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周董黑膠當理財靠譜嗎?我們問了問擁有十萬張黑膠的杭州發燒友

2020-12-13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宇浩 藍震

今年是周杰倫出道20周年,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唱片公司把周董出道至今出過的14張專輯,以黑膠唱片的形式推出,供歌迷珍藏。

6月30日12:00,這套名為「JAY chou20」的黑膠唱片開始接受預訂,雖然7000多元(全套)的價格不菲,但不少粉絲還是果斷下單,並表示「為了我20年的青春,值得」。

還有一部分人直言,自己就是看重周杰倫的影響力,買這套黑膠唱片就是投資收藏,「就當7000多先買個理財產品,過10年萬一升值了呢?」

不得不承認,數字時代早已超越了模擬,黑膠唱片的鼎盛時代已經過去。但是在這樣的大潮下,卻仍有一小撥人固執地迷戀著黑膠唱片,為唱針下流轉出的聲音如痴如醉著,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品味到音樂的芳華與味道。

在世俗的人看來,這多少有點離經叛道甚至是矯情,但這些誤讀,絲毫沒有妨礙真正的黑膠發燒友為之瘋狂。

正如杭州一位資深發燒友所言:「不管投資周杰倫最後有沒有升值,但至少這波情懷我握住了。」

【1】

黑膠唱片作為一種聲音和音樂的載體幾乎佔據了整個20世紀,直到CD的誕生,黑膠唱片慢慢淡出大家的視野。

上世紀八十年代,家家戶戶還在通過有線廣播收聽音樂時,杭州人老金在一次偶爾的機會,從一位華僑那裡聽到了從黑膠唱機裡流淌出來的音樂,徹底被這種溫暖、厚重的聲音徵服。

和所以黑膠愛好者一樣,老金從那時起開始收藏黑膠,出國旅遊,必須要到當地淘點回來,生怕它有一天就消失。2010年,老金在城北某創意園裡租了一間寫字樓,把這些「寶貝」安頓在那裡,順便開起了二手黑膠店。

說是一家門店,其實更像是二手黑膠店的倉庫。當時的這間黑膠倉庫,被黑膠唱片塞滿,牆上、桌上、柜子裡,滿眼都是唱片。有朋友幫老金粗略統計過,他所有的黑膠唱片加起來總數超過10萬。

「80年代中期,當時覺得黑膠肯定會被磁帶、CD所取代,出於內心對黑膠的一種情結,開始收藏。」老金說,他喜歡黑膠所呈現的自然真實的聲音,不做任何技術處理,哪怕是錄製的時候樂譜掉地的聲音或是演奏現場的人聲,都毫無保留地被記錄下來了。

老金很享受這樣的時光,幾乎全年無休。每天上午10點左右來店裡,下午看心情下班,遇上一些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黑膠迷,他會樂上一整天。

對於這些寶貝,老金如數家珍般地跟說著這張唱片背後的故事,廠牌是什麼,指揮是誰,品相怎麼樣,頭版還是再版。

老金收藏的黑膠唱片裡,有一張上世紀60年代灌制的《天鵝湖》,G20杭州峰會《最憶是杭州》的文藝演出中,《水上芭蕾》的節目就選用了這首曲目,有種穿越時空的經典感。

老金的唱片行

兩年前,老金的店搬到了拱墅區的廣銀創新科技園,因為面積比原來小了一點,唱片總數縮小到了2萬張,「還有一個原因,這兩年買的人越來越多,但貨源越來越少。」

講起來,黑膠是經典,是歲月的產物,但老金說,來他這裡買碟的,大多數還是高中生、大學生或者剛入職的年輕人:」昨天還有個美院的學生,來買了十多張古典。」

目前賣得比較好的黑膠,除了古典交響,還有就是歐美的經典搖滾,像披頭四、皇后、大門、地下絲絨等樂隊的碟,「主力價格在百元以下(每張)。」但也有一些頂級版本的尖貨,「那價格上百上千也很正常。」老金說。

皇后樂隊黑膠唱片

在杭州,其實也隱藏著一些黑膠迷們,這個群體大都很低調,他們有的是大學教授,有的是公務員,也有一些小年輕也迷上了黑膠,但對於每一個收集迷來說,或多或少都有一點完美主義的偏執。

這讓人想起來另一個黑膠唱片迷村上春樹。他在自己的隨筆《世界就是中古唱片行》裡寫道「歷經長年逛過中古唱片行之後,只要手摸一摸唱片套,鼻子嗅一嗅那氣味,大概就會知道那是什麼時期發行的東西了。從沉重的程度和紙張的觸感之類的,瞬間就能區分出『這是原版的』或『這是再版的』。」

