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糕媽發了一篇關於寶寶蛋蛋的文章後,很多媽媽留言問「寶寶能不能穿內褲、幾歲穿合適」之類的問題。
第一眼看到這些留言時,糕媽內心OS是這樣的:
啥?
不穿紙尿褲了,就該穿內褲啊,這難道是個問題嗎?
不穿內褲,難道讓寶寶光著屁屁嗎?
……
不過靜下心來想想,誰不是第一次當爹媽呢,關於小屁孩的一切,都格外上心(and摸不著頭腦)吧。
好的嘛,這些問題看上去微不足道,但都是家長養娃路上的頭等大事。只要是你們關心的,糕媽當然也會格外上心啦。來,看文——
寶寶啥時候開始穿內褲?
一句話:脫掉紙尿褲後該穿內褲了,反正不能讓娃光屁股!
那有的爸媽可能就會擔心,寶寶剛學上廁所的時候,指不定什麼時候會尿褲子呢。尤其是晚上,穿內褲,不得把床都搞溼了。那這段時間怎麼穿內褲?👇
寶寶完全學會上廁所後,那就無論白天還是晚上、在家還是外出,都要穿小內褲啦。保護娃(不管是男娃還是女娃)的私處健康和隱私,可不是小事呢。
寶寶內褲穿哪種?
準備開始給寶寶穿內褲了,家長們又犯難了,市面上的內褲五花八門,該買哪一種呢?
✔訓練褲,很方便
剛開始學習如廁的寶寶,可以試試用如廁訓練褲。它跟小內褲長得差不多,但是比普通內褲厚,吸水性更好(但不會像紙尿褲那樣保持乾爽)。
因此寶寶尿褲子時,尿不會漏到地板上,會被訓練褲吸收,但寶寶依然能感覺到「溼溼」的不舒服感。多經歷幾次,寶寶就知道尿褲子很麻煩,就會學著尿尿要坐小馬桶啦。
@年糕媽媽商城
✔普通內褲,隨便選
寶寶開始如廁訓練後,媽媽想直接過渡到普通內褲也沒問題。但給娃選什麼樣的內褲,很多家長又糾結了:選三角內褲還是平角內褲?
糕媽想說,沒那麼麻煩,隨便選。
稍微有點區別的是,三角內褲更貼身,平角內褲更寬鬆。
如果寶寶大腿比較粗,還是三角內褲好一些,平角內褲的褲邊會容易翻上去;如果寶寶的臀部比較寬,那平角內褲更合適些,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也更舒適,三角內褲可能需要不時地提褲子。
三角、平角這些款式真的不用太糾結,選內褲,最最重要的還是看下面這三點:
● 材質為柔軟、透氣的棉質;
● 尺碼合適,不會寬鬆得掉下來,也不會緊到在寶寶身上留下勒痕;
● 腰部有彈性,方便寶寶自己穿上和脫下。
只要滿足這些,三角還是四角,只要寶寶喜歡,隨便選就好。
×開襠褲, 別穿了!
糕媽之前就專門講過了,開襠褲方便是方便,但容易讓寶寶的生殖器受傷。
你想啊,寶寶平時爬上爬下,各種小石子、剪刀、夾子、玩具,甚至雞、鵝、狗,都可能成為傷害寶寶生殖器的兇器,花樣多到你想不到。
而女寶寶本來尿道和陰道就短,裸露在外更容易被細菌、病毒乘虛而入,引起感染。
除此之外,寶寶的身體隱私意識也會很差,連帶著還容易在公共場合隨地大小便,生殖器袒露在大庭廣眾之下,既不文明又不衛生。開襠褲啊,還是趁早丟掉吧。
寶寶內褲多久換一次?
每天換洗1次,預防細菌滋生。
寶寶活動量大,新陳代謝快,每天換下來的小褲褲,最好當天就洗乾淨晾曬哦。
如果寶寶才剛學會如廁,偶爾會尿褲子,那最好每次換下的內褲當場就洗掉。不然上面的髒東西容易會滋生細菌,影響寶寶私處健康。
至於內褲的換新頻率,並沒有權威說法,一般來說,每半年到一年換新一次都是可以的。
但是,有些寶寶長得很快,可能沒幾個月,以前的內褲就小了,不再適合他穿了,那就需要重新買大一號的內褲了。
另外,如果寶寶的內褲出現變形、失去彈性、脫線、被染色、材質變幹硬等情況,即使沒到半年,也應該丟掉,給娃換批新內褲(新內褲穿之前一定要先洗乾淨哦)。
陰雨綿綿怎麼曬內褲?
這個春天大部分地區都一直在下雨,內褲一直曬不幹,這個時候怎麼辦?
糕媽整理了幾種方法一起分享給大家:
實在沒辦法,或者在外面玩(不方便洗曬內褲的話),備點一次性內褲代替下也是可以噠。
從寶寶穿上內褲開始,就代表著他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成長階段,變成了一個「小大人」,身體隱私也要保護好,別隨意露給別人看哦。
至於咱們這些當媽的,別擔心,其實不過是從「換尿不溼的老媽子」變成了「洗內褲的老媽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