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14時左右,河北省邯鄲市魏縣回隆鎮11歲的航航帶著9歲的妹妹,手拉手從4樓上跳下,兩個孩子身體多處骨折,其中男孩頭部出現水腫,醫院下了四次病危通知書。
△航航接受治療
「為了模仿遊戲中『飛』和『復活』的場景,從16米高的樓上跳下。」5月12日,航航父親申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孩子當時在玩《和平精英》和《迷你世界》兩款手遊。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兩款遊戲中均有「飛行」及「復活」情形。
目前,兩個孩子的骨折手術都已做完,申先生正帶著航航在北京治療眼睛。「我們現在主要是給孩子看病,等孩子病好了,我們想去找有關公司索要賠償。」
對此,騰訊遊戲公關部一位工作人員回應稱,《迷你世界》不是騰訊公司的遊戲,該遊戲用了騰訊的登錄和支付接口。據調查,此事件中《和平精英》相關帳號並沒有沉迷遊戲的跡象,「據家長所述,孩子3月22日出事,而這個帳號今年以來在3月19日才開始有遊戲記錄,回溯了3月之前的半年時間,都沒有任何登錄。」
5月14日,《迷你世界》公司一名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該款遊戲要實名認證,18歲以下的孩子會有時間、充值額度的限制。但如何判斷遊戲實際玩家為未成年人,該遊戲客服未能說明。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4月28日,該公司發布公告稱,因「有不法分子在遊戲中傳播不良信息,試圖誘導青少年用戶到外部社交平臺實施不法行為」《迷你世界》主動下架整改。截至目前,該款遊戲仍未恢復運行。
玩遊戲,跳樓體驗「飛」與「復活」
今年3月15日之後,政府允許復工復產,申先生和妻子在魏縣回隆鎮西街,距家30多米遠的位置擺攤賣米線和涼皮,兩個孩子在家裡學習。因為需要上網課、寫作業,家中沒有電腦,夫妻倆把手機留給了孩子。3月22日,兩個孩子從16米高的4層樓上跳下。
據申先生介紹,事發後他們把兩個孩子送到了醫院。女孩被確診為雙側股骨骨折,下顎骨骨折,腦挫裂傷,蛛網膜下腔出血;男孩全身多處骨折,出現了腦血腫等情況。
△醫院出具的航航的診斷證明書
「兒子後來說,跳樓是為了感受遊戲裡『飛』或者『復活』的感覺。」申先生說。
航航在電話中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妹妹玩的《迷你世界》,他玩的《迷你世界》和《和平精英》。他在《和平精英》中看到遊戲裡的人在跳傘,想自己試一下往下跳的感覺。《迷你世界》中的遊戲人物死了還可以重新復活,他也想嘗試一下。在3月22日的前幾天他就有這樣的想法。
「我們倆今年1月開始玩的遊戲,疫情之前玩得不多,只有周六日玩,疫情後玩得比較多。一開始我就用爸爸的微信登錄,沒有讓輸入身份證號,可以正常玩。」航航說。
「兩個孩子從小都挺聽話的,他們自己沒有手機,以前跟兩個孩子說過不要玩大型網遊,他們也只在放學後玩一會手機遊戲。」申先生說。「就算是沒有身份證號,QQ、微信都經過實名認證,下載遊戲後點擊微信登錄也能登得上。」申先生質疑,這些遊戲的登錄門檻太低。
紅星新聞記者下載《和平精英》後發現,可以用微信與QQ登錄,無須輸入姓名與身份證號,登錄後也可以正常充值。
申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自己之前一個人在北京天津地區打工,等孩子長大一些,怕妻子一個人照顧不好,他回到了邯鄲,兩個人一起照顧兩個孩子。「我們希望孩子能好好學習。」
在他的相冊裡,有十幾張兒子「三好學生」「優秀之星」的獲獎證書。據他介紹,兩個孩子每次考試都考班級前幾名。
△航航的獲獎證書
家屬自稱負債20萬,認為遊戲公司有責任
申先生告訴記者,兒子摔下來之後,衝擊力導致眼眶骨折,視力下降。現在左眼視力正常,右眼視力僅為0.02。女兒骨折手術做完不到一個月,還無法下地,等可以行走後要去康復科繼續治療。
5月10日,申先生帶著兒子來到北京瞳仁醫院看眼睛,目前正在等待手術。夫妻兩人平時做小生意,沒有多少錢給孩子治病。在用完家中積蓄之後,已經借了近20萬元的外債。
