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必知的四川耙耙柑的知識及功效

2020-12-13 魔都柒月

耙耙柑,學名春見柑橘,是產自於四川蒲江地區的一種柑中極品,集柑、橘、橙的優點於一身。

春見之名源於日本,意為「春天才能來相見」。

1979年日本國靜岡縣果樹試驗場以享有「柑橘皇后」之美譽的清見桔橙和F-2432椪柑雜交育成的最新品種,是目前日本最優良的雜柑品種之一。

其果實大,皮薄有光澤,飽滿無核,橘味濃鬱,果皮比「醜八怪」更薄更軟,更好剝皮,咬下去汁水豐盈、輕軟香甜,故此在日本暢銷數十年不衰。

耙耙柑的產地有很多,而四川盆地的地形特徵正好成為了最適合柑橘生長的地區,特別是被譽為天然氧吧、「中國優質柑橘生產基地」的蒲江,這裡種出的耙耙柑是其他地區沒法比的。

耙耙柑的生長周期非常長,大約270天左右,經過了一年四季的風吹日曬才積累出最完美的耙耙柑,特別是現在,正是春見口感的巔峰時刻。

耙耙柑的功效

1.美容與抗疲勞

耙耙柑富含維生素C與檸檬酸,不僅具有美白作用,還可消除疲勞、促進血液循環、使新陳代謝順暢,並且對防止心血管硬化,高血壓有一定的作用。

2.柑橘皮美膚

果皮中也含有具美膚效果的松油、檸檬醛等精油成分。

將果皮放入浴池中,讓其精油成分在香氣散發之同時,溶於水中。

泡浴時,由果皮溶出的成分,會趁肌膚毛孔張開時滲透入皮膚,並刺激表皮下的毛細血管,促進血液循環。

現在,正是春見耙耙柑最美味的時期,如果你不想錯過,就選擇下方四川春見耙耙柑:

