攢人品,更新一下好久沒寫的母嬰向系列。
最近收拾小章魚的房間,把佔領了半個客廳的玩具一股腦全搬過去了。正好趁這個機會簡單寫一點玩具心得——本人不是教育磚家也不是玩具磚家,本篇亦並非購物指南推薦,主觀意見僅供新手麻麻參考。想當初我對玩具也是毫無概念一籌莫展,到處看前輩麻麻的總結帖,希望今天我的經驗也能給後來者一些幫助。
給小寶挑玩具,大多不是娃的需求,而是我們家長的喜好。就拿我的喜好來說吧,傾向於木頭、布、紙等自然材料的玩具,不喜歡塑料、聲光、電動玩具,尤其是教小孩說英語數數N合一的大型益智玩具。沒必要,其實所有玩具都是益智玩具。小章魚的玩具不算多,但也已經玩不過來了。一一拍照點評是不可能的,工程量太大,只能挑出其中我覺得比較典型或值得入手的,稍作分類說明。
雖然標題寫的是1-3歲,實際上過來人都知道,一歲左右的娃,最喜歡翻箱倒櫃、掏包抽紙巾,一支潤唇膏一張吊牌都能興高採烈啃半天,啥都拿啥都摸啥都啃,就是不碰玩具。這時候最好用的是自製玩具,比如吃空洗淨的酸奶桶+一大堆洗乾淨的大直徑瓶蓋(比如輔食瓶蓋),拿進拿出能玩一兩小時。
這個年齡段(1-1歲半)的玩具我就說幾個:
1 Formensortierspiel(圖片左,不知道中文,就是找對應形狀的積木)
2 Ringturm(圖右,套圈?)
兩者都是嬰幼兒玩具的經典,培養觀察能力、手眼協調、精細動作、顏色認知等等,幾乎是必備的益智類玩具。
我這兩個是費雪的,注意,不推薦。不推薦的原因是太簡單太簡陋了,雖然標的6-36個月,實際上一歲之前不太會玩,一歲左右對玩具興趣不大,等到一歲半又太簡單沒難度了,至於能玩到36個月那是扯淡。塑料的手感也不好。同類選擇非常多,建議找種類更豐富一點、木質的,可以玩到2、3歲的。
我在網上找了幾張圖供大家參考,上面兩個1歲左右玩沒什麼問題,下面那張圖的Formensortierspiel對小baby稍微難一點,我看幼兒園裡都有,應該可以玩到挺大。
3 嬰兒拼圖
第一次看到這個拼圖覺得很弱智,這尼瑪誰不會拼啊。後來發現對一歲左右的娃真的有難度,就算知道哪個動物放哪裡,歪一點就放進不去了,比起找圖形,最主要是鍛鍊手眼協調和精細動作。寫的一歲+,大概能玩到兩歲,小章魚很喜歡,值得安利。木製,有手感。不過Djeco(還有janod好像是一家的),法國牌子,漂亮但質量一般,這套買回來我還自己用砂紙打磨過。goki之類德國牌子也有出這種木拼圖,質量比較好,圖案很醜。
下面是一歲半至今(兩歲半)的一些玩具,粗略分為「過家家」「積木」「藝術」「拼圖」「桌遊」「戶外」幾類
過家家類
左起:
1 購物車:屬於可有可無不是目前必備的玩具,可能再大點玩買賣商店了會更實用?然而小章魚很喜歡,幾乎每天都會喊「byebye我買菜去了」然後在房間裡推幾輪。
2 小廚房:必備。無論男孩女孩,都會喜歡的。關於廚房多說幾句,在微博上看到一個英國爸爸給兒子親手做了個小廚房的溫馨故事,不料劇情急轉直下,變成網友罵他兒子娘娘腔而爸爸反擊的神奇展開?這居然是在歐洲?
小孩子玩過家家是天性,模仿大人燒飯吃飯再正常不過了,德國朋友家的小男孩也幾乎人人都有廚房。很多東西是大人按照自己的主觀思維強加給孩子的,性別意識需要耐心解釋和正確引導,而不是強加的條條框框男孩不該這樣女孩不該那樣。不過有個類似的大件玩具可以特別推薦給男孩(或者喜歡敲敲打打的女孩子)——工具臺。
3 娃娃車:大一點的女娃必備,經常看到3-6歲的女娃推著各種娃娃車戶外散步。我這種木製娃娃車可以當學步車用——好吧根本是會走路以後買的,小章魚看了HABA的廣告冊子指定要這臺,說了好一陣,真買回來又很少推,反而喜歡把自己的小屁股擠進去坐。希望她大點會玩吧。仿真嬰兒娃娃我還沒買,3歲以後再說,最近她對芭比很感興趣,我的天哪~
4 木馬:不是必備。如果小孩特別喜歡兒童跳蚤市場一般有賣或者親友家借一臺,這玩意玩的次數不是很多,質量好的可以傳宗接代。
順便給顏控麻麻安利一套小廚房。關鍵詞le toy van。我是在買了現在的小廚房後才發現的,要不是JJ剛花了一下午拼完我又打磨過稜角,真恨不得立刻退貨換le toy van 。
5 過家家配件類
上圖
餐具:必備,沒小廚房也得有鍋碗瓢盆。買的gowi的塑料餐具,一整套幾十件就10歐左右吧,從鍋碗瓢盆到杯壺刀叉齊活。
切切樂:馬雲買的,關鍵詞mother garden,麗水的外貿賣家們,出日本,質量蠻好,沒異味,如果對馬雲品質不放心,可以等娃大了不什麼都放嘴裡再買。沒辦法外貌協會表示德國這裡的切切樂醜的沒眼看,款式也少。mother garden的各種切切樂簡直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各種美貌各種軟妹當然也有些過分花哨。國內麻麻請搜mother garden廚房系列。
