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之要(刮痧之痧瘀和跌打損傷青瘀)

2021-03-05 重正堂

刮痧之要(刮痧之痧瘀和跌打損傷青瘀)

 

    最近群裡的很多家人對刮痧瘀與跌打損傷出的青瘀有何區別?這一問題高老師也給予了解答,現把有關的解答以及整個的情況內容整理一併回答。

    區別一句話說是這樣!

    其一:刮出來的痧瘀可以順經移動,而跌打的青瘀則不移動。

    其二:刮出來的痧瘀後原來身體不適(疾病)痛會減輕或完全消失,而跌打的青瘀則越重疼痛越厲害。(這也是痛和疼的區別吧)!       刮痧的過程,就是疏通經絡,而活血化瘀,刮出來的」痧」,就是沒刮以前經絡裡邊因氣滯而形成的瘀血。

1、「痧」是經絡氣血中的「瘀穢」,俗稱痧毒。

    「痧」是經絡氣血中的「瘀穢」,俗稱痧毒。它阻礙氣血的運行、營養物質和代謝產物的交換、引發組織器官的病變,故中醫有「百病皆可發痧」之說。我們在患者皮膚上用牛角板刮痧器具刮出的紅色、紫紅色斑點、斑塊稱之為痧瘀。「痧瘀」是形成諸多疾病和加速人體衰老的有害毒素,也可以說從微循環中分離出來的瘀血及病理產物稱為痧瘀。

2、「痧瘀」塊和青瘀塊有什麼區別?

    從表面上看痧瘀與普通的跌打青瘀沒有什麼兩樣。可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卻發現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常見到有的人不小心摔了一跤,皮下出現一片瘀血,或皮膚上流出一些鮮紅的血液,隨即疼痛難忍,活動受限。而我們刮過痧的部位,皮下也會出現一些類似痧瘀血的斑點、斑塊,卻出現了相反的現象,原來疼痛難忍不能運動的部位,隨著痧瘀的排出,卻疼痛減輕,甚至消失,運動自如了。再細觀察,就會發現:

①運動外傷所出的血液是鮮紅的,而所刮出的痧瘀大多是暗紅或紫紅色,甚至是青黑色。

②在大量的刮痧實踐中我們發現輕重不同的疾病,所出痧的顏色、形態、部位各不相同。

    隨著痧的排出,無論輕病重病都得到了緩解,有的甚至痊癒了,特別是疼痛性的疾病效果更為顯著。刮痧前後的變化及出痧的規律說明痧與一般的瘀血有本質的區別。

3、為什麼有病的部位及經脈線所循行處能刮出「痧瘀」?而正常之處都刮不出「痧瘀」?

    當組織器官代謝紊亂,不能正常的進行物質交換時,病理產物、代謝廢物就將導致微循環障礙,微循環的入口因受到刺激而痙攣,使動脈血不能將氧及營養物質運送到此處。而微循環的出口,同樣會自衛性的防止致病物質擴散而關閉了出口,使此處產生了瘀滯現象而造成此處毛細血管通透性紊亂、變性。

當刮痧板反覆壓刮此處時微循環的毛細血管會產生強烈的舒縮反應,將瘀滯在微循環中的致病物質伴隨著紅細胞擠壓出來,而形成皮下瘀血,也就是「痧瘀」的出現。

痧瘀既以抗原的方式出現刺激人體產生抗體,而活躍了免疫系統,對抗禦疾病起到重要作用。

這就是完全健康的人,刮拭後不出「痧」;一些自我感覺良好,而有潛伏病變的人刮拭後會出痧的原因。所在刮拭後皮膚或皮下組織出痧是刮痧療法的特點,也是刮痧療法療效立竿見影的原因。

4、「痧瘀」是滲出於血脈之外含有體內毒素的離經之血。

    健康的身體各臟腑器官功能和代謝正常,如若代謝產物滯留,形成微循環障礙,說明代謝失常。這些病理產物使細胞缺氧老化,毛細血管的通透性發生紊亂。病理產物是危害健康的內毒素,破壞了內環境的相對穩定,使內環境不清潔,在含有內毒素的部位刮痧時,由於此處毛細血管的通透性紊亂,刮板向下的壓力會使毛細血管破裂,含有內毒素的血液從破裂的毛細血管處滲出。由於皮膚的屏障作用,這種滲出毛細血管之外,存在皮膚下組織間的含內毒素的血液就是「痧瘀」。

