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猴還是本土猴?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原型大揭秘!

2021-01-09 如斯精舍

大家好,國學趣談欄目又跟大家見面啦。

說起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人們對有關他的故事傳說想必耳熟能詳。但若是問這位孫大聖形象與來歷,大部分人就不太清楚了。

其實無論是西遊記開篇介紹引起的猜測,還是魯迅胡適自民國時期對中外神話的辯論說,抑或是歷史學家們的考究,眾說紛紜之下,孫悟空的來歷與形象起源基本沒有明確論調。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孫悟空形象來歷的幾種說法。

/回歸原著:仙家遺石

我們先來看看先看吳承恩的原著是怎麼說的。

《西遊記》曰:「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

全篇介紹孫悟空的來歷就只有這麼一段,我們仔細品讀,就會發現有兩個明顯的強調點。

其一,就是石頭存在的時間。開闢乃是開天闢地之時,當時有能力孕化奇石的上古大神並不多,而最符合的莫過於女媧。

所以一些學者認為這石為補天所剩之五彩石,吸收了天地靈氣和女媧的精血,所以自孕仙胎,有了生育能力。

其二便是這有安排的數字。這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政歷二十四氣,九竅八孔都是道家用語,所以一些學者認為應是道家一位太古金仙遺留下的石頭。

畢竟,西遊記第三十五回銀角大王就曾說:「我這葫蘆是混沌初分,天開地闢,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媧之名,鍊石補天,普救閻浮世界。」

由此可見太上道祖的可能性極高。

/回歸神話:無支祁與哈奴曼

而如果拋卻原著,探究孫悟空的形象起源,則這一學術史始於「五四」之際新文化大師魯迅與胡適之間的一場爭論。

魯迅的民族傳統論

20世紀20年代,魯迅作《中國小說史略》,提出了「民族傳統」說,認為「這隻猴」來自中國本土豐富的猴精故事。他據宋代《太平廣記》和《山海經》等文獻記載的無支祁故事,認為孫悟空的形象主幹來源於民間無支祁傳說。

《山海經》曰:「水獸好為害,禹鎖於軍山之下,其名曰無支奇(無支祁),其形若猿猴,金目雪牙,輕利倏忽。」

無支祁的故事,至少流傳了五百多年以後,才出現了唐僧取經的故事,元代戲曲作家吳昌齡的雜劇《唐三藏西天取經》中,出現了孫悟空的形象,且有「無支祁是他姊妹」語。可見孫悟空的人物塑造,已經借鑑了無支祁的形象。

另外無支祁被大禹鎖在龜山足下,孫悟空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無支祁形若猿猴,孫悟空本來就是猴像,其「搏擊騰踔疾奔,輕利倏忽」之狀亦無異。

高度重疊的經歷和相貌,以及有文獻可究,魯迅的論據就在於此。

胡適的外來影響說

不過,胡適對此持卻持反對意見。他認為孫悟空另有源頭,即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神猴哈奴曼的傳奇故事。

他說:我總疑心這個神通廣大的猴子不是國貨,乃是一件從印度進口的。也許連無支祁的神話也是受了印度影響而仿造的。因此,我依著鋼和泰博士的指引,在印度最古的紀事詩《拉麻傳》(Ram-ayana,今譯羅摩衍那)裡尋得一個哈奴曼(Hanu-man),大概可以算是齊天大聖的背影了。

實際上,「唐僧」所去的「西天」,也就是天竺國王舍城外的那爛陀寺。所以,玄奘口述的《大唐西域記》中,自然少不了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相關記載。這其中就有一隻叫哈奴曼的猴子。

《羅摩衍那》載:羅摩之妻悉多因美貌被楞伽城十頭魔王羅波那用計劫走。羅摩在尋妻途中助猴王須羯哩婆奪得王位。猴王派手下大將哈奴曼,隨羅摩去尋妻。哈奴曼勇敢機敏,能騰雲駕霧,火燒楞伽宮,盜仙草,終於幫助羅摩徵服了強敵,救出悉多。

