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轉轉app大數據:5成95後買二手換情懷 青年freestyle這樣玩?
齊魯晚報訊 「我們不愛用微信,那都是中年人才用的軟體」,「都說80後不願意加班,90後不愛上班,我們95後才是真正有勇氣選擇自由的人,理想職業是網紅主播!」
不管你承不承認,未來十年是屬於這群「有性格」的95後,他們「任性」、「自我」、「二次元」,但隨著大學畢業初入職場,這些標籤早已變化,誰又知道今天95後是什麼樣子呢?近日,國內領先的線上二手交易平臺轉轉app徵集了近千份問卷,通過大數據描繪出嶄新標籤:「拼顏值」、「講情懷」,更熱愛品質生活。
深度二手淘患者:「顏值是第一的標準」
「我大概是剁手賣腎只為追求美的典型吧,同學們給我起了個外號叫『林三包』,因為每天我至少收到3個快遞包裹。」
中南大學大三學生「林三包」,曾創下過在轉轉上連買27隻包包的記錄,是個深度的二手淘患者,在她所有購買的商品中,二手的鞋、包、衣服和美妝類產品,佔了70%的比重。
「林三包」提起二手平臺的優點,第一,顏值可靠,賣家拍出的照片更加真實,經歷多了淘寶上面的買家秀和買家秀,真的傷不起。第二,性價比高,二手平臺上的衣服和包包會更便宜,大部分95後還都是大學生,價格也是買買買的一個考慮因素。
事實上,像「林三包」這樣的95後在二手平臺上購買商品並非個例。轉轉app所做的「95後品質消費調研報告」顯示, 75.2%的95後承認有選購品質二手商品的經歷。這也打破了「95後花錢大手大腳」的印象。
在傳統觀念裡,3C產品一直被視為二手交易的「硬通貨」,手機、數位相機、iPad等閒置概率較大,出售標準統一。但是以箱包、鞋服和化妝品為主的「顏值類產品」卻慢慢取代了3C產品,成為二手市場上95後消費者眼中最受歡迎的產品,其中箱包更是以46.8%的購買率遠超其他產品。
那些二手商品都是別人曾經精挑細選過的,我挑選起來也更省心,而且能夠保證是正品。」「林三包」對購買二手商品有著一套自己的獨到見解,在她看來,包包、衣服和美妝等產品在二手交易市場淘到更靠譜,無論顏色、式樣,還是價格上,都能夠有所保障。同時,她也強調,在二手市場上購買箱包、服飾、飾品等,「顏值」是一個重要參考因素。
轉轉app在調研報告中也表示,二手物品正成為95後顏值消費的新途徑和最佳方式。
「作為一名吉他手,四處雲遊收集吉他是我的愛好,但是有些吉他閒置太久,埋沒了它自身的價值,想轉手給其他音樂愛好者。也曾在不少二手平臺掛出信息,但詢問的人卻少之又少。」
96年出生,駐唱西塘酒吧的齊飛,深迷音樂已經11年了,踏過中國20多個省市,這一路收集來的吉他也有30餘把,但現在卻苦惱沒辦法為自己心愛的吉他找到下一個主人。
朋友提點下,齊飛打算在轉轉app上試著以情懷的方式轉手吉他。想到把每一把吉他的故事記錄下來,曾經在每個城市發生的與吉他有關的記憶,他都將它們刻在CD裡,作為禮物轉交給它的買家。一番動作下來,吉他短時間內轉手不說,齊飛也成了轉轉上小有名氣的「情懷老司機」,一段時間下來,齊飛通過轉轉平臺認識了一群愛好相近,年輕相仿的朋友,並且他還從別人手裡轉了一把「Martin」的限量版吉他。
轉轉app的調研數據也同樣顯示,高達56.67%的受訪者會為情懷買單,這一數據甚至高於品質(50%)與性價比(46.67%),這也成為了95後消費與80後、90後等最不一樣的地方。這也表明,那些有故事的二手商品,更能打動95後的心。
齊飛這樣一個95後的經歷讓我們看到,「故事經濟」所帶來的消費轉型、升級的變化。「品質二手消費正在成為95後人群的新的生活方式。」在調研報告的最後,轉轉平臺如此總結。隨著95後逐漸畢業步入職場,未來10年的消費紅利將來自95後。而他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對品質二手品的追求,也正預示著二級市場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