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說說高考填報志願的事兒。
高考成績有2個分數段比較尷尬。一個是985和211高校的交匯區,一個是一本線左右。尤其是很多分數在600分出頭的考生,這個分數好的985肯定去不了,可以去一些中下遊985,那肯定是在中西部落後省份;也可以去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大城市的211,所以比較糾結。
到底是選大學,還是選城市呢?
我覺得不論選大學,還是選城市都有一定合理性,但是有這麼4所本地知名大學(3所都是211),我建議外省考生最好不要報考:它們就是上海大學、深圳大學、蘇州大學和北京工業大學。
這4所高校有個共同點,即都是省屬高校,不是教育部直屬高校,因此當地財政支持力度特別大,以至於上大、深大這2年風頭很盛,名氣很響,但是正因為本地財政大力扶持,它們招收本地考生比例特別高。
這就導致了,上海大學、深圳大學、蘇州大學和北京工業大學這4所學校,在本地分數線比較低,本地考生比較容易上,而外省考生往往要很高的分數。
換句話說,外地考生用很高的分數,去人家本地考試很容易上的學校,想想看,會不會覺得有點虧?
咱們具體來說一下。
首先分析上大。
咱們來看看上海本地高校高考志願填報定位表。這個表對於上海的考生,高考考到哪個名次,能去哪個高校,一目了然。
咱們看啊,排名靠前的肯定是復旦交大,然後是同濟華東師大這4個985,上海考生在前3000名以內都有希望。
依次往下,咱們看上海考生想要進上大,大概是什麼排名?
最高的也很高,要4000名左右,可以進上大最好的專業,這個分數甚至高於東華大學和華東政法大學的很多專業。
但是上海大學最低分,上海考生考進9000名左右也能進。這個分數並不比上海外貿大學,上師大這些學校的分數線高多少。
但是華東政法還不是211,至於上師大這些學校也不過是一般一本而已。
上海大學在上海的分數線和這些學校接近,歸根到底,就是因為上海大學在本地招生規模比較大,這些年來一直保持近40%的比例。而其它上海大學一般只有20%的比例。
你想想看,一個很容易得到的東西,你還會覺得它有多珍貴嗎?
上海大學在上海本地的地位因此不太高,但是外省考生想進入上海大學可就不那麼容易了。
以我老家湖北省為例,上海大學在湖北的分數線簡直不要太高。
上海大學在湖北近3年的錄取分數線分別是581(2017年高考難度較大)、609和606,而這3年的一本線分別是484、512和505,可以看看,上海大學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基本上都要高出一本線100分左右。
高出一本線100分,這基本上就是中流985大學的分數線了。
咱們隨便找幾個例子啊,老牌985蘭州大學和吉林大學,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都不如上海大學這麼高。
作為對比,咱們看看這3年武大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分別是612,637和626,僅僅比上海大學分數線高出20-30分之間。
基本上,湖北省38萬考生,需要考進前4800名左右可以確保武大華科,上海大學分數線是606,需要考進前8900名才能進。
這個對比有多誇張?上海5萬考生考進前9000名可以確保上海大學;湖北38萬考生也需要考進9000名才能包括上海大學。這二者的難度對比有多大?上海考生只要考入前20%名次就可以,湖北考生需要考入前2.5%的名次,難度相差10倍啊。
全國其它大部分省份,想要考進上大的難度都差不多,比如河南省
比如河北省
上海大學在這些人口大省的高考錄取分數線都要高出本地一本線100分以上,妥妥的中流985高校分數啊。
上海大學在本地分數線如此低,在外省分數線如此高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招生規模。上海大學給本地名額很多,給外省尤其是長三角之外的其它省份名額太少,基本上都只有幾十人,物以稀為貴,外省考生報考上海大學的分數線就水漲船高了。
