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春節來臨,迎來鼠年,樂清非遺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等創作了一些鼠年相關題材的作品,送上賀歲祝福。
老鼠造型米塑。 禹吳川 攝
《鼠年大吉》杭州辦展昨日上午,記者邁進省工藝美術大師、溫州市非遺傳承人周是一在城東街道的家中,門口牆上一幅充滿吉祥寓意的樂清細紋刻紙作品《鼠年大吉》就映入眼帘,格外引人注目。刻紙四周有8隻可愛的小老鼠,個個提著寫有「豐」字的燈籠,趣意盎然。周邊飾有麥子、稻穗、玉米、高梁等象徵五穀豐登,畫面中還有醒目的銅鈿花紋和元寶、珍珠等,意味著財源滾滾。最外層五顏六色的花朵烘託喜慶氣氛……「這是今年元旦時候創作的作品。」周是一告訴記者,2020年是鼠年,剛好浙江省剪紙研究會徵集鼠年新創作品,放會刊上用,於是他就動手創作了一張。「新春佳節,講究喜慶吉祥,我就搜集民間傳統結合現代技法,突出細節,如中間福鼠的『福』字起筆是如意雲造型,象徵鴻運當頭,旁邊裝飾的葡萄寓意多子多福,還嵌了『鼠年大吉』四個字。」 他指著作品告訴記者,他採用的是對稱刻紙手法,四周的圖案折好只要刻十六分之一,有16層,展開來就是一幅完整的作品,中間一隻福鼠圖案不對稱,等四周的圖案刻好了再單獨刻。「這次創作嘗試將彩色剪紙的填色剪紙技巧運用到樂清細紋刻紙上,比較少見,有創新性,色彩豐富,看起來很喜慶。」周是一說,創作流程是先要將黑色主稿刻好後,反過來貼在宣紙上,白色部分用畫幻燈片的品色顏料渲染上去,比較費功夫,半天才染好一張。1月18日晚,「金鼠迎春 民間剪紙藝術分享會」在市文化館一樓文化驛站舉行。
「過年以往有貼窗花的習俗,剪紙大家平時接觸比較少,所以大家都很感興趣。」周是一說,那次分享會,他教大家剪福鼠,「春」對摺剪,張開像一個燈籠一樣,弄幾個掛起來很有過年的氣氛。1月19日,他又到新華書店開展了春泥計劃寒假班的《四季如春》「春」字剪紙公益課,來得人也比預計得要多,主辦方臨時加了好幾張桌子。一張張紅色、黃色的A4紙剪了「春」字後,邊角料做成穗子等裝飾,一點也不浪費。一些在書店看書的孩子,看到活動後興趣盎然,現場加入到剪紙行列。新春佳節喜事來,由杭州西湖名勝區嶽廟管理處和樂清樂成街道文聯聯合主辦的「嶽賞四季——周是一迎春剪紙特展」在杭州嶽王廟南枝巢展廳展出,從1月1日一直持續到3月7日,展出了周是一的32幅樂清細紋刻紙作品,其中有5幅是嶽飛題材的新作,他自己最滿意的是《嶽母刺字》,另有幾幅應主辦方要求,增加了動漫形式,讓樂清這個地域特色的細紋刻紙推陳出新,讓更多人了解樂清細紋刻紙的藝術魅力。
迎春接福《鼠年吉祥》迎新春,剪窗花。1月18日晚,一場「鼠年吉祥 非遺迎春」剪紙活動在市非遺保護中心舉行,來自樂清市龍花細紋刻紙研究所的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鄭梅貞向孩子們展示了她的原創新作《小老鼠上燈臺》,兩隻可愛的小老鼠拖著錢袋子正在奮力地爬上燈臺,憨態可掬,充滿童趣,孩子們一下子來了興致。細心的鄭梅貞老師將作品事先列印好,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動手開剪,此後,又剪了「福」和「春」字,特別開心。1月19日晚的「聽中國年習俗 學做米塑」活動也吸引了一批孩子,在樂清米塑溫州市級非遺傳承人鄭小紅的悉心指導下,孩子們腦洞大開,做出的各種老鼠造型的米塑作品形態各異,獨具特色,活靈活現,可愛極了。省工藝美術大師方江鴻是個樂清女婿,他老家千島湖,昨天一早,就開車走高速回老家陪母親一起過年。臨行前,他將工作室打掃了一番,特別是那件新作品《鼠年吉祥》,他更是愛不釋手。作品中一個福袋佔據了近一半面積,旁邊一堆的元寶和銅錢,兩隻老鼠呼之欲出,構思巧妙,做工精細。「《鼠年吉祥》是今年第一件樂清黃楊木雕新作品。」方江鴻說,別看它不是很大,但是慢工出細活,花了他4天功夫才弄好,他也比較滿意。「近年來,樂清黃楊木雕也受到市民的青睞,年前價格適中的黃楊木雕作品被很多市民列入文化年貨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