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專家:中國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

2020-12-21 環球網

中國公布的前11個月外貿進出口數據,在全球貿易大幅度下滑的大背景下,中國外貿進出口出現逆勢增長的態勢。

對此,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主席舒曼在接受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他非常看好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中國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

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主席 舒曼: 中國的外貿數據讓我印象深刻,這對當前的全球經濟是極大提振, 中國穩增長策略開始奏效。

舒曼表示,中國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高效率讓他印象深刻,德國應該向中國學習。

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主席 舒曼: 在我看來,中國在疫情期間的表現可圈可點,不僅成功控制了疫情,更難能可貴的是決斷力。中國在微觀經濟領域很早就採取舉措,中國央行在穩定經濟運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雖然德國也做出了類似的舉措,但中國的行動更早、更持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國政策的一貫性,而這些政策又得到了全民支持。很多國家都需要學習這種效率,包括德國。

舒曼表示,他對中國在疫情之下取得的巨大經濟成績表示欽佩。中德經貿合作基礎牢固,他堅信未來中德經貿合作會更上一層樓。

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主席 舒曼: 中國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火車頭,引領其他國家和其他經濟體走出危機,說到未來,中國啟動了國內國際雙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一些重要的改變正在發生,現在我們可以評估這種發展模式,對德國企業所帶來的影響,但我個人認為前景是樂觀的,值得充滿期待的,新的發展模式將會給中德經貿合作,帶來比以往更大的機會。

