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挺好,每人每天能有100元收入,總比乾等著強!」在廣東清遠市佛岡縣水頭鎮石潭村的無花果種植基地裡,貧困戶廖榕南和妻子正在忙碌,栽種新苗。廖榕南說,他有3個孩子在讀書,兩個老人需要贍養,一家人在2016年被精準識別、建檔立卡,是石潭村58戶貧困戶中人口最多的一戶。
廣州市越秀區光塔街道辦事處先後兩次向該村派遣駐村幹部,不僅幫該村的貧困戶都達到脫貧標準,2019年還通過公司合作模式在該村建立一個大型的無花果種植基地。
如今,這個基地種上新苗,多戶貧困戶實現在家門口「開工」。這讓焦慮多日的駐村幹部、轉業軍人周彬終於放下那顆懸著的心。
周彬(左)到農村去,助力農企復產農戶復工
2月19日,受到疫情影響的無花果基地終於復工了。看到農戶陸續到達基地,一切都有序進行,駐村多時的周彬和項目投資方盧傑文終於露出了笑容。
「傑源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傑源公司)負責人盧傑文是無花果扶貧基地的投資方,他們投入資金、人員、技術等,而我們則配合開展村裡土地的整合流轉、協調各方面的關係、組織貧困戶務工,並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等。」2019年5月,受廣州市越秀區光塔街道辦事處委派,周彬來到石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他告訴記者,當時他抓準機遇,和外來龍頭企業合作,幫助石潭村建立了一個現階段有500畝規模的無花果種植基地,採取公司+合作社的模式,該基地可提供土地流轉費用、就業崗位、種植技術支持等,幫助石潭村的貧困戶持續鞏固脫貧成果。
按計劃,無花果基地在春節後就要種植新苗,結果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停頓。而如果錯過了生長期,無花果的相應訂單就會推遲,損失會很嚴重。「春節後,我們都放棄休假,提前趕回了村子裡,布置防疫工作。」周彬說:「據佛岡縣的要求,我和清遠市水利樞紐建設處派遣的一名黨建指導員吳斌在上門走訪時加強宣傳,徵求貧困戶的務工意願,還提前一周指導傑源公司填寫企業復產復工備案表、復產復工企業疫情防控承諾書等。」通過幫扶單位、駐縣工作組等各種渠道,準備口罩、測溫儀、急救藥箱等防疫物資。
2月18日運無花果種苗進村時,兩名駐村幹部當起了義務卸貨員。2月19日一早,一切準備就緒,無花果基地終於可以種新苗了!
周彬(右)扶貧基地向農戶提供崗位保障
石潭村不少外出務工的貧困戶受疫情影響,面臨著生活困難,廖榕南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戶。據周彬介紹,「廖榕南的妻子原本在鎮裡的學校食堂煮飯,現在學校不開學,她一直沒法去上班。」廖榕南此前靠養殖雞鴨來增加收入,春節過後價格下跌得厲害,他不敢再開展養殖。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花果基地開工無疑向貧困戶提供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
「傑源公司承諾在人均日工資80元的基礎上,再加20元補貼。」周彬說,廖榕南與妻子在2月19日一大早就來到無花果基地務工,當天他們就掙了200元。當天一共有42名村民參與種植工作,次日增加到50人,其中有貧困戶10人。
「短短兩天時間,參與復工人員就種下了80畝約7000株苗,到現在已經種好了250畝左右了。」周彬說,接下來會保障無花果基地的正常運轉,推動加工廠房建設,進一步為石潭村貧困戶提供工作崗位。(廣州市越秀區退役軍人事務局)
[責任編輯:呂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