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現在的騙子那是防不勝防,在知道這種騙術之後很快又會設下另一種騙術。但這些騙術都是騙子高超的騙術之下才能完成,而在1973年的日本卻不用,只要放個假的金庫在門口就可以半個小時騙到2000萬,這不是開玩笑,因為真就發生過這樣的事。
當時在那個時代,日本有一個夜行宮,這是他們推出的一個特色服務。因為當時日本銀行屬於壟斷行業,但服務時間特別短。每天下午三點關門,周六周日全天休息。不僅人要休息,ATM機也要休息,不管什麼時間,只要晚上六點關門,這樣一來,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說是很輕鬆了,但是對於存錢的人來說就不好了。
你要省錢,店家晚上做完生意後手裡有很多現金,既麻煩又不安全。這就是所謂的"夜間銀行"(Fee Night Bank),也被稱為"夜間金庫"的由來。它的大小和自動取款機差不多,而且很方便,可以和銀行籤約,每個月支付大約2000到5000日元,在晚上把錢存入錢包,然後把錢放進夜間金庫,需要解鎖。等銀行上班了,他們自然會把錢打到自己的帳戶上。
於是,1973年的一天,日本大阪的一個日本人沒錢花了。關鍵這個騙子也不想做多深的騙術,他玩起了夜金庫的教條,他找到了一個假的夜金庫。但他做的是在假金庫裡面放上特殊材料,讓錢包扔進去的聲音和金庫的聲音一樣,外觀也一樣。裝修好假金庫後,他找來了紙條,上面寫著:親愛的客戶,因鎖壞,無法打開,請暫時使用專用金庫,三和銀行。
他的騙術說不上有多高端,只是在包裝上假金庫布局,然後寫了一張紙條直接貼在銀行門上。可偏偏當時的日本人都信了,先是一個人慢悠悠地來到金庫的位置,看了看門口的告示,他沒有進去看真假,就直接把錢丟了進去。下一個人毫無疑問地跟了上來,於是一群人紛紛把錢包扔了進去。估計騙子當時很高興,這些馬上都是他的錢,但很快他就不高興了。
也許日本人有時更傻,他們不會一個一個地拋出疑問。騙子等了20多分鐘,有人不停地扔,沒多久假金庫就滿了,但他們還在扔。這樣下去,騙子一分錢都拿不到,還不敢出門拿走假金庫,太可疑了。最後,假金庫被成功裝滿,怎麼一個人也塞不進去,只好報警過來。
騙子最後只能無奈地走了,警察沒抓到這個人,估計騙子也鬱悶了,誰知道他們也太好騙了。當民警過來後,他並沒有發現有什麼不妥,他也認為是故障,等聯繫到工作人員才知道這是個假金庫。後來,據警方統計,在30分鐘內,這個假金庫就收到了2500萬日元。
這種低端詐騙在日本已經不止一次兩次,1968年的3億元事件也是類似手法。不知道該說日本人單純還是說他們傻,估計到現在他們也該長個心眼了,畢竟騙術也在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