乎,鐵鍋作坊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各種版本的「章丘鐵鍋」相繼而出。
  • 章丘鐵鍋火了!全國人民請注意:鐵鍋傳承人拒接海量訂單,表示"章丘...
    什麼大蔥煎餅小蘋果的都趕不上章丘大鐵鍋!22日,在寬厚裡鐵鍋體驗店,前來諮詢購買的顧客絡繹不絕。上午9點半,體驗店準時開門。走進店內,牆上掛著的數個鐵鍋映入眼帘,鍛打到不同程度,展示著一口鐵鍋的成型過程。再往裡走,就是佔據了店內一半面積的透明廚房。此時,幾位顧客拿手機對著牆上展示鍋一頓拍照。
  • 電商扶貧大有可為|章丘鐵鍋非遺傳承人牛祺聖:直播帶貨讓章丘鐵鍋...
    但受制於多方面因素,章丘鐵鍋很難走進千家萬戶。從14歲開始跟父親學習打鐵技術至今,章丘鐵鍋非遺傳承人牛祺聖從業也有60年,儘管今年已經74歲,牛祺聖至今仍住在章丘相公莊鎮河莊村的農村院落裡。不為別的,院子裡有一隻陪伴他幾十年的煉鐵爐子,爐火常年不熄,牛祺聖幾乎每天還是拎起錘子,堅持用古法手工鍛造鐵鍋。
  • 好品質打造「章丘鐵鍋」好品牌
    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播出以後,章丘鐵鍋一夜之間躥紅,當地製作鐵鍋的家庭小作坊也遍地開花,然而鐵鍋的質量卻良莠不齊,甚至出現了以次充好的現象。僅僅過去了4個月,紅極一時的網紅章丘鐵鍋突然「遇冷」,不僅產品出現了滯銷,甚至很多跟風的家庭小作坊也紛紛關門。
  • 章丘鐵鍋再好,不會用也是口「黑鍋」
    《舌尖3》的回歸,最先火的是這口章丘鐵鍋。據說它一夜之間讓全國人民種草,甚至在快遞恢復上班的第一天,有人已經率先花300元拿下!淘寶店鋪月銷量近日瘋漲。每天銷售量幾百口,有淘寶店主甚至打出了「對不起,每人限購一口鍋」的標語。
  • 被舌尖3「捧上天」的章丘鐵鍋為何一鍋難求?
    我是守鐵記章丘鐵鍋的接班人,是章丘土生土長的章丘鐵鍋技藝傳承人,自小薰陶在父親的打鐵世界裡,耳語目染於鐵鍋的製作過程中,入行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傳承章丘鐵鍋技藝,就如同做人一樣,不忘古訓,正道不欺,買賣自然積福。
  • 章丘鐵鍋與「雙立人」(各抒己見)
    &nbsp&nbsp&nbsp&nbsp如果缺少有足夠吸引力的民族品牌,讓消費升級升到了海外代購、國際品牌上,中國製造不僅會失去「主場」之利,還會陷入市場空間愈發緊縮的被動境地&nbsp&nbsp&nbsp&nbsp前不久,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播出帶紅了一款產品——章丘鐵鍋
  • 章丘鐵鍋 鍋「紅」是非多 火了之後這些官司多了
    近年來,章丘鐵鍋漸入大眾視野。早在2014年「章丘鐵匠習俗」被列入山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18年的大年初四,一檔美食節目「炒」火了章丘鐵鍋。自打鐵鍋成了「角兒」,章丘的村莊街道裡,打鐵鍋的和賣鐵鍋的人驟然增多。打鍋的和賣鍋的都說自己是正宗章丘鐵鍋,一時間章丘鐵鍋難辨真假。
  • 再深扒《舌尖3》章丘鐵鍋,為何鍛打三萬六千錘
    說起「章丘」,不少人腦海裡最先想起的應該非「章丘鐵鍋」莫屬吧。從漢代起,那時候的章丘就是制鐵重鎮,人們世代以打鐵為生。上世紀50年代,73萬人口的章丘,從事打鐵行業的就有38萬人之多。其實鐵鍋產業在上世紀90年代被外來的不鏽鋼鍋不粘鍋強烈衝擊,幾乎絕跡,到了2000年之後,很多年輕人連聽說過的都少了,更別提用了。但近兩年因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鐵鍋又重新走入我們的視線,紅遍全國的「章丘鐵鍋」成為熱搜的「神器」,天貓平臺上章丘鐵鍋的銷量同比增長了近6000倍。
  • 逛濟南買鐵鍋丨走下神壇,走入地攤,「章丘鐵鍋」現在多少錢?