相關焦點

  • 耙耙柑熱量
    那麼耙耙柑的營養成分有什麼?耙耙柑的功效與作用有什麼?耙耙柑介紹:耙耙柑,又叫春見,全名春見橘橙,即興表演津44號,於1979年由日本靜岡縣桃樹實驗場以具有「柑桔王后」之美名的清見桔橙和F-2432椪柑混種培育的***優良品種。
  • 醜橘和耙耙柑有啥區別呢?醜橘和耙耙柑的前世今生
    而耙耙柑,看著名字也很俗氣,但同樣有著它另一個美麗的名字——春見。意思是能吃到耙耙柑,也就意味著離見到春天不遠了。醜橘和耙耙柑的前世今生話說在很多年前的日本一個小果園,有雜交而成的小甜甜——春見出世了,果如其名,文藝小清新,很快名聲大燥,隨後,它與野椪柑相戀了,便有了不知火,由於顏值過低,又叫醜橘。
  • 這種橘子為什麼叫耙耙柑?
    皮薄易剝、輕咬體驗爆珠口感有意思的是富有詩意「國際混血兒」春見,到了咱們四川它的稱呼就改成了十分接地氣的耙耙柑。耙耙柑中的「耙」字在四川當地是「軟」的意思。注意是耙(pá)耙柑,不是粑粑柑。耙耙柑,真的是被名字耽誤了的人間美味啊~網上就有它很火的一種吃法:直接剝開吃果肉粒。柑橘類的水果可是富含大量天然維C,常吃可以讓氣色變得很好。
  • 耙耙柑陪伴你度過寒冬
    大自然的味道跟著回家純 滿溢入口香甜香 來自大自然的甘香嫩 綿柔入口的鮮嫩果肉薄 手剝即可 方便又好吃這時春光,留不住是眼前,尋得見在心底春見耙耙柑,遇見即鍾情給你的舌尖一場甘甜爆汁之旅它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滿意的大小正好,酸甜度正好,口感正好上天定製的禮物,四川春見耙耙柑
  • 耙耙柑、蘆柑、沃柑、醜橘……都是「柑橘」,為何名字這麼多
    耙耙柑、蘆柑、沃柑、醜橘……都是「柑橘」,為何名字這麼多本報訊(記者 陸婧)天氣轉暖,水果迎來銷售旺季。如今的市面上,水果不僅種類多,而且名字也越來越多,讓不少市民抱怨「傻傻分不清楚」。昨天,記者來到泰州市果品批發市場發現,光是柑橘類的水果,就有五花八門的各種名字:耙耙柑、醜八怪、沃柑、蘆柑……作為一個80後,在記者兒時的記憶中,柑橘類的水果貌似就是兩種:一種就是柑,俗稱蘆柑,頂多冠個產地名,比如永春蘆柑之類的,口感很甜;另外一種就是橘子,相比於蘆柑,它的個頭較小,而且果皮較薄,口感酸甜不一。現在為什麼又「冒」出這麼多名號呢?
  • 井研耙耙柑火熱上市,這家公司要買500萬斤
    那麼 這枚味美、汁兒多的井研耙耙柑你真的不容錯過!守候一冬只為見你我不僅有柔軟的外表更有甜蜜的內心哦耙耙柑是春見的俗稱,它屬冬桔即晚熟雜柑品種,是井研晚熟柑橘主推品種之一,深受市場歡迎和百姓喜愛。走進井研百裡產業環線園區裡一派豐收景象道路兩邊成片的耙耙柑綿延數裡擠擠挨挨綴滿枝頭漫山遍野金橘飄香、長勢喜人在丹韻農場內十餘名工人正熱火朝天地採摘著春見「我們農場大概有190畝,今年耙耙柑的產量有20多萬斤,從1月份開始我們就陸續地開始上市了,有採摘的,發快遞的,還有批發商來批發的,我們都是以各種方式在銷售
  • 它叫「耙耙柑」顏值不高卻橫掃柑橘界,曾火爆日本一口爆汁真好吃
    它叫「耙耙柑」顏值不高卻橫掃柑橘界,曾火爆日本一口爆汁真好吃每年的春節,四川地區家家戶戶的桌子上,幾乎都有一堆金色碩大的果子。它的外觀看起來像橙子也像桔子,外皮橙黃色,非常柔軟就連幾歲的小孩子也能輕易剝開。
  • 眉山來的當季耙耙柑,1件包郵送到家!
    說起柑橘類水果,本團最愛的就是個大多汁的耙耙柑了!=  眉山產地直供  =據本團所知,2月正是吃耙耙柑的最好時節。@摩登主婦旗艦店食材準備:2個耙耙柑,2片吉利丁片,適量白砂糖製作步驟:①洗淨耙耙柑表皮②耙耙柑切開頂蓋,掏出果肉③果肉榨汁,按照個人喜好添加適量白砂糖,添加泡軟的吉利丁片
  • 怎樣區分不知火、春見(耙耙柑)和大雅柑?
    冬天來臨,各種柑橘不斷上市,四川醜柑(不知火)、春見(耙耙柑)和大雅柑也即將成熟,因為他們長得像,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生態寶農業柑橘君為您整理了這三種柑橘的不同點。醜柑(不知火)品種來歷:日本農水省園藝試驗場於1972年以清見與中野3號椪柑雜交育成。傳說這個柑橘吃了不易上火,故以「不知火」之名出道。
  • 115元秒殺5斤巧克力草莓,52元搶10斤耙耙柑!數量有限,快搶…
    52元秒殺10斤耙耙柑還記得那個給你剝柑橘的人嗎你又為誰剝過柑橘呢春見耙耙柑帶著喜氣、希望而來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耙耙柑又名春見,原產自日本,是以清見桔橙和椪柑雜交育成的新品種,2000年左右引進四川進行種植。
