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養殖技術|自然分蜂群選擇新巢穴的要求及啟示

2020-12-18 毛氏部落

自然分蜂是蜜蜂繁衍和自我分配的一種自然機制,多發生在春末夏初,有些區域中蜂秋季也出現分蜂行為。

一、自然分蜂群選擇新巢穴的過程

分蜂群在選擇巢穴時需要經歷三個過程。首先選擇巢穴位置。其次,偵察蜂達成一致「意見」選取一個最好的位置。最後,偵察蜂停止尋找巢穴,分蜂群移入新巢穴。

二、蜂群選擇新巢穴的要求

蜂群在分蜂前,數百隻老年蜂停止採集活動,轉向偵查新巢穴,一隻偵查蜂在發現合適地點後,在新巢穴外面緩慢飛行,考察新巢穴的結構及周圍環境,並進入巢穴內部表面爬行,判斷巢穴的大小等。

根據科學家向偵查蜂提供不同容積,不同入口大小的巢箱,讓其自由選擇最佳巢穴發現,具有容積在15~80L,入口靠近地面,並高於地面數米,新巢距離原巢100~400m,已有蜂群築造的完整巢脾時最能吸引意蜂入駐。

1、容積。意蜂會避免選擇容積小於15L的空間,主要是因為一個蜂群成功越冬至少需要10kg蜂蜜,而儲存這麼大量的食物需要至少15L的空間。

2、入口大小。合適的入口大小有利於蜜蜂成功越冬。小的入口可以使越冬蜂群與外界的低溫環境相隔離,把入口設置在巢穴的底部而不是頂部,可以減少空氣對流對蜂群熱量的損失。

3、入口朝向。朝南入口可以獲得太陽直射的時間長,受熱多,有利於蜜蜂越冬期間巢外爽飛,便於暖和的天氣排除體內積存的糞便,同時向陽可以避免和減少積雪堵塞入口。

4、地勢。選擇地勢較高的巢穴,有利於減少侵襲和幹擾。

5、是否有巢脾。選擇有巢脾的巢穴,蜂群將本該用於築巢的能量轉向哺育幼蟲和採集食物,使成功越冬的機會大大增加。觀察發現,自然分蜂群,選擇有巢脾的巢穴比選擇沒有巢脾巢穴的蜂群,在經歷一個夏季後,蜂量增加多近一倍。

三、蜂群選擇新巢穴的啟示

自然分蜂是蜂群繁殖的唯一方式,能增加自然界蜂群數量,實現世代沿襲,因此蜂群的所有活動圍繞分蜂和度劣(越冬)。選擇新的巢穴也不例外,因此,合適的巢穴是蜂群強壯的前提,強壯的蜂群才能採集和貯存大量的越冬飼料安全越冬。同時強壯的蜂群,蜂數多,更有利於蜂群營巢習性,共同度劣。

1、蜂箱的大小。1升為1000立方釐米,如果按照上面的15~80升計算,意蜂箱的容積為15000~80000立方釐米,標準朗式箱的容積約為24024立方釐米,意蜂採用雙箱體至三箱體較為合適,有利於蜂群的群勢發展。

中蜂的群勢較意蜂小,原則上飼養箱應小於意蜂飼養箱,如果採用七框箱飼養,接近上述數據的下限,但是中蜂具有怕熱不怕冷,剛好與意蜂怕冷不怕熱相反,因此,中蜂箱箱內的自由空間應多於意蜂,更多的自由空間有利於增強緩衝作用,提高蜂群應對應激的能力。

2、蜂箱擺放。在溫暖期,巢門朝南,有利於蜜蜂較早出巢;在低溫越冬期,遮掩巢門有利於蜂群安靜越冬,在低溫繁殖期,避免巢門朝南,防止蜜蜂在陰暗處採集受凍;在高溫期,巢門及蜂箱應遮陽,避免箱體暴曬,蜜蜂受熱應激,引發逃群。

