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了的是一段西藏的傳說,大家當故事聽哦
羅剎魔女,在許多人看來那都是惡鬼的代名詞。而且佛書也說:「羅剎是惡鬼之通名也。」羅剎女乃「食人之鬼女也。」佛書所列羅剎女很多,都把羅剎女的形象描繪得十分猙獰可怖,說她們是青面獠牙,血盆大口,是吃人肉;喝人血的餓鬼。傳說在西藏,羅剎女是非鎮壓不可的兇神,不鎮伏,西藏沒有安寧的日子
正如中國的地圖像公雞啼鳴一樣,在藏族老一輩的傳說中,西藏的地形如女魔仰臥之形,而在藏文史籍中也不乏藏王松贊幹布修建十二鎮魔寺以鎮壓女魔四肢關節的記載,經過各方渠道的了解,曾遺留在羅布林卡的文物中,發現過兩幅反映西藏民間藝術的唐卡——《西藏鎮魔圖》,這兩幅圖大小一致,內容相同。畫面高152.4釐米、寬73釐米。圖上的女魔裸體仰臥,雙腳微曲,一幅畫足以看出畫師的構圖巧妙,意境高雅。魔女右臂上舉,手腕下垂;左臂上抬,手腕彎過頭頂。身上有山有水,脈絡清晰,全身各處修建了許多大小寺廟,其中包括傳為公元七世紀修建的鎮肢、再鎮肢等十二鎮魔神廟。
可以看出,唐卡上的女魔事實上沒有想像中的那般讓人厭惡,曾在西藏傳說中有兩個重要的羅剎女,一個是同西藏人的起源有著密切關係的巖羅剎,它後來與觀音菩薩點化的獼猴相戀結合,繁衍出數百萬藏族男女,成為西藏人始祖母,受到人們的東道和景仰。另一個就是養育了西藏人民的羅剎女魔,成為哺育西藏人成長壯大的大地母親。這兩種羅剎女在形象上都是醜惡的魔類,在心靈上卻是人們親近和崇拜的偶然。所以畫師在構思這幅《西藏鎮魔圖》的時候是頗費匠心的,既要表達魔女的形態,又要迎合人們崇奉的心理狀況。
所謂十二鎮魔神廟:從《西藏鎮魔圖》上的寺廟位置看,女魔是頭東腳西而臥,其心臟在西藏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拉薩,其地理範圍不僅包括了衛藏四茹,而且部分地超出了現在的區域境界。鎮魔圖的東邊到達四川藏區鄧柯,南接不丹,西至拉達克,北邊包括羌塘草原。
據說「文成公主依據中原的《八十種五行算觀察法》來細推觀察(你可以想像他是盜墓筆記中的點穴),勘察得知雪域西藏的地形,儼若羅剎魔女仰臥的形狀,拉薩臥塘湖即女魔的心血,三山乃魔女的心竅和脈絡、繞木齊(小昭寺)為龍神所居,魯浦(藥王山東崖下的查拉魯浦)為黑惡龍棲息地,達瓦澤獨幹毒樹下是鬼魅及非人所居處,東南的一處地熬,狀如大象上陣等等。於是先調理拉薩及其附近的風水,鎮住女魔的心血要害,在布達拉宮山上修建了王宮,鎮了女魔的心骨(為現在的布達拉宮)。以山羊駝山,填平臥塘湖,在其上建大昭寺,供奉佛像。經過綜合治理,使拉薩具足了八吉祥之相。然後著手在衛藏四茹修建鎮魔十二寺,以鎮女魔四肢關節,普稱鎮壓女魔膨體的十二神廟,據說這是制狀女魔的十二不移之釘。
十二不移之釘:
1、在女魔的左肩上建昌珠寺。地在今山南地區乃東縣昌珠區。地處雅隆河東岸,據說原為水池,水裡有妖魔作怪。藏王松贊幹布變化神通,化作大鵬剪除水怪,水塘乾涸,在此建昌珠寺今猶存,建築規模宏大,寺內文物很多,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在女魔的右肩上建噶澤寺,地在今拉薩以東墨竹工卡縣境秀絨河與馬曲河匯合處,馬曲河東岸。據劉立千先生考證,這裡原有兩座古廟 ,一是松贊幹布王紀芒薩赤姜所建,屬於四鎮邊大寺之一。一是赤松德贊王時蓮花先生大師收伏毒龍令其發誓保護佛法而為之修廟供祀。也有人認為,塘迦是鎮邊寺廟之一,後宏期為魯梅所重建。
3、在女魔的左足上建仲巴江寺,仲巴江或譯仲巴傑,地在今日喀則地區拉孜與彭錯林交界處、拉孜縣境。位於雅魯藏布江之東。
4、在女魔的右足上建藏昌寺(仗章寺),地在今日喀則南木林縣東南土布加地方的雅魯藏布江北岸。
以上為鎮肢或鎮邊四大寺。
根據勘察,「若尚不能克制『女魔』,需再修四大重鎮神廟」。
5、即在女魔左肘上建洛扎拉康。地在今山南洛扎縣境夏曲河與怒曲河匯合處。其南面接近不丹山。據稱,洛扎拉康是一個木頂的樸實且散亂的建築,後經擴建而宏偉,但依舊保持了其簡樸的特點。
6、在女魔的右肘上建布曲寺,地在今林芝地區林芝縣布久區。該寺在鐵虎年(1930年)大地震中遭受嚴重破壞,後奉命修復,然建築和壁畫藝術今非昔比。
7、在女魔的左膝上建江扎東哲寺,譯作頓拉康,地在今日喀則地區仲巴縣境。
8、在女魔右膝上降真格傑寺(意為茲雲宏善寺)地在今日喀則地區吉隆縣南部,靠近中尼邊界處。
以上四寺史稱鎮節或再鎮邊四寺。
接著根據推算,又修建四鎮翼寺。
9、在康區女魔左掌心上建隆塘卓瑪寺,地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鄧柯縣境。據說是延清弭約(即西夏)工匠建造。
10、在女魔右掌心上建朋塘吉曲寺。此廟在朋塘的吉曲河畔,故名朋塘吉曲寺。據說是延請吐火羅的匠師興建。
11、在女魔的左足心上建蔡日喜鐃卓瑪寺,地在今拉達克地區境內,原為西藏轄地。
12、在女魔的右足心上建倉巴弄倫寺,地在藏北草原,系延請霍爾工匠建造。
以上史稱鎮翼四寺。共為十二鎮魔寺。
這些鎮魔寺只是鎮伏女魔的主要寺廟。為了改變一些惡劣風水,完善八吉祥的徵相,在女魔身上還修建了許多小調,佛塔等。例如,藏史載稱,為了對治「地水風火」四大災害,在東方修建了噶曲、岡曲、林曲三廟;在西方修建谷郎、興昆二廟;在南方修建了郎卓、林塘二廟;在北方修建格日、巴日二廟等等。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啦,以上為小編長輩們曾經常掛在嘴邊的傳說,大家可以當故事聽,以後也可以來西藏看看這些寺廟,事實上每間寺廟都是我國的文物遺產,價值不可估量,見證了一個個繁華的時代。
文章部分圖片文字來自網絡,侵權刪
聽說關注我的都變美了
不信你試試
寫留言
在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