由於上述的記載,胡適和陳寅恪均認同孫悟空的形象起源於哈奴曼,他們也認為西遊記中大鬧天宮的故事來自於《羅摩衍那》記載的「楞伽城大戰」中哈奴曼大鬧無憂園的情節。

/回歸歷史:真實存在的人物

兩位大師的辯論在當時並沒有分出勝負,而時至今日,歷史考究黨也開始插足這場混戰。

既然西遊記的小說背景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玄奘取經事件,自然有許多歷史學者認為,孫悟空的原型應該是真實存在過的人物。

山西太原婁煩縣孫大廷

數十名專家稱孫悟空原型可能是山西太原婁煩縣孫大廷。婁煩縣至今存有早在《西遊記》之前的明代弘治、正德年間就製成的西遊記寺鐘、碑石和花果山上始建於唐代的猴王廟等文物實體。在婁煩花果山下有歷史悠久的大聖堂、道人溝、潘家莊蟠桃園等西遊記地名村莊,而且這裡的居民大多數都姓孫,還有孫悟空原型孫大廷的口碑傳說。

婁煩縣文物旅遊局原局長李國成,研究孫悟空20餘年,發表過數十篇相關論文。

他說:「我縣確有『孫悟空』其人,民間典故和歷史論證與《西遊記》中多有重合。據介紹,婁煩民間傳說中的孫大聖原名孫大廷,家住花果山下潘家莊。

在傅山筆記所記載的這座花果山,本名龍和山,位於現已重新立縣的婁煩縣城西南二十裡的馬家莊鄉境內。在這座山頂上的龍和寺門前,原來立有兩條石刻楹聯「東勝神州地,悟空舊居鄉」;寺內原來還供奉有孫行者石刻雕像,但它們都已經在歷史的變化中不知去向。

陝西涇陽縣車奉朝

公元750年(玄宗天寶九年),罽(同計)賓(小國,以佛教昌盛著稱)遣使來到大唐,希望為大唐的屬國。唐玄宗大喜,賜使者金銀,又派內侍省張韜光護送罽賓使者回國,而這其中,就包括一個叫車奉朝的男子。

這一路西行之旅,與取經經歷相仿,更有趣的是,車奉朝的兵器是一根36斤重的熟鐵棍,職責也是護行。

一行人於是整整走了三年時間,終於到達了罽賓國的都城。罽賓國王便命國師三藏法師帶他們去參觀佛教勝景。(此三藏非彼三藏,其名舍利越摩)

等辭行之時,車奉朝意外地得了傳染病,眼看就要病發身亡,張韜光急於回國,便將之交由法師照料,沒想到一個月後,前者康復如初。車奉朝認為此乃佛祖挽留之意,遂拜三藏法師為師,遁入空門,法名法界。

或許車奉朝天生就跟佛有緣,再加上三藏法師的點撥,十數年後便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高僧大德。

六十歲,法界大師辭別師傅,啟程大唐。臨走時,三藏法師送了他很多佛教經典,還有釋迦牟尼的佛牙舍利,希望他能廣傳佛教。回國後,時任皇帝的德宗欽賜他法號為「悟空」,與孫大聖的名字分毫不差,並為其建造禪師塔。

胡人獵戶石磐陀

敦煌的東千佛洞中有兩幅玄奘取經圖,壁畫中玄奘和尚身後有一位滿臉長毛的猴形人著遠行裝牽馬而立,形象栩栩如生。

學者段文杰研究此壁畫後,發表論文論證了圖中的猴形人即孫悟空原型。其名叫石磐陀,家鄉在今甘肅省安西縣鎖陽城一帶。

段文杰認為:唐貞觀三年玄奘西行取經,途經瓜州(今鎖陽城)時在當地寺廟講經說法一月有餘,期間胡人石磐陀受其感化而自願隨行,一路護送。又因當時佛教興盛,玄奘與石磐陀西去取經的歷史被人們廣為流傳,所以之後吳承恩依此寫成《西遊記》。

