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是這樣調表的,原來都是騙局,一招教你再也不懼怕車販子!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換一臺性價比高的二手車,市面上很多車的裡程表都是被調過的,給大家分享幾個分辨調表車的方法。如今的二手車市場,調表車的「偶遇率「是非常高的,也經常有人問我有沒有方法能判斷車輛是否調過表,答案是:有!但僅限於特別專業的技師,普通消費者基本看不出裡程表是否動過手腳。原來都是騙局,一招教你再也不懼怕車販子!因為調表也並非武斷,商家會結合二手車的實際車況成色來調整相對應的公裡數,否則很容易被人識破。考慮到小白用戶,我根據個人總結的一些經驗,簡單的教大家一些如何快速判斷是否調表車的邏輯、方法和常識!
可能在二手市場最常見的也就是調表了,10萬公裡數調到4萬公裡,簡直太坑爹了,雖然很多二手車的商家一再強調他們不調表,但是也保證不了他們在收車的時候個人賣家沒有動過手腳啊。說個案例:就在今年的夏天,小編的一個朋友屁顛屁顛的去二手市場買了一輛豐田凱美瑞,從車況各方面來看保養的非常不錯,而且公裡數是5萬,但是買回家後他的一個親戚是評估師,給他看完後,大呼屌絲你上當了,仔細一檢測這臺車應該跑了20萬公裡了,整整被調了15萬,後來才知道,這兩凱美瑞之前是一個租車公司保養的當然好了。
假如你老是感覺車的公裡數被動過,不防看看內飾的磨損程度,來估計一下公裡數,內飾主要觀察的幾個位置是:檔位杆下面的防塵套、門把手內側、拉手拉出時的生澀度、中控的按鈕和座椅的磨損。來簡單估算一下此車的使用是否被調表過!
調表很難嗎?
我見過調表車的調表過程,整個過程也就不到5分鐘,而且調表的成本特別低,一般行情價就是100元上下,而且調完表的車的儀錶盤公裡計數、安全配置等功能在檢測時表現均為正常,除了少數稀有高端車型外,想造假都是可以的。現在的調表已經很常見了,而且針對這方面的技術還有專門調表機構,為什麼這麼吃香?公裡數越少越能賣個好價錢唄。
但是百萬豪車就沒人敢動了,為什麼?百萬豪車的每一次保養都是在4S店,而且他的所有數據都可以在車鑰匙中顯示,車鑰匙裡有個晶片,豪車都可以這麼檢測,所以也沒有人腦殘的回去改動豪車數據。
輪胎
第一就是看輪胎,平常的輪胎使用公裡數都是5萬到6萬公裡,如果輪胎上的稜角磨損非常嚴重的話就說明已經超過了5公裡,如果4個輪胎的檢測結果都不一樣,他肯定是一臺事故車輛,所以4個輪子的磨損度不一樣,但是如果這臺車在賣車的時候4個輪胎都是新的話,那還用說嗎?肯定是超過6公裡以外了,輪胎造的太狼狽才更換的。
看主駕座椅
看座椅成色,首先得要求座椅是皮質,絨布、羊毛的直接跳過就好。包座椅套的比包方向盤套的還多,那座椅成色還可以參考嗎?答案是可以。座椅是被整個屁股蹂躪,方向盤只是被手掌和手指撫弄,二者受到的衝擊豈可同日而語?包了座椅套的可以減少摩擦引起的包漿,但是卻避免不了長期擠壓帶來的褶皺甚至開裂。看上面這個是戴座椅套,但是裡程30萬公裡的座椅!
通過方向盤、踏板磨損度來進一步判斷
方向盤和加速踏板、剎車踏板及離合踏板的磨損程度,都直接的反應了車輛的使用頻率高低,因為是車主平常開車過程中,接觸最多的部件,不少人喜歡套方向盤套子,儘管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磨損,但仍可以從細節部分看出來。
都是騙局,一招教你再也不懼怕車販子就是看!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