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十分鐘便如坐針氈 家長焦慮報網課當家教

2020-12-15 成功保險網

北京「幼升小」入學現場登記已啟動,孩子們都有了較為明確的去向。家長的擔憂也從孩子去哪上學變成了如何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在家數月,一些即將升入小學的孩子玩慣了。雖有網課,但是時常出現坐不住、精力不集中等情況。一些家長十分擔憂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不能適應小學的要求。

小學老師對此支招,相比於學習知識上的提前搶跑,幼小銜接階段更應該讓孩子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對孩子未來發展更加重要。

▶孩子難受◀

上課十分鐘便如坐針氈

「某某,我怎麼看不到你了?」

「某某某,不要說話了。」

「上課不能吃東西。」

網課上,老師不斷提醒著學生們上課應該遵守的規矩,但是效果甚微。

不僅需要老師提醒,媽媽也坐在幽幽的身邊,不斷提醒著孩子的坐姿。但是,幽幽卻並不以為然,手剛不擺弄鉛筆,腿又開始不斷抖動。坐了十來分鐘後,身體便東搖西晃起來。「撓撓這、摳摳那,已經明顯坐不住了。」

默默平時比較調皮,在幼兒園的網課中,也常常被老師點名要求坐好,不能隨便離開。「一堂課半小時,隔幾分鐘他就得下地溜達一圈。」默默媽媽對此也頗為無奈,平時需要上班,老人帶著孩子還需要做飯,在網課時對於屏幕中的老師,默默並不怕。

在某小學即將入學的家長群中,每當提及「精力不集中、坐不住」時,都會引起許多家長的「吐槽」,未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讓家長擔心。「在家待了小半年時間,從作息、上課規矩再到學習習慣都不太好,雖然有網課,但是隔著屏幕,老師只能看到孩子的頭,手和腳總在下面搞小動作。」

小凡不僅在老師講課的時候坐不住,做作業的時候也是拖拖拉拉,注意力很難集中。只要周圍有個風吹草動,就可以轉移他的注意力。「如果我們不盯著,做幾道題之後就不知道坐那想什麼了,要麼就玩鉛筆、橡皮或其他小東西。」

為了讓東東有好的作息和學習習慣,媽媽給他報了幼兒園的網課,但是在老師講課時,他常注意力不集中,不時地搖晃桌椅,而每次老師點他回答問題時,東東都是一臉錯愕地看著屏幕中的老師。「點到他的名字,他經常是一個激靈,根本沒有注意聽老師講的內容。」

▶家長焦慮◀

白天忙工作晚上幹家教

「10以內加法教了一個月,減法教了一個月,20以內加法學了兩個月還沒學完,實在不能明白怎麼把孩子教會。」從春節之後,考慮到幼兒園、培訓機構短期內不能開學,丫丫媽媽就下定決心自己教孩子。她在網上找到了很多教學視頻,還專門向曾經當過小學教師的丫丫姥姥請教,認為準備得非常充分後,開始教孩子計算題。

「自己覺得已經準備得很充分了,各種教學技巧、解題思路都記在筆記上了,但最後才明白,最好的準備其實應該是心理準備——做好怎麼教孩子都不會的心理準備。」丫丫媽媽的吐槽中透著疲憊。「孩子能把10的幾組分解數字背得滾瓜爛熟,但是2加8等於幾就不知道了,拿積木擺的時候能擺對,寫在本上就不會了……什麼是行,什麼是列,講了4個月,還是不理解。」

丫丫媽媽惟一慶幸的,就是今年新入學的孩子相對都缺少學前知識儲備,「大家起步差異不會太大,也許老師在課上會教得慢一些,丫丫也能跟上。」

雯雯媽媽則發愁孩子在學拼音的時候,發音和書寫都經常跟英語混淆。「可能我們教的時候方法不對,現在有越教越亂的感覺,不知道是不是反而給老師添亂了。」

不少線上教育機構也看到了這個巨大的需求,陸續推出了線上的幼小銜接課。彤彤媽媽也給孩子兌換了某網課的兩期銜接課,共90天,每天5分鐘,只堅持了3天就放棄了,「老師教的很淺,都是背講義型的,然後就是給孩子布置作業,第二次課也沒有跟孩子的互動和講解,其實還是都甩給家長了。」

