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打贏種業翻身仗 農業農村部圈定這幾大作物和畜牧品種

2021-01-21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2021年打贏種業翻身仗,農業農村部圈定這幾大作物和畜牧品種

作者:周瀟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2021年重點工作之一是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中共中央關於「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生物育種作為前沿領域之一,將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1月13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回應記者提問表示,把種業作為「十四五」農業科技攻關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點任務來抓,打贏種業「翻身仗」,主要考慮抓三件事:重點是抓好種子資源庫和種業基地建設;啟動實施種源「卡脖子」攻關和新一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抓好龍頭企業和營商環境,遴選一批創新強、潛力大的育繁推一體化企業,使之儘快成為我國種業創新戰略力量等。

(發布會現場,圖片來自國新網)

加強種子庫建設

曾衍德表示,要建設好國家農作物、畜禽和海洋漁業三大種質資源庫,這是我們搞好種業創新的物質基礎。同時,要抓好國家現代種業基地建設,目前我們已經形成了海南、甘肅、四川三大國家級基地。下一步,要繼續提升基地建設水平,高質量打造國家南繁矽谷等種業基地,為農作物育種提供基礎保障。

今年年初,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前往位於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調研,了解京西稻等農作物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情況,並查看建設中的新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施工進度。

據介紹,現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容量為40萬份,目前保存著44萬份種質資源,像京西稻、天津小站稻等戰略資源長期保存在庫。新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2021年可建成使用,設計保存容量150萬份,數量位居世界第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是育種自主創新前端的關鍵。我國地域廣闊,氣候和自然環境差異大,造就了極其豐富的物種,為我國種業全鏈自主創新帶來了極其有利的條件。像我國利用本土種質資源選育了雜交水稻,成效舉世矚目。美國通過引進我國大豆種質資源,培育了抗病蟲害大豆良種,後來美國大豆生產和出口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另外,奇異果出口大國紐西蘭,依靠我國獼猴桃種質資源培育良種;生豬生產和出口大國德國,也曾靠我國土豬種質資源選育優良品種。

1月12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在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中國農業科學院在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方面,將推進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加快建成現代化、自動化、智能化的新國家作物種質庫,以小麥、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農作物為對象,重點攻克並建設高通量、規模化表型及基因型鑑定平臺,研製種質資源基因型鑑定和表型精準鑑定的質量控制體系,發掘攜帶優異基因資源種質材料等。

李國祥還表示,世界上已經有跨國育種企業將我國種質資源中的優異基因發掘的成果申請了專利,將生物技術應用於種質資源鑑定評價、來發掘對育種具有遺傳優異的基因科技攻關的「基因大戰」已經開啟,打種業翻身仗已經刻不容緩。我國各類種子庫收集的種質資源仍有欠缺,一些地方特色鮮明的物種甚至面臨滅絕風險。一些種質資源庫(圃)由於經費不足,保存、保育、復壯等工作時斷時續,特別是尖端科技人才缺乏,我國利用現代生物技術開展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的有些工作顯得滯後。

另有專家建議,國家在資源保藏方面投入巨大,但資源的研究與利用方面顯得步伐滯後、力度不夠,可以借鑑圖書文獻領域「館際互借」的做法,來提升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效率。

抓好農作物和畜牧良種攻關

曾衍德表示,要加快啟動實施種源「卡脖子」攻關和新一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持續抓好農作物和畜禽良種聯合攻關。具體來說,水稻、小麥方面,就是要加快優質專用品種選育,保持競爭力。大豆要加快高產高油高蛋白品種選育,生豬、奶牛等品種關鍵性能要努力趕上國際先進水平,一些品種選育要實現零的突破。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十八大以來,我國現代種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作物品種100%自給,玉米、大豆、生豬等種源立足國內有保障。目前,外資企業佔我國種子市場份額的3%左右,進口種子佔全國用種量的0.1%。總體上,我國種子供應有保障、風險可控。

唐仁健表示,我國種業自主創新確實與發達國家有差距,一些品種、領域和環節,如果出現極端斷供情況,雖然不會「一卡就死」,但確實會影響農業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

