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上午,由江蘇省鎮江市政府、財團法人臺灣臺南市奇美文化基金會主辦的「奇美博物館珍藏展」在鎮江博物館開展。國臺辦常務副主任鄭立中,副省長許津榮,江蘇省臺辦主任王榮平,臺灣奇美集團創辦人、奇美文化基金會法人許文龍,市委書記張敬華,代市長朱曉明共同為開展儀式剪彩。
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鄭建邦,市領導李國忠、秦景安、張洪水、李小平、陳蘇、王萍、宋餘慶、宦祥寶、宋敬偉,臺灣奇美公司董事長廖錦祥,臺灣奇美公司副董事長、鎮江奇美董事長許春華以及省內近200名知名藝術家出席開展儀式,並與上百市民共同參觀了展覽。
鄭立中在開展儀式上說,臺灣奇美博物館與鎮江博物館合作,將館內珍藏的14世紀至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部分油畫、雕塑作品首次在大陸亮相,開啟了臺灣民間博物館與大陸地方博物館交流合作的先河。明年奇美博物館新館落成之際,鎮江博物館將赴臺舉辦佛教精品展,這種用兩地互展推進民間互動的嘗試,順應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新形勢,順應了兩岸同胞共享和傳承文化藝術的需求,構建了兩岸感情的新平臺。鄭立中對鎮江市與臺灣「手牽手的經濟合作,心連心的文化交流」的做法表示肯定。
許津榮在講話中指出,傳承優秀文明成果,守護人類精神家園,是兩岸人民共同的責任與擔當。奇美的珍藏跨海來鎮,讓人感受到濃濃的藝術氣息,更感受到濃濃的親情。在江蘇與臺灣的合作中,鎮江是臺資企業密集的地區,希望通過此次展覽更進一步加深兩岸民眾血濃於水的感情,開創兩岸多方合作的新局面。
張敬華在致辭中表示,在這春暖花開的日子裡,鎮江迎來高朋滿座,分享和見證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盛事,令人振奮。作為奇美博物館在大陸第一次跨海舉辦的大型文物展覽,是奇美島外展出規模最大的一次,也是大陸地方博物館與臺灣民間博物館交流合作的第一次,意義重大。鎮江將把這次展覽作為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增進兩岸人民情誼的新契機和新起點,共同攜手,為推動中華文化大繁榮大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許文龍說,萬物無常,企業不一定會永遠存在,而藝術品卻有機會永遠存在於社會。保存傑出的文化、藝術作品,是對世界的貢獻。許文龍介紹,這次展出精選了65件以兒童、家庭、親情為創作主題的名家名作,大部分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他期盼通過這次展覽加速兩岸文化交流,增進兩岸人民的情誼。
現場,省交響樂團弦樂四重奏組成員演奏了奇美藏品——4把都有400歲以上「年紀」的大中小「馬吉尼」提琴,神奇之音深深震撼了在場觀眾。
本次展出將長達半年,向觀眾免費開放,於10月12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