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的另一側,會不會有一個地球人永遠觀察不到的行星?

2021-01-13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從伽利略把望遠鏡指向天空開始,人類就開啟類星空探索模式,幾百年來已經將太陽系翻了個「底朝天」,和地球大小最相似的金星比地獄條件還惡劣,而和地球條件最相似的火星卻沒啥大氣,其他的不是熱死就得凍死,眼瞅著太陽系裡就只剩下了地球一顆獨苗!

但還有一個未知區域,人類的望遠鏡永遠都觀測不到,甚至在太空的哈勃望遠鏡也無能為力,就在和地球對稱的太陽另一側,有太陽遮擋,啥都看不見,也許在那裡就藏著另一個地球!

《另一個地球》說的到底有可能嗎?

其實《另一個地球》是部劇情片,大意是在地球上破碎的生活,希望能在另一個和地球一模一樣的星球上找回來,和科幻根本就沒啥關係,但這個思想實在非常不錯,在太陽的另一側,存在一個和地球一樣的星球!

假如真的存在,那麼和地球一樣必定同時會處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中,簡單的說它上面可能存在液態水,而太陽光照條件和地球一致,那麼非常有可能誕生生命!也許那裡也是一個鳥語花香的世界,有沒有誕生人類其實我們並不關心!

畢竟兩個文明同處在同一個太陽系中還是過於危險,如果可以假設,那麼我們希望那上面不存在文明,只有非洲大草原一般的各種野生動物,還有廣袤的海洋和絕美的風景,加上取之不盡的海洋生物與各種礦產資源,幾乎就差開始瓜分地盤了!

從理論上來看,確實可能存在這樣一顆星球

1767年數學家歐拉根據旋轉的二天體引力場推算出了其中三個平衡點(特解),分別為L1、L2、L3,1772年數學家拉格朗日則推算出另外兩個平衡點(特解),分別為L4、L5!這就是著名的拉格朗日點,似乎對歐拉大神有點不公哈,這幾個點在地月系和日地系都是現實存在的,而且用處還不少:

比如2024年要發射的深空通道,也就是NASA登陸月球和火星的中轉站,將位於地月系的L1點!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的艾肯特盆地馮卡門撞擊坑,中國在地月系L2點定位了一顆鵲橋衛星,為月球背面和地球之間做中繼通信!日地的L1點是觀測太陽最好的位置,因此SOHO衛星就杵在那裡,它從1996年5月開始就在那裡正常工作,原計劃工作兩年,結果一直工作到了現在,已經有25年歷史!日地的L2點也堪大用,2021年即將發射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就會在那裡定居,這個口徑達6.5米的望遠鏡,是人類在太空中最大的望遠鏡,未來將揭示宇宙誕生的秘密。

那麼和地球同軌的日地系L3點有啥呢?很抱歉,在這個位置,暫時還沒有人類太空飛行器在那裡,並且從理論上來看,那裡有一個天體人類在地球上確實看不見!那麼那裡真有可能存在一顆大型天體嗎?

從現實角度考慮,它是不可能存在的

儘管看上去很美,但除了L4和L5點可以穩定存在天體以外,其他幾個點都是不可能長期存在的!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因為在L1、2、3位置,不是單向受力平衡,就是雙向受力平衡,而且在同一條直線上,如果此時再來一個橫向擾動,那麼這個天體就會逐漸離去,再也回不到原點!

而太陽系中這種幹擾是很多的,比如其他天體的引力攝動,就最易讓它離開那個位置,但L4和L5是穩定的,受到擾動會回到原位,因此未來的長期空間站,設置在L4、5點,幾乎就不需要位置軌道的能量!

並且在L3點的天體受到擾動離開平衡點後的結局是非常慘烈的,因為同時繞著太陽公轉,兩者不可能完全速度同步,那麼最終將會有一個時刻讓兩者相遇,而這絕不是《另一個地球》中那麼浪漫,而是天體相撞,這一次比蘇梅克列韋九撞擊木星的能量大上億億倍,甚至可能製造出另一個月球!

還有一個可能是,假如在這些點上,想要長期穩定存在,那麼它們的質量要遠小於提供引力的兩個天體,其實這也很簡單,畢竟天體大了,誰都摟不住不是嗎?而現實中的案例是軌道上公轉的木星前後,就有特洛伊群和希臘群兩個小行星群,就在木星和太陽的L4和L5點上!

所以到這裡,我們可以有一個結論了,在太陽的另一側,不會存在另一個地球!因為很多環繞太陽系飛向太陽系外的探測器必定會發現這個天體!當然假如有一個外星人的空間站躲在那裡,我們還真可能不知道!