像我國大豆高度依賴進口,近年雖然一直在推進大豆振興計劃,但仍然存在單產較低的問題,種業攻關重點任務之一,便是培育高產高油高蛋白大豆品種。

全國農業農村系統2021年立下「穩大豆」軍令狀,繼續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力爭面積穩定在1.4億畝以上,提高單產和品質,確保用於豆製品等的食用大豆國內自給。

中國農業科學院「十四五」期間在加強作物重大新品種培育方面,將重點培育優質綠色超級稻、優質功能水稻、優質節水小麥、抗赤黴病小麥、耐旱宜機收玉米、抗蟲耐除草劑玉米、優質蛋白玉米、高產高蛋白大豆、耐除草劑大豆等重大新品種。

除了糧食作物種子,我國動物種源也有改善空間。中國農科院王慧華副研究員表示,種源「卡脖子」問題主要還是出在白羽肉雞、生豬、肉牛等品類上,高端蔬菜也有一定提升空間。

遴選一批龍頭企業

曾衍德表示,要培育主體,重點是要抓好龍頭企業和營商環境。遴選一批創新強、潛力大的育繁推一體化企業,支持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技術、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使之儘快成為我國種業創新戰略力量。同時要積極推進「放管服」,加大種業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為種業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目前,我國種業公司存在「小而散」的問題,企業研發投入受限,具備育繁推一體化能力的企業數量有限。數據顯示,在經營規模上,我國農作物種業企業前十強僅佔國內市場15.8%的份額;在創新能力上,全國農作物種業企業研發總投入不到德國拜耳的一半。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查閱種業上市公司數據發現,以隆平高科為例,其主營業務為以現代種業產業化為發展方向,利用現代生物技術,主要從事農作物高科技種子及種苗的研發、繁育、推廣及服務。

2019年隆平高科實現營業收入31.29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5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98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7.71%。2019年隆平高科研發投入金額為4.11億元,佔營收比重為13.15%,在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

2020年12月,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發布公告顯示,隆平高科及其下屬子公司自主培育或與他方共同培育的185個品種獲得國家審定通過,其中水稻新品種132個,佔所有新獲批水稻品種的23%,數量領先。

以荃銀高科為例,其主要從事優良水稻、玉米、小麥等主要農作物種子的研發、繁育、推廣、服務,以及利用公司優質特色品種帶動的訂單農業業務。

2019年荃銀高科實現營收11.54億元,同比增長26.73%;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457萬元,同比增長38.42%。數據顯示,2017-2019年,荃銀高科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77%、6.88%、4.81%。