事件發生後,有網友指出,此事件中家屬應承擔一定監護責任。申先生表示,孩子受傷後,他們承受了很大的輿論壓力。他和家人認為遊戲開發公司在孩子跳樓事件中有一定責任,「他們可以在技術上做到限制未成年人登錄。我們希望這種大型網遊在登錄時能夠人臉識別,對管理未成年人會很有幫助。我們現在主要是給孩子看病,等孩子病好了我們想去找遊戲公司索要賠償。」
《迷你世界》官網顯示,如果玩家未滿18周歲,平臺有權將遊戲相關信息提供給監護人、限制消費額度、採取技術措施屏蔽遊戲相關功能等。在登錄《和平精英》時,騰訊遊戲許可及服務協議中介紹,「系統判斷您未滿18周歲的,騰訊有權將您的遊戲帳號納入相應的防沉迷系統,採取相應的防沉迷措施」。
紅星新聞記者諮詢多名玩家後發現,孩子玩遊戲大多使用父母的手機及帳號。那麼,平臺具體如何判斷實際玩家是否年滿18周歲?《迷你世界》遊戲許可及服務協議中稱,「迷你玩會根據您的實名註冊信息判斷您是否年滿18周歲,從而決定是否對您的遊戲帳號予以防沉迷限制」。騰訊遊戲許可及服務協議中有類似表述。具體如何識別遊戲實際玩家年齡,兩個平臺未明確。
騰訊遊戲:無沉迷遊戲跡象
4月28日,因「有不法分子在遊戲中傳播不良信息,試圖誘導青少年用戶到外部社交平臺實施不法行為」,《迷你世界》主動下架整改。5月14日,《迷你世界》公司一名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迷你世界》這個遊戲要實名認證,18歲以下的孩子會有時間、充值額度的限制。此前他們下架整改是因為內部事件,不是因為墜樓的孩子的問題。
△《迷你世界》公司公告
騰訊遊戲公關部一位工作人員回應稱,《迷你世界》不是騰訊公司的遊戲,該遊戲用了騰訊的登錄和支付接口。騰訊遊戲對於相關遊戲帳號會進行嚴格的實名認證。僅憑QQ和微信的登錄行為,不會構成遊戲內是否要進行實名認證的判斷依據。系統若發現帳號在登錄當前遊戲時的實名信息不足以證明其身份,會要求做進一步補充,以完成公安實名校驗的流程。
「我們後臺已經完成了實名驗證的過程,用戶沒感受到不代表沒做實名驗證。騰訊是行業內第一個啟用公安實名驗證的企業。《和平精英》是行業中最先開始啟用主管部門統一防沉迷規定的遊戲,未成年人帳號在遊戲內就有時長和消費限制。」上述工作人員說。
據其介紹,騰訊對此事進行了調查,後臺數據顯示,該事件中提及《和平精英》帳戶是經過成年人的實名認證,並在孩子出事前後均有正常登錄和對局,均指向成年人。根據介入IP和設備號前後對比,不存在共享遊戲設備給他人的可能性。
據騰訊調查,《和平精英》涉事帳號並沒有沉迷遊戲的跡象,「據家長所述,孩子3月22日出事,而這個帳號今年以來在3月19日才開始有遊戲記錄,回溯了3月之前的半年時間,都沒有任何登錄。帳號的實名信息經過驗證,指向家長本人。帳號沒有任何消費。」
據該工作人員介紹,「帳號在出事之後仍然有多次完整的對局記錄,不可能是孩子在使用。後臺顯示不只是登錄帳號,甚至連使用的設備、網絡IP等信息與出事之前都沒有任何變化。」
對此,申先生回應稱,夫妻倆沒有玩遊戲的習慣,孩子當時把帳號借給了鄰居家的孩子。「那個孩子有時候來我家一起用那個帳號玩遊戲,出事之後我問過那家人,他們還用我的帳號登錄過遊戲。我們只在醫院給其他記者登錄展示過一次,也沒有進行遊戲對局。」
教育學者:公司、學校、家長均有責任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公司在限制未成年人接觸遊戲方面,有責任做好技術把關。「登錄玩遊戲、偷偷拿父母的錢來給遊戲充值等行為,都可以通過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來解決,現在遊戲開發公司並沒有做好這些。」
對於這種事情的發生,儲朝暉表示學校和家長也有一定的責任。「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然而現在的孩子們運動量太小,很多孩子對自然、社會的了解太少。缺少體驗,對自己行為的後果不了解。學校和家長應多帶著孩子接觸自然,他們形成對自我行為的認知就不會輕易做出這樣的模仿行為。」
紅星新聞記者 藍婧 潘俊文 實習生 郭懿萌
編輯 彭怡
(本文來自紅星新聞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