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我就要教三年級了,三年級的課文相對於一、二年級還是比較難的,很多孩子學習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困難。
其實提前預習是可以讓孩子三年級學習輕鬆點的。
《大青樹下的小學》的作者是吳然,原名叫吳興然,1946年出生,雲南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這篇文章又名為《我的民族小學》。
本文描繪了一所可愛的邊疆小學,反映了同學們幸福快樂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兒童之間的團結和友愛,表達了作者對這所邊疆小學的讚美和熱愛之情。
一、字詞
要求孩子會認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會認的10個生字分別是:壩、漢、豔、扮、揚、讀、摔、跤、鳳、潔
要求會寫的13個生字分別是:晨、絨、球、漢、豔、服、裝、扮、讀、靜、停、粗、影。
特別提醒:
1、「絨」的筆順非常容易寫錯,第5筆是橫,第6筆是撇,千萬不要寫錯了。
2、「球」字的最後五筆是:點、提、撇、捺、點,很多孩子容易寫錯了。
3、「晨」是前鼻音,「絨」「靜」「停」「影」是後鼻音,前後鼻音的區分也是小學生學習的難點。
4、本課還有4個多音字,分別是好、奇、間、晃。
二、課文梳理
第一自然段
1、山坡上、坪壩裡、小路上,突出了這所學校的鄉土氣息。
2、「從……從……從……」「有……有……有……還有……」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
3、「漢族」「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說明這所學校的學生來自不同的民族,交代了這所學校的民族特色。
4、「都成了好朋友」說明這是一所團結的學校。
5、「鮮豔」、「打扮」「絢麗多彩」寫出了學生們身穿各具民族特色的服裝,把學校裝點得非常美麗,給學校增添了無限生機。
6、「同學們向在校園裡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這句話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表現出學生們對小鳥的關愛,對老師的敬愛,以及對祖國的熱愛。這句話從「行為美」的角度讚美了這所小學的學生。
第二自然段
1、「當,噹噹!當,噹噹!」擬聲詞的運用,讓我們仿佛聽到了悠悠的鐘聲,這鐘聲引領著我們走進歡快的課堂。
2、第2自然段非常短小,卻非常自然地承接了上文,引出了下文,這種自然段叫「過渡段」。過渡段的作用是承上啟下 。
第三自然段
1、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
這句話描寫的是同學們課下玩耍的情景,體現出這是一所充滿歡樂、祥和氣氛的學校。
傣族的小朋友喜歡跳孔雀舞,想像傣族的小姑娘穿著孔雀裙跳孔雀舞的樣子,多像美麗的孔雀呀!
還有激烈的摔跤比賽、有趣的遊戲,同學們的課下活動多麼豐富多彩,連小動物們都被招引來了。
「招引」一詞非常生動,「招」字充滿了動感,讓我們仿佛看到了有人在向小動物招手示意。
第四自然段
1、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小學,一所邊疆的小學。
這句話表達了作者的自豪、讚美之情,是文章的中心句。
2、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樹幹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牆上搖晃……
這些景物充滿了詩情畫意,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對這所小學的讚美和熱愛之情。
希望我的讀書筆記能幫助孩子們。謝謝大家對我的關注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