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草藥,可治筋骨酸痛,坐骨神經痛,腳氣等

2021-02-07 本草方

這個植物的葉子極具藝術感,彎彎的鏤空形狀,像極了傳統藝術家們手下的剪紙。

似乎大自然有意,想炫耀它的鬼斧神工造化之術,這個植物的根皮正可用來造紙。

在川、雲交界的敘永縣分水鎮,民間傳統手工藝術——構樹皮造紙工藝,被譽為中國古代造紙的活化石

是的,這植物的大名,叫構樹。

而它的英文名稱,也取其功能,正是Paper Mulberry,翻譯過來,就是紙桑樹。桑,取其為桑科植物之意。

使用構樹皮造紙工藝,造出的紙白而亮,紙質經久耐磨。敘永當地人叫「精紙」,貴州人稱「皮紙」。有既精且好,耐磨之意。

過去,這種紙遠銷到雲南威信、鎮雄、昭通,貴州畢節,以及四川瀘州、宜賓等地,主要用來製作燈芯、剪鞋樣、做鞭炮、扎燈籠、扎龍燈、做油紙傘和民間祭祀等,用途十分廣泛呢。

很多人可能都在路邊、丘陵、山地見到過構樹,甚至在房簷、屋頂,想要找到它也有可能。一些些兒泥土,適量的雨水,就可讓它飛揚起來。

所以有人說:生育力太旺盛了,太多情了,經不住陽光的撩拔。

大自然如此安排,自有道理。

構樹抗有毒氣體(二氧化硫和氯氣)的能力強,在城鄉綠化中的作用不小,在大氣汙染嚴重地區,如果構樹多,空氣都要清新不少呢。

而且構樹的藥用價值也非常高。其果楮實子,其根或根皮楮樹根,楮樹葉,楮皮間白汁等,藥用價值均非常高。

而構樹的花葉,可入飲食,也是別有一番風味上舌頭。

這裡就來一一介紹哦!大家坐穩,小瓜子準備起。

楮實子,楮實子又被人稱作褚桃子,為構樹的乾燥成熟果實,呈卵圓形至寬卵形,模樣兒小小的,長2~2.5毫米,直徑1.5~2毫米。

氣弱,味淡,油膩,以色紅、子老、無雜質者為佳。

關於其性味歸經,《別錄》稱其味甘,寒,無毒。《本草新編》稱其入腎、肝二經。

而它的藥用功效,《得配本草》稱其「止風虛眩暈,通血脈九竅」。所以楮實子也為補虛藥,補陽藥。

可補腎清肝,明目,利尿。常用於腰膝酸軟、虛勞骨蒸、目生翳膜、水腫脹滿等病症的治療。

選方:

1、脾、腎、肝三髒陰虛,吐血咳血,骨蒸夜汗,口苦煩渴,夢中遺精;或大便虛燥,小便淋澀;或眼目昏花,風淚不止:

可用楮實(赤者)一鬥。取黑豆一鬥,煮汁,去豆取汁,浸楮實子一日,曬乾,再浸再曬,以豆汁滲盡為度,再曬燥。配枸杞子三升,俱炒微焦,研為細末,每早用白湯調服五錢。(《本草匯言》)

2、治肝熱生翳,氣翳細點,亦治小兒翳眼:楮實子研細,蜜水調下,飯後服。(《直指方》楮實散)

3、治目昏:荊芥穗、地骨皮、楮實各等量。上為細末,加蜂蜜做成梧桐子大的丸劑。每次服二十丸,米湯下。(《儒門事親》)

荊芥穗解表散風。地骨皮清肝涼血瀉腎火,與補腎清肝的楮實子共治病症。

4、治痞塊治痞塊等有形積滯:威靈仙、楮桃兒各30g。二藥搗爛為細末。每次服9g,用溫酒調下。(《普濟方》化鐵散)

威靈仙長於攻堅走竄,通行十二經脈無阻礙。

楮實子補虛通九竅,與威靈仙共化有形之積滯,破痰水之凝結。相當於連鐵這麼堅硬的東西都能化,故名化鐵散。

 

再來說楮樹根,為構樹的嫩根或根皮,9~10月採。

《重慶草藥》說其:味甘,性微寒,無毒。

具有清熱,涼血,利溼,祛痰的功效,可治咳嗽吐血,水腫,血崩,跌打損傷。

選方:

1、治肺虛咳嗽:用紗紙樹根(構樹根)60g,五指牛奶根30g,檸檬葉三張。水煎服,或同豬肺煲服。(《廣西中草藥》)