和上海大學類似,深圳大學、蘇州大學和北京工業大學都是如此,在本地招生規模很大,在外省招生人數太少。
尤其是深圳大學,是全國所有知名大學裡面,本地招生規模最大的那個,沒有之一。
深圳大學的本地生源比例,那是相當相當誇張。
2019年深圳大學一共招生6750人,廣東省內招生人數達到5407人,佔比80%。全國所有的一本院校,你再也找不到如此照顧本省考生的學校了。
深圳大學在廣東省錄取位次大概是24000名左右。
而深圳大學在湖北的分數線依然超過600分,和上大差不多,需要全省考進9000名才有希望。
但是上大是211,深圳大學並不是211啊。這只能說因為深圳大學這些年太有錢了,加上地處深圳,很多外省考生為了畢業以後留在深圳工作,所以抬高了深圳大學的分數線。
同樣的道理,咱們再來看蘇州大學。
它和上海大學,都是國內省屬211高校裡最著名的那一批高校,在各種高校排行榜上甚至超過部分老牌985名校。
蘇州大學2019年在江蘇省招生3695名,而其本科生規模是6600多人,江蘇省內生源佔比近60%。
因為蘇州大學本地招生比例超過60%,所以蘇州大學在江蘇的分數線,大概排在全省21000-22000名的樣子
咱們看看蘇州大學在其它省份分數線。
基本上,蘇州大學和前面咱們說的上海大學、深圳大學一樣,都是在600分以上。
最後再說說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的本地生源佔比高達68%。和深圳大學有得一拼。而且人家的口號就是「立足北京,服務首都」
基本上北京本地考生只要過了一本線多一點就有希望進。
再看看北京工業大學在其它省份錄取分數線。
雖然比上海大學、深圳大學和蘇州大學低一點,但也接近600分了。
所以,這4所高校特別照顧本地考生,因為它們作為省屬高校(直轄市直屬高校),原本的定位就是面向本地招生,照顧本地考生是天經地義。
其實每個省都有這種省屬高校,比如湖北除了7所211是教育部直屬高校,其它基本上都是省屬高校,基本上面向本省招生。
湖北大學在湖北省內的地位,就相當於上海大學在上海,蘇州大學在江蘇,深圳大學在廣東,湖北大學也是在省內得到了最多的財政支持,是湖北除了7所211之外最好的一本大學了。
只不過呢,湖北省經濟不如上海、江蘇和深圳這些區域發達,在財政支持力度方面比不了人家。所以本來10年之前,20年之前,湖北大學和上海大學、蘇州大學的名氣可能都差不多,在外省的分數線也不太高。
結果這些年來上大、深大越來越好,外省考生趨之若鶩,結果就把分數線越抬越高。
我可以理解那些中西部落後省份考生的心情,讀大學嘛,最好到大城市見識一下,開拓一點眼界。有時候這些因素的重要性甚至超過學校本身。
但是,大家一定要考慮性價比啊。
你要考進全省前2%,屬於妥妥的精英級別,才可以進上海大學;人家只要考入前20%就可以進上海大學了,這是什麼概念?你作為外省精英,只不過和本地一般學生上學。
你是不是覺得虧?
如果非要去上海發展,其實完全可以選擇東華大學、華東政法大學這些學校,尤其是東華大學也是教育部直屬高校,名氣不比上海大學低,分數線卻並不高。
同樣的,你想去江蘇讀書,也可以選擇南京師範大學,或者是河海大學,它也是教育部直屬高校啊,這都是211啊。在湖北的分數線比蘇州大學低多了。
對於這些專門照顧本地考生的大學,外省考生最好敬而遠之。人家創辦的目的本來就是照顧本省考生,你外省考生去湊什麼熱鬧呢?
總而言之,610分左右這個分數,明明可以去某些985高校了,吉林大學、蘭州大學,基本上都沒問題了,為什麼要去上大、蘇大和深大呢?將來你保研、考研再想辦法去上海、江蘇和廣東的985,機會也比上大、蘇大要好吧?
如果想去上海這些大城市,完全可以用比較低的分數去別的學校,東華和華政完全不虛上大啊。
當然,人各有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某些同學就是特別喜歡上大的某個專業,就是不想去中西部省份985,那也是他的選擇。這裡我只是給出一個建議,最終的決定還是在你自己身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