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壹心理
ally|作者
樸素的樹、如歡|編輯
網絡|圖源
今天,壹心理想跟你聊聊「婚鬧」。
婚鬧,丟了臉,也差點要了命
大街上,一個男人只穿內褲,被關在鐵籠子裡。
身上都是雞蛋殼、粘稠的蛋液和綠色的油漆,這是拍電影?
不,是婚鬧。
被潑綠漆的男人,正是新郎本人。
圍觀的人興奮地拍照拍視頻,像在參加狂歡派對。
這哪兒是娶親,分明是「私刑」!得有多大仇,才能把好好的婚禮鬧成這樣啊?
且不說阻礙交通,給行人和環衛工人帶來多大麻煩。
只說潑油漆這事兒,太危險了!
要知道,油漆中的溶劑大多是易燃液體。
可以簡單理解為:潑油漆=潑汽油。
因為油漆著火的事故,不在少數。
2009年11月,貴州遵義,新郎被潑了滿身油漆,不小心著火後,全身95%燒傷。
出事後,那些婚鬧的人都跑了。
如果不是妻子不離不棄,誰也不知道,這個男人能不能挺過去。
即便挺過去,他也不再是以前那個精力旺盛、體格健壯的小夥子了……
你只想結個婚,有人卻想要你的命。
2018年,被圍攻到只剩內褲的新郎想穿過馬路躲回家,不幸發生車禍,顱骨骨折,顱內出血。
這個躺在地上,渾身黑漆漆的男士,就是被惡搞的新郎。
被發現時,他身上流出的血已經被染成了黑色。
還有新郎只穿內褲,被綁信號燈上,屁股上還掛了一串點燃的爆竹。
想想都疼。
結婚本應喜氣洋洋,卻被鬧得像罪犯一樣狼狽,甚至喜劇成悲劇,喜事變白事。
我們永遠不知道,低俗婚鬧會鬧到哪種地步。
婚鬧,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
2016年,在重慶,有一場婚禮,公公胸前掛著「天下第一燒火佬」的牌子,用平板車拉兒媳婦回家。
燒火佬,意思是扒灰專業戶,指的是公媳之間亂倫。
結婚時公公掛這樣的牌子,並不是個例。
你以為這就是最惡俗、最過分的了麼?
掛牌子,至少還停留在意淫階段。
而去年的一個婚鬧,就更噁心了:婚禮上,公公抱著兒媳激吻了17秒!
不知道這位兒媳以後要怎麼面對自己的公婆?
一位網友曾爆料,有些地方婚鬧會把公公和兒媳綁一起親,還會開「兒媳懷公公小兒子,給老公生個弟弟」的玩笑……
實在太太太過分了!
最低俗的婚鬧,也莫過於此。
李安曾說:婚鬧,是中國人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
太多婚鬧,都充滿了「肆無忌憚性解放」的意味。
比如:
● 新郎被扒光
● 強迫新郎新娘有親密行為
● 新郎新娘被掛上「姦夫淫婦」的牌子遊街
● 新郎女扮男裝,穿上胸罩,胸罩裡還要放兩個大蘋果
婚鬧,已經鬧得太出格,而一旦出格,就會出事。
某婚禮上,多名男子起鬨,把伴娘們推倒在床上動手動腳,其中一名男子還脫了褲子,現場一片混亂。
這哪兒是婚鬧?分明是性侵。
其實,在婚禮上「合理」耍流氓,由來已久,在江西萍鄉一帶,曾流行婚禮上由女方聘請一兩個青樓女子當伴娘,供男性賓客任意調戲。
但,過去的習俗,不能作為犯罪的理由。
2013年,山東曾發生一起轟動全網的「伴娘事件」。
婚禮當天,年僅16歲的伴娘小麗被十幾個男性關進一個房間,還鎖了房門。
事後她回憶:
「我被推倒在床上,有人衝上來亂摸,我不停反抗,他們就把我的衣服扒了,十幾個男的往我身上壓過來,我根本無力反抗,他們在我身上到處亂摸。」
任憑她怎麼哭喊,都沒有人來制止。
回家後,小麗精神恍惚,一直想不開,兩次自殺未遂,小麗爸爸不得不放下全部工作,一步不離地陪伴女兒。
如花似玉的年紀,本來充滿了對婚禮的憧憬,卻遭遇這樣的噩夢。
不知道小麗怎麼才能走出這次陰影。
這樣的婚鬧,已經不是惡俗,而是犯罪了。
婚鬧,不僅是素質的問題
前段時間,鳳凰數讀一組數據顯示,婚鬧主要出現在山東、雲南、河南、陝西、廣東等地。
小城市和鄉鎮更多,大城市則相對少一點。
於是,抵制「低俗」婚鬧時,不少網友點名道姓,哪兒的人低俗,哪個地方素質低。
可婚鬧,真的是因為素質低嗎?