五指牛奶有健脾補肺、行氣利溼、舒筋活絡等功效。

檸檬葉化痰止咳,理氣和胃,止瀉。咳喘痰多,氣滯腹脹等均可用其治療。

2、治肺膿腫:用楮樹根一斤,洗淨切碎加水四斤,煎至二斤,分三次服完。此為一日量。(《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肺膿腫早期為化逐性肺炎,繼而形成膿腫。起病急驟,以高熱、咳嗽和咳吐大量濃臭痰為主要症狀。

3、治水腫,筋骨酸痛:可用構樹根白皮9-15g,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第三,楮樹白皮與楮樹間白汁上場。

楮樹白皮,為構樹除去外皮的內皮。春秋季剝取樹皮,除去外皮,曬乾。

性味甘平無毒,利水止血,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便血,崩漏等。

楮樹間白汁,在春秋季割開樹皮,流出乳汁幹後取下。與楮樹白皮一樣性味甘平無毒。利尿,殺蟲解毒。主治水腫,瘡癬等。

選方:

1、治小兒癬久不好:楮樹白汁塗之。(《聖惠方》)

2、治蠍螫人,痛不止:楮樹白汁,塗之,立好。(《廣利方》)

3、治神經性皮炎、下肢溼疹:楮樹漿塗患處,每日2次。(《安徽中草藥》)

4、治腳氣:

有人說:一個夏天,我被腳氣纏在家裡,全腳都是水泡,奇癢難熬,行動不得。幾次就醫,都是好而復發。後來塗楮樹汁,每天兩三次,一禮拜後竟然痊癒了。我把此法推薦給十幾個朋友,他們有的患腳氣,有的是長癬,也都藥到病除。

拿一把小刀,將樹皮橫著割斷,就有乳狀液體流出,將它塗在患處,最初奇癢鑽心,很快就好了。如果水泡已破,塗擦效果更好。

 

第四,構樹的葉上場。

食用構樹葉,當然要鮮嫩的好。

構樹的嫩葉有清熱,涼血,利溼,殺蟲的功效。

蛋白質含量高達20%~30%,胺基酸、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也十分豐富。

在春夏兩季可採,將摘下來的嫩芽葉,洗淨後用開水焯燙,然後切絲涼拌,或者做成餡包餃子,都是舌尖上的美味。

構樹葉除了人類可食用,豬豬們也對構樹葉具有迷之喜歡。一些企業因此將它科學加工成了畜禽飼料。豬豬們吃了它就易發飯昏,老老實實去睡覺,肯長個兒。

童年的我曾背著背篼打豬草,構樹鏤空狀的葉子,在被我一秒鐘的關注之後,迅速被鐮刀割下,或者直接用手扯下,在我掌心留下紅色的印子……

選方:

1、治通身水腫:楮枝葉煎汗如糖塊,空腹服一匕(約2g),一日服三次。(《聖惠方》)

2、治慢性風溼性關節炎:鮮楮樹嫩葉30g,油鹽炒熟,當菜吃或煎湯每天服用。(《安徽中草藥》)

3、治魚骨鯁咽:楮葉搗汁啜之。(《十便良方》)

4、治坐骨神經痛:楮樹葉120g,艾葉60g,煎湯燻洗。(《上海常用中草藥》)

艾葉理氣血逐寒溼,通行十二經。

5、治腹蛇毒:生麻、楮葉合搗,以水絞去滓漬之。(《千金方》)

以上,就是構樹的入藥選方啦!那麼構樹穗和構樹花有啥作用呢?

許多植物的花穗都可入菜,構樹的穗和花如果烹飪得當,也是一道美味。構樹穗顏色暗綠,可以用來拌麵蒸製,涼拌,也可做成麥飯,炒菜,做湯。花則可以拌麵,或蒸著吃均可,你吃過嗎?