刮拭部位所出現的紅色、紫紅色、暗青色或青黑色的斑點、斑塊,實際是滲出於血脈之外含有體內毒素的離經之血。

5、體內毒素與疾病的關係

    機體的代謝產物通常通過呼吸、汗液、大小便等形式排出體外。當代謝產物不能通過正常渠道排出,在體內存留時間過長,就形成對機體有害的內毒素。這些內毒素包括細菌病毒以及它們的代謝產物和氧在體內代謝過程中生成危害細胞的氧自由基和其他活性物質。內毒素汙染體內環境,使經絡氣血瘀滯,細胞缺氧老化。體內毒素既是病變的結果,也是疾病進一步發展的重要病因。

通過出痧的方式可以有效排除體內毒素,補氧祛瘀,活化細胞,加強新陳代謝。痧的顏色、形態與體內毒素含量多少有關。病變局部缺氧時間越長,微循環障礙的程度越重,痧的形態越密集;體內毒素部位越深,痧的部位越深;微循環障礙的面積越大,痧的面積也越大。內毒素少,則痧色淺,痧粒分散。沒有內毒素的部位,微循環及毛細血管通透性正常,怎樣刮也不會出痧。凡出痧的部位都對刮板的刮拭有阻礙。說明有阻礙的部位易出痧,通透性差、經絡受阻。

6、刮拭出痧瘀的部位都是微循環障礙的部位

    刮拭出痧的部位都是微循環障礙的部位,痧色會因所含毒素多少而不同。出痧改善了微循環,毛細血管內瘀滯狀況緩解,氣血通暢,通則不痛。因出痧使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恢復正常,配合血管的收縮反應,出痧的血量很少,對神經組織壓迫輕微。所以出痧後有治療和保健作用。只要刮拭手法正確,刮後不會產生新的疼痛。當病情較重,體內毒素過多時,只在刮拭局部有輕微觸痛,並不影響活動。而且局部觸痛1—2天即消失。所以刮拭出痧的部位都是微循環障礙的部位。

      

