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薇安·邁爾:就是熱愛攝影,街頭的孤獨

2020-12-14 騰訊網

2007年,芝加哥歷史學家約翰·馬洛夫無意間在一個跳蚤市場拍賣行購買了一個皮箱。

關於這個什麼的皮箱,他僅僅只獲得了與之有關聯的一個人的名字,薇薇安·邁爾。

當打開皮箱之後,裡面是大量未衝洗的底片。約翰在衝洗出這些底片之後,他震驚了。

這些照片可以說是出於大師級別的攝影作品。這是從未有過的巨大發現!他決定去尋找這些照片的創作者,只有一個名字信息的薇薇安·邁爾。

對於薇薇安的身份,約翰曾經有過多次猜測,認為她可能是一名記者,或是專業攝影師。但是她的信息和事跡在任何網站和公開的社交軟體上查詢無果。

2009年,約翰在谷歌上發現了薇薇安的訃告,這是第一次查詢到關於薇薇安的信息,卻是她離世的消息。

約翰通過各種途徑不斷地購買薇薇安的物品,大約得到了十萬張底片,其中有七百卷未衝印的彩色膠捲,兩千卷未衝印的黑白膠捲。以及磁帶,票據,衣物……

在對底片整理和歸檔之後,2010年約翰在芝加哥文化中心舉辦了薇薇安·邁爾的攝影圖片展覽,效果非同一般,獲得極高的讚譽,並有人評價此次展覽的參觀人數是史上最多的一次。

隨著薇薇安作品的曝光,美國的媒體也對這位從未聽過的攝影師爭相報導,並稱「街頭攝影的歷史正在被改寫」,「薇薇安·邁爾不再被埋沒」……

約翰說,我的使命是將薇薇安·邁爾載入史冊。

攝影師喬爾·邁耶羅維茨評價薇薇安的作品說,當我第一次看到這些照片(薇薇安·邁爾的照片),是驚喜降臨的那種喜悅,你感到一個無名之輩,帶著他上乘的作品橫空出世。像是慧眼,她有悟性,悟透人生,理解攝影,讀懂街頭,這並非是常事。

藏在祿來相機的人間冷暖。

人本來就是自然的一部分。

文明的發展,人們長久以來將人類與長久以來的環境視為一種有機的物質。因此心照不宣的,有意無意的成為一種屬於每個時代的獨特的景象。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芝加哥街頭,薇薇安·邁爾可能只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婦人。她真正的工作並不是大家普遍認定的與攝影有關的工作,她只是一名照顧孩子的保姆,並且她在這個崗位上奉獻了四十年。

她從未把照片展示給人看過,甚至自己也未覽自己拍攝之全貌,她保存的都是未衝洗的膠捲。

作為一名街頭攝影愛好者,薇薇安的利器是一部祿來雙反攝像機。這個不需要放在眼睛前面對焦,而是放在胸前,眼睛向下看,隱秘地拍攝場景並按下快門。她的僱主和朋友形容薇薇安,「她是一個古怪,神秘,注重隱私的人,她的脖子上時常掛著一臺相機」。

在街頭各種日常中司空見慣的場景:房子、街道、各色各樣的人、汽車……但又跟我們的真實生活有著微妙的不同:她的照片裡大多是街頭隨意攫取的片段,轉瞬即逝的某個瞬間,是留存在光和影之下的人間百態。

她對身邊的人說,我是一名間諜。她就是隱藏在街頭中用相機記錄風景的間諜。

偶爾捕捉到路人瞬間迸發的情緒,面帶慍色的路人仿佛用他的表情在對著攝像師說著,你不要對著我拍!