村上春樹家裡的黑膠唱片牆

朱先生在拱墅區從事一份與數字相關的工作,用他的話說就是上班1234567,下班1234567(do re mi fa so la xi )。

喜歡古典音樂的朱先生,自從10多年前聽到黑膠唱片的音樂,一發不可收拾。「現在已經收藏了2000多張黑膠唱片吧。」這一數量,還在不斷增長。

朱先生是個對生活頗為講究的人,尤其遇到黑膠唱片之後,他的生活也在悄悄發生著改變:客廳都被黑膠唱片佔據,架子上,椅子上,甚至沙發底下,都一摞摞地整齊排放著;一字排開的大小唱機,大大小小的音響,把不大的客廳塞得滿滿當當,這裡就是他的黑膠寶庫。

在朱先生的收藏中,最貴的唱片不過幾百元。也許在黑膠發燒友眼中這根本不值一提,但朱先生卻自得其樂。用他的話說,「我是健康地愛好,理性地發燒」。

「每天早上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上一張黑膠,一邊聽一邊開始洗漱整理。每天下了班開車回家,就在腦海裡打算著回家要聽哪一張,一到家就迫不及待地聽起來。我總覺得晚上的時間根本不夠用,想聽的唱片還沒聽個夠,已經夜深了。」朱先生說。

現在,他有個小小的心願,希望能改造一個小小的黑膠視聽室,一杯咖啡,一本書,一張黑膠老唱片,然後就這樣靜靜地呆上一個晚上。

【2】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收藏黑膠唱片,有沒有投資價值呢?

說到底,只有在黑膠唱片符合以下幾個特點時,才算是有升值的可能性。

第一,絕版。就是廠家不再向市場推出,跟有些款式的汽車一樣,再也不生產了。那沒辦法,想要的人,只能二手從個人藏家手裡買,價格自然就水漲船高。

當然,造成絕版的理由有很多,比如廠家倒閉,比如歌手和公司的矛盾只發了很少數量等等。比如吉他之神Jimi Hendrix,當年和Curtis King合作的錄音,後來因為樂手自己不滿意,只發了幾百張,那當時買的人,那真的是賺到了。

Jimi Hendrix

第二,版本。黑膠唱片的「第一刻板」,大家通常叫作頭版,由開盤母帶製作成黑膠唱片,然後再壓膜生產,相當於「頭口水」,音質最好。

但是母盤只有一個,壓制的數量非常有限,所以在一些黑膠唱片的封面上,我們經常能看到「DMM」的字樣,就是母盤壓制的意思,最有收藏價值。

還有一種叫再版,就是再次發行,音質難免會差一點,價格會比「DMM」差不少。打個比方,周杰倫的這套黑膠唱片,如果過三年再版一次,肯定就沒有現在值錢。

第三,裝幀設計。有人說,唱片封套是黑膠的「第一張臉」,包裝殼設計得好不好,或者是不是著名設計師畫的,都會影響價值。

還有,唱片的片芯上會印有唱片的品牌、系列與編號,還印有音樂內容、段落、放唱時間、演奏者、演唱者,還有錄音年代、轉速以及立體聲/單聲道的識別標記等。別看這些小字,但是會透露出版本、年代等很多信息,也是藏家們最為關心的部分。