▶返校推遲◀

老師學生繼續當「網友」

「孩子即將回籠,你做好準備了嗎?」在家長群中,老師發來了幼兒園要開園的消息,劉婷第一時間報名。「不想著讓他多學什麼知識,而是想讓他回到學校的環境,養成好習慣,以免到小學的時候不適應。」

上周五,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的老師也稱,線下課即將開始,自己所在的機構已經開了復工復學大會。「跟孩子們做了幾個月的網友,終於要見面了。」

這對劉婷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畢竟線上課對於六歲的孩子來說,效果並不理想。「他們現在需要有學校的環境去規範,養成學習習慣,在家裡很難做到。」

考慮到孩子之前在國際幼兒園上學,怕不能適應小學的教學秩序,李豔本來給孩子定了小區附近幼小銜接班的半年學位。雖然這個學期幾乎已經結束,但是老師們通知她,校方也做出了調整,將在七月初到八月中旬開設短期的銜接班,「讓孩子習慣小學的一日流程,養成獨立學習、就餐等好習慣。」

而張曉源家孩子所在的私立幼兒園也取消了暑假,只要家長願意,正式開園後可以讓孩子一直上到小學開學。為了吸引家長繼續將孩子送園,幼兒園還在未來的兩個多月中開設了銜接課程,取消午休時間,由老師帶著孩子進行教學活動。

在班級群裡,老師發送了各項教學安排,「有拼音、10以內加減法,還請之前的畢業生分享上小學後的各種改變,看著還是挺吸引人的。我們現在就盼著快點開學了。」

但因為疫情的突然變化,幼兒園老師給劉婷發來了推遲開園的通知,同時英語機構老師也發來消息稱「我還要跟孩子再做一段時間的網友。」

而李豔和張曉源家孩子七八月份的課程也不知能否實現。「就算到時候說能上,我們也還是有擔心,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去上,只能到時候再做決定。」

▶如何過渡◀

良好的習慣比知識重要

韓瑞為孩子列了一個學習時間表,每天需要完成一百道數學題、認識六個漢字、讀一本英文繪本以及兩天背一首唐詩。在她看來,在比較規律的學習中,孩子也有了明顯進步。通過軟體讀繪本從開始的70多分,變成現在的90多分。「漢字認識的多了,孩子也更願意去自己讀書。前幾天去郊區玩,孩子脫口而出說了兩句與景色相配的唐詩。」在韓瑞看來,疫情開始後自己居家辦公,對孩子的學習也提出了要求,雖然學習有時會中斷,但是大多數時間都堅持下來了。「自認為不管從學習習慣還是獲取的知識量都有很大的收穫。」

已經在小學教學崗位上工作了十幾年的劉老師告訴記者,其實並不要求新入學的孩子掌握過多的知識。「有的孩子入學前就會四則運算了,或者已經學習奧數了,其實並沒有必要。超綱學習不僅降低了大多數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更給家長帶去了巨大的壓力。」

「相對於知識儲備,家長幫助將要入學的孩子們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更加重要。」劉老師做過多屆班主任,在她看來,一些孩子心理上還沒有做好成為小學生的準備,尤其在今年較為特殊的情況下。在幼兒園階段孩子的一些事情,都是由家長完成,現在應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比如能自己整理書桌、收拾書包、儘量會寫名字、課堂上專心聽講。

目前孩子無法返回學校,家長也應該注重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對於坐不住的孩子,家長可以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從坐15分鐘慢慢過渡到30分鐘,其間可以讓孩子安靜看書或者由家長給孩子講故事。「家長不用著急在學習知識上提前搶跑,應該注意的反而是習慣養成,這個對孩子未來發展更加重要。」(記者 趙喜斌 周明傑 插圖 宋溪)