孫大聖的真實形象至今沒有論調,但無論其是何來歷,他展現出的不畏強權,勇於打破束縛的抗爭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相比之下,上述所言只是我們閒暇時的消遣罷了。

以上就是本期的內容,關注如斯精舍,分享古人智慧,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龍珠角色原型揭秘,賽亞人孫悟空出自西遊記,孫悟飯原型是蘇乞兒
    隨著《七龍珠》《龍珠Z》《龍珠超》等系列作品的不斷推出,登場的人物也越來越多,那麼你知道這些角色的原型都是誰嗎?賽亞人孫悟空出自西遊記,孫悟飯原型是蘇乞兒!比克的原型是蝸牛,終結者也是其中之一,快來看看吧!
  • 孫悟空是猴,豬八戒是豬,那沙僧是什麼?
    家長的意識中,答案應該是四個人,但小孩子不這麼認為,他認為是兩個人,因為孫悟空是猴子,豬八戒是豬,不能算人。這份作業雖然讓人哭笑不得,但反應出了兩代人看問題的重點。可能是受電視劇的影響,在我們的印象中,唐僧師徒四人中,只有兩個是人,分別是唐僧和沙僧。所以,小朋友作業上,唐僧師徒的形象,也是一猴一豬和兩人。但是,沙和尚真的是人嗎?
  • 西夏有一幅壁畫,揭開了孫悟空的真面貌,學者:果然不是來源於印度!
    民國大師胡適,不僅認為中國象棋源於印度,還認為孫悟空的最初原型也是印度神猴,即印度神猴哈奴曼,在他的著作中說道: 我總疑心這個神通廣大的猴子不是國貨,乃是一件從印度進口的。也許連無支祁(中國神話中的水怪,形狀像猿猴,大禹派人把它鎮壓山下 )的神話也是受了印度影響而仿造的。
  • 孫悟空為群猴勾了生死簿有利有弊,六耳獼猴為何非要取代孫悟空?
    孫悟空強行勾了群猴之名後,導致的結果是「猴屬之類無拘,獼猴之畜多壽,寂滅輪迴,各無生死」,這無疑讓三界的陰陽秩序出現了混亂。如果說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五百年是他大鬧天宮的懲罰的話,那麼六耳獼猴的出現就是孫悟空大鬧地府的報應。
  • 熱播劇《琉璃》裡的這個神獸,是孫悟空的文化原型?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8日電(記者 上官雲)日前,在熱播劇《琉璃》中,主角的感情線之外,配角無支祁意外引起一些觀眾的討論。有文章稱,在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無支祁是水怪。它也是後來《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原型。在傳說故事與文學作品中,無支祁到底是怎樣一個形象?
  • 孫悟空的藝術原型是誰?吳承恩並不是憑空想像,均由現實人物來源
    孫悟空是《西遊記》最受讀者歡迎的人物,他真的是石頭堆裡蹦出來的嗎?吳承恩筆下的孫猴子,是憑空想像的嗎?《西遊記》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的故事情節與車奉朝經過新疆沙漠的原型略有吻合。加上車奉朝求佛法的真實案例,這也是吳承恩創作小說的參考來源。三、胡人嚮導——「石磐陀」
  • 《西遊記武當之謎》:研究者稱孫悟空生活原型大部分源於武當山