3、加脾。蜂群泌蠟築巢,原料為蜂蜜。一般在大流蜜期,蜂群群勢較大,溫度適宜,蜜粉源豐富,蜜蜂泌蠟量多,造脾積極,可適加礎造脾;而在繁殖期,除了控制蜂群的育兒數量外,應加優質空巢脾,節約蜜蜂體能,有利於蜂群快速繁殖;在蜂群有分蜂熱徵兆時,蜂群泌蠟能力被保留,造脾不積極,不利於擴巢供蜂王產卵。

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蜂群中,也可以採用突擊造脾方法,通過抽掉原有巢脾,獎勵飼喂,使蜂群快速造脾供其他蜂群使用。

4、誘蜂。根據蜂群選擇新巢穴的發現,提高誘蜂的成功率。

結束語:觀察和研究蜂群自然分蜂機制指導現代養蜂管理,科學研究,合理應用,不斷提高蜜蜂養殖水平。

相關焦點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首次自然分蜂后新群的特點及管理方法
    在春末夏初,外界候平均氣溫15℃以上,蜜粉源尚可,蜜蜂群勢達到當地強群時,蜂群容易發生分蜂行為,在分蜂準備階段,蜂群內呈現出不同的分蜂熱徵兆,以築造雄蜂房、培育雄蜂兒作為分蜂初期徵兆,以築臺、培育分蜂蜂王作為分蜂中期徵兆,以分蜂王臺封蓋作為分蜂后期徵兆,同時伴有群勢快速增長,哺育力過剩,休閒蜂增多等熱症。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群快速春繁法對起步蜂量及繁殖規模的要求
    同時蜂群快速春繁的繁殖速度是相對於相同群勢的模擬自然蜂群繁殖而言。(具體可參看前文)為了實現中蜂快速安全春繁,在春繁起步時,對蜂量及繁殖規模有一定的要求。蜂量銳減的原因主要是參加過越冬蜂哺育的非適齡越冬蜂及參與高強度採集的蜜蜂相繼死亡,越冬過程中,中蜂大多以空腹乾癟狀態結團,隨著溫度的降低,蜂群結團密集程度較之前更為緊密,以及越冬過程中的自然損耗。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群分蜂后期人工模擬自然分蜂的兩種方法
    一、人工模擬自然分蜂的原理與原則蜜蜂自然分蜂前,群內蜂兒數量多,食料充足,新蜂不斷羽化出房,生物能和分蜂情緒不斷積累,王臺成熟度及周圍環境是最後觸發分蜂時機的條件,分蜂發生時,大多巢內無事可做的休閒蜂(剩餘勞動力),湧出巢門聚集,不久便在附近結團,在這個過程中老蜂王跟隨分蜂群離開老巢,之後在偵查蜂的帶領下飛向新址
  • 蜜蜂自然分蜂后,新王多久出房?弄清4個問題,答案自在其中
    現在恰好是蜜蜂發生自然分蜂的高峰期,作為蜜蜂自然增殖的一種方式,我們都知道蜜蜂的自然分蜂是蜂群中先培育分蜂王臺,然後在王臺快成熟,新王快出房的時候,蜂群中的老王與蜂群中的一部分蜜蜂分出蜂群,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自然分蜂現象。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較意蜂分蜂性強的原因分析及應對思路
    這些卵管發育的工蜂是蜂群中最早有分蜂意念的蜜蜂群體,他們推動蜂群培育雄蜂,造臺育王,阻撓蜂王產卵,降低外出採集工作為分蜂做準備。這些卵管發育工蜂是蜂群分蜂鏈條中第一個環節,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這批蜂導演了蜂群的分蜂行為。
  • 新手養殖蜜蜂,這樣管理蜜蜂才正確,這樣才能把蜜蜂養好
