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好幾年前,我考會計從業資格證時,有一次其他的兩門都過了,而本身信心滿滿的經濟法,到最後竟然考了59,遺憾收場。回到家後,就很失落,也在慢慢的反思,我已經很努力了呀,別人下班娛樂消遣,而我每天下班就是學習,分錄已寫了兩本,可是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呢?最後給我一同學打電話,同學中間問道,你買的書是最新的書嗎?我聽後恍然大悟,感謝之餘,匆匆的掛了電話。後面查閱資料才知道,書中有很多的知識變更了,而那樣經濟法出的最多的題則是檔案管理年限,我也因為買的是上一年的教材正好掛在了這個上面。最近會計交流中,又發現有一些會計小夥伴們對會計檔案的管理年限模糊不清,內心不乏五味雜陳。今天就以此為專題,為大家作一個總結,也希望大家能夠熟練掌握,在實務中不要再出現這樣的低級錯誤。
我們知道,每個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都會發生大量的、各式各樣的經濟業務。會計填制的各類憑證也是比較多的。比如說有原始憑證、記帳憑證和匯總憑證,也有明細帳、總帳、會計移交清冊、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銀行餘額調節表、銀行對帳單等。這些看似簡單,卻又容易犯錯,在實務工作中更是審計的重點;因此我們必須要嚴格執行起來,發揮出財務部門的職能,明確會計檔案年限的時間節點,及時處理各種會計檔案問題,為單位領導提供強有力的決策依據。
下面我就以圖表的形式為大家展示出來,以便大家參考。
固定資產報廢
以上這些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會計檔案保管年限,也都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最新規定,希望大家在工作中能夠實用。喜歡我的小夥伴們記得關注點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