而正是這一刻的拍照時機,傳達街頭攝影的本意一樣,快速,精準,像獵人追尋他們的獵物一樣,用快而準的手法快速而準確無誤的拍下自己認為最好的瞬間。

薇薇安遠遠地站著,帶點疏離感地記錄下這一切。

我與這個世界的距離。

薇薇安不僅僅是在拍攝街頭上的人以及景象,其中記錄了不少關於自己的瞬間。

她尋找街頭反光的物品,玻璃、鏡子、轉角燈……一種自拍式的拍照方式,將自己與街頭背景融為一下,刻畫那一刻真實的瞬間。

在街道的一片鏡子面前,薇薇安將自己的身影暴露在一半是陽光,一半是陰影的光影交錯中。

當陰影佔據畫面大部分空間的時候,光就會更加明顯,照片就像是被一個神秘陰影遮住的人臉,街道上陽光和陰影的分界將她的身體分割成明暗的兩個部分。

薇薇安喜歡戴著一頂帽子,在陽光下拍攝自己的影子。或是在一個空間內使用多個鏡子,創造出更多的自己,這是一種很奇特的技巧無限的重複著自己的影像。

多重反面產生了無法預測的光影和角度。

以及用自己作為大的背景圖,然後反射出多個清晰的,小小的正面影像。真實感和朦朧感交織在一起。

表達自我,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希望別人如何看待自己,是現代生活的核心。

一個人的生活空間是一個豐富而複雜的環境。別人是如何生活的,他們是如何改善空間,還是生活在狼藉之中。薇薇安也在不斷找尋自己生活的空間,就像她偏執的戀物癖一樣,她生活在自己的小小一方天地中。

相較於黑白照片,薇薇安彩色照片似乎並不那麼顯眼。但彩色照片中色彩的運用,構圖,和光影依舊沒有讓人失望,恰恰證明了這位街頭攝影大師精巧的技術和獨特性。

濃烈飽和的色彩下是另一幅世界的剪影,充滿薇薇安對世界的感知與熱愛。

1926年,薇薇安出生在美國紐約,她的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法國人。在她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她隨著母親去法國居住,在法國的一個小鎮上,薇薇安記錄了她在這裡生活的一切,也是引發她攝影興趣的溯源地。

1951年,薇薇安回到美國紐約,5年後搬到芝加哥,成為一名家庭保姆。

在她四十多年的保姆生涯中,輾轉了幾個家庭,隱匿於街道中,記錄了數以萬計的珍貴的作品,記錄了那個時代的眾生相和時間流逝的風雲變幻。

1959年,薇薇安說,我要去全世界旅行。她遊歷了埃及,葉門,印度,泰國,南美洲的所有國家,世界之旅拍了幾千張圖片。對於保存記憶片段的偏執,她從未停下過腳步,她想看到全世界的風貌。

2009年,83歲的薇薇安在一家療養院去世,她的一生,沒有戀人,也沒有孩子。與她相伴的,是那些底片,磁帶,報紙和生活中零碎的物件。即使她從未看到過一張自己拍攝的真實的照片,但她依舊源源不斷地記錄和拍攝。

