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球運動健身報告,
中國為全球第二大市場
中國健身行業以總市場規模55億美元排在第五,但排名前五的市場中,中國的健身滲透率最低,為0.8%。排在前四的分別是美國、英國、德國和日本。
關於中國健身市場的樂觀和悲觀預測,正隨著行業頭部公司的大動向而不斷變化。即便好消息和壞消息似乎都不少,但全球運動健身研究機構的最新調研,還是給了中國市場無限的樂觀期待。近日,全球大健康研究機構Global Wellness Institute(GWI)發布了最新的全球大健康經濟報告。報告的主題詞為Wellness,但包括的類目為體育和運動休閒、健身、靜態運動、運動裝備、運動器械和運動科技六大類目。其中健身市場的為報告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把健身、靜態運動(瑜伽、冥想、普拉提)、運動器械和運動科技都歸為健身經濟,那麼健身依然是全球大健康市場中的核心領域。■ 全球大健康市場規模 來源:GWI
宏觀來看,全球大健康經濟總規模為8280億美元,美國以2647億美元位列第一,中國以1093億美元位列第二。
而從區域上來看,北美依然是全球大健康市場最成熟的區域,為2828億美元,亞太和歐洲分別為2404億和2250億美元,三個區域佔據全球大健康市場90%的規模。
而以健身市場來看,GWI認為全球健身人口平均滲透率為3.7%,也就是說全球總人口中的3.7%參與過商業健身房、社區健身設施和酒店、學校等健身活動。
全球健身行業總規模為1086億美元,人均為健身的消費為384美元。
當然,中國健身市場是最值得關注的領域,雖然健身人口滲透率僅為0.8%,與全球平均水平差近5倍,但依然排在全球第五健身市場。
而排第一的美國,健身人口滲透率已經達到29.3%,是中國的30多倍。全球排名前20的市場中,只有印度0.3%的滲透率低於中國,其他國家的健身滲透率都遠高於中國。
這至少表明,中國健身市場的成長空間依然十分樂觀,中國0.8%健身人口滲透率的增長,也是健身市場的成倍增長。
■ 全球健身市場規模TOP 20 來源:GWI
而在全球健身的區域市場規模中,北美依然以405億美元排在首位,平均健身人口滲透率為29.1%,其中人均健身消費為383美元,遠高於全球其他區域水平。而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市場,健身人口滲透率僅為1.%,位列全球倒數,但健身人口平均花費卻為494美元,位列全球前列。也就是說,健身人口滲透率低的市場,人均健身消費卻更高。除此之外,歐洲健身人口的滲透率排在全球第二為9.2%,但北歐洲國家的健身滲透率非常之高。
當然,以健身視頻和運動手環等健身科技,被認為是驅動全球健身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
運動科技包括健身流媒體和終端服務,如Peloton,佔比61億美元;運動APP佔比24億美元,如Keep;軟體和平臺規模為14億美元,代表案例為課程訂閱平臺ClassPass和健身服務軟體MindBody等。
而健身裝備以健身可穿戴設備為主,如Apple Watch和Fitbit等硬體,其他包括遊戲健身/VR健身等等。
GWI報告認為,運動科技是帶來健身新商業模式,快速提高健身人口滲透率,和新的觸達健身用戶的新方式和新趨勢之一。
全球運動科技2018年市場總規模為263億美元,其中亞太區是全球運動科技最大市場,為108億美元規模。
其中,美國以81億美元的規模位列第一,中國則以66億美元的規模,位列全球運動科技的第二大市場。其中小米和華為運動科技硬體,是最主要的代表。
除此之外,報告分析認為,阻礙全球成年參與運動健身的四大原因,分別為缺少時間、缺少興趣、運動和健康狀態以及缺乏動力和習慣。
而驅動成年人參與運動健身的三大原因也非常明顯,分別是保持健康、解壓和健身作為一種娛樂方式。
當然,激勵青少年參與運動健身的要求也十分明顯,便是趣味性。阻礙青少年運動的原因,時間和便利性是主要原因。
報告從多維度統計了全球運動2018健身經濟,不管是實體健身房,還是瑜伽、普拉提等靜態運動,以及運動健身硬體科技,都能看出中國是最具增長潛力的市場之一。
把握宏觀往往是最難的,微觀變化是宏觀趨勢的表徵之一。如果以全球運動健身的大趨勢來看,中國健身行業的毫無疑問是在迅速順應這個趨勢。
不管是傳統健身房的閉店轉型,還是新型健身房的持續探索,甚至健身APP的創新突破。中國健身行業的變化都不可能逆轉全球大健身趨勢,那便是健身行業價值和用戶價值的對等。
換句話說,健身房是一個正向循環的生意,健身APP能創造實質的用戶價值,以及健身內容和服務,是符合當時當地的用戶需求。
以這個趨勢來看,所有健身行業的變化都是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則。2019年的中國健身市場,這一趨勢將依然繼續,未來屬於行業價值和用戶價值的創造者。
LA Fitness,Rumble
Equinox Roouns
美國健身房轉型HIIT成趨勢
Equinox開設HIIT新課 Rounds,LA Fitness的HIIT健身房 HIIT by LAF開到第50多家,以及搏擊主打的精品工作室Rumble,已經轉型開出第一家HIIT精品工作室Rumble Training。