    曾幾何時,因為《舌尖上的中國3》短短幾分鐘的視頻,「章丘鐵鍋」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12道工序,7道熱鍛,5道冷鍛,36000錘捶打。這是章丘鐵鍋的匠心標籤。一個特價處理章丘鐵鍋的地攤吸引了注意力。仔細看了看,這批章丘鐵鍋要麼把手偏高偏低,要麼烤藍不均勻,要麼弧度不均勻。這種小瑕疵,反而說明了是手工製作的。找到一把稱心稱手的,收入囊中。章丘鐵鍋通過高密度捶打工藝,實現了無塗層、不粘鍋、油煙少的特點。
  • 生活大揭秘:不用1800元的章丘鐵鍋,普通鐵鍋也可以做到無油煎蛋
    相信看過《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朋友一定對裡面的那口章丘鐵鍋印象深刻,章丘手工鐵鍋製造需要歷經十二道工序,再過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溫錘鍊,經受三萬六千次鍛打。一道最簡單的清水炒雞蛋便能看出其特點,不放一滴油,就能做到絲毫不粘。
  • 章丘圓底老式鐵鍋,讓你愛上煮飯,閻鐵匠錘紋鐵鍋怎麼樣?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我使用很久的正宗章丘圓底老式鐵鍋,純手工打造,工藝正宗、性價比高。做出的飯菜別有一番風味,好用不粘鍋易清洗打理。以下是針對這款老式鐵鍋的全方位真實測評,可供參考。有喜歡的集美,歡迎來撩~— —手工製作,匠心工藝正宗章丘圓底老式鐵鍋,由經驗老道的傳統手藝人,一錘一印打造而成。章丘地處山東濟南之東,自古以來冶鐵而聞名天下。章丘鐵鍋,手工鍛打,傳承千年的傳統手藝因《舌尖上的中國》節目被大眾熟知,品質值得信賴。
  • 被《舌尖上的中國》捧紅的章丘鐵鍋,如今卻變成了這個樣子
    前段時間,因為《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播出,章丘鐵鍋一夜爆紅。價格從300元一路飆升到700元,有要價一千多的,甚至還有上萬的。自此,當地製作鐵鍋的小作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了章丘這片土地上,許多各行各業村民的都打起了鐵鍋,有很多人從中賺了不少錢。
  • 章丘鐵鍋又火了,這次比網紅還火!
    2018年春節期間播出的《舌尖3》讓章丘鐵鍋一下爆火,一時間萬人空巷,一鍋難求,「章丘鐵鍋」瞬間成了家喻戶曉的品牌。
  • 《舌尖3》全球種草「章丘鐵鍋」,品牌出海也需文化傳承
    而據說,早在《舌尖上的中國》播出章丘鐵鍋之前,濟南三環廚具有限公司CEO、臻三環手工鐵鍋的傳人劉紫木,已經精打細算、事先完成了章丘鐵鍋的出海謀劃。 「章丘鐵鍋」冠名傳統手工打鍋,是意外也是必然 據了解,在《舌尖3》播出之前,章丘多數情況下是以手工鐵鍋(又稱為手工打鍋)的原產地形式呈現給買家的,因其上乘的質地密度、複雜的工藝流程以及煎炒熬煮時獨特的導熱性能,而為大家所熟悉,但是真正有「章丘鐵鍋」這個標籤,還得利於《舌尖上的中國》。
  • 拼多多助力濟南章丘電商節:推出好貨直播,鐵鍋、大蔥引拼搶
    大眾網·海報新聞訊「我們章丘有兩寶,鐵鍋聞名大蔥好。每口章丘鐵鍋都要經過幾萬錘的鍛打,非常『瓷實』,章丘大蔥的特點是高、白、脆、甜,大家吃過都說好。」11月10日,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委副書記、區長邊祥為和著名主持人郎永淳聯手為章丘的好貨產品代言。
  • 短短4個月,章丘鐵鍋「難買」變「難賣」
    2月央視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3》(以下簡稱《舌尖3》),讓山東的章丘鐵鍋火了。《舌尖3》播出後僅4天,章丘鐵鍋在天貓上的銷量已同比增長近6000倍。然而,《工人日報》記者近日在市場上走訪發現,真正的純手工鐵鍋少之又少,大多是機器鍛造的高仿鐵鍋,一些商家甚至公然把機器壓制的鐵鍋當做手工鐵鍋出售。章丘鐵鍋隨之由「難買」變為「難賣」。  《舌尖3》捧紅了章丘鐵鍋,一時間「一鍋難求」,章丘的制鍋點也從之前的2家增至最多時170多家。
  • 章丘鐵鍋火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春天也不遠了
    因《舌尖上的中國》而成了鐵鍋界的網紅,章丘鐵鍋經歷12道工序、1000度以上高溫錘鍊,以及36000多錘鍛打而成,不僅炒菜香,而且清洗更加方便。就是這樣一款鐵鍋界的「扛把子」,如果你買到了假貨,那該多麼鬱悶?不過你放心,有了浪潮雲洲質量碼的加持,這種以次充好的事情絕對不會發生。
  • 厲害了我的鍋,章丘大鐵鍋是煮飯的,不是用來炒的
    我之前聽說過屯大蒜髮財的,也聽說過屯綠豆發財的,更知道屯房子發財的,竟然第一次聽說屯鐵鍋也能發財的!鐵鍋稀罕嗎,農村裡不都是各樣的大鐵鍋嗎?現在一臺工具機一分鐘可以生產幾口鍋,怎麼一錘子一錘子,號稱三萬六千錘的章丘鐵鍋成了精了?
  • 舌尖上的章丘鐵鍋:1000多家企業作坊製造,誰家的才算正宗?
    (王子瑞 攝)據了解,章丘鐵鍋指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傳統手工鍛造的鍋具,其製造需經十二道工序,多遍火候,在一千度左右的高溫錘鍊,經受萬次鍛打,直到鍋如明鏡完工。濟南市章丘區在歷史上是有名的「鐵匠之鄉」,幾乎村村都有十來個鐵匠,古有「章丘鐵匠遍天下」之說。2018年2月隨著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播出,章丘鐵鍋受到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