遠的不說,就說包貝爾的婚禮。
伴郎團要抬起柳巖扔進水池,
要知道,柳巖作為伴娘,穿的是又薄又透的裙子。
如果溼透了,該多狼狽。
這些人素質低嗎?
當然不。
他們是:韓庚、杜海濤、王祖藍、曾一竣。
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都頗注重公眾形象。
出格的婚鬧,跟素質無關,跟攻擊性有關。
攻擊性,每個人身上都有。
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著名的津巴多監獄實驗。
專門研究「邪噁心理」的津巴多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在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系辦公樓地下室建了一個模擬「監獄」,挑選了24名大學生參加實驗。
這些大學生都是家境良好,情感穩定,身體健康,遵紀守法的人。
主試隨機為他們分配角色,一部分人扮演「看守」,另一部分人扮演「罪犯」。
實驗剛開始時,「看守」與「罪犯」沒多大差別,甚至還在一起嬉笑打鬧。
慢慢地,「看守」進入「狀態」。
「看守們」要求所有「罪犯」遵守他們制定的規則。
不遵守的話,「罪犯」就不能再閱讀、寫信、聊天。
後來,只要有一點點反抗,「罪犯」就會被剝奪進食、睡眠、清洗或被探訪的權利。
「看守們」對「罪犯」越來越粗暴:他們讓「罪犯」徒手清洗廁所,在他們做伏地挺身時坐在他們身上,最後甚至對「罪犯」進行性羞辱。
為期兩周的實驗,僅僅六天,就因為被試們的病態反應,不得不叫停了。
為什麼平時溫和善良的學生幾天內會變得心狠手辣?
因為環境,給了他們可以釋放攻擊性的機會。
1974年,女藝術家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有一場藝術表演。
她準備了72件道具,有玫瑰、蜂蜜、口紅、剪刀、匕首等物品,還有一把上了子彈的槍。
她說:允許任何人挑選任意幾樣物品對待她,並且不追究法律責任。
然後,她給自己打了麻醉針,時效可以持續6小時。
一開始,大家只是試探性地在瑪麗娜身上亂畫,看她確實沒反應後,人性的黑暗釋放了。
有人割開她的衣服,有人劃破她的肚皮,有人割開她的喉嚨吸血,有人惡意騷擾她的身體,拍下她的裸照讓她自己拿著。
最過分的是,有人讓她自己拿著手槍,對準自己的頭……
到最後,原本美麗優雅的瑪麗娜變成了這樣。
而這一切,跟素質無關,有合適的機會。天使也可能釋放自己的攻擊性,變身魔鬼。
婚鬧,亦是如此。
不要讓婚鬧,成為釋放攻擊性的理由
在弗洛伊德看來,性和攻擊,是生命的驅力。
可惜,我們的主流文化對這兩者的態度,向來都是「壓抑」和「迴避」。
談性很可恥,談攻擊性很危險。
你要聽話,要懂事兒,要順從,不能叛逆,不能太有主見……
因為,我們都不喜歡被攻擊。
可是,攻擊性,是天生的,是不可避免的。
婚鬧者喜歡說什麼「大喜的日子,讓大家高興高興」。
為什麼他們不脫自己的褲子,在自己屁股綁上爆竹,澆上一桶綠漆,高興高興呢?
因為,婚鬧者之所以高興痛快,就是因為釋放的是自己的攻擊性。
這種自私,是以別人的壓抑和痛苦為前提的。
婚鬧,要的是熱鬧,不是胡鬧,更不是藉機無底線地放縱。
用合理的方式處理自己的攻擊性,才是現代文明人,最該做的事。
什麼是適合的方式呢?
在心理學上,攻擊性有合理的方式處理。
第一種是轉化,比如,可以去健身、跑步、拳擊、摔跤等等,用運動的方式釋放自己的攻擊性。
第二種是升華,比如可以參與辯論,去寫小說,去學習,去參加比賽,獲得更多的知識,更高的成就。
這些,都是更高級的釋放自己攻擊性的方式。
比別人厲害,就是對別人最大的攻擊。
點個在看,抵制低俗婚鬧,抵制一切陋習。
世界和我愛著你。
參考資料:《我們分析了這五年的新聞,發現山東人最愛鬧婚》,網易新聞數讀,2017年10月20日
- The End -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