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有高尿酸的朋友都害怕自己會痛風,如果忽然有一天,某個關節出現了疼痛症狀,就該自己疑惑了:這到底是不是痛風呢?痛風到底是什麼典型症狀呢?我這個尿酸值到底會不會痛風呢?然而遺憾的是:對於這些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可以參考。對於這些類似的問題,我們逐一為大家分析科普一下。
尿酸高到多少會引起痛風?
很多朋友會問到這樣的問題。之所以問這樣的問題,通常會有兩種心態,一種是,是不是我的尿酸還沒高到可以痛風的程度,就可以先不用管它?另一種是,我要關注我的尿酸水平,千萬可別痛風了。這兩種心態,第二種比第一種好一些,第一種心態真的要不得,高尿酸的危害可不僅僅是痛風,腎臟功能損傷,慢性痛風石的形成,心血管健康風險等方面,都是高尿酸帶來的健康危害,不容忽視。
到底尿酸高到多少才會引起痛風呢?首先我們還是簡單介紹一下高尿酸引發痛風發生的簡單過程,人體血液中的尿酸鹽濃度偏高,由於尿酸是一種微溶性的化學物質,當它的濃度逐漸升高,超出飽和度時,高尿酸就會在血液中析出結晶,而這些結晶會在關節部位的關節液、滑囊等部位形成沉積,這些沉積的尿酸鹽如果引發關節部位的炎性反應,出現腫脹劇烈疼痛等問題時,就是高尿酸引起的急性痛風發作問題。
痛風的發生,確實與高尿酸息息相關,但由於不同個體的體質情況不同,高尿酸引發痛風的機率也各不相同,醫學上並沒有一個具體的尿酸值,屬於超過這個值,及一定會發作痛風。有的人尿酸值剛剛超過420的標準限度,就發作了痛風,而有的朋友,尿酸值高到了700多,卻仍然沒有發作痛風,這樣多樣性情況,是非常常見的。
如果要比,也不要跟別人比,就跟自己比,雖然沒有一個具體的值來確認超過這個值就一定會發生痛風,但只要明白這一點就好,尿酸濃度越高,發生急性痛風的機率就越大。因此,發現有高尿酸問題,儘早的給予幹預控制,積極的把高尿酸問題控制住,控制下來,才是對健康負責的正確態度。
如果有高尿酸問題,關節出現疼痛,如何判斷是不是痛風?
對於這種情況,自我診斷往往不太容易,如果能夠就醫診察是最好的方式。醫生有專業的檢查設備,有專業的評估標準,可以幫助你判斷是不是痛風發作的問題。這樣的診斷往往更精確,比自己結合症狀瞎猜要靠譜的多了。
為什麼不建議自行結合症狀來判斷,因為引發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受傷、其他的關節炎性反應、過多疲勞等,都有可能引發疼痛的發生,而痛風的疼痛,有典型的紅腫,劇烈疼痛症狀,還有壓痛等隱痛症狀,不一而足,因此,單單通過症狀,是很難判斷是否是痛風問題的。
但還是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痛風的診斷標準。根據2015年美國風溼病學會和歐洲風溼聯盟ACR/Eular聯合推出了一個「8分」診斷標準,我們可以通過以下順序來判斷自己是否得了痛風問題。
如果你曾經發作過至少一次雙腳或雙手關節的外周滑囊部位的腫脹、疼痛或壓痛等情況,可以請醫生幫忙檢查這些關節部位是否有尿酸鹽結晶或痛風石,如果疼過至少一次,目前又有相關症狀,又能明確關節部位有尿酸鹽結晶或痛風石,那麼既可以確診痛風問題了。
而如果不符合上述情況,出現關節疼痛的朋友,那麼醫生會有一個常規的判斷評分流程,比如如果疼痛累及大拇腳趾的趾指關節,計2分,如果累及足中關節或踝關節,計1分,如果皮膚表面出現紅腫疼痛,計1分,如果不能承受觸摸,計1分,影響走路,計1分,如果發現痛風石,計4分,如果尿酸值超過240,未超過360,計2分,如果超過360,未超過480,計3分,如果超過480,計4分,如果通過影像學檢查,發現關節部位有尿酸鹽沉積,計4分,如果手或足X線檢查發現至少一處骨侵蝕,則計4分,等等,這些評分綜合加起來,如果超過8分,則可以判定為痛風問題,如果不超過8分,則應該繼續診斷其他疾病引起疼痛的可能性。
由上述診斷標準我們也可以看出,想要自行判斷是否是痛風問題,是比較難的,通常需要藉助相關的醫學檢測,才能夠更好的確認關節的疼痛是否是痛風問題,而對於一些不典型的疼痛症狀,就更加需要專業醫生的判斷了。
總而言之,如果您有高尿酸的問題,在此期間出現了關節疼痛的問題,自己可以進行初步的判斷,比如疼痛部位是否典型,是否有皮膚紅腫,按壓是否疼痛加劇等等,但想要確認是否真的是痛風,最好還是請專業的醫生來進行診察,如果是,就趕緊進行幹預治療,如果不是,也好查找原因,積極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