    影視劇中的孫悟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研究者眾多,關於《西遊記》中猴王孫悟空的「身世」來歷(即生活原型),卻涉及甚少。筆者在研讀《西遊記》時,發現原為道家弟子的猴王與武當文化甚是密切,通過史料,結合武當山古今實況,終於發現,小說中的孫悟空「出生」「訪仙學道」「學武」「借寶」及「七十二般變化」「筋鬥雲」、抑陽補陰等修煉均與武當山有關,斷定孫悟空的「原籍」,即生活原型絕大部分來源於武當山。
  • 生死簿被悟空毀壞,為何眾猴還是會死?只因悟空忽略了一點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原本就是石頭經過日月精華的滋潤而孵化出來的靈猴,所以孫悟空本身就不同尋常,擁有比普通的猴子更加長的壽命。但是孫悟空還沒有這麼高的覺悟,就一心想著可以和自己的猴子猴孫在花果山永生,一輩子無憂無慮的生活,於是這就有了後來孫悟空大鬧陰曹地府,篡改生死簿的事了。當時孫悟空在生死簿上把自己的猴子猴孫和自己的名字全部劃掉後,便打道回府了,猴子猴子們一聽孫悟空讓他們得到了永生,更加尊敬他,孫悟空也逐漸狂妄自大了起來。
  • 孫悟空劃掉了猴類生死簿,眾猴為何還是會死?菩提祖師說了答案
    (蝸牛看西遊第3144期)文/蝸牛當初孫悟空被菩提祖師趕出去之後,回到了自己的老家花果山,在得知自己的猴兒們被附近的妖王欺負之後,就前去討公道,砍死了混世魔王,救回了眾小猴。可是剛睡沒多久,就隱隱約約看見兩個人從遠方的雲霧中走來,把他銬起來帶走了,悟空問:「你們是誰,要帶我去哪裡哇? 」他們答道:「 地府 。」孫悟空瞬間就清醒了。隨後他突然想到,不應該呀,我是修煉了長生術的人,怎麼可能會死呢,肯定是你們這群人不認真工作,搞錯了,於是便理直氣壯地大鬧了地府,還從判官手中奪走了生死簿,將猴類的名字在生死簿上全部勾掉了,這才滿意的離去。
  • 電影《西遊之問道》盛大開機 潑猴孫悟空變救世主 這是對西遊IP最...
    紅孩兒黑化亂人間,孫悟空合力捉妖師懲惡揚善! 影片講述了鬥戰勝佛孫悟空帶領捉妖師華晴拯救妖界眾生的故事。犯下滔天大罪的孫悟空跟隨唐僧西天取經,中途悟空將前來尋仇的舊友牛魔王打敗並封印,自此孫悟空被妖族視為罪不可赦的叛徒。彼時在菩薩處受戒修行的紅孩兒,想以一己之力重塑妖族的榮耀並且殺死悟空報仇,救出牛魔王。紅孩兒憑藉超強的法力被妖族尊為妖王,在他的帶領下整個妖族蠢蠢欲動,開始興風作浪、濫殺無辜。為拯救蒼生孫悟空回到凡間,途中偶遇捉妖師華晴,兩人合力與妖王紅孩兒對抗。
  • 猴年特輯 滿屏皆是猴猴猴!
    真不敢相信居然從我嘴中說出了這麼俗套的話!!等到猴年馬月的猴年馬月,就在2016年。在這樣一個特別的年份,自然少不了許多與猴相關的產品啦!Beats的耳機一向口碑好,顏值高。這次是與著名視覺藝術家James Jean合作,以銀色為基調,配有灰白焰紋線條,耳杯加以金邊點綴。
  • 新年要有 猴表情(組圖)
    在藝術家圈子中,1987年出生的陳建周,
  • 揭秘克隆猴:從「多利」羊到「中中」猴,這一步為何跨越21年?
    揭秘克隆猴:從「多利」羊到「中中」猴,這一步為何跨越21年?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1月25日電 題:揭秘克隆猴:從「多利」羊到「中中」猴,這一步為何跨越21年?
  • 王者榮耀:暴擊之王孫悟空,「猴三棍」一戰成名