儘管大健身俱樂部、搏擊健身房和精品工作室課程內容花樣繁多,但2019年以來,轉型HIIT健身房和開設HIIT新課,成為全美頭部健身房的一大趨勢。本周,全球健身房頭部品牌Equinox,推出新的HIIT課程Rounds。區別於Equinox以往的自研課程,Equinox給這個課程品牌化命名為Rounds,也就是高強度間歇性多回合訓練。課程分為三個訓練站,並零休息進行,通過基於技巧的間隔訓練,測試訓練者的速度、力量和毅力。Rounds包括太極熱身,跳繩訓練敏捷性、拳袋搏擊訓練耐力和重量訓練。作為紐約街頭最代表運動趨勢的健身房,Equinox的課程轉型並不是孤例。早些時候,主打的搏擊的美國精品健身工作室Rumble Boxing,在擴張並不順利的情況下,最終推出了和Barry's Bootcamp類似的HIIT訓練:Rumble Training。Rumble的這個新健身房開在了舊金山,提供45分鐘、10個訓練站的訓練。當然,課程的一半時間是在跑步機上完成,其餘的訓練包括啞鈴和訓練凳,以及阻力帶等等,課程配備音樂。■ Rumble HIIT新館:Rumble TrainingRumble Training的課程設備,和主打HIIT訓練的Barry's Bootcamp幾乎一致,考慮到Rumble聯合創始人Noah Neiman前Barry's Bootcamp培訓師的背景,這個早先主打搏擊的精品工作室,也將搏擊精品工作室為HIIT精品工作室。作為精品健身房領域的兩家健身房品牌,幾乎在2019年同時將轉型方向定為HIIT課程。不管是面對中高端用戶,還是在課程氛圍上,HIIT似乎都和Equinox和Rumble 的定位銜接順暢。甚至全美頭部的健身俱樂部LA Fitness,也加大了對HIIT獨立健身品牌的投入。LA Fitness的HIIT獨立工作室品牌名為 HIIT by LAF,從2018年開設以來,目前在全美有超過30個工作室。作為一個以綜合健身為主的健身俱樂部,HIIT by LAF是LA Fitness面對HIIT課程越來越受歡迎的重要探索。HIIT課程作為一種綜合,並往往以團體課程訓練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訓練的趣味性,並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初學用戶的參與門檻。而從科學性上來看,HIIT是一種科學性更高的訓練方式。GymSquare Lab早先通過實驗的方式,將HIIT和LIIS對比,發現雖然在EPOC運動後過氧消耗上沒有明顯特點,但在消耗脂肪熱量上,HIIT比LIIS更為高效。■ GymSquare Lab Vol 01:如何科學地ren s HIIT訓練更為核心的,如果把SoulCycle為代表的精品工作室成功的原因,總結為社群感,那麼HIIT團體訓練是另外一種提高健身社群氛圍的方式。UA 推出太空訓練裝備
NIKE即將迎來新CEO
Varley獲500萬美元新融資
Under Armour的太空訓練服,這家專業運動品牌持續主打科技感。NIKE將在明年1月迎來新CEO,以及美國運動設計師品牌Varley獲得了新融資。
裝備分為訓練裝備和專用的訓練鞋,產品由UA和Virgin Galactic聯合研發。根據公司介紹,這款運動休閒風格的太空衣,由更輕的飛行級面料製成,將以包括國旗和名牌的部分,為每位太空人量身定製。
■ UA太空系列裝備
這款系列裝備使用的材料,將確保溫度調節,溼度管理和舒適性,同時對肘部、膝蓋和鞋類的緩衝,在座椅失重的情況下保證安全性。
根據公司的信息,UA太空服歷時兩年,收到了來自眾多專家的意見,包括醫生、太空人培訓師、飛行員、服裝和鞋類設計師,以及工程師以及未來太空人的客戶。
設備將於2020年開始的商業飛行之前,進行航天員測試太空飛行。
雖然看起來更像是品牌的宣傳,但主打專業運動風的UA,看起來將持續把科技和專業持續放在更核心的位置。
// NIKE即將迎來新CEO
全球運動品牌的變動頻繁,NIKE現任CEO Mark Parker提前離職,離職時間為2020年1月13日,接任者為董事會成員John J.Donahoe。這位NIKE CEO可謂和公司一路成長,目前在公司已經任職超過40年。1979年,Mark為NIKE研發部門的一名鞋類設計師,隨後先後任職事業部副總裁、公司副總裁。2006年,Mark Parker從耐克創始人Phil Knight手中接過CEO的位置,在CEO位置上任職13年。
■ Mark Parker
即將上任的CEO John J.Donahoe,曾在eBay擔任CEO,Mark Parker表示,John J.Donahoe在數字業務方面的經驗有助於加速Nike的數位化轉型。消息公布後,公司股價小幅下降,很顯然,這家運動品牌的CEO變動,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當然,在數位化經驗更為豐富John,有可能帶著NIKE在數位化轉型上更為成功。在Adidas和lululemon、以及UA等運動品牌的競爭下,運動品牌的持續創新並非易事。甚至在未來運動裝備的趨勢下,持續保持NIKE的競爭優勢,也需要一個更不一樣的CEO。運動品在美國的增長還在持續。本周,美國運動品牌Varley完成500萬美元的融資。公司表示,融資的用途主要為新產品的研發,和亞洲市場的開拓。
Varley於2014年成立,截至2019年9月,該品牌的銷售額達到800萬英鎊。產品主打女性,Varley的蛇皮瑜伽褲和運動bra是更受歡迎的產品。
和GymSquare早先介紹的Outdoor Voice一樣,從lululemon首次定義運動休閒品牌以來,各個主打女性運動品牌也逐漸在休閒運動市場中開始了激烈的競爭。
成為下一個lululemon,可能是包括Outdoor Voice和Varley的共同願景。
在千億全球運動休閒市場中,甚至運動休閒服裝在整個服裝展業佔比越來越高的背景下,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全球運動健身市場中,產生下一個Lululemon並非沒有可能。■ GYMSQUARE
-END-
GymSquare
與精益練習者,建設自由健身廣場
GymSquare是一個原創的精品健身內容平臺,
回復「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