                                                  億達陽光整理

                                               2015年11月22日

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

為人子女者,不知醫為不孝

家庭保健,自病自醫

自利利他,自助助人

上可療君親之疾

下可救貧賤之厄

中可以保身長全

求醫不如求己,求醫不如學醫

敬請關注重正堂,心得喜悅身安康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所有見聞者,身心得安樂

相關焦點

  • 【美容】解密美容刮痧中的「痧」是什麼?
    刮痧的好處:   機體的代謝產物通常通過呼吸、汗液、大小便等形式排出體外。當代謝產物不能通過正常渠道排出,在體內存留時間過長,就形成了內毒素。   當組織器官代謝紊亂,不能進行正常的物質交換時,病理產物、代謝廢物就將導致微循環障礙,血液就無法將氧及營養物質運送到此處,而微循環的出口,同樣會因防止致病物質擴散而關閉,因此產生了瘀滯現象造成毛細血管通透性紊亂,當刮痧板反覆壓刮病患處時微循環的毛細血管會產生強烈的舒縮反應,將瘀滯在微循環中的致病物質伴隨著紅細胞擠壓出來,從而形成「
  • 刮痧時的「痧」塊和瘀血塊有什麼區別?
    它阻礙氣血的運行、營養物質和代謝產物的交換、引發組織器官的病變,故中醫有「百病皆可發痧」之說。臨床上我們把患者皮膚上用特製的刮痧器具刮出的紅色、紫紅色斑點、斑塊稱之為痧。「痧」是形成諸多疾病和加速人體衰老的有害毒素,也可以說從微循環中分離出來的瘀血及病理產物稱為痧。
  • 七問刮痧:刮出的「痧」究竟是什麼?
    痧毒阻礙氣血的運行、營養物質和代謝產物的交換、引發組織器官的病變,故中醫有「百病皆可發痧」之說。臨床上我們把患者皮膚上用特製的刮痧器具刮出的紅色、紫紅色斑點、斑塊稱之為痧。「痧」是形成諸多疾病和加速人體衰老的有害毒素,也可以說從微循環中分離出來的瘀血及病理產物稱為痧。
  • 刮痧並非越痛越好 出痧後呈微紅紫紅即可停止
    很多人以為刮痧一定是感覺到疼痛難忍、颳得「慘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專家表示,其實這是錯誤觀點,刮痧並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颳得又黑又紫才好。其實,刮拭部位出痧後呈現微紅色或紫紅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當,片面追求出痧的顏色,不僅無效,還可以造成皮肉損傷。
  • 刮痧後的痧印分析,刮痧的7個要穴
    點擊查看《「乳腺增生」怕刮痧--看痧點兒辨輕重》《刮痧治壯漢,艾灸補虛人(附:艾灸各種反應是什麼含義?)》,有紅色帶點,一是可能患有肩周炎,分開來說右肩出痧較重,二是說明伏案工作程度,職業病,左肩出痧說明用腦過度 。
  • 除暑溼:刮痧,扯痧,揪痧,放痧,擠痧
    病症較重時,扯拉的力量可加大----揪痧:將中指和食指彎曲如鉤狀,蘸水夾揪皮膚,造成局部瘀血。夾揪時要隨夾隨壓隨擰,然後急速鬆手。自己也可以給自己揪.一般在局部夾揪20次左右,以皮膚出現血痕為度。如果病情較重者,夾揪的力量要大,直至皮膚形成紅斑。
  • 刮痧對於減肥和出痧狀況分析(附刮痧方向圖)
    【注意事項】1.刮痧前最好先清洗皮膚;2.刮痧需塗上介質,以免刮破皮膚;3.刮痧要順著一個方向,刮拭面儘量拉長,從內而外,從上而下,每一部位可刮2-8條「血痕」,每條6-9cm,可是直條,也可是弧線;4.身體瘦弱、皮膚失去彈性或背部脊骨突起的,最好不要刮痧;5.患有心臟病、病原性水腫、白血病以及出血傾向的均不宜刮痧;6.刮痧時和刮痧後,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避免空調直吹,半小時內不用冷水刺激身體;7.刮痧手法以能接受即可,不用刮到很疼;8.刮痧後喝杯熱水並休息15分鐘左右;9.痧未退,同一部位不能再刮痧;
  • 刮痧的好處和壞處 有何禁忌事項
    這就是刮痧活血化瘀的作用。3、清熱消腫經常的刮痧也是有著清熱消腫的效果的,根據中醫治法中熱則疾之的原理,通過放痧手法的刺激,使熱邪疾出,以達清熱之目的,使內部陽熱之邪透達體表,最終排出體外,以清體內之瘀熱、腫毒。4、祛痰解痙,軟堅散結由痰溼所致的體表包塊及風證,通過刮痧、放痧治療,使腠理宣暢,痰熱膿毒外洩,有明顯的止痙散結效果。
  • 刮痧不傳之法--開鎖法
    刮痧療法暗含集推拿點穴之長,及藥物外用浸透法,雖是簡簡單單的刮弄幾下,卻如同給疾病開鎖,打開各種瘀滯病症。刮出瘀皰或極痛之點後運用點穴法一日一次,一次點按七、八分鐘,10 日一療程。可以極為顯著的增強治療效果。
  • 刮痧百問(之七):常用刮痧方法及其特點
