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提出到今年年底,全國範圍的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6月29日,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已聯合印發了《江西省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連日來,記者走訪省城多家飲品店及餐飲店發現,對於升級版限塑令,部分商家還不知情,也有商家已著手應對。
文/圖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謝立志
多數餐飲店仍在使用塑料吸管
有的擺出沒有吸管提示牌
有的改用紙質吸管
大部分餐飲行業仍在用一次性塑料吸管
9月7日下午,記者走訪省城萬達廣場、百盛等多家商場發現,類似烏龍茶、奶茶、果汁等飲品店內,市民均在使用塑料吸管。此外,這些飲品店中,大多數仍在櫃檯擺放著一次性塑料吸管。記者還隨機走訪了多家餐飲店,發現店家對「禁塑令」尚不知情。
「我們並沒有接到禁止使用塑料吸管的通知。」在肯德基(上海路店)內,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前臺的吸管收納盒可以看到,該店使用的仍是塑料吸管。同樣,在麥當勞(奧體天虹店),工作人員也表示目前只提供塑料吸管使用,並無紙質環保吸管。
在青山湖區江大南路一家餐館內,收銀臺上擺著滿滿一盒塑料吸管。「日常飲品肯定需要吸管,不用吸管顧客會覺得不衛生。」老闆萬鵬說道。當記者詢問是否會更換紙質吸管時,萬鵬稱,紙質吸管價格比塑料吸管高出許多,「淘汰也得有個過程,後期會按規定使用環保吸管」。
在青山湖區百盛優客城市廣場5樓一家火鍋店內,記者看到,當服務人員為顧客提供易拉罐裝的飲品時,仍會配上塑料吸管。此外,商場內「奈雪的茶」工作人員接受採訪時稱,目前暫未收到一次性塑料吸管的禁用通知,後期公司會根據相關規定及政策進行對應處理。
有商家試水紙吸管有商家改用直飲杯蓋
8日下午,記者走訪喜茶、星巴克等店鋪發現,他們已採取「減塑」行動。
在星巴克(夢時代廣場店),記者看到,放置吸管的檯面上,還擺有醒目的綠色提示牌——「沒有吸管?減少塑料飲料吸管的使用,我們為你準備了直飲杯蓋。」該店張店長告訴記者,除了使用紙質吸管,店裡還有一種直飲杯蓋供消費者使用。這種杯蓋上面有一個小的凸起開口,拿起杯子就能喝到飲品,平時則可蓋住,飲品不會灑出。張店長還介紹,星巴克在省城的各大門店早在去年年底就已不再投放塑料吸管,全部改用紙質吸管了。
除星巴克外,在喜茶門店,則有塑料吸管和紙質吸管供消費者自行選擇。記者看到,這些吸管的外包裝為紙質材料,上面印有「少用吸管更環保」的醒目黑色字體。喜茶(京東天虹店)一工作人員稱,喜茶自2019年6月起推行紙質吸管。截至今年6月,全國門店已減少使用塑料吸管逾1100萬根。目前,市民在線上平臺訂外賣時,可以選擇使用常規吸管、紙吸管或不使用吸管。
紙質吸管更環保 「禁塑令」出臺是件好事
記者發現,離年底全面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雖說已不到4個月,但部分市民對此仍知之甚少。市民潘女士表示,自己比較喜歡喝奶茶,一般都會使用塑料吸管,雖然對於「禁塑令」並不知情,但會給予支持。
「現在禁塑升級,今後飲品類吸管肯定要更換成環保材料。」和潘女士一樣,熊先生在外喝飲料時,已經習慣了隨手拿起飲品店中提供的塑料吸管,但他表示,吸管能更換成更為環保的材料是好事。
市民黃女士用過星巴克提供的紙質吸管。她表示,紙質吸管與塑料吸管使用上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更為環保。還有部分消費者表示,就算店家不提供吸管也不是什麼大事,直接用杯子喝也能接受,這樣就不需要吸管了。
禁塑不宜「一刀切」 降低替代成本是關鍵
今年9月1日起,我國已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未遵守國家有關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規定的,將處以1萬元至10萬元罰款。眼下,「禁塑令」已來臨。在逐漸減少塑料製品使用的大背景下,塑料吸管的使用前景如何?紙質吸管是否能替代塑料吸管?
青贛環境交流中心(南昌市一家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工作的公益組織)負責人劉丹認為,吸管「換裝」只是塑料治理的開始。塑料吸管對消費者來說並不是必需品,國家以此為切口推動對塑料製品的限制,更多的是向社會傳遞環保理念,希望人們減少對塑料製品的依賴。
此外,今年年底全國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的範圍是餐飲行業,商超銷售的牛奶飲料包裝中的吸管並不在此列。這意味著,一次性塑料吸管從人們生活中退出仍有一個過程。
劉丹還表示,禁止使用塑料吸管不能「一刀切」。「如果能對塑料吸管的回收環節進行嚴格管控,特定人群仍可以繼續使用塑料吸管,例如老人、嬰幼兒、需進食的病人等特殊群體。」劉丹說,應通過提高塑料生產消費的稅收成本,研發製造新的替代材料,降低替代材料的稅收成本和流通成本,這才是有效解決問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