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貓友「紅茶」的提問,
你的問題對很多家長都有幫助,
在此小編將為你詳細解答。
✿公貓也需要絕育嗎?
安若家小編的觀點是:建議每位家長都帶自己的適齡貓咪進行絕育手術。對於貓咪絕育的必要性,我相信很多家長都已經看了很多。各類生殖系統的疾病說的好像都是母貓,對於公貓的影響鮮有人談及。在這裡小編為大家詳細說說:
(一)減少貓咪走失的風險
未絕育的公貓會產生發情行為。與母貓不同,公貓不會自主發情。公貓的發情行為來自已發情母貓的誘導。這種誘導可能通過聲音,人們聞不到的氣味等途徑傳遞誘導信息。大部分家庭可能都只飼養一隻貓咪,那麼這種誘導從何而來呢?沒錯!來自於外面的已發情流浪貓。一隻發情的母貓可能會吸引來附近方圓幾公裡內的公貓來尋找交配的機會。對於養在家裡的公貓當然也不例外。
對於已經發情的公貓,他們往往會不顧一切的衝出家門,尋找交配機會。他們沒時間戀家,也不會記得回來的路。激素水平已經衝昏他們的頭腦,只想趕緊找到心儀已久那個「她」。
也許很多家長覺得自己門戶很嚴,看得住自家主子。大家千萬別有這樣的僥倖心理。由於小編接觸過的貓友比較多,聽到的逃跑故事太多了:有趁紗窗沒關好,鋌而走險的;有家裡的老年人忘記關門的;更有趁迎接客人而溜出去約會的。一旦出去他們就很難找到回家的路,又沒有野外生存經歷。所以還是建議大家給自家主子按時絕育杜絕這種事情的發生。
(二)解決噴尿標記行為
未絕育的公貓會在發情期有噴尿的標記行為,就好像是宣稱自己「配偶招募中」。公貓噴尿的顏色會比一般尿液顏色渾濁一些,最大的特徵是「氣味強烈,就連人類的鼻子都能連續一星期聞到它的氣味」。大部分家長卻經常只聞其味,不見其行。沒有看到貓咪的噴尿的位置,很難找到噴尿地點及時清潔。這種味道會圍繞屋中數周之久難以消散。我想沒有幾個家長能忍受這些~
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當然還是絕育,而且是在發情之前絕育。因為已經發情的公貓即便絕育後,這種行為也會持續最長半年之久,直到體內荷爾蒙水平降低至正常狀態。其實貓咪6月齡就已經可以絕育了。公貓則最好在9月齡前完成絕育。
(三)避免因發情而帶來的身體狀況
很多已經經歷過貓咪發情的家長都知道,發情的貓咪不管性別都會因體內荷爾蒙的變化而帶來一些生理上的改變。如茶飯不思,精神亢奮或者抑鬱。如果貓咪反覆發情,會非常明顯的看到他們體重下降,被毛失去光澤。有的時候他們只吃維持生命最低標準的食物和水分,這樣久了容易誘發很多疾病。
(四)性格會變得更加溫順
公貓絕育後沒了地盤意識,攻擊性會降低很多。性格也會變得更溫順,更喜歡親近主人,也更容易與其他貓或動物相處。
如果你也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分享給更多貓友!
不要一人獨享哦!
也歡迎大家帶名轉載!快來留言給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