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推薦一隻價位五千元級別的腕錶,這也是大多數人對腕錶入門的選擇範圍。當然除了價格預算外,對外觀,機芯,品牌也有一定要求的表友不妨可以考慮下——天梭懷舊系列1936
1853年,在瑞士鐘錶製造中心Le Locle 力洛克迎來了 TISSOT 天梭品牌,發布了第一隻天梭懷表——至今已有一百六十九年,懷表英文名稱是POCKET WATCH,意思就是口袋裡的表。其最初的設計就是可攜式看時工具,受技術限制體積較大,到了十九世紀中後期,瑞士人發明了更精良的擒縱和齒輪組,無論精準度還是體積上都領先於其他地區,憑藉技術優勢瑞士鐘錶開始呈現超越當時英國法國德國的苗頭,而天梭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到了一戰後,人們對觀時表的需求大大激增——已不能滿足從口袋拿出來還要打開才能觀時的效率,飛行員當時用懷表加帶子綁在手上的粗陋方法解決了該問題,在懷表的表殼兩側焊上拱形搭扣,用於從背面裝上錶帶。雖然看似簡陋改裝但這就是手錶的雛形,到了二三十年代,改良後的手錶已經越來越普及,懷表市場則開始慢慢縮減。
今天要說的這隻手錶是一隻天梭懷舊系列1936,就是復刻早期手錶設計,其原型是1936當年的款式,通過新工藝將他原汁原味展現在大家眼前。
在懷表基礎上焊接兩個耳朵用來固定皮帶的復古設計,簡單粗暴的做法加上復古的皮帶很容易讓人感受到濃厚的工業風格。
盤面沿用早期懷表的風格,採用小三針的顯示設計:可以看到阿拉伯數字布滿外圈,每個刻度間通過長軌道區分開來,其數字字體優雅實用,配合1783年寶璣大師設計的1/4偏心鏤空「寶璣指針」(Breguet hands),盡顯古典韻味。
LOGO方面,天梭也使用1931年發布的老logo,配合灰色底盤突出懷舊風,仿佛回到舊時代中,穿梭在歐美小鎮的街頭。
六點位置小秒盤的與盤面搭配融洽,簡約卻又耐看,整個盤面將一百年多前的情景展現的淋漓盡致。
側面把頭的設計粗大實用,同時厚度也控制的剛剛好,手動上弦的手感流暢,阻尼感恰到好處。大把頭擰起來舒服愉快,這才是一隻好的手卷表。
底蓋採用可開合的將軍底,以前的懷表採用此設計是為了保護機芯,避免灰塵水汽的汙染,打開又能欣賞到玉機的芳容。
全拋光的外殼乾淨清爽,U型表耳採用直接焊接方式,由於表耳不能拆卸,帶子採用Nato式軍裝設計,牛皮革錶帶穿過表耳後用表扣綁住。無需輔助工具的Nato擁有快速拆卸更換的優點。
通過四點位置輕輕撬開底蓋,即能看到用藍寶石玻璃保護的機芯全貌,外沿有一圈手錶參數,防水能達50米已經很滿意。「SPECIAL EDITION 」雖然不是限量,但每隻表也做了特別的序號。
再來看看機芯採用的是ETA6498-1,這顆結實耐用的大機芯搭載在大表中很常見,機芯參數:36.6MM直徑,4.5MM,17鑽,震頻18000,動力46小時
ETA6498-1的等級分Standard標準級、Elabore進階級,由於兩者的差異主要是調教級別的不同,毒師通過走時測試可以看到天梭採用ETA6498-1的等級是Elabore進階級。
機芯夾板做了日內瓦紋打磨處理,雖然達不到高級的水平,但表面功夫還是做到位,並加以藍鋼螺絲做點綴。如果大小鋼輪也做些修飾打磨就更好了。
也有不少資深玩家將老懷表加表耳改成手錶,這種玩法折騰起來也是一段不歸路。而天梭推出這隻懷舊錶確實眼前一亮,整體設計參考早期的手錶模型——古韻味的盤面,軍用的Nato錶帶,開合後蓋的懷表設計,都讓他像十足十的老表新做。
什麼才是懷舊的味道,幾千元的天梭就能將此演繹的明明白白,不一定要買古董表才能有情懷,其實就差能不能發現他的你。
天梭懷舊系列1936
型號:T104.405.16.012.00
表經:45MM
厚度:12.98MM
機芯:6498-1
公價:7550元
該文章由公眾號《毒表》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