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現在還很差勁嗎?
相對於戴姆勒、大眾、豐田、通用等誇大型跨國汽車集團,自主品牌真正起步的時間相對較晚,整車製造工藝、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即便是發展到今天,仍有很多人覺得自主品牌遠遠落後於合資品牌。我們要承認的是,中國汽車品牌在部分領域可能與合資品牌仍存差距,但絕不至於是有些人口中的落後產品。
這篇文章,筆者想寫給那些看不起自主品牌的網絡鍵盤俠客,因為這可能是中國汽車品牌目前最高光的時刻!
近日,英國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發布了2020全球品牌價值最高的十大汽車集團的排行榜。其中大眾汽車攜奧迪、保時捷等多品牌以以1136億美元的品牌價值排名第一,奔馳的母公司戴姆勒集團排名第二,品牌價值763億美元,豐田以748億美元的品牌價值排名第三。
而在前十中,這一次的排行榜也首次出現了中國品牌。吉利以180億美元的品牌位列第九名,僅次於品牌價值為189億美元的日產。
英國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是全球性的獨立第三方品牌價值評估和諮詢機構,總部位於英國倫敦金融城中心。該公司致力於構建市場營銷與金融之間的橋梁,幫助客戶對無形資產進行估價。
也就是說,這份榜單從一定的角度來說,不大可能是花錢就能在裡面排上號的東西,而是一個真正能衡量某個品牌價值的參考依據。
這樣來看,在世界舞臺上排名第九的吉利汽車,如果用最近一個熱詞來形容的話,那一定是豪橫。
吉利汽車突然玩得這麼大其實是有原因的。有人說,不就是買買買嗎?
確實,財大氣粗的吉利通過買買買的方式收到了很多好東西,比如2006收購英國錳銅19.97%的股份;2009年收購澳大利亞DSI(自動變速器專業公司);2010年豪擲18億美元完成沃爾沃收購;2017年收購馬來西亞寶騰51%的股份;2017年入股沃爾沃集團,擁有8.2%的股權;2018年,吉利汽車掌門人李書福成為戴姆勒最大股東……
吉利通過買買買的方式,一步一步擴大自己的商業版圖。現如今,它是這樣的:
問題又來了,造車這個東西,真的僅憑藉買買買就能變強嗎?
答案是否定的,隨便幾個例子就能很好地反駁這個觀點。比如北汽福田在2014年收購的德國汽車品牌寶沃,巔峰時期比奧迪寶馬更厲害,北汽福田不僅沒能盤活復興,反倒出現巨額虧損,無奈賣給神州。
再比如:北汽收購破產後的薩博部分技術和資產,然後打造出紳寶品牌,雖然有幾款車型身上能看到薩博的影子,但並沒能好好利用薩博留下的東西,紳寶品牌發展並不算好。相比來,或許只有上汽收購的名爵和榮威相對發展較好。
而吉利呢?發展可謂是相當好。
以吉利收購沃爾沃為例,吉利始終堅持放虎歸山、充分授權、探索發展、深度協調。一方面,尊重沃爾沃原有的管理、技術創新能力及其全球運營,另一方面,不斷探索實現雙方深度協同的方式。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既不傷害沃爾沃的品牌價值,也能通過技術轉讓、合作研發的方式為幫助吉利技術向上。
而今,吉利已經擁有SPA、BMA、CMA、PMA四大基礎模塊架構,覆蓋A0至E級車型,兼容燃油、混動、純電等多種動力,率先邁入了模塊化架構造車的新時代,同時也有了領克、極星這樣的衍生高端品牌。
從吉利本身來說,現在已經成為自主品牌的標杆,連續三年銷量破百萬並且蟬聯自主品牌銷冠。
從沃爾沃角度來說,根據沃爾沃汽車公布2019年財報,沃爾沃連續六年實現創紀錄增長,並首次在2019年突破70萬銷量大關。2019年營業收入達到2741億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幣約1981億),同比增長8.5%;營業利潤為143億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幣約103億),同比增長0.8%。
吉利收購沃爾沃是汽車歷史上的奇蹟,收購之後吉利和沃爾沃的發展也是汽車史上的奇蹟。所以,到現在還認為吉利僅僅是通過買買買就變強的嗎?顯然,也要看怎麼買,買來之後怎麼用。
說到最後,再回到文首的問題:自主品牌現在真的還很差勁嗎?並不,以前很差並不代表現在很差,吉利汽車入選全球最具價值前十汽車集團,足可說明,中國汽車品牌也有值得豪橫的地方,至於那些看見國產車就開始動鍵盤的人,估計是跪久了站不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