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情感的紐帶,是溝通的橋梁。感謝你我的相遇,如果你願意的話,點擊右上角關注「你的寶藏鐸」讓我陪伴你度過每一個孤獨的時刻。
如果你讓我用兩個字來概括我的生活,那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你,我的生活被「拍照」這兩個字貫穿始終。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都變得越來越喜歡去記錄生活,很多瑣碎又難以捕捉的小事,可以用鏡頭去代替。
開心的不開心的,都被定格在一瞬間,等到快要忘記的時候再拿出來回味一下,每一次看的時候,心境都不一樣。
很多女孩子也喜歡上了自拍,時光會在臉上留下痕跡,那就把現在的樣子,我們認為最美的樣子,給記錄下來。
化好妝後,先換各種角度拍,拍完之後再從幾十張照片中選出來那麼個幾張,精心修圖,從色調的變化到去掉臉上的痘痘。
每一個步驟都要反覆操作好幾次,直到自己滿意了,才會琢磨一會文案怎麼搭配,再把這幾張照片發出去。
接下來就等著別人給自己點讚或是評論,聽到別人的一句讚美,都會讓女生開心很久,接下來做什麼都是好心情。
但總會有人評論一些讓你有些尷尬的話:「你這個雙下巴忘記修了吧?」「看得出來你修圖花了不少時間。」
「你這個照片和本人嚴重不符啊,我一眼都沒能認出來是你。」「你有點用力過猛了吧,有點假。」
有時候看到別人發自己的照片,我們都會選擇默默地點個讚,如果覺得好看就誇別人一句,哪怕覺得一般,也就是隨手划過去的事。
但總有人想要找點存在感,不是說你照片修的不好看,就是說你照片與本人不符。
好像我們做什麼都沒有道理,無論選擇哪一種方式,都會有人來說上幾句讓我們聽起來不開心的話。
如果我們去一個重要的場合沒有化妝,那別人會說你不化妝是對人家的不禮貌,整潔的儀表是一個女生必須要展現出來的。
化了妝之後,又會有人說你每天都化妝,是不是卸了妝之後判若兩人啊,是不是不敢素顏出門啊?
曾經有個朋友被這麼追問了一句,她直接回復了一句:「那我以後化妝化一半臉,讓你看看我怎麼樣都是美到發光。」
這種魄力太讓人敬佩了,因為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尷尬地笑兩聲,然後迅速地轉移話題,偶爾還會懷疑自己。
但仔細想想,我們為什麼要退一步呢?我們在自己的社交範圍內發自己的照片,你如果不喜歡的話,可以直接點擊忽略。
我有我的選擇,你也有你的選擇,成年人的交友原則之一就是互不幹涉。
我發自己的照片是為了取悅自己,給那些懂得欣賞的人去看,而不是為了聽你那句否定我的話。
我們就是一個長相很普通的人,但誰不想讓自己看起來好看一點呢,修圖的本質和學美妝學穿搭是一樣的。
都是在某種程度上修飾我們的不足,我是梨形身材,所以我喜歡穿寬鬆一點的裙子。
我頭髮不太多,看起來不是很蓬鬆,所以我去燙了個捲髮,或者用假髮片修飾一下,讓頭髮顯得多一點。
同樣的道理,我拍的照片看起來有點奇怪,那我調個好看的濾鏡,消一下痘痘,讓自己看起來白一點,也沒有什麼錯。
哪怕是我們所喜歡的偶像,也是需要濾鏡來修飾的,可能她們需要的只是簡單的修飾,但她所呈現出來的狀態,也是精心準備的。
我們願意大方地承認自己的不足,但並不想從別人的口中去聽到讓我們不舒服的評價。
那些對著別人的照片品頭論足,還要拉著別人一起來評價的人,其實內心對自己的樣貌也不夠滿意。
仔細去觀察一下,那些總是評論別人長得不好看的人,其實自己也不會發自拍,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也不好看。
但就是要在你那裡找找存在感,如果有人和他產生了同樣的觀點,那他就會覺得有人和他產生了共鳴。
如果有人在你的自拍下面評論一些讓你不舒服的話,請你直接刪除他的評論,如果他不識趣地繼續說下去,刪掉他的聯繫方式吧。
如果你一直地忍耐著,當做玩笑話一樣給他臺階下,他反而會覺得你認可他的說法,下次繼續這麼做。
我們所做的事情,都要在取悅自己的基礎上去進行,如果有人讓你反感,那就果斷點,別給他第二次評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