相關焦點

  • 太陽會把地球吞噬,其他行星子民終將也會離棄他遠去
    萬物皆有其宿命?當我們站在廣袤的大地上時,似乎感覺腳下的土地令人心安、無比踏實、永遠都不會被擊垮,然而,在宇宙中沒有什麼會是永遠存在的。剩下的行星最終會從太陽系中溜走,把垂死的太陽遠遠拋在腦後。大約50億年後,隨著時間的發展,太陽將膨脹成一顆紅巨星。由於紅巨星十分巨大,近日軌道的行星就遭殃了,水星、金星和地球會被太陽所吞噬。然後,「吃飽喝足」的太陽卻噴射出近其一半的質量,接著這些質量會被太陽風吹到太空深處去,而只剩下太陽光禿禿的內核——白矮星。這一部分,也將只有咱們目前所見的太陽質量的54%左右。
  • 太陽的雙胞胎行星論,第九大行星的存在與否,或許不久後就能知道
    「如果奧爾特雲的形成真的如觀察所示,那也就意味著太陽的確擁有一個與其質量相似的伴星,而伴星在太陽離開它的誕生星團之前就消失了。」 當然,如果太陽真的是與一個雙星伴星同時誕生的話,自然會引起這樣一個問題:這個伴星今日在何處。
  • 如果八大行星都有生命存在,那太陽系會變得怎樣?
    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雖然我們找不到外星人,但這也讓地球不會有被外星人入侵的危險。我們不妨打一個比方,如果太陽系內的八大行星都有生命存在,那太陽系會變成什麼樣子呢?這裡的生命並非都是智慧生命,生命存在的條件雖然苛刻,但智慧生命的出現更是個奇蹟。我們的地球擁有適合生命生存最佳的條件,這裡有15攝氏度的平均溫度,大量的液態水,還有濃密的大氣層,廣闊的陸地。
  • 如何觀測太陽系最近的行星?
    水星,是一顆內側行星,只會出現在凌晨成為晨星,或是黃昏出現作為昏星,但是它比另一顆內側行星——金星,更難以見到。從地球看水星的亮度有很大的變化視星等從-2.3至5.7等,但是它與太陽的分離角度最大只有28.3度。當它最亮時,在技術上應該很容易就能從地球上看見,但因為在天空中太靠近太陽,實際上並不容易找到。因此,除非有日蝕,否則在陽光的照耀下通常是看不見水星的。
  • 科學家首次發現有4個「太陽」的行星
    新華網倫敦10月15日電(記者黃堃)英國牛津大學15日發布公告說,研究人員確認了一顆與4顆恆星相伴的行星,這意味著該行星的天空上有「4個太陽」。這是首次發現此類天體系統。  牛津大學研究人員參與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這顆被稱作PH1的行星位於天鵝座,距地球約5000光年。
  • 人類首次觀察到行星誕生,專家解讀行星是如何形成的
    張輝:科學家可以把距離太陽比較近的年輕恆星全部列一個表,大約有百十來顆,對這些恆星逐個拍照「篩查」,大部分年輕恆星周邊都有盤狀結構,再對此進行研究。此次拍攝應該不是視頻,因為拍視頻沒有太大意義。玫瑰花旋臂結構發生變化的時標非常長,如果這顆行星距離主星40AU,那它運動一個周期的時間需要200年-300年,在我們觀測的這段時間內不會產生太大變化。所以其實是拍了很多幅照併疊加起來,再經過降噪處理出來的結果。新京報:為什麼以往沒有拍攝到行星誕生的過程,在技術上需要哪些條件?
  • 太陽有多大?假如太陽是一顆宜居行星,週遊世界有多難?
    週遊世界,這可能是每個人都有的夢想,而且這個夢想可以追溯到數千年以前,在現代科學尚未誕生的歲月裡,便有很多人以週遊世界作為自己畢生所追尋的目標,然而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從未有一個人走遍了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在每一寸土地上留下自己的足跡。
  • 宇宙中十大最致命的神秘行星
    宇宙對於人類來說既神秘莫測又觸不可及,宇宙中存在的一些現象或物質有很多我們目前是尚不知曉的。科學家們每一次進入太空,都希望能夠有重大的發現,這樣對於深入了解宇宙就更進一步。現在就讓我們走進宇宙中最離奇的「十大致命」行星,一探究竟吧!!
  • 木星是個氣態行星,為啥不會被猛烈的太陽風吹散呢?
    有人提問:在宇宙中,氣態星球為什麼不會被太陽風吹散?我也可以反問一句,為什麼會被太陽風吹散?大家可能對太陽風不了解,更多看到的是太陽風速度很快,每秒可以達到900千米,最慢的也有200km/s。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實際上所謂的太陽風吹過來的強度,比地球高度真空吹過來還要弱很多。因此這種太陽風幾乎空無一物,如果你漂浮在太空真空中,迎著每秒900千米的太陽風,你的一根毛也不會掀起,根本感受不到。所以說太陽風要吹走大氣有點像蚍蜉撼樹。
  • 白羊座裡有四個太陽,獅子座的星系在逃跑!
    很久以前,古代地球人將一串星星上的點連接起來,形成了十二星座。許多地球人至今仍在仰望這些星座,希望能找到隱藏在宇宙中的關係。事實上,如果你足夠仔細地觀察任何黃道十二宮的跡象,你可能會看到一些難以置信的存在,那就是宇宙的奇蹟。那麼我們的十二星座裡到底潛藏著什麼奇怪的天文現象呢?
