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多家醫院提高疫情防控標準 只認24小時本院核酸檢測報告

2020-12-23 網易新聞

針對目前比較緊張的疫情防控現狀,近日西安多家醫院提高疫情防控要求,對住院患者和陪人只認可本院核酸檢測報告,提醒就診者注意。

12月22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發布公告稱,鑑於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為確保廣大患者來院就醫的安全,現將有關防控措施公告如下,望周知並配合執行:

一、前往發熱門診就診的患者,必須100%進行新冠核酸檢測;

二、所有住院患者及陪人必須100%進行新冠核酸檢測,辦理入院手續時,必須持有我院出具的24小時內的新冠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方可辦理,持有外院核酸檢測報告不予辦理;

三、特殊時期,醫院將加強院區門禁和各科室門禁管理,望患者及親友、陪人等理解、配合。

陝西省腫瘤醫院也在12月20日發布緊急通知稱,接疫情防控辦公室緊急通知,凡來陝西省腫瘤醫院住院就醫的患者(含陪人),必須持24小時內(不再是7天)、我院(不再是所有有正規資質的檢測機構)的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方可辦理住院手續。

相關焦點

  • 核酸檢測該做些啥?成都13家醫院核酸檢測最新提示
    成都13家醫院核酸檢測最新提示) 川觀新聞記者  石小宏 張庭銘據成都市衛健委消息,截至12月9日24時,成都本起疫情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6例,無症狀感染者1名。
  • 北京疫情防控監測預警能力提升 日檢測核酸可達73.8萬份
    中新網北京12月18日電 (記者 杜燕)北京疫情防控監測預警能力持續提升,監測預警網絡更加健全,傳染病報告、症狀監測系統已覆蓋全市600餘家醫療機構,冷鏈食品、生產經營環境及快遞等人員常態化監測機制更加完善;全市核酸檢測機構增至241家,日檢測能力達到73.8萬份。
  • 市醫療中心醫院24小時開展新冠核酸篩查、可上門服務
    廣大市民朋友:根據目前疫情形勢及最新防控要求,如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或與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行動軌跡相關的,須第一時間向所在單位(所在社區)進行報備,配合做好各項防控措施。為進一步加強落實冬春季新冠抗疫防控和救治,做好新冠病毒核酸採樣工作,邛崍市醫療中心醫院24小時開展核酸檢測。
  • 核酸檢測怎麼做?成都這些醫院發布了最新檢測流程
    核酸檢測怎麼做?成都這些醫院發布了最新檢測流程封面新聞記者寧芝根據目前疫情形勢及最新防控要求,為進一步加強落實冬春季新冠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做好對願檢盡檢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採樣服務,近日,成都多家醫院發布了最新的新冠病毒核酸篩查流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1。
  • 去過此購物門市、肉夾饃店……西安多...
    針對目前比較緊張的疫情防控現狀,近日西安多家醫院提高疫情防控要求,對住院患者和陪人只認可本院核酸檢測報告,提醒就診者注意。12月22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發布公告稱,鑑於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為確保廣大患者來院就醫的安全,現將有關防控措施公告如下,望周知並配合執行:一、前往發熱門診就診的患者,必須100%進行新冠核酸檢測;二、所有住院患者及陪人必須100%進行新冠核酸檢測,辦理入院手續時,必須持有我院出具的24小時內的新冠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方可辦理
  • 廈門:核酸檢測結果有望一小時內出具
    眼下進入冬季,疫情防控這根弦仍舊不能松。當前,廈門各大醫療機構正通過提升核酸檢測速度、加快發熱門診改造、加強門診及住院管理等舉措,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確保患者就診安全。核酸檢測是新冠肺炎的有效篩檢手段之一,記者從市衛健委了解到,目前全市已選定1372個核酸採樣點,預備採樣工作人員5517名、實驗室檢測人員583名,日均採樣及混樣檢測能力均達百萬人份以上。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在院區設置了核酸及抗體檢測點,為提升核酸檢測速度,最大程度減少標本滯留。醫院近期投用快速核酸檢測設備,大大壓縮核酸檢測結果出具時間。
  • 大連市各醫療機構關於核酸檢測的通知
    市六院關於調整核酸檢測的緊急通知根據大連市疫情防控要求,為了配合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結合大連市第六人民醫院承擔新冠病例集中救治任務情況,現對醫院核酸檢測工作進行調整如下大連市中心醫院將全力以赴完成市裡統一部署安排的採樣和檢測任務,現對本院近期核酸檢測渠道進行調整:1.從即日起本院僅對社會公眾開放核酸檢測號源50個,大家可通過「大連市中心醫院微信公眾號」預約,不接受現場預約。2.發熱門診患者、危急重症患者、必須住院的患者和家屬,核酸檢測途徑按原規定執行。
  • 瀋陽維康醫院開展核酸檢測的流程說明
    尊敬的患者朋友: 為認真貫徹落實瀋陽市衛健委《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積極開展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核酸檢測工作,做到「應檢盡檢、願檢盡檢」,自2020年4月22日零時起,所有新入院患者和陪護人員全面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具體說明如下:
  • 大連市開通研究生考試考生核酸檢測綠色通道
    根據《遼寧省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疫情防控補充通知》要求,所有考生需持核酸檢測合格報告方能進入考點參加考試。為做好考生的核酸檢測工作,市內五區指定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5家醫院即日起至12月25日12時開通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生核酸檢測綠色通道。其他區市縣(先導區)指定並公布轄區內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開通綠色通道。  考生如非需要到發熱門診排查的人員,可通過網上預約,或憑身份證、準考證現場預約檢測,並於採樣後12小時內出具書面檢測報告。