而在薇薇安離世之後,約翰也沒有停下繼續探索,尋找「薇薇安」。

約翰要寫一本關於薇薇安傳奇故事的書籍,也在為她衝洗整理底片出攝影集。

這是對一個優秀攝影師崇高的敬意以及肯定。

相關焦點

  • 上遊時尚|街頭攝影大師薇薇安·邁爾:一生默默無聞,死後才被認可
    被公認為美國當代最重要的街頭攝影師之一的薇薇安·邁爾,與大畫家梵谷有著類似懷才不遇的情況,一生默默無聞做著保姆,去世後作品才得到挖掘與認可。生前默默無聞卻才華橫溢,死後享譽世界,薇薇安的鏡頭裡充滿了對世界的思考,孤獨是她的代名詞,默默無聞做了40年保姆,一生未嫁,無兒無女,唯有去世後留下的10萬多張芝加哥街景和街頭人像底片。
  • 最早的街拍女王,薇薇安·邁爾才華橫溢的業餘攝影藝術家
    最早的街拍女王,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她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街頭攝影」藝術家,常常通過一個相機看世界,在芝加哥、紐約等城市的街頭捕捉了成千上萬個生動的瞬間。
  • 分享一組自己的偶像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的 街頭戀人影像
    看過薇薇安·邁爾紀錄片的人都知道,一個默默無聞的保姆,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都無人認識,孤獨的死去。留下了數十萬張珍貴的底片,這對攝影是得有多麼的熱愛,多麼的純粹,放棄生命裡的太多的東西,也許她的個性是偏執,不與人分享,但一份對攝影的熱愛和堅持,讓人動容。
  • 凝視觀察的藝術——薇薇安·邁爾
    美國當代最重要的街頭攝影師之一。這樣一位街頭攝影大師,主業卻是保姆。根據她曾經的僱主的回憶,她的工作其實比較輕鬆,因此才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攝影。薇薇安的母親就是一位喜愛攝影的女性,因此她優秀的攝影能力、構圖方法、抓拍時機應該也是其母的傳承。老相館的店主留著與薇薇安往來的信件。信件上說薇薇安本有意把自己的作品出版成冊,她也知道自己的作品質量極高,但後來這件事卻石沉大海。
  • 薇薇安·邁爾:孤獨注視過這個世界
    薇薇安·邁爾:孤獨注視過這個世界 2019-06-09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從神秘保姆到傳奇攝影師,說不盡的薇薇安·邁爾
    © Vivian Maier如果走在上世紀50年代的紐約街頭,你可能會看到這樣的景象:一些手持盒式或摺疊相機的人在街上或公園拍照,而路人對這些攝影者已經見怪不怪,仿佛這就是應該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一樣。
  • 攝影就是拍自己-薇薇安·邁爾
    | 凡 | 是 | 攝 | 影| 你可以用攝影來做很多事情,為利,可以用來賺錢,為名,可以用來擴大自己的知名度,為了證明自己,可以參加各種比賽和展覽。或者,你可以像薇薇安·邁爾這樣,只是為了享受攝影。
  • 薇薇安·邁爾:生活就是一場藝術
    轉載是一種動力 分享是一種美德紀實影像館 WWW.JSYXG.CN薇薇安·邁爾,美國業餘街頭攝影師。1926年2月1日,生於紐約;2009年4月21日病逝於芝加哥。終身主業是保姆。2010年,薇薇安的作品開始在芝加哥進行展出,成為攝影圈中熱議的人物,並被認可為美國當代最重要的街頭攝影師之一。2013年9月,紀錄片《Finding Vivian Maier》在多倫多電影節期間首映,薇薇安·邁爾——這位攝影師的傳奇人生被搬上銀幕,得到廣泛關注。
  • 2015北京國際攝影周開幕 薇薇安·邁爾原作展亮相
    2015北京國際攝影周開幕 薇薇安·邁爾原作展亮相 2015-10-24 19:32:1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圖為近百位攝影大師踏上「攝影之路」紅毯。 韓海丹 攝 2015北京國際攝影周24日在中華世紀壇開幕,將持續到11月1日。圖為近百位攝影大師踏上「攝影之路」紅毯。 韓海丹 攝  中新網北京10月24日電 (記者 曾鼐)中國大閱兵圖片展、薇薇安·邁爾原作展、德國當代先鋒展……2015北京國際攝影周24日在中華世紀壇開幕。
  • 薇薇安·邁爾:終生以保姆為業的神秘攝影大咖
    就是這麼一位身份卑微、窮困潦倒的家庭保姆,卻傾40年之心血,默默無聞地在街頭拍下了十幾萬張反映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大都會的社會風貌和眾生世相的底片。難怪有人把她喻為「攝影界的梵谷」 ,不能不說這是攝影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蹟。
  • 薇薇安·邁爾彩色照片之謎