  • 太陽引力那麼大,為何八大行星沒撞過去?牛頓早已給出答案
    自從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之後,便有了「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說法,這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在各自的軌道上圍繞著太陽公轉,構成了太陽系的主體。八大行星之所以都要圍繞太陽公轉,是因為太陽具有非常強大的引力。
  • 科普|被稱為生命之母的太陽,真的會有毀滅的一天麼?
    為了保護母親,太陽殺死了南方的400顆星星和姐姐黑夜。也正因如此,世上才有了黑夜與白天。除了象徵光明,太陽還象徵著「多產」。印度人把太陽喚作蘇麗那,並用一個站在彩車上的年輕男子來代表他。馬車上只有一個輪子,象徵著一整年。輪子上有十二根輻條,分別象徵著十二個月。
  • 當太陽最終變成紅巨星時,地球會被太陽吞噬?
    在那之後是小行星帶,一個小質量(相對於行星)的大集合,它們被引力相互作用互相碰撞,在那裡它們要麼撞到太陽,要麼從太陽系中彈出,要麼被擾動到其他軌道上。在小行星帶的另一邊是四個氣態巨行星,它們也以穩定的橢圓軌道運行,並有自己的衛星系統圍繞它們運行。最外層的海王星,是柯伊伯帶的守護者,柯伊伯帶可能包含也可能不包含行星9,之後是奧爾特雲。
  • 隱藏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幽冥行星」,或許是來到地球的UFO基地
    當時的人們,以現代人無法想像的天才頭腦,創造出一個推導公式—提丟斯波得定則(用以確定行星位置的公式)!a=n+4/10n=0、3、6、12、24、48、96、192……(從3開始,後面一個數是前面一個數的兩倍)例如地球在3環,那麼n=6的情況下、a=1(這裡的1,指的1個天文單位,1個天文單位是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1.5億公裡)天文單位以地球到太陽位置為基準得出
  • 太陽旁邊的啟明星和長庚星是什麼行星?怎麼從未同時出現過?
    近日,金星上可能有生命又引起了很大轟動,那麼,接下來就詳細了解一下金星是到底是一顆怎樣的星球吧?為什麼大家看到金星的時間一般都是清晨或傍晚?地球有一個姐妹星球,它並不是很多人關注的火星,而是很多時候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金星,這是因為金星和地球是兩顆質量和半徑都相差不大的類地行星。
  • 如何摧毀太陽,然後帶著地球流浪
    不過,現有理論再往前走一步,就有一個不錯的機會。大質量恆星演化到最後,會被引力硬生生擠成一個點,變成黑洞。也就是說,強大的引力意味著黑洞。根據相對論,引力和加速度是等效的,引力能幹的事情,加速度同樣可以幹。
  • 另一個恆星系統的第九行星|第九行星|恆星系統|行星|太陽系|軌道|...
    沒有人見過這顆行星的真面目。目前我們也只是根據一群繞太陽運行的小天體的軌跡作出推斷。這些天體到太陽的距離是地日距離的250倍,因此被稱為e-TNOs,海(海王星)外天體。由於這些e-TNOs不尋常的集群軌道,人們引入了第九行星的概念,並認為是這顆尚未被發現的行星引力導致了e-TNOs的異常運動。
  • 一個簡單的問題,太陽是什麼樣色?我猜大多數會答紅色
    如果空氣當中水汽比較多,或者說太陽角度比較低,太陽光線需要穿越更多的水汽或者塵埃,此時則被散射的厲害,我們所看到的就是緋紅色的太陽。如果趕在正中午,天氣比較好,你會發現太陽其實是白色的。白色才是太陽的真實顏色,如果我們在太空當中去觀察,也是白色。太陽黑子太陽除了我們觀察到的白色,時常還能看到太陽中間有一些小黑斑,通常我們稱之為太陽黑子。
  • 太陽死去會成為行星嗎?看完你就知道答案
    我們人類以及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會遵循這一發展規律,那麼同樣在宇宙中太陽以及我們生存的地球,他們都是有一定壽命的。我們的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曾經霍金預言地球末日即將到來,引發了全球的恐慌。除了地球會面臨著毀滅的危機以外,太陽的壽命也只有將近100億年的時間,而如今太陽已經步入中年時期,也面臨著中年危機。
  • 為什麼會出現一側眼視乳頭水腫,另一側眼視神經萎縮?
    為什麼會出現一側眼視乳頭水腫,另一側眼視神經萎縮? 時間:2020-12-16 15:20 北京華爾醫院 一側眼視神經萎縮另一側視乳頭水腫的臨床體徵多見於兩種疾病,那就是缺血性視乳頭病變和福-肯(Foster-Kennedy)氏症候群,缺血性視乳頭病變出現此體徵,是因為本病多雙眼先後發病,發病開始時有視乳頭水腫,一周以後出現視神經萎縮,當臨床檢查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