  • 【漲姿勢了】耙耙(ba ba)柑還是(pa pa)柑, 甜嫩不上火~顆粒飽滿、果肉脆嫩、入口化渣~
    它顆粒飽滿、果肉脆嫩、入口化渣,八分甜蜜,自帶兩分天然的果酸,它有一個美麗的名字——春見,還有個一個四川小名,叫耙耙柑。春見的皮好剝,果瓣大,果肉嫩到快要溢出水來。細嚼沒有一點渣,只有濃濃柑橘香味。清甜果汁泛著微酸,恰好豐富了春見口感層次,一瓣、兩瓣往嘴裡塞,沒有籽,爽~
  • 壓軸上市的耙耙柑,比橙子香濃、比桔肉細膩,每一口都爽甜爆汁,好吃還不上火!
    就連名字也趣味性十足,它就是四川耙(pá)耙柑,滋溜果汁爆一嘴,堪稱本年度壓軸鮮果~不像外皮厚硬的不知火,沉甸甸的耙耙柑拿在手上卻特別軟,果肉和皮分離,不用刀切,小孩子也能輕鬆剝開。很多人不知道,耙耙柑學名叫「春見」,原產於日本靜岡縣,由柑橘皇后清見橘橙和椪柑雜交而成,也因此遺傳了兩者不上火的屬性。大瓣的飽滿果肉,好吃不上火,維C含量是普通橘子的2-3倍,冬天吃多了油膩,正好來顆耙耙柑,補水解油膩,從舌尖到蔓延到全身的清爽!
  • 不知火、耙耙柑、愛媛橙……今年哪種柑橘最好賣?權威數據公開
    2020年柑橘的供應覆蓋全國30個省份、986個縣,廣西、四川、湖北、湖南和廣東是柑橘供應最多的5個省區;2020年柑橘的採購商分布在全國30個省份,廣西、四川、湖南、廣東和貴州是採購商最活躍的5個省區,比較頭部供應、採購省份可知,柑橘供應、採購省份重合度高。
  • 四川倆寶:除了耙耳朵還有春見耙耙柑.大桔大利,甜甜的年貨它來羅~(蒲江直發)
    在四川,有一種家常菜叫耙耙菜在四川,有一種好水果叫耙耙柑——蒲江春見耙耙柑 那些接地氣的勞作人和果物才是最撫慰舌尖的人間煙火氣「春見」還有個別名叫耙耙(pa)柑,吃到口中的體驗感簡直是「魚子醬爆珠級」。有意思的是富有詩意「國際混血兒」春見,到了咱們四川它的稱呼就改成了十分接地氣的耙耙柑。
  • 四川女孩,都要被耙耳朵慣壞了!
    ★★★技術含量:★別人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川渝男孩們是頂著耙耳朵出生耙耳朵的各式技能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天賦他們堅信只要事無巨細無微不至地「耙」下去總有一天耙耳朵也能聽見腰杆挺直的聲音>技術含量:★★★在這裡所長必須向全國人民聲明四川男孩的「耙」絕對不是沒有底線的舔!
  • 醜柑、春見(耙耙柑)和清見
    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醜柑、春見(耙耙柑)和清見,它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 5斤裝大果耙耙柑,果農新鮮現摘包郵到家!
    圖片中的帥小夥是來自四川廣安市花橋鎮的大學生返鄉創業青年,熊志剛。為實現農業種植夢想,15年毅然辭職安逸舒適的工作環境,選擇回鄉創業發展,成立了水果種植合作社,承包土地230餘畝,種植藍莓和柑橘類水果。
  • 四川男人為什麼叫耙耳朵?真的是耳朵耙嗎?不,那是婚姻經營之道
    就是這樣的情形讓其他朋友就不理解了,於是什麼氣管炎就出來了,但大部分不善言辭的四川男同胞,專注自己的幸福生活,不想反駁及解釋耙耳朵的含義,部分為自己正名的同胞,寥寥幾句話語卻被很快淹沒在其他同胞興高採烈的褒義話語之下,久而久之,耙耳朵就落實了!
  • 獼猴桃、耙耙柑、鐵棍山藥......只要19.9元/箱包郵,年底最後一波速搶
    單買價:24.9 元/3斤拼團價:14.9 元/3斤剛上市不久的耙耙柑耙耙柑的皮比較薄,可以很輕鬆的剝出一整塊完整的果肉。5 斤只要 21.9 元就能給寶寶帶回一口爆汁的耙耙柑,真的是年度抄底價!
  • 外地人對四川人的那些誤解,四川男人都是耙耳朵?我第一個不服
    四川,地處中國西南部,因為天然的地理優勢,素有「天府之國」的美稱。近幾年來,隨著四川的省會城市成都的不斷發展,這個曾經被打上「貧窮、落後」的盆地,也漸漸「改頭換面」,吸引了大量外地人的前往。不過很多沒有去過四川的中國人卻依舊對這座身份存在很大的誤解,比如說四川人個子矮、窮、懶,簡直是「屌絲」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