在老金看來,上世紀8、90年代,十幾塊錢就能買到一張黑膠唱片,如今有些黑膠幾百元一張,確實漲了不少,「但如果當成投資理財來對待,並不可取」。

「說到底,黑膠唱片是一門藝術,如果你買來放在家,也不拆也不聽,就天天指望著升值,那就失去了『欣賞性』這個本質。」

當然,也確實有很少數的人,會「以碟養碟」。比如他看準一張碟,認定會升值,就一次買2、3張,其中一張自己聽,另外幾張如果升值了,就賣掉。「賺到的錢,就繼續買自己喜歡的碟。」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黑膠發燒友們必來!杭城這家隱蔽的黑膠唱片館,居然收藏了數萬張絕版唱片!
    近日,有個粉絲朋友問接觸君,杭州有哪裡可以淘到古董級別的LP唱片,希望幫忙介紹一下。起初找到這裡同樣是一位杭州本地的黑膠唱片愛好者推薦。說是杭州有這麼一家傳奇小店,裡面收藏著數量巨大的黑膠唱片,各種分類的都有,絕版的也有,尤其適合想找唱片的人前來淘貨。
  • 資深黑膠「發燒友」陸善存:23年收藏3萬張黑膠唱片
    海口資深黑膠「發燒友」陸善存:23年收藏3萬張黑膠唱片老陸珍藏的張國榮專輯老陸珍藏的蔡琴專輯老陸展示黑膠唱片滿牆都是黑膠唱片本報訊 前不久,偶像天王周杰倫宣布將出道至今的14張專輯做成28張黑膠唱片套裝發行,不少音樂評論稱,這位偶像天王帶領了黑膠唱片又一次回潮。
  • 資深黑膠「發燒友」陸善存
    本報訊 前不久,偶像天王周杰倫宣布將出道至今的14張專輯做成28張黑膠唱片套裝發行,不少音樂評論稱,這位偶像天王帶領了黑膠唱片又一次回潮。   在海口,有這樣一位黑膠唱片「發燒友」,他叫陸善存。在這個圈子裡,陸善存被親切稱為「老陸」,是公認的資深黑膠「發燒友」。
  • 黑膠不死,是「音樂發燒友」的勝利嗎?
    過去十年裡,黑膠唱片在實體音樂不斷萎縮的市場裡展現出了漂亮的「增長趨勢」,實現了一場偉大的「文藝復興」。根據尼爾森音樂年報的數據統計,2016年美國黑膠唱片總銷量超過1300萬張,與2015年1100萬張(2014年910萬張)的數字相比,實現了17%的持續增長,佔唱片總銷量的6.5%。
  • 周董出道20年,將於11月6日推出他已往14張經典專輯的黑膠唱片
    據臺媒報導,周杰倫(周董)出道20年,將於11月6日推出他已往14張經典專輯的黑膠唱片,供粉絲收藏,分外的是,在一整套14張唱片的收藏套裝裡,預留了第15張專輯的空地,直接預告了周杰倫第15張專輯馬上降生。
  • 黑膠遭受毀滅性打擊,我們還能再聽見黑膠嗎?
    這時候,你腦子一熱買下來的各種黑膠、CD唱片也就能派上用場了。打開唱機,從封套裡取出收藏已久的黑膠唱片,再把它小心放在唱盤上——欣賞一張黑膠唱片的每一個步驟都派頭十足。對於音樂人來說,自己的作品被做成黑膠,被樂迷購買,然後能夠有朝一日被粉絲翻出來在派對上播放,或者僅僅是作為收藏連拆封都不捨得,都是一種巨大的成就感。
  • 大仙有多喜歡周董?拆箱周董黑膠唱片時,喜不喜歡一個眼神就明白
    但你知道嗎?身為千萬粉絲的大主播居然也追星,他就是張大仙,提起張大仙追星大家都不會不知道,張大仙喜歡周董可謂是人盡皆知,那麼你知道張大仙喜歡周董喜歡到什麼程度了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首先,我們都知道張大仙是當下王者榮耀的一哥,人氣可謂是相當的高,每一場直播人氣都能夠高達上千萬。而且了解張大仙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張大仙真的非常喜歡周杰倫,並且還是從小喜歡到大的那種。
  • 為什麼我說這次買周杰倫黑膠唱片是穩賺的?
    周杰倫20周年出了紀念版黑膠唱片這件事我相信應該無人不知了。黑膠唱片作為一種舊的音樂載體,能再回潮也是很多音樂愛好者十分高興的事。本次周杰倫的黑膠唱片收錄了14張專輯,共刻錄成28張黑膠,全套唱片附帶了精美的收藏箱。
  • 誰說黑膠早就沉沒了?
    別問加班狗有沒有性生活,加班狗連生活都沒有。生活節奏比快銀還快,聽歌?當然是手機方便啊。當年叱吒風雲的磁帶、隨身聽、實體唱片,就是這麼被活活幹翻的。但如果你以為「黑膠已死」,那就錯了。根據尼爾森音樂年報,近幾年黑膠唱片正處於它最輝煌的時代。2015年美國黑膠唱片銷量達到1100萬張,2016年超過1300萬張,今年仍在持續增長中。除了發燒友這類極小眾的人群,願意購買黑膠唱片的更多是年輕人。在他們看來,收藏黑膠不僅時尚,也是情懷。
  • 周杰倫的黑膠唱片到底值得買嗎?
    隨後就有歌迷問小編黑膠唱片與CD哪個好?而且它滿足的不止是耳朵所以,這就引發出了個問題黑膠唱片到底值得購買嗎?但是相對CD、磁帶、黑膠唱片有著極高的收藏價值許多黑膠愛好者都認為黑膠唱片的音質最接近原聲,能夠提供最具臨場感的聆聽體驗。黑膠放上唱機盤、擺上唱針的過程,也讓聽音樂的過程變得更具有儀式感。
  • 周杰倫出黑膠唱片,14張專輯7000元究竟值不值?
