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心是相互的,你真心實意,掏心掏肺地對別人,一定能得到相應的回報。這是真的嗎?
或許這樣可以得到一生的知己,但是卻也很有可能換來一世的教訓。
很多時候,持久的付出,換來的往往是理所當然和毫不在意。
總是替別人著想的人,往往只會迎來「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咽」的結局。
感情裡有來有往,才稱得上是感情,有往無來,那只是一條不歸路。
古語說的好:「恩宜自淡而濃,先濃後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嚴而寬,先寬後嚴者人怨其酷。」
這個世上,最薄的莫過於感情,最涼的不過是人心。
越是對一個人付出,反而越不會被當成一回事。
不是人人都值得你用真心去對待,真心只有留給值得真心對待的人,才不會被辜負。
好的感情從來都不是一味地單方面付出,而是相互惦念的彼此珍惜。
曾經有一個經典的問答:「有哪些道理後悔沒有早點知道?」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最讓人動容,說:酒喝六分醉,飯吃七分飽,永遠不要對一個人太好。
的確,人和人之間長久而舒適的關係,永遠靠的是共性和吸引,而不是一味的付出和道德式的自我感動。
俗話說:人怕冷漠,心怕傷。
那些無疾而終的感情,基本上都是在冷淡中一點點變淡變涼的。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高冷的存在,一切都只不過是不愛的藉口罷了。
溫柔的付出,理應得到深情的回答,這才是對待一段感情最正確的處理方式。
人的一生中,不管是友情也好,愛情也罷,都逃不過關心則亂、物極必反的規律。凡事張弛有度,收放有時才是交往的真諦。
餘生,願你不再委屈自己,不再討好任何的冷漠,不用辜負自己的真心。
分享生活感悟,過好精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