提醒提醒: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愛好者情況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哦。(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野木瓜,治坐骨神經痛
    可用於治腋部生癰、膀胱炎、風溼骨痛、跌打損傷、水腫腳氣等。據研究,對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有較好的療效。本屬多數種類的果多汁,味甜可食,有些種類供藥用。加上果實鮮美,色香味俱全,當地農民早有採食習慣,果實除可用於鮮食外,還可用於釀酒和製作飲料。木通屬和牛姆瓜屬最具果樹馴化栽培價值,紅肉木通栽培利用價值最大,其果實較大,品質優良(可溶性固形物達21%),果肉紅色,味香化渣;其次白木通栽培價值也較大。
  • 坐骨神經痛真的是一種病嗎?
    中醫認為,坐骨神經痛發作受內、外因影響,內因是肝腎不足、氣血虛弱、營衛不固;外因是風寒溼邪入侵,外邪阻塞於經絡中,不通則痛。所以,坐骨神經痛的治療原則是:益氣補血,驅風散寒,活血化瘀祛溼通絡。坐骨神經痛主要是由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經痛的症狀主要是:一、疼痛:坐骨神經痛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疼痛,但是這種疼痛和普通的跌打損傷的疼痛不同,有其自己的特點。
  • 惱人的坐骨神經痛,中醫出手四招搞定
    臨床表現:發病前有受寒史,最先發現身體下半部酸痛或不靈活,數日後即出現沿坐骨神經通路的劇烈疼痛,疼痛多由臀部或髖部開始,向下放射到大腿後側、小腿後側和足背。在持續鈍痛的基礎上,可有陣陣如鋸刀刺樣疼痛,夜間尤甚。舌淡,苔白膩,脈弦緊。治宜散寒除溼,通絡止痛。
  • 惱人的「坐骨神經痛」,中醫有何妙招?
    臨床表現:發病前有受寒史,最先發現身體下半部酸痛或不靈活,數日後即出現沿坐骨神經通路的劇烈疼痛,疼痛多由臀部或髖部開始,向下放射到大腿後側、小腿後側和足背。在持續鈍痛的基礎上,可有陣陣如鋸刀刺樣疼痛,夜間尤甚。舌淡,苔白膩,脈弦緊。治宜散寒除溼,通絡止痛。
  • 一張治療坐骨神經痛的效方
    可看作是對此類疼痛的生動描繪。當然,古人並不知道有坐骨神經痛這樣的名稱,但起碼觀察到了這一類的疼痛不同於一般的風寒溼雜至合而為痺的疼痛,故命之以「賊風候」,從而把它從一般痺證中分離出來,單獨列為一候,不知諸君以為然否?
  • 坐骨神經痛
    除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經痛的症狀和體徵外,並有腰肌痙攣,腰椎活動受限和生量前屈度消失,椎間盤突出部位的椎間隙可有明顯壓痛和放射痛。X線攝片可有受累椎間隙變窄,CT檢查可確診。<二、馬尾腫瘤:起病緩慢,逐漸加重。病初常為單側根性坐骨神經痛,逐漸發展為雙側。夜間疼痛明顯加劇,病程進行性加重。
  • 這草藥,治胃病,腸炎,腰痛關節痛,甚至婦科病,良效
    直到今天,這果子依然是極受人喜愛的野生水果。生長果子的藤,為南方五味子科植物冷飯糰,因遠遠看去像老虎,加之圓柱形略扭曲的根表面深棕色至灰黑色,被取名黑老虎。根與蔓莖是華南、西南及其鄰近地區的常用草藥。它同時還有冷飯糰,大鑽、紅鑽,鑽地風等稱呼。
  • 【良方難求】坐骨神經痛最佳食療偏方
    坐骨神經痛是指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的疼痛。原發性常有受寒冷、潮溼等病史;繼發性可有腰椎扭傷史,或有腰骶、骨盆關節等疾患及盆腔內部疾患等。病惻下肢疼痛,由腰部、臀部開始向大腿後側、小腿外側及足背外側放散,呈「針刺」「刀割」「觸電」樣持續疼痛。痛久者下肢無力,肌肉鬆軟,伴有小腿或局部木感。↓《方1.》
  • 坐骨神經痛的治療 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原因
    坐骨神經痛,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並且在我們生活中,往往有許多人會患上坐骨神經痛。那患上坐骨神經痛的時候應該怎麼治療呢?
  • 坐骨神經痛早期症狀及治療方式
    除了疼痛外,坐骨神經痛早期症狀還有:  坐骨神經痛早期症狀主要是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在發病前,走路等活動時,下肢會有短暫的疼痛,並逐步加重而變成劇烈疼痛。疼痛首先由腰部、臀部或髖部開始,並向下沿大腿後側、膕窩、小腿後外側、足背部放射。尤其是夜間,疼痛更加明顯。在咳嗽、噴嚏等時候,疼痛也會加劇。
