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之要(刮痧之痧瘀和跌打損傷青瘀)
最近群裡的很多家人對刮痧瘀與跌打損傷出的青瘀有何區別?這一問題高老師也給予了解答,現把有關的解答以及整個的情況內容整理一併回答。
區別一句話說是這樣!
其一:刮出來的痧瘀可以順經移動,而跌打的青瘀則不移動。
其二:刮出來的痧瘀後原來身體不適(疾病)痛會減輕或完全消失,而跌打的青瘀則越重疼痛越厲害。(這也是痛和疼的區別吧)! 刮痧的過程,就是疏通經絡,而活血化瘀,刮出來的」痧」,就是沒刮以前經絡裡邊因氣滯而形成的瘀血。
1、「痧」是經絡氣血中的「瘀穢」,俗稱痧毒。
「痧」是經絡氣血中的「瘀穢」,俗稱痧毒。它阻礙氣血的運行、營養物質和代謝產物的交換、引發組織器官的病變,故中醫有「百病皆可發痧」之說。我們在患者皮膚上用牛角板刮痧器具刮出的紅色、紫紅色斑點、斑塊稱之為痧瘀。「痧瘀」是形成諸多疾病和加速人體衰老的有害毒素,也可以說從微循環中分離出來的瘀血及病理產物稱為痧瘀。
2、「痧瘀」塊和青瘀塊有什麼區別?
從表面上看痧瘀與普通的跌打青瘀沒有什麼兩樣。可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卻發現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常見到有的人不小心摔了一跤,皮下出現一片瘀血,或皮膚上流出一些鮮紅的血液,隨即疼痛難忍,活動受限。而我們刮過痧的部位,皮下也會出現一些類似痧瘀血的斑點、斑塊,卻出現了相反的現象,原來疼痛難忍不能運動的部位,隨著痧瘀的排出,卻疼痛減輕,甚至消失,運動自如了。再細觀察,就會發現:
①運動外傷所出的血液是鮮紅的,而所刮出的痧瘀大多是暗紅或紫紅色,甚至是青黑色。
②在大量的刮痧實踐中我們發現輕重不同的疾病,所出痧的顏色、形態、部位各不相同。
隨著痧的排出,無論輕病重病都得到了緩解,有的甚至痊癒了,特別是疼痛性的疾病效果更為顯著。刮痧前後的變化及出痧的規律說明痧與一般的瘀血有本質的區別。
3、為什麼有病的部位及經脈線所循行處能刮出「痧瘀」?而正常之處都刮不出「痧瘀」?
當組織器官代謝紊亂,不能正常的進行物質交換時,病理產物、代謝廢物就將導致微循環障礙,微循環的入口因受到刺激而痙攣,使動脈血不能將氧及營養物質運送到此處。而微循環的出口,同樣會自衛性的防止致病物質擴散而關閉了出口,使此處產生了瘀滯現象而造成此處毛細血管通透性紊亂、變性。
當刮痧板反覆壓刮此處時微循環的毛細血管會產生強烈的舒縮反應,將瘀滯在微循環中的致病物質伴隨著紅細胞擠壓出來,而形成皮下瘀血,也就是「痧瘀」的出現。
痧瘀既以抗原的方式出現刺激人體產生抗體,而活躍了免疫系統,對抗禦疾病起到重要作用。
這就是完全健康的人,刮拭後不出「痧」;一些自我感覺良好,而有潛伏病變的人刮拭後會出痧的原因。所在刮拭後皮膚或皮下組織出痧是刮痧療法的特點,也是刮痧療法療效立竿見影的原因。
4、「痧瘀」是滲出於血脈之外含有體內毒素的離經之血。
健康的身體各臟腑器官功能和代謝正常,如若代謝產物滯留,形成微循環障礙,說明代謝失常。這些病理產物使細胞缺氧老化,毛細血管的通透性發生紊亂。病理產物是危害健康的內毒素,破壞了內環境的相對穩定,使內環境不清潔,在含有內毒素的部位刮痧時,由於此處毛細血管的通透性紊亂,刮板向下的壓力會使毛細血管破裂,含有內毒素的血液從破裂的毛細血管處滲出。由於皮膚的屏障作用,這種滲出毛細血管之外,存在皮膚下組織間的含內毒素的血液就是「痧瘀」。
刮拭部位所出現的紅色、紫紅色、暗青色或青黑色的斑點、斑塊,實際是滲出於血脈之外含有體內毒素的離經之血。
5、體內毒素與疾病的關係
機體的代謝產物通常通過呼吸、汗液、大小便等形式排出體外。當代謝產物不能通過正常渠道排出,在體內存留時間過長,就形成對機體有害的內毒素。這些內毒素包括細菌病毒以及它們的代謝產物和氧在體內代謝過程中生成危害細胞的氧自由基和其他活性物質。內毒素汙染體內環境,使經絡氣血瘀滯,細胞缺氧老化。體內毒素既是病變的結果,也是疾病進一步發展的重要病因。
通過出痧的方式可以有效排除體內毒素,補氧祛瘀,活化細胞,加強新陳代謝。痧的顏色、形態與體內毒素含量多少有關。病變局部缺氧時間越長,微循環障礙的程度越重,痧的形態越密集;體內毒素部位越深,痧的部位越深;微循環障礙的面積越大,痧的面積也越大。內毒素少,則痧色淺,痧粒分散。沒有內毒素的部位,微循環及毛細血管通透性正常,怎樣刮也不會出痧。凡出痧的部位都對刮板的刮拭有阻礙。說明有阻礙的部位易出痧,通透性差、經絡受阻。
6、刮拭出痧瘀的部位都是微循環障礙的部位
刮拭出痧的部位都是微循環障礙的部位,痧色會因所含毒素多少而不同。出痧改善了微循環,毛細血管內瘀滯狀況緩解,氣血通暢,通則不痛。因出痧使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恢復正常,配合血管的收縮反應,出痧的血量很少,對神經組織壓迫輕微。所以出痧後有治療和保健作用。只要刮拭手法正確,刮後不會產生新的疼痛。當病情較重,體內毒素過多時,只在刮拭局部有輕微觸痛,並不影響活動。而且局部觸痛1—2天即消失。所以刮拭出痧的部位都是微循環障礙的部位。
億達陽光整理
2015年11月22日
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
為人子女者,不知醫為不孝
家庭保健,自病自醫
自利利他,自助助人
上可療君親之疾
下可救貧賤之厄
中可以保身長全
求醫不如求己,求醫不如學醫
敬請關注重正堂,心得喜悅身安康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所有見聞者,身心得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