相關焦點

  • 愁煞家長,幼小銜接的「小豆包」上課十分鐘就東搖西晃
    習慣不好 十分鐘後便如坐針氈 「**,我怎麼看不到你了?」「***,不要說話了。」「**,上課不能吃東西。」……網課中,老師不斷提醒著學生們上課應該遵守的規矩,但是效果甚微。 不僅需要老師提醒,幽幽媽媽也坐在她的身邊,不斷提醒坐姿。
  • 疫情網課之家長眾生相
    疫情期間網課老師們都辛苦了,更多的是家長的崩潰。「一天到晚盯著手機,也不知道聽進去沒有」「平時上課就走神,講啥都聽不懂,網課更是雪上加霜」家長們心急如焚,逐步被逼瘋,頭痛,心臟痛,一度懷疑人生,每天有一百次想抽出那40米長的大刀。
  • 網課APP火爆網絡,家長該何去何從?
    陳先麗說,還贈送了多種教具、繪本、卡片等,她儘量保證每天陪伴、監督孩子學習,按目前上課情況來看,效果還是很不錯的。2. 家長各持己見,有認同也有反對今年以來,網課APP火爆網絡,越來越受到學生和家長的認可。
  • 網課沒效果?學生要求家教,家長:不行
    在一次次被挑動神經,搞得人心惶惶之後,大多數學生和家長已經對三月份開學不抱期望,轉而專心跟隨學校網課進程線上學習。但與大學生和幼兒園的小朋友不同,面臨升學壓力的初三高三學生每日如坐針氈,單純的網課已經不能撫平他們的煩躁,為了提升成績絞盡腦汁,逐漸把目光投向了課外培訓機構。
  • 家長呼籲:孩子宅家上課請鄰居小點兒聲
    近兩個月時間內,孩子網課時間全家人保持靜默,幾乎成了大多數學生家庭中,不能違反的家庭紀律。為的就是在孩子不能到校學習的情況下,儘可能提高居家學習質量。但一些家長發現,孩子們上網課期間經常會有噪音從鄰居家傳來。
  • 網課頻遭吐槽?數據背後隱藏這些真相
    當大量中小學生因延期開學從線下湧上網絡,開始這場特殊的學習之旅時,未承載過如此重擔的網課儘管被吐槽居多,但在學生、老師、家長、教育機構歷經了近20多天的網課洗禮後,關於網課,不再只有「翻車」和「尷尬」的評價。
  • 網課男老師自稱「行走的春藥」,課上可打賞跑車遊艇……家長怒了!
    3月8日,一名陸先生向記者怒揭網課劣跡,男老師課前補妝、上課間隙自稱「行走的春藥」,直播界面顯著位置售賣網課教師的「明星」周邊產品,直播界面顯著位置設置「送禮」按鈕,禮物包括玫瑰花、跑車和遊艇……事件還原此前,一線上教育公眾號宣傳溫姓男老師在3月8日的直播課程,在課程的推介中不斷強調該男老師的顏值
  • 兒童英語網課哪個平臺好?來自一位家長的親身經驗總結!
    兒童英語網課哪個平臺好?來自一位家長的親身經驗總結! 說實話我接觸了這類型的學習平臺後才知道原來目前市面上兒童英語網課平臺有幾十家了,但是大部分都是可以免費體驗的,家長無非就是多花些時間讓孩子體驗,然後對比下了,不過關於兒童英語網課平臺如何選擇,我有幾點建議,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1.家長需要先弄清楚自己的需求。
  • 孩子用一句話形容網課生活,家長:笑哭了
    家長:如果用一個字形容你的網課生活你會說什麼?學生:水!家長:兩個字呢?學生:划水!家長:四個字呢?家長:要是用一句俗語來形容你的網課生活呢?學生:生在身在曹營心在漢!家長:要是要你用一句話形容你的網課生活,你想說什麼?學生:一句話形容網課生活:聽啥啥不會,追劇一大推。家長:快開學吧!把神獸送回籠!
  • 學生上課總走神,家長不要過度焦慮,這些辦法可嘗試
    一般孩子在5歲以下注意力都是最容易分散學生注意力的,所以家長可以通過科學的方式來鍛鍊孩子注意力集中的問題,其實讓個孩子上課注意力專注也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但也並非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家長要注意方式,不要過於焦慮。
  • 我們採訪了5位師生和家長,請他們談談對網課的看法
    之前還有家長問我「老師,我孩子有沒有來上課?」我都被逗笑了,這我哪兒知道,我又不在你家上課。據我所知,我自己原來帶的班級總共37個人,有6個人到現在為止都沒有進過群。因為他們回農村過年了,上不了網,這個網課開多久,他們就會曠多久的課。其他學校和班級的情況我不太清楚,但這種現象肯定是存在的。
  • 英語網課和線下機構哪個比較好?優缺點分析對比!