    治療疾病時多用薄面刮拭皮膚,保健多用巨面刮拭皮膚,天節附近穴位和需要點按穴位時多用稜角刮拭。操作時要掌握好「三度一向」,促使出痧,縮短刺激時間,控制刺激強度,減少局部疼痛的感覺,下面向大家詳細介紹如何是用刮痧板。1、角度是指刮痧板與皮膚形成的角度。
  • 刮痧時,刮出的「痧」是什麼?什麼人不能刮?
    有關於刮痧的作用,有很多種說法,譬如說調節陰陽、祛邪解毒、改善人體的內部環境,想要知道它是否有用,我們首先要知道,為什麼刮痧會出現痧這種東西?刮痧時,刮出的「痧」是什麼?刮痧的目的是調節氣血,我們都知道,身體的好壞跟人體的氣血是有著很大的關係的。
  • 刮痧刮出來的「痧」是什麼?是身體在排毒?出痧越多越好?
    真正的答案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首先,刮痧刮出來的「痧」是什麼?是身體在排毒?痧,是經絡氣血中的淤穢,俗稱痧毒。痧會阻礙氣血的運行、體內營養物質和代謝物質的交換,容易引起多個器官病變,中醫上還有百病皆可發痧所說,足以能夠說明刮痧對身體的好處。臨床上,把身體皮膚上用專用的刮痧器具刮出來的紅色、紫紅色的斑點或板塊稱為痧。
  • 正確腿部刮痧方法、 腿部刮痧出痧說明什麼
    刮 痧是以中醫的一種常見手法,有活血透痧、排毒等作用,昨天買了刮痧板,想問一下正確腿部刮痧方法?腿部刮痧出痧說明什麼?1、準備工具:首先刮痧板,牛角類的刮痧板可發散行氣、活血消腫,玉石類的刮痧板能潤膚生肌、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砭石類刮痧板有助於疏通經絡、清熱排毒、軟堅散結。然後是刮痧油,有液體類的和乳膏類的。
  • 刮痧時,刮出的「痧」是什麼?痧越多排毒越多,是真的嗎?
    說到刮痧,是注重養生保健的人會做的事情,通過刮痧,發現身體變得好很多,後背有非常多的紅印,認為身體得到了改善。從字面上理解,是用一個用具,對身體進行刮來刮去,達到出痧的目的。「痧」是大家關注的,那麼刮痧,出現的痧是什麼呢?
  • 刮痧非刮牆,刮痧方法技巧與知識要點
    四、時間:關係到治療效果及損傷兩種結果,包括本次刮痧時間及局部時間。1、局部時間:身體素質好的人局部出現痧斑並且不再有新斑(刮透了)為度。老、幼、弱、瘦者出現毛孔張開或發熱時停止,待消退以後再行第二次真到出痧,需要多次刮痧為度。隔物颳起痧叫保健刮痧,達到局部發熱為度。
  • 刮痧的好處 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刮痧方法
    刮痧能夠有效的舒筋活血、改善去不的氣血瘀滯的狀態。患者可以從後髮際中點想大椎穴(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以及從後髮際兩個外角上緣分別向左右肩部方向刮拭。感冒的時候刮拭這個部位還可以起到疏風散邪的效果刮痧的壞處刮痧部位通常只在病人背部或頸部兩側。根據病情需要,有時也可在頸前喉頭兩側,胸部、脊柱兩側、臂彎兩側或膝彎內側等處刮痧。也可按照病情需要選擇適合的部位刮痧。
  • 刮痧部位顏色越黑越好嗎? 注意刮痧的誤區
    臉部刮痧不同於身體刮痧,需要用力刮出瘀青來,臉部刮痧要輕柔,按照由內而外的輕刮技巧,刮痧前一定要先擦保養品,才不會過度拉扯肌膚。刮痧板選用天然水牛角為材料,對人體肌膚無毒性刺激、無不良化學反應。而且水牛角本身是一種中藥,具有發散行氣、活血和潤養的作用。
  • 刮痧注意事項-- 刮痧的好處和壞處
    刮痧是以中醫經絡腧穴理論為指導,通過特製的刮痧器具和相應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質,在體表進行反覆刮動、摩擦,使皮膚局部出現紅色粟粒狀,或暗紅色出血點等「出痧」變化,從而達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簡、便、廉、效的特點,臨床應用廣泛,適合醫療及家庭保健。還可配合針灸、拔罐、刺絡放血等療法使用,加強活血化瘀、驅邪排毒的效果。
  • 背部刮痧的注意事項和好處
    很多的人會採取腿部刮痧,這樣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而且,也有減肥的功效,腿部刮痧的好處有很多,可以有效的哦,活血去瘀,而且有利於疏通筋骨,同時還有利於排毒,大家應該儘早了解,背部刮痧的注意事項和好處。
  • 【推薦】刮痧治壯漢,艾灸補虛人!刮痧與艾灸有什麼不同?
    現在很多人自己會刮痧,但有的人一刮就出痧,有的人皮膚都刮破了也沒有痧出來。不出痧的這種不是因為刮的力量不夠,而是體質偏虛,氣血不夠充盛,頂不出痧來。這種人如果採取能去邪的「拔罐兒」療法,很可能也吸不住那個火罐。此時如果遇到一個正規的中醫,他肯定要讓你回去吃藥或者通過艾灸先把氣血補足了再來刮痧或者拔罐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