    《西遊記》中的大師兄,花果山水簾洞大王,大鬧天宮之後被如來鎮壓五指山500年,唐僧救出後一路取經,修成正果,名曰「鬥戰聖佛」。身法猴,2級打野刀(後期直接升3級打野刀,不建議賣),攻速鞋(後期可以換韌性鞋,或者換成名刀·司命),無盡戰刃,宗師之力,泣血之刃(對面有強回復英雄,如程咬金,貂蟬,曹操,諸葛亮等,換成制裁之刃),賢者的庇護(該裝備冷卻中,換成破軍或者名刀·司命)。這套裝備傷害切後排(射手和法師)很給力,對於前排(上單和肉輔)傷害不夠,而且身法猴對於操作要求算是比較高,新手已經玩的不是很熟練的朋友不建議使用。
  • 白雲觀中「摸三猴」,能諸事順利,為何說丘處機創建的白雲觀
    這個「猴」不通「侯爵的「侯」,而是通「氣候」的「候」,讓人懂得順應四時變化,知足常樂。不過其實還有另種解釋。白雲觀其實是猴子的老家,我們慢慢往下說。我們一直被一個觀念束縛著。一說起石猴,自然就想到了孫悟空和《西遊記》。
  • 《西遊記》真是寶藏劇,小時候只顧看猴,長大後驚覺美女如雲
    提起86版的《西遊記》除了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通關之路」外,真的不由不得感嘆裡面美女雲集,最近也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熱議。 (孫悟空)
  • 神猴哈奴曼如何練成
    瑜伽體式中,我們感覺後期進階的「劈叉」很難,尤其是真正的正位更難。其實,這個體式有自己的一個特別帶有傳奇色彩的名字哈奴曼Hanuman。這隻叫哈奴曼的猴,是一隻穿有神話外衣的「悟空」。 因為這神猴哈奴曼能一腳跨越太平洋(類似悟空一個跟鬥的距離),為了祭奠大英雄哈奴曼,印度人民出了這個瑜伽中的大劈叉,就出現了瑜伽中的「哈奴曼Hanuman」首先我們在練習這個體式的時候,可以在後腿的膝蓋下方和前腳腳跟下墊一個摺疊的毛毯,右腳向前大約一英尺到左膝,跪在地板上,右腳放在左膝蓋前面一隻腳的距離,然後慢慢向外旋轉右側大腿提起腳底板跟外側壓像地板。
  • 吉祥天女被魔王擄走,幸好被印度神猴救出,胡適:那是孫悟空原型
    01 神猴哈奴曼,印度版孫悟空?《西遊記》身為四大名著之一,塑造了很多個性鮮明的神仙妖怪,其中最受人歡迎的,莫過於齊天大聖孫悟空了。但吳承恩是怎樣塑造出孫悟空豐滿的形象呢?孫悟空的原型究竟是誰呢?這一問題長期懸而未決,成為學術界的一大難題。
  • 《西遊記》探秘:孫悟空和哪吒大鬧東海,或藏東海龍王原型之謎?
    文:白玉基(作者原創授權)在《西遊記》中,對角色 「東海龍王」佔了不少篇幅,人們為東海龍王痛失定海神針時的窘境感到好笑,也為孫悟空能得到趁手的武器和披掛而喝彩。研讀《西遊記》原著,筆者可以認定孫悟空的原型或是西晉永嘉年間產生於中國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吐谷渾(詳見筆者專著《土族溯源和<西遊記>考》一書)。
  • 《西遊記》中,孫悟空和二郎神誰更厲害?
    楊戩的八九玄功與孫悟空的七十二變一樣嗎?《西遊記》中,孫悟空和二郎神誰更厲害?《封神演義》更像《西遊記》前傳,其中的很多人物在西遊記中都能得到應證。楊戩也是如此,封神演義中的楊戩原型就是《西遊記》中的二郎神。幾千年來,二郎神的形象已經響譽大江南北,中國內外。二郎神也衍化出了三重身世,亦被視為三次轉世。一是官方儒家的李二郎(李泰,又稱李昱),二是宗教道教的趙二郎(趙昱,亦叫趙煜),三是民間氐羌的楊二郎(楊戩,部分地方志又記作楊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