相關焦點

  • 農業板塊迎密集催化:種源「卡脖子」攻關將加快實施,行業爆發點...
    財聯社1月4日訊,日前,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在中國農科院調研期間表示,要把種業作為「十四五」農業科技攻關及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點任務來抓,加快啟動實施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保持水稻、小麥等品種的競爭優勢,縮小玉米、大豆、生豬、奶牛等品種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堅決打贏種業翻身仗,確保中國碗主要裝中國糧,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
  • 農業農村部關於《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農業農村部關於《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有關規定,我部組織起草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現公開徵求意見。
  • 打好「種業翻身仗」——臨澤縣農業農村系統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
    12月21日,臨澤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幹部職工利用周一學習例會,集中學習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推進「十四五」及2021年種業工作。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
  • 農業農村部2020年1號文件發布(附全文)
    農業農村部關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2020年農業農村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   農發〔2020〕1號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面對國內外錯綜複雜環境,做好2020年農業農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 2020年農業農村部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名單公示
    食品夥伴網訊 12月23日,從農業農村部網站獲悉,農業農村部公示了2020年農業農村部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名單。按照《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創建活動工作方案》要求,經企業自願申請、省級畜牧行政主管部門遴選推薦、農業農村部組織專家評審,共有180家畜禽養殖場符合標準。
  • 農業農村部:2021年元旦春節豬肉價格總體有望低於上年同期水平
    央廣網北京12月15日消息(記者杜希萌 李思默)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農業農村部12月15日召開生豬生產形勢新聞通氣會。截至11月底,全國生豬生產已恢復到常年水平90%以上,預計明年上半年有望完全恢復產能。2021年元旦春節豬肉價格總體有望低於上年同期水平。
  • 溫氏股份溫志芬董事長主持2020世界種業論壇開幕式
    溫氏股份溫志芬董事長主持2020世界種業論壇開幕式    2020世界種業論壇開幕式現場高朋滿座     2020年12月11日,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世信朗普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20世界種業論壇暨廣州
  • 農業農村部: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豬肉價格不會高於上年同期水平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魏宏陽表示,年初確立的「年底前生豬生產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水平」的任務目標已提前完成。截至11月底,全國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均已恢復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生豬生產恢復成效超出預期。
  • 2020年農業農村政策的實施計劃_蚌埠市人民政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面對國內外錯綜複雜環境,做好2020年農業農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緊扣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短板重點任務,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突出保供給
  • 跨越山海齊聚羊城,唱響畜禽種業強國夢——2020世界種業論壇暨廣州...
    在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的大力支持下,在歷經一年多的籌備後,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世信國際會展集團聯合主辦的「2020世界種業論壇暨廣州國際畜禽產業博覽會」(簡稱:LPE)終於在廣州盛大開幕。來自中國、西班牙、法國、荷蘭、美國等全球多個國家的140多位畜禽產業相關部門領導和專家、278家國際畜禽產業領軍企業齊聚廣州,分享行業新知、共享行業商機,深化行業企業間的多邊交流與合作。
  • 農業農村部關於公布第九次監測合格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 按照《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和運行監測管理辦法》規定和《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開展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監測工作的通知》(農辦產〔2020〕3號)要求,我部對2018年監測合格和遞補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開展了第九次監測
  • 行業機遇|2021年國家將重點扶持哪些農業項目?
    目前2018年和2019年各認定一批,2020-2021年第三批產業強鎮項目,正在申報。 3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項目 根據《2021年鄉村產業工作要點》部署要求,2021年,農業農村部將認定一批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
  • 農業農村部:「菜籃子」產量穩定 供應總體充足
    央視網消息: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目前,疫情給「菜籃子」產品的生產、流通帶來的影響正在快速減小。同時,對生產後期影響有限。從全年來看,蔬菜及肉蛋奶等產品供應形勢將會越來越好。農業農村部最新調度顯示,「菜籃子」產品生產總體穩定。
  • 種業股又暴漲,多隻年內翻倍!背後閃現「最牛營業部」身影…
    市場人士分析,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關內容引發了資金對種業股及農業板塊的關注,同時,年底一號文件窗口期臨近,種業股也將可能迎來政策的催化。 在強烈的預期下,種業股出現了連續大漲的態勢,更有概念股年內已經出現股價翻兩倍的大牛態勢。有意思的是,這波行情下,擅長推漲暴力拉升的遊資部隊也早已潛入,其中不乏「最牛營業部」的身影。
  • 溫氏股份的「種業強國夢」--資訊速遞--中國經濟新聞網
    12月11日,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世信國際會展集團聯合主辦的「2020世界種業論壇暨廣州國際畜禽產業博覽會」(簡稱:LPE)在廣州盛大開幕。會議由全球多個國家的140多位畜禽產業相關部門領導和專家和278家國際畜禽產業領軍企業齊聚廣州。共同分享深化畜禽產業新知。
  • 唱響「種業強國夢」,這個展會不一般
    12月11日,在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的大力支持下,在歷經一年多的籌備,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世信國際會展集團聯合主辦的「2020世界種業論壇暨廣州國際畜禽產業博覽會
  • 農業農村部等八部門遞補128家企業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原標題:農業農村部等八部門遞補128家企業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據農業農村部官網12月15日消息,按照《農業
  • 2021年兵團第六師、第七師和第八師棉花種植品種推薦
    根據2021年兵團、師市棉花品種纖維品質檢測結果、棉花品種展示結果,現將2021年師市棉花品種推薦如下。一、2021年第六師市推薦棉花品種主栽品種為新陸早57號、惠遠720、中棉113、新陸早84號。示範品種為新陸早80號、金科20。
  • 農業迎政策驅動催化 種業與種植充分受益
    事項: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在肯定「十三五」工作成果的基礎上,確定2021年的重點任務;其中,農業方面的種子和耕地問題被作為2021年的重點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