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鳶尾花 Irises
作 者:梵谷 Van Gogh
年 份:1889 年
原作材質:油彩 畫布 Oil on canvas
原作尺寸:71 x 93 cm
首先與大家分享有關於植物鳶尾花生命歷程的視頻,鳶尾花作為草本植物,五月開花,法國人視它為國花,認定它是光明和自由的象徵。在古埃及,鳶尾花和蓮花、百合花、棕櫚葉一起組成了「生命之樹」的圖案,從此鳶尾花有了復活、生命的含義。
鳶尾和向日葵一樣,原本都是很平凡的植物,但梵谷賦予它們精彩的形象與色彩以及永恆的生命力,是這位一生都在痛苦與掙扎中度過的畫家對大自然的讚美,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梵谷認為鳶尾花能夠保持他自己繼續的瘋狂的作畫。我們一起來走進梵谷的《鳶尾花》。
畫面被一片藍色佔去了大半,淺如海藍,深似墨團——難以揣度的愁楚與痛苦的凝結。連花葉也綠中偏藍,緣情隨性的。那憂鬱的藍色屬於他,伴著生命而來。
二者相接處,有一白色的鳶尾花,朵大,莖長,花蕊正對前方,成為畫面的亮點。只是在一片一簇中顯得突兀——特立獨行孤傲的身影,彷徨於躁動和憂鬱而前方沒有路。
你不妨也可以試著猜測:這一朵孤獨的白色鳶尾花畫家梵谷是想表達什麼或是別有用意呢?。
畫面整體呈現上面幾乎既看不見地,也看不見天的構圖,三簇紫鳶尾花花群構成有分有合的群落,似連非連。左邊的白花與最右方的淺藍花相呼應。構圖上,鳶尾花的整體造型 「內傾」,與左上角的一簇野菊呼應。野菊的赭紅,與土壤色系相諧。赭紅與藍——一種躁動的情緒總在對話憂鬱的述說。
畫面的主色調是大片的藍色,與磚紅色的地面、遠處金黃色的花朵形成冷暖對比,這種對比讓近處的鳶尾花顯得靜謐而和諧,同時讓畫面呈現出令人愉悅的豐富色彩。
同樣是梵谷描繪花卉的名作,相比較著名的《向日葵》組畫中如烈焰般火熱的,從畫面中傾斜而出的激情,和那溝壑縱橫般遒勁的筆觸與為增加立體感厚塗而出的高光,《鳶尾花》以著另一種基調觸動著欣賞者的感官。
梵谷沒有使用擅長的片狀色彩的畫法,而是把每一朵鳶尾花都畫得細緻清晰,花葉與莖的輪廓分明,表現葉子的線條虛實結合,富有層次感。梵谷畫筆下的鳶尾花栩栩如生,甚至感覺比真實的花朵還要美麗可愛。
越濃厚的色彩越能包藏著細微的惶恐與不安吧?
所以,明顯的輪廓勾勒,和同期作品少有的厚重平實的質感,是畫家對於當時情緒波動的一種本能控制。所以,「我希望表現真正的悲哀」,這樣說著的凡高在描繪鳶尾花時,沒有用他招牌式的流動運筆與果斷拉筆,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呢。
鳶尾花作為法國國花,隨處可見它的身影,同時它也象徵著好消息和生命,梵谷後期如此鍾愛鳶尾花,可以說那是他畢生追求的,肯定不止畫一幅。
這另外幾幅的鳶尾差不多都是同一個時期的作品,畫下這些鳶尾花的時候已是梵谷在精神病院療養期間,被精神疾病折磨著的同時藍色的鳶尾仿佛是畫家緊握的那股堅韌的意志力,使畫家保持著最後的清醒與理智。
這是一幅很美的作品,梵谷似乎也如同喜歡向日葵一樣喜歡畫這種植物,畫面中燦爛的藍紫色鳶尾花十分突出,它的花形恰似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他巧妙地將它那鬱鬱蔥蔥的粉綠色葉子作了低調的處理與遠處的花草一同襯託出了鳶尾花的生動與靈性;再有地上紅赤泥土的陪襯打破了畫面冷色的調子,使得色彩對比強烈且和諧,並富有律動,色調也極其明亮,這正好體現出他「明亮一些,再明亮一些!」的口號,整幅畫面富有活力,洋溢著清新的氣息。
今天你對梵谷的《鳶尾花》有什麼新的收穫?
可以用筆畫一畫你對《鳶尾花》新的認識。
或者在留言裡說一說你的新感悟也是不錯的哦!
無錫百晟實驗幼兒園
地址:無錫市濱湖區新園路與貢湖大道交匯處天禧家園C區9號
聯繫電話:18061908756
18061900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