相關焦點

  • 剛剛,德國專家發出感嘆,中國已成世界經濟火車頭
    為了遏制中國,華盛頓當局已經是不擇手段。除了進行軍事挑釁,出臺各種措施打壓中國科技企業,美國政客還不斷在各種公開場合對中國進行污衊抹黑。然而,就在近日,一位德國專家卻說出了白宮不愛聽的話。據央視新聞消息,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主席舒曼近日在接受央視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舒曼表示,從中國公布的2020年前11個月外貿進出口數據來看,中國的經濟已經實現了復甦,在全球貿易大幅度下滑的大背景下,中國的外貿進出口出現逆勢增長的態勢,這是了不起的成就。
  • 德媒:中國又將成為世界汽車市場火車頭
    但德國專家認為,中國未來幾年的增長率會很高,而歐洲市場的復甦則比較困難。由於內需低迷,德國汽車業可能會失去數千個工作崗位。據德國N-TV電視臺報導,新冠危機後,中國汽車市場可能發展最好。根據可期待的預期增長和中國對病毒大流行的成功遏制,德國行業觀察家費迪南德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ffer)預計,德國生產商的狀況將趨於穩定,在中國市場上更是如此。但另一方面,德國國內的壓力可能會進一步增加。持續疲軟的需求有可能進一步危害德國的汽車工作崗位。截至2021年12月,德國汽車行業的直接就業崗位將減至 75萬至 77萬個,而2019年底尚有 82.3萬個。
  • 2021年,中國經濟還是世界「火車頭」!
    多國人士表示,中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中國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的全球經濟帶來更多信心。多國人士表示,今年中國經濟的出色表現得益於中國政府科學的戰略部署和決策。
  • 德國:中國是全球經濟火車頭
    關於疫苗的利好消息也激發了大家的樂觀情緒,紛紛表示對美經濟的看好,但可能事與願違。美經濟學家:2021年底美國經濟將全面復甦!事實並非如此據美媒消息,越來越多經濟學家預計美國經濟將於明年下半年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 如何讓江蘇經濟的「火車頭」開得更快更穩?
    像這樣的經濟開發區,江蘇有118家,是各類企業最核心的聚集區,它們創造了全省40%的GDP產值和一般公共預算,被認為是江蘇經濟的增長極、主導產業集聚帶、對外開放主陣地、改革創新引領區。用一個比喻,經開區就是江蘇經濟的「火車頭」。儘管全國領先,但「火車頭」近年遇到了諸多挑戰。
  • 中國GDP衝向100萬億,成全球經濟火車頭,俄:用不著等美國
    圖為中國經濟發展 受今年疫情影響,世界各國的經濟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倒退,然而中國GDP卻衝向了100萬億,並且有望突破這一大關,看來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
  • 不想再等美國了,中國率先成為「火車頭」,14國緊隨其後
    不想再等美國了,中國打頭陣,率先成為世界最大經濟圈「火車頭」,14國緊隨其後籤署協議。中國經濟得到有效恢復中國經濟現在已經呈現出非常明顯的上升趨勢,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全球經濟都不樂觀,中國是唯一一個能夠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這樣的成績就算是放在西方來說,也都是非常亮眼的,這樣一來,我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自然也越來越重,而美國雖然對此也會感到不滿,但他們當地的衛生難題並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自然也就無暇顧及中國目前的經濟狀況
  • 園區經濟成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這裡有首屈一指的鹽湖化工產業,鹽湖資源綜合開發產業體系旨在「吃幹榨淨」實現資源綜合高效利用;這裡有以光伏發電、光熱發電、風力發電以及光伏、光熱產業裝備製造產業一體化的新能源產業體系,成為青海建設清潔能源示範省的堅實支撐;這裡有以枸杞、藜麥、犛牛、藏羊等高原特色生物種養殖、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為主的特色生物產業體系,讓「青字號」品牌享譽世界。
  • 法媒:中國或成為全球復甦火車頭
    【歐洲時報九天編譯】在西方國家仍舊困在新冠疫情陰霾下之際,中國似已迎來了經濟復甦,將疫情置於身後了。法媒本周繼續對中國近期的經濟狀況作了分析,認為中國經濟確實正在復甦。法國《世界報》注意到,2020年末,中國似乎在不斷宣布各種利好消息,如同「焰火齊放」。
  • 亞洲三大經濟區:東亞,南亞和東南亞,誰是亞洲經濟增長火車頭?
    過去十年,亞洲是公認的全球經濟增長火車頭。中國,越南,印度這些經濟增長明星形成一個梯隊,不斷推動著全球經濟的增長。而這三個國家分別代表著亞洲三大經濟區:東亞,南亞和東南亞,那麼三大經濟區中,誰的增長速度最快?誰才是亞洲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 中國已成為世界公認的網絡和數位化大國,未來數字經濟前景光明
    中國已成為世界公認的網絡和數位化大國。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的增加值達到35.8萬億元,佔GDP比重超過1/3。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數位技術將構建新的產業生態,形成更強大的創新活力,數字經濟將引領新一輪經濟周期,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網際網路人口規模、最活躍的數字經濟領域投資和最具活力的創業生態系統,中國將繼續作為全球數字經濟的領先力量。
  • 日本專家:中國經濟或在2028年趕上美國!
    日本專家認為,2020年中國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唯一正增長的國家。雖然全球病毒危機對各國造成不同的負面影響,但從長期來看這場危機決定了未來1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世界經濟格局。總體上來看,在亞洲除了中國之外,越南也呈現正增長,而印度則下降10%,菲律賓下降8%,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GDP將下滑6%。日本專家預測,5年後大多數國家的經濟將從危機中恢復過來,重新展現2019年前的榮景。至於全球最關注中美兩個經濟休,日本專家則認為:中國將在2028-2029年前後,GDP總量將超過美國。
  • 「世界經濟大事件」:中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首次提及「高質量發展」,其表述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從「轉向」到「已進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功變軌,對於世界經濟來說,其規模和影響堪稱一個「大事件」。
  • 如今德國有多依賴中國經濟?50年河東50年河西
    相比於美日韓等國來說,如今的德國十分低調,雖然在歷史上它十分出名,是兩次世界大戰的主導者,也是歐洲經濟火車頭。但它始終和中國的關係不遠不近,沒有什麼話題度,就是在國際局勢上,五眼聯盟跳出來蹦躂的時候。德國也很少出來參合,那麼,德國和中國的關係真的那麼疏遠嗎?其實也不是,兩國在歷史上其實都十分依賴對方,只不過 一開始是中國依賴德國,但如今卻變成了德國依賴中國。
  • 中國減緩世界經濟衰退
    新華社深圳12月17日電題:中國減緩世界經濟衰退新華社記者 孫飛 劉巍巍在強有力的疫情防控舉措之下,中國經濟如一劑「強心針」,為疫情陰霾中的世界經濟帶來信心。多重跡象顯示,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美國日益成為世界經濟的破壞者
    美國日益成為世界經濟的破壞者 原標題:   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美國在世界經濟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美國的經濟政策是影響世界經濟走勢的重要變量——由於美國經濟政策擁有強大的溢出效應,其調整往往會對其他國家帶來積極或消極影響。
  • 破解十大經濟癌症,中國引領世界經濟大轉型(第十五講)
    西方時代終將終結,中國時代終將到來。世界經濟發展的新道路新理論,正在中國誕生。這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世界歷史發展必然趨勢。日本在二戰後實行的是國家高度幹預的經濟體制。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發展的黃金期,這種體制確實有助於日本經濟騰飛。例如,上世紀70年代初,中美關係剛解凍,日本就搶在美國前面與中國建交。在日本政府的引領下,日本企業大舉搶灘中國,日本經濟因此進入了最快速發展期。最後看日本的私有化。
  • 巴西中國問題專家說期待中國繼續引領世界經濟發展
    疫情重創世界經濟的同時,也考驗著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決策和應對能力。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羅尼·林斯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的抗疫表現為世界提供了寶貴經驗,世界也期待中國繼續發揮「經濟引擎」的作用,引領世界經濟發展。隨著全球化不斷加速,堅持多邊主義合作則是創造美好未來的唯一途徑。
  • 巴拿馬經濟問題專家:來中國後成了「中國迷」
    過去40年,ABB在中國累計投資超過170億元人民幣。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ABB不斷擴大在華業務布局。今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ABB在全球最大的市場。當前,中國正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為全球企業創造了許多新的機遇。「一帶一路」倡議能夠促進多邊合作和共贏發展,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推動力。
  • 德媒:中國領跑疫後全球車市
    原標題:德媒:中國領跑疫後全球車市參考消息網12月15日報導據德新社德國杜伊斯堡/漢諾瓦12月12日報導,根據一項研究結果,新冠疫情危機結束後中國汽車市場將最能繼續良性發展。報導稱,基於可以期待的增長和迄今對新冠疫情的成功遏制,行業觀察家費迪南德·杜登赫費爾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預計,對於德國生產商來說,在中國這個最重要的銷售市場,汽車銷量將逐漸穩定下來;而在德國,壓力還會明顯增加。該研究小組預測,在德國,持續的內需低迷將進一步危及汽車行業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