    2020年是周杰倫出道的第20周年,從開始的音樂風格不被人理解,到如今的華語流行天王,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周杰倫所在的杰威爾音樂公司把他出道至今發行的14張專輯做成了黑膠唱片進行發售,可是14張之前的專輯經過從新包裝售價高達7000元,這個價格到底值不值?
  • 黑膠讓音樂更動人,Gramovox豎式黑膠唱機開箱
    黑膠唱機大量流行是20世紀50~80年代,根據尺寸的不同叫「LP/SP「唱片,在那個年代屬於最流行的音樂存儲介質,同時也是Hi-Fi的代名詞,它幾乎承載了老一輩發燒友的音樂情懷。後來隨著更便宜、方便的磁帶、CD 光碟出現,體積較大、播放方式複雜的黑膠唱片逐漸被取代。
  • 【特別策劃】「黑膠大叔」的2020年度黑膠唱片推薦
    陳湧,圈內人稱「黑膠大叔」,微博名字「古典黑膠38度」。任職瑞士醫藥公司亞太地區高管的他,有經濟實力支撐自己的愛好:收藏黑膠唱片,家中珍稀版本逾千張,各大黑膠唱片廠牌如數家珍;儲藏紅酒和雪茄,閒暇之餘灰一根古巴哈瓦那手工雪茄是最愛;收藏古董電子管收音機;為了自己喜愛的音樂家可以飛臺北聆聽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也可以為了聽Kissin的鋼琴「打飛的」去香港。
  • 黑膠唱片都是黑色的?彩色的黑膠了解一下
    黑膠唱片只有黑色的嗎?經典的黑膠唱片有哪些?什麼途徑可以買到黑膠唱片?黑膠博士來告訴你答案。▲麥可·傑克遜的《Thriller》,這張專輯帶籤名的初版如今價值4萬人民幣國內樂壇也有值得收藏的黑膠唱片,比如鄧麗君的每一張專輯在黑膠唱片市場都很受青睞。▲1967年,年僅14歲的鄧麗君發表了第一張黑膠唱片專輯《鳳陽花鼓》,也是她人生中的第一張專輯。
  • 擁有黑膠唱片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擁有黑膠唱片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負責任的跟你說:麻煩!很麻煩!非常麻煩!!
  • 黑膠讓音樂更動人,Gramovox豎式黑膠唱機開箱試聽
    黑膠唱機大量流行是20世紀50~80年代,根據尺寸的不同叫「LP/SP「唱片,在那個年代屬於最流行的音樂存儲介質,同時也是Hi-Fi的代名詞,它幾乎承載了老一輩發燒友的音樂情懷。後來隨著更便宜、方便的磁帶、CD 光碟出現,體積較大、播放方式複雜的黑膠唱片逐漸被取代。
  • 全球黑膠「回潮」 周杰倫一口氣出了28張唱片
    原標題:全球黑膠「回潮」 周杰倫一口氣出了28張唱片「四年不發專輯」的周杰倫在出道20周年之際會耍怎樣的「花樣」滿足歌迷的期待?這一次他選擇了復古的黑膠,將出道至今的14張專輯做成28張唱片套裝。周杰倫14張老專輯製成28張唱片據媒體報導,周杰倫出道20年,將於今年11月6日推出他14張經典專輯的黑膠唱片供粉絲收藏。目前,官方預售已經結束,預購價格在7000元左右。
  • 懶人也能玩黑膠:Sony PS-LX310BT 黑膠唱機 上手玩
    黑膠很難玩?是的,對於我這類只懂得買黑膠唱片,趁著這波浪潮回歸才開始玩的「懶人」,黑膠唱機的調校功夫,針壓、超距、角度等等一系列參數調整,直接把我從入門到勸退。事實上,一部全自動的黑膠唱機,出廠前已經完成所有的參數調校,是懶人玩黑膠唱片的大救星。我這次上手玩的Sony黑膠唱機PS-LX310BT,除了配備全自動下針播放功能,額外還新增藍牙無線技術,不用買唱放和音箱,配對無線耳機就能用,真正一步到位掃除玩黑膠的痛點。
  • 世界最大黑膠唱片收藏家擁有600萬張唱片
    原標題:世界最大黑膠唱片收藏家擁有600萬張唱片   世界最大黑膠唱片收藏家擁有600萬張唱片   世界最大黑膠唱片收藏家擁有600萬張唱片   世界最大黑膠唱片收藏家擁有600萬張唱片   據英國《衛報》3月27日報導,60歲的巴西富商弗雷特斯(Zero Freitas)酷愛唱片收集,截止2014年已經擁有超過600
  • 一個小眾愛好 寧波藏友洛奇收藏黑膠唱片6000餘張
    這張是EMI最新發行的俄羅斯大提琴家羅斯特羅波維奇演奏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封面選用了達利的作品,印刷精美。  上世紀90年代,樂壇進入CD時代,黑膠式微。黑膠唱片的生產線大量被淘汰,市場價也大幅跳水。不過,進入21世紀後,黑膠仿佛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也許是CD聽多了,人們開始懷念黑膠唱片。黑膠確實提供了CD所無法取代的音質和音效,保留了原作更多的細節和音樂動態擺幅,並能很好地還原出來。相比之下,來自CD的聲音顯得澀、冷、堅,這逃不過發燒友的耳朵。」洛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