    在芝加哥做了40年保姆的薇薇安·邁爾,去世後留下了10萬多張底片,記錄下了城市街頭形形色色的普通人,包括她自己。    薇薇安·邁爾的攝影作品展也成為了芝加哥文化中心開展以來參觀人次最多的一個展覽。人們大多都知道,薇薇安的作品是由前房地產開發商約翰·馬盧夫(John Maloof)發現的——馬盧夫在四年前的一次拍賣會上僅花了380美元就買下了她的一整套底片。實際上,他當時並沒有想到過,他即將發掘出一個完全沒被發掘的天賦凜然的攝影藝術家。
  • 薇薇安·邁爾:被印刻在歷史中10w+
    他們用這樣的字眼,去評價一個被評價為最偉大的街拍攝影師之一的人,薇薇安·邁爾。她用一臺相機和一個充滿旁觀者味道的鏡頭,旁觀所行之處的街頭,記錄著「陌生人」的喜怒哀樂,無關美醜,無關美好。△攝影 | 薇薇安·邁爾這是個真正的攝影師啊「一種伴隨著驚訝的喜悅感,覺得一些至今未被發現的人,突然名聲大噪。
  • 《薇薇安·邁爾的瞬間》攝影展在北京展出
    承辦單位:中華世紀壇藝術館 中國攝影家協會策展委員會 山東東方國際攝影藝術促進會學術支持: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墨子國際影像研究院 文化部副部長丁偉參觀《薇薇安·邁爾的瞬間》攝影展文化部副部長丁偉、中國藝術攝影學會主席楊元惺、薇薇安·邁爾的瞬間攝影展策展人曾毅合影留念
  • 攝影大師們如何街拍?
    傳奇保姆攝影師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就是這樣一位追求「自我」的攝影師。她不為名利,一生在街頭記錄日常,拍了十幾萬張照片卻從未將它們公布於世。薇薇安·邁爾《芝加哥》,彩色衝印,1975年薇薇安拍攝的這些街頭就如同拍攝她自己一般:孤獨、神秘又沉默寡言。
  • 薇薇安·邁爾彩色作品首現 揭秘身世令人唏噓
    2011年,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在芝加哥文化中心(Chicago Cultural Center)舉辦了在她去世後的首個展覽,她的黑白中畫幅正方形照片備受世人喜愛,但直到現在,她的彩色照片仍然是個謎。  薇薇安·邁爾的攝影作品展也成為了芝加哥文化中心開展以來參觀人次最多的一個展覽。
  • 薇薇安·邁爾,是保姆,更是街拍女王
    她的攝影作品睿智、犀利、直擊人心。她就是保姆攝影師薇薇安 · 邁爾(Vivian Maier)。這個女人就是薇薇安·邁爾,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在好奇心驅使下,馬盧夫(芝加哥一名房屋中介、車庫舊物收集狂兼業餘歷史學者,就是他發現了薇薇安的數以萬計的底片。)開始尋遍當年薇薇安的僱主,希望能夠從他們嘴裡得知關於薇薇安的信息。可是有的人就是這麼神秘,儘管與薇薇安在同一個屋簷下住了這麼多年,但是他們能說的不過是:一個保姆,有點怪,很注重隱私。
  • "尋找薇薇安·邁爾"主創專訪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 隱匿的藝術家
    《尋找薇薇安·邁爾》兩位導演紀錄片《尋找薇薇安·邁爾》聚焦一位「隱匿的」藝術家——薇薇安·邁爾。薇薇安與大畫家梵谷有著類似懷才不遇的情況,去世後作品才得到挖掘與認可。薇薇安於上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期間在芝加哥的郊區默默無聞地做著保姆的工作,沒有任何一位僱主知道,她還是一名優秀的街頭攝影師。邊緣化的人物是薇薇安·邁爾拍攝的主體,包括窮人、老人、少數民族和兒童等。有時,在薇薇安休息的日子裡,她會與那些她關心的孩子們待在一起,或者漫步到城市中破舊的、不太安全的類似「貧民窟」的地方去尋找貧苦人們生活的細節,拍攝那些鮮有曝光的生活。
  • 那個拍照片的女人——薇薇安·邁爾
    薇薇安·邁爾便是其中之一。在今天這個日子裡,讓我們來閱讀她的故事。以持續一生的冥寂無聲,薇薇安·邁爾在身後獲得了人們由衷的加冕和恆久的憶念。這冥寂無聲,並非是她生理性的喑啞或日常語言的強行關閉。當她於2009年去世,人們從拍賣會上以極微薄的價格拍得她的遺產,也就是那幾十隻儲物櫃時,人們驚呆了:她留下了十五萬張底片。其中絕大多數是未曾衝洗的——也就是說,因為無力衝印,她自己亦未曾得見自己的藝術成品。而這些照片一經面世,不僅在網絡上造成了轟動,即便是紐約最好的攝影大師都承認,薇薇安·邁爾已步入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師行列。
  • 薇薇安·邁爾,從沒有人想過她會拍照
    女性影像紀,就是將目光對準攝影史中的「花木蘭」——那些才華橫溢、出類拔萃的女攝影師,講述她們的經歷、作品、情感。 「自相矛盾」「大膽」「神秘」「古怪」「內向」「我從沒想過她會拍照」……在紀錄片《尋找薇薇安·邁爾》片頭,曾在真實生活中與薇薇安有過牽連的人,如此說道。
  • 孫女成為藝術經銷商,男版「薇薇安·邁爾」八千張照片曝光
    孫女成為藝術經銷商,男版「薇薇安·邁爾」八千張照片曝光 2020-08-07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