  • 武漢同濟醫院:如何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整體疫情防控水平|武漢同濟...
    全力救治重症病人,降低新冠肺炎死亡率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身處湖北省武漢市疫情中心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以下簡稱「同濟醫院」)在疫情爆發初期,先後主動改造三個院區的發熱門診,並把兩個分院全部改造成新冠肺炎重症救治醫院,陸續投入近4000名醫護人員到一線參與救治工作。
  • 陝西0新增;西安27家機構可進行核酸檢測;氣溫再「奔三」!還有……
    截至5月14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91例(其中重症病例11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78209例,累計死亡病例4633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2933例,現有疑似病例4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738691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5211人。
  • 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冬春季疫情防控告知書
    為確保來院患者及家屬安全,防止院內交叉感染,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關部署要求,現將我院春節前後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有關事項通告如下:01醫院通行管理要求(一)所有來院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口罩、測量體溫、掃安康碼且顯示為綠碼方可進入。
  • 西安最新疫情防控信息!剛剛發布
    14天居家隔離管控等相關疫情防控措施,在管控當天和第13天各進行一次核酸檢測。三、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除滿洲裡市、四川省成都市除郫都區的來返人員應主動向社區報備相關情況,主動配合各區縣(開發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落實14天居家健康監測等相關疫情防控措施,在監測當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第二次核酸檢測時間間隔不少於48小時。
  • 大連多家醫院發布重要通知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根據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進一步提高防控工作的精準性和有效性築牢醫院感控防線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大連市多家醫院做出相應安排卡碼並用進入醫院:所有進入醫院人員實行「卡碼並用」準入制,即「國務院客戶端疫情防控行程卡」和「市民雲個人健康碼」,請每位陪診、陪護的家長每次進入醫院均出示雙碼。未能出示本人行程卡和健康碼者,禁止進入醫院。2. 提供核酸檢測結果證明:所有來連不足14天的重點關注地區(根據疫情實時調整)人員,無法提供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的,除急危重症患兒外,一律不準進入醫院。
  • 多家大三甲醫院,被約談
    > 1 8家醫療機構被約談 國家衛健委最新數據顯示,6月2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6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例(在福建),本土病例25例(北京22例,河北3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為本土病例(均在北京)。
  •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進行新冠核酸檢測「十合一」陽性應急演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澤文 通訊員 張圓 14日上午,在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由檢驗科主任劉加軍主持,副主任韓秀紅指揮帶領全科人員進行的新冠核酸檢測「十合一」陽性應急演練在北樓檢驗科舉行,院長助理、標準優化部、醫務部主任張峰,院感科主任張俊燕
  • 疫情防控|德江縣人民醫院新冠疫情防控期間進院須知
    德江縣人民醫院新冠疫情防控期間 進院須知 一、所有進入醫院人員,必須佩戴口罩、測體溫、掃健康碼(有上崗證或工作證的本院工作人員、佩戴有病人腕帶、陪護腕帶的人員可以不掃碼識別)。
  • 重視疫情風險 切不可放鬆警惕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三十日,陝西省人民醫院醫護人員有序接種新冠疫苗。本報記者 楊靜攝2020年12月29日9時,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核酸採集處異常忙碌。由於醫院進一步嚴格了疫情防控的規定,要求必須持有本院出具的24小時內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方可辦理入院,需要入院的患者在這裡從早到晚排起長長的隊伍,等待著進行樣本採集。
  • 核酸檢測!鞍山這15家醫院可以做
    核酸檢測!鞍山這15家醫院可以做 2020-11-26 18:1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四川中醫藥疫情防控進入「戰時狀態」
    加強院感防控 提升檢測能力四川省中醫醫院、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細化就診人員分類,完善發熱門診就診流程,對出入人員嚴格管控分流,設立專用進出口通道,開展高風險崗位工作人員核酸檢測,制定安保管控措施,保障廣大患者良好安全的就醫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