  • 這草藥,既可治尿結石,又可治骨節痛,還可治瘋狗咬
    可治腰腳筋骨酸痛,風癲狗咬等。選方:1、治瘋狗咬傷毒發,心腹絞痛,心無依賴,亂抓亂咬;或被咬銜衣,感觸毒氣,知覺畏風畏鑼聲:真紋黨、紅柴胡、甘草、羌活、獨活、前胡、生薑、茯苓各9g,枳殼(炒)、撫芎、桔梗各6g,生地榆30g,紫竹根一大握,用水濃煎溫服。煎藥時需大罐多水,以能透煎濃汁為妙。
  • 坐骨神經痛治療方案
    除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經痛的症狀和體徵外,並有腰肌痙攣,腰椎活動受限和生量前屈度消失,椎間盤突出部位的椎間隙可有明顯壓痛和放射痛。X線攝片可有受累椎間隙變窄,CT檢查可確診。<二、馬尾腫瘤:起病緩慢,逐漸加重。病初常為單側根性坐骨神經痛,逐漸發展為雙側。夜間疼痛明顯加劇,病程進行性加重。
  • 這草藥,既可治胃痛,又可治筋骨痛,還可治手術後痛
    性味辛苦溫,可活血止痛,祛風除溼,解毒。治跌打損傷,風溼痺痛,勞倦乏力,毒蛇咬傷等。(《貴州草藥》)2、治慢性關節炎:落新婦根莖9g,及己1.2g,紅茴香根皮0.9g。水煎(紅茴香根皮先煎一小時,然後加入他藥共煎),黃酒衝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及己為金慄蘭科植物,辛溫,有毒。舒筋活絡,祛風止痛,消腫解毒。
  • 惱人的坐骨神經痛,中醫有何妙招搞定
    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內的疼痛,部位一般在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和踝部等處,屬內科急症範疇。既往強調散寒、除溼、祛風、通痺的較多,故治療時間長,且復發率高。臨床表現:發病前有受寒史,最先發現身體下半部酸痛或不靈活,數日後即出現沿坐骨神經通路的劇烈疼痛,疼痛多由臀部或髖部開始,向下放射到大腿後側、小腿後側和足背。在持續鈍痛的基礎上,可有陣陣如鋸刀刺樣疼痛,夜間尤甚。
  • 坐骨神經痛?預防很關鍵
    許多成年人曾經有過下背痛的經驗,除了激烈運動造成的急性傷害之外,最常聽見的就是坐骨神經痛。      情況輕微的人可能只感到腰酸背痛,而嚴重者甚至連走路都有困難,究竟是怎麼回事?坐骨神經由源自腰椎與骶椎部位的神經根相互融合而成。其位置大約從下背部經過臀部、大腿後側向下延伸,可以說下肢後側的感覺與運動功能幾乎都仰賴它支配。
  • 坐骨神經痛的高發人群是哪些?
    坐骨神經痛的高發人群是哪些? 時間:2020-12-10 13:14 鄭州痛風風溼病醫院 坐骨神經痛在工作場所比較常見,很多人在生活中會有一些輕微的身體不適,比如腰痛、小腿酸痛。很多人不這麼認為,這可能預示著坐骨神經痛有問題。
  • 坐骨神經痛是什麼原因?
    根性多見,病因以椎間盤突出常見,其他病因有椎管內腫瘤、椎體轉移病、腰椎結核、腰椎管狹窄等;乾性可由骶髂關節炎、盆腔內腫瘤、妊娠子宮壓迫、髖關節炎、臀部外傷、糖尿病等導致坐骨神經痛的原因。2、腰部僵硬不適坐骨神經痛的症狀表現多為腰部僵硬有不適感,步行或活動時腰及下肢出現短暫疼痛,可逐漸發展為劇烈燒灼或刀割樣疼痛,沿坐骨神經走行放射,坐骨神經痛患者可自腰、臀部直達大腿、小腿後外側及足外側部。3、慢性損傷疼痛急性腰部損傷或慢性損傷急性發作,嚴重影響生活,疼痛體徵呈典型放射性坐骨神經痛。
  • 孕期不能忽視的問題:坐骨神經痛
    我在孕2/3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大腿根兩側酸痛了,剛好孕媽群裡討論恥骨痛的問題,我也以為我是恥骨痛呢,直到近期自己寫恥骨痛的文章,才知道恥骨不在這裡
  • 坐骨神經痛,摁耳朵、按腳就止痛
    如果您經常坐骨神經痛,最好自己隨身帶一個小的按摩棒。一旦坐骨神經痛發作,就趕緊找到耳朵上這個坐骨神經痛的反射區,隨手就點,幾分鐘就好。除了摁耳朵,同樣,坐骨神經痛也可以刺激其在腳部的反射區。我的一位親戚退休一年多了,不甘寂寞的他迷上了電腦,每天除了吃飯和睡覺外,幾乎都是坐在電腦桌前。
  • 中醫偏方治療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是由各種不同病因引起的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發生疼痛的一個綜合病症。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坐骨神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