    有很多剛剛入門養殖蜜蜂的新手,不懂得管理蜜蜂,蜜蜂養的很差,小編也是新手養蜂人。養殖蜜蜂最忌諱以下幾點。那麼養殖蜜蜂怎樣管理蜜蜂呢?1.貪巢脾,有的新手養蜂人胡亂給蜜蜂加巢脾,蜂量不足也加巢脾,最後蜜蜂越養越弱,蜜蜂還容易得病,逃跑,甚至滅群。
  • 蜜蜂養殖技術|初花期蜜源特點及對蜂群的影響
    二、初花期蜜源對蜂群的影響1、撫育粉和蜂蜜一樣,都是蜜蜂的食物,但是蜂蜜是長期貯備食物,而花粉貯存時間明顯要短於蜂蜜,蜂群的日常生活及撫育離不開花粉。一般,將巢門口蜜蜂採粉、進粉量作為箱外觀察蜂群撫育與否及撫育數量的依據。中蜂。
  • 蜜蜂分蜂后,工蜂棄王回原巢怎麼辦?3種方法解決
    只要是人工分蜂,一般都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所以在我們人工分蜂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蜜蜂反巢的預防和處理工作,否則很可能造成新蜂蜂群過弱,還要根據新蜂蜂群的特點給予適當的管理,這樣我們分出來的蜜蜂才能快速發展起來。蜜蜂自然分蜂與人工分蜂的區別很多朋友可能都知道,一般蜜蜂每年都會發生自然分蜂,少說也有一兩次,多的甚至會發生連續分蜂。
  • 蜜蜂的糞便暴露了蜂巢位置,老蜂農都通過這招找到蜜蜂巢穴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更加信賴中蜂,很多朋友也對中蜂養殖產生了濃厚興趣,不少朋友開始深入深山尋找野蜂。我們都知道野蜂是非常團結的,也是非常聰明的一種小昆蟲,從人類飼養蜜蜂的歷史來看,應該蜜蜂是不懼怕人類的,可以說是與人類有感情的,我們之所以去尋找蜜蜂並非蜜蜂躲起來了,而是蜜蜂不知道怎樣讓人發現,在過去蜂部落小編介紹了很多抓捕野蜂的方法,今天小編向朋友們再介紹一種方法,那就是通過蜜蜂的糞便來找到蜜蜂蜂群的位置。
  • 野外收捕的蜂群,蜜蜂發不造脾,蜂王不產卵是什麼原因
    關於野外收回的蜂群20天了,有蜂王,但一直沒產卵也沒建造巢脾是怎麼回事?蜂王不產卵與蜜蜂不造巢脾有關,因為蜂王產卵需要有空巢房,蜜蜂都不造脾,蜂王自然沒有地方產卵,影響蜜蜂造脾的原因有多種,具體分析如下。
  • 茶花期暗室蜜蜂養殖
    下面向大家介紹的是暗室蜜蜂養殖,暗室養蜂新技術打破了過去的常規養蜂方法。
  • 中蜂定地土養,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就可以讓蜂群健康發展
    我們知道,中蜂興旺,需要保證三點——新脾,新王,蜜足。事實上,中蜂養殖過程中,我們會發現蜂王總是喜歡在新脾上產卵,並逐漸放棄老脾。蜂王對蜂巢的選擇習性,使中蜂蜂巢整體上處於不斷的擴展狀態中,並形成了蜂王與新脾、仔區同在,而老舊巢脾要麼被蜂群有效利用作為糧食倉庫,要麼被蜂群直接毀巢或放棄。
  • 中華蜜蜂高質量蜂蜜生產技術 !
    現有的中華蜜蜂管理技術大多從子脾上搖取蜂蜜,子脾上的蜂蜜含水量高,蜂蜜中花粉等雜質多。因此,從子脾上很難取出高質量蜂蜜,且從子脾上取蜜會嚴重傷害蜜蜂蟲蛹。高質量蜂蜜生產必須具備的條件是豐富的主要蜜源和群勢強盛的蜂群。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在「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推動了中華蜜蜂規模化飼養管理技術、中華蜜蜂健康高效養殖技術的發展,使中華蜜蜂飼養管理技術大幅度提升。
  • 分蜂飛逃總是收不到,自動誘捕蜜蜂技術,1個竹籠全搞定