    ,而傳統的線下少兒英語培訓也有自身的不足,因此很多家長都在糾結到底是給孩子選擇英語網課好還是線下實體課好,因此今天宇媽就來和大家說說幼兒英語網課好還是實體課好? 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從課程體系、上課體驗以及師資等方式深入了解了51talk,下面將詳細的測評結果奉上,希望能給各位家長提供一些幫助。
  • 分辨跟誰學網課怎麼樣?家長分享這幾點選課妙招
    歲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大多數家長都將面對的難題,如今教育天秤失衡,好的教育資源大多傾斜於一二線城市,想給孩子提供一個優質的教學環境,無疑是難上加難,而線上教育的出現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線下教育水平失衡的壓力,再加上這兩年線上教育行業如火如荼,很多家長都願意給孩子選擇一個線上教育機構作為培訓輔導,特別是英語,很多家長輔導不了,免不了要找機構啟蒙和給孩子提高興趣用,我給我們家孩子就準備報名線上英語機構,聽朋友說跟誰學網課還可以
  • 網課不認真,被媽拖進大海!網課69天,多少父母把孩子逼成仇人?
    網課之下,有多少家長把孩子逼成了仇人?3月3日,石家莊一小區,因為孩子睡懶覺,不想上網課,上課也總是抓耳撓腮,左顧右盼,家長忍不住一大早訓斥了娃幾句。誰想到,這個孩子竟然一怒之下跳了樓。家長驚恐地報了警,跑到樓下抱著受傷的孩子痛哭:彼此明明相愛,緣何這麼相待?02說實話,這一屆家長被網課逼瘋的真不少!從前上課,三寸講臺,一人一桌一椅;如今全民網課,騰訊課堂,慕課和釘釘。
  • 幼兒數學啟蒙報網課、讀繪本就夠了嗎?老母親3點踩坑心得請收好
    哪家網課比較好?再推薦點數學啟蒙繪本吧。」每次我都會語重心長告訴他們:「孩子的數學啟蒙不止是讀數學啟蒙繪本、或者簡單報個網課就可以做好的,這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你要真的想啟蒙孩子數學,就必須耐心、耐心、再耐心。」
  • 英語網課哪個平臺好,三點維度選擇經驗分享!
    ,我也是在最近給孩子報的英語網課,因為之前我給孩子報的都是線下英語輔導班,說道這次我給孩子選擇英語網課平臺,也是經歷了一些波折,結合我的親身經歷來和大家說說,三點維度選擇經驗分享! 選擇英語網課平臺我的要求就3點:性價比、趣味性和教學效果 1、首先我們要根據外教來選擇;英語網課平臺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看看是否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位, 是否獲得TESOL/TEFL等專業英語教學資質;除去這些以外,大家都說最好是選擇歐美的老師來上課,因為歐美老師發音純正,而且英語是他們的母語,在教孩子英語上有優勢!
  • 疫情期間,不自律的孩子,網課不好好學習,家長怎麼辦?
    疫情期間,不自律的孩子,網課不好好學習,家長怎麼辦?前幾天,一個家長聊了她兒子的學習。今年讀初三,成績直線下降。(哈爾濱初中四年制)家長說,初二下學期,一學期的網課,孩子聽課效果非常差。單詞短語讀不下,課文不會翻譯。
  • 女生上課來「大姨媽」怎麼辦?教你3個小妙招,再也不用如坐針氈
    如果在家裡還好,但如果在學校上課的時候,大姨媽突然到來,那絕對是一件令女生難以啟齒的事情。不僅如坐針氈,還會令不少女生感到羞恥不已,是一件非常難受的事情。那女生在上課的時候,突然來大姨媽要怎麼辦呢?讓學姐教你三個小妙招,讓女生們再也不用如坐針氈!
  • 十一高:「網課」效果如何家長很關鍵!附熱門高中高一高二課表!
    在此,我們特別叮囑家長們:01創造良好環境,時時關注監督在線上學習時,孩子可以通過用父母的手機或電腦來聽網課。但很多孩子自制力不強,很容易受到網絡的誘惑,無法集中注意力聽網課。家長想要幫助孩子將外在的要求變成孩子自己的內在需要,是有條件的,心理學家指出這個過程的實現取決於孩子的幾個心理需要是否獲得滿足,其中親密感和信任感非常重要。親子之間本應該是一種親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關係。這樣,孩子才可能親近家長,聽家長說話,思考家長的話,認同家長的觀點。為此,家長要不斷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並給予孩子充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