下圖
下午茶套裝:不是必備的配件。這套主要是麻麻喜歡,好在小章魚也愛。
反例:這一箱布的過家家食材基本是IKEA的,拍一下給大家拔個草,不推薦。以前聽Dr Qian說過IKEA的「食材」她娃不玩,沒想到小章魚也一樣,情願玩購物車附帶的很簡陋的塑料食材也不碰這套,同樣是布玩的haba她玩的還比較多,莫非ikea的玩具自帶不吸引孩子光環?(IKEA的不鏽鋼鍋碗瓢盆玩具還不錯)
6 過家家掃除:
忘記拍了,網上找的圖。這個是比較實用的玩具,一兩歲的娃特別喜歡跟著爸爸媽媽打掃衛生,拿掃帚拖把什麼的,給她一套小掃帚,告訴她打掃自己的房間,有時候真的會拿著小掃帚小簸箕把地上的垃圾掃起來。算是培養娃的衛生和家務意識了吧。我買的塑料的,其實打心眼裡喜歡右邊這套木的,在Hotel玩過,手感做工相當好,可是價格太高了。牌子是Bartl GmbH。不過左邊塑料的更像真正的清潔工具。
7 過家家角色扮演(忘記拍了):買賣、醫生類,這些3歲以下有點早,也就醫生先玩起來了,可以緩解娃看醫生時候的恐懼。
8 娃娃屋:一般3歲以上才給,小章魚每次去商場都要在森林家族展示臺玩很久不願意走,所以早早給她買了入門套。就像說好的劇本那樣,買回家她就不太玩了!去商場又玩得不肯回家!森林家族我小時候也喜歡,外形實在可愛,然而塑料的質量不太好,娃娃衣服也很粗糙。有很多很小很小的配件,必須收起來大點才給。等娃大了還是會買木製娃娃屋。
積木類
前面說了,個人比較喜歡木製玩具。手感好,而且自然。積木是必備玩具,可以大量提供。在選擇積木的時候,喜歡素雅的麻麻可以買木頭原色甚至帶樹皮的waldorf積木,喜歡彩色的麻麻可以看看Haba和Grimms。但是我有個建議,儘量選擇沒有圖案或開放式圖案、形狀,甚至不規則形狀的積木,而不是畫好門窗的積木。孩子玩積木可以鍛鍊想像力,畫好門窗、已經規定了這塊積木就是門,這塊就是樹這塊就是煙囪的,無形中限制了孩子的創造力。
關於木玩的質量,以前在微博上寫過這麼一段心得:木玩實屬haba質量最好,積木打磨得光滑細膩,雖樣式花色老土,勝在結實,學步車娃娃車都是一流的。ostheimer和holztiger的全新木偶摸著有些生澀,但把玩包漿之後,手感完美甚至超過haba, 可太費時間。法國木玩janod、djeco之類新奇美麗,可惜質量不得保證。
現在再看,買過的積木裡仍是haba質量最好、Ostheimer最美最有藝術氣息,Ostheimer的ins照片拍得非常漂亮,光擺著看都非常滿足。真奇怪同為德國品牌,haba為什麼這麼土,Ostheimer則是周身籠罩著一股朦朧的淡淡的哀愁感,文藝得不得了。
扯遠了,還有一個很喜歡的德國積木牌子Grimms,出產各種顏色漂亮、充滿想像力的益智積木,有點Waldorf的意思,很多積木像我們小時候玩的七巧板。希望著重培養小盆友想像力創造力的麻麻可以看看。
平價德國積木裡,hape、goki也都不錯。hape有段時間很火,因為被發現是中國品牌,名字又有抄襲haba矇騙之意,但觀察下來,質量真心不錯,樣子一般勝在簡潔,大多原木色。
我們家的部分積木
圖左上:Haba積木「幻想」,很花很花,一開始沒什麼經驗時候買的,haba其實有一些原木色積木可以選擇。不過小章魚很愛玩,組合變化多多,小孩子能拼出我完全想不到的組合,這就是大人漸漸失去的想像力了。
圖左下:Grimms基礎積木,同款也有原木色。不過這套顏色很漂亮,好似Klee的水彩色塊。比起haba,Grimms輕一點,手感略遜。
圖右:經典基礎lego(幼兒版),沒什麼好說的,必備!雖然我不喜歡塑料玩具,但這是lego啊!老少皆宜,全家一起搶著玩,怎麼拼都行。場景類lego我一個都沒買,幼兒版的儘是些門窗動物,等小章魚大了,再一起拼建築汽車宇宙飛船好了。
場景積木類:
左haba馬廄:類似娃娃屋過家家又有點像桌遊,拿馬出來搭個小場景洗刷餵食什麼的。
右janod野生動物園:前面說過,法國積木漂亮,質量跟不上。同樣是木頭動物,janod輕飄飄的,會倒。帶的小火車小章魚非常喜歡,咦是不是該給她買木頭火車軌道了?
還有沒拍的playmobil、費雪娃娃場景等,playmobil家的玩具都算是場景積木吧,3歲以下只能玩1、2、3系列,都很簡單不需要搭建,操作性不強,只能當過家家玩。個人認為playmobil不如lego,不過遊樂場系列和登山纜車將來會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