    春季人工養殖蜜蜂,讓養蜂人損失最大,莫過於自然分蜂而養蜂人卻沒有發現,最終蜂蜜損失不少,蜜蜂飛走過半,真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為了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老蜂農可是費盡了心思,不僅試驗了市面上的自動分蜂器,還自己發明了自動誘捕蜜蜂技術。
  • 短蜂框養蜂新技術,普通蜂箱簡單修改,一箱蜜蜂變兩群
    中蜂養殖一直處在不斷的改進階段,從最早的木桶養殖中蜂,到木箱養殖中蜂,再到活框養殖中蜂,養蜂人不斷在探索更適合中蜂養殖的方式。作為現代養蜂法中的活框養蜂方式,早已經是養殖蜜蜂的主流方式,所以許多養蜂人都是在活框養蜂基礎上,進行優化或改造,但是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一個標準的中蜂養殖方式。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原有的活框養殖工具,我們研究了一套「短蜂框養蜂新技術」,只需要簡單的修改一下原有的普通蜂箱,就能完美的使用。
  • 蜜蜂養殖,如何剪蜜蜂的翅膀?看看老蜂農怎麼說
    在蜜蜂養殖中,我們很多朋友為了避免蜂王飛走,往往會將蜂王的翅膀剪掉來預防蜂王逃跑,依據是交尾成功後的蜂王,如果不發生自然分蜂,中蜂不會離開巢房,
  • 中蜂養殖:胡蜂對蜂群的危害
    胡蜂是蜜蜂的大敵,特別是南方山區蜂場,在夏秋蜜粉源缺乏的季節,常因胡蜂為害而遭到巨大的損失,當野外蜜粉源豐富的時候,胡蜂也採食花蜜和花粉,很少侵犯蜜蜂。但到入夏以後,胡蜂已經大量繁殖,此時若蜜粉源缺乏,它們就轉來集中為害蜜蜂,在野外或巢門前捕殺蜜蜂,劫食蜜囊中的貯蜜,或以蜜蜂的肌體飼餵其幼蟲。如果大胡蜂咬破巢門大批侵入蜂箱後,蜜蜂全群無法抵禦時就會被迫逃群。
  • 七大蜜蜂養殖秘訣教你怎麼養蜂
    蜜蜂養殖是山區人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尤其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優質蜂產品越來越受到青睞,但要養好蜜蜂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導致很多想養蜂但不知怎麼養的人不得不放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蜜蜂養殖有哪些秘訣吧!
  • 家裡有蜜蜂,打死2隻引來其他蜜蜂「復仇」,真相如何?答案來了
    ②蜜蜂本來就要來我們家裡:蜜蜂的自然增殖方式是分蜂的方式,在蜜蜂分蜂以前,蜜蜂會尋找新的住址,而野生的蜜蜂一般喜歡各種巢穴,如果我們家裡有廢棄的柜子或者牆洞之類的,可能被偵察蜂選中作為新的住址,所以引來源源不斷的偵察蜂,由於偵察蜂的數量多,我們打死了一兩隻並沒有影響,而其他偵察蜂確定了我們家裡有可以居住的條件,所以蜂群集體前來入住,出現家裡來大量蜜蜂的情況
  • 蜜蜂分蜂發生在幾點到幾點?都有哪些特徵?養蜂人全部告訴你
    由於蜜蜂發生自然分蜂有分走的可能,所以在蜜蜂養殖中一般不會讓蜜蜂發生自然分蜂,而是通過人工分蜂的方式來解決,避免蜜蜂飛走而造成損失,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看:1.蜜蜂發生自然分蜂前蜂群變化2.蜜蜂發生自然分蜂的情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