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2020-12-22 信網

原標題: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

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

「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災害、非洲豬瘟等風險挑戰,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領域新舊動能轉換,農業農村工作穩步推進。

5年時光,不負韶華,一路風雨兼程,「藍圖規劃」變為「現實畫卷」,億萬齊魯兒女共同見證山東「三農」工作榮耀時刻,繪就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時代畫卷:糧食生產連年豐收,農村改革持續深化,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農民收入不斷增加,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支撐。

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有力——

糧食總產連續7年千億斤以上

「菜籃子」「果盤子」供給充足

513.84億斤!今年,山東迎難而上抗疫情、保春耕,克服乾旱、倒春寒、風雹等不利因素影響,夏糧總產量再創歷史最高水平。

回眸5年發展歷程,山東堅定扛牢農業大省責任,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全省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2億畝以上,劃定5247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403萬畝棉花生產保護區。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6113萬畝。今年全省糧食總產達到1089.4億斤,今年夏糧總產、單產雙創歷史新高,全年糧食生產有望實現「夏增、秋增、全年增」,總產連續7年達到千億斤以上。

山東貫徹落實中央「像抓糧食生產一樣抓生豬生產」的指示要求,堅持非洲豬瘟防控和穩定生豬生產兩手抓,生豬存欄自2019年8月份在全國率先實現止跌企穩以來,連續平穩回升,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生豬存欄量達到2623萬頭,恢復到2017年的86%,預計明年年底恢復到常年水平。肉類、水果、蔬菜、水產品、花生產量分別佔到全國9%、10%、11%、13%和16%,穩居全國前列,「菜籃子」「果盤子」供給充足,較好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

農業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4.56%

農產品出口額居全國首位

要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技術裝備支撐能力明顯增強,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提高。2019年,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4.56%,高於全國5.36個百分點。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7.85%,高於全國近17個百分點,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8%。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迅速,家庭農場達到8.2萬家,農民合作社22.3萬家。

回首5年的發展之路,山東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各類社會化服務主體13.6萬家,2019年全省農業生產託管服務面積達到1.46億畝次。農業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快,首個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落戶濰坊。2019年,全省農產品進出口總額達到2308億元,其中,農產品出口額達到1234.5億元,連續21年位居全國首位。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農業合作積極推進,2019年,全省農產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規模分別達到196.3億元和357.4億元,多元開放的農業對外合作格局正加快形成。

農業綠色發展取得新進展——

化肥農藥連續多年「雙減」

漁業轉型升級駛入快車道

綠色是農業現代化的基色和底色。5年風雨歷程,山東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積極打造農業綠色發展的亮麗名片。

實施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加快推進。積極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用量和強度連續多年實現「雙減」,截至去年底,全省化肥、農藥使用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4.7%和20.53%,提前完成下降6%和10%的任務目標。全省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89.8%,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4.6%,農膜回收率達到89.4%,提前完成國家規定目標。棗莊市、齊河縣先後獲批國家級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滕州市、齊河縣納入全國首批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支撐體系建設試點。

實施生態健康養殖、養殖尾水治理、水產養殖用藥減量、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水產種業質量提升等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推進漁業轉型升級,累計創建省級以上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500餘家、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範縣5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44個。

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3市18縣被命名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縣,85個縣被命名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農民收入不斷提高——

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775元

產業融合迸發新活力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

「十三五」期間,山東農民最大的感受,就是腰包鼓了起來——2019年,我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775元,較2015年增長37.5%,增速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幅。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由2015年的2.44:1縮小到2019年的2.38:1,低於全國2.64:1的平均水平。

農民脫貧增收奔小康,得益於我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速形成的有效支撐。放眼齊魯大地,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過萬家,創建壽光蔬菜、煙臺蘋果兩大千億級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累計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8個、省級52個,國家農業產業強鎮59個,省級以上田園綜合體46個,初步構建起了國家、省、市、縣四級產業園體系,產業融合發展載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小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日趨完善,帶動農民增收能力顯著增強。

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舊貌換新顏美麗更宜居

農村公共服務不斷完善

農村人居環境直接影響我國整體人居環境的水平,關係到廣大農民的健康福祉和社會文明和諧,更關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國家穩定發展大局。

5年來,山東各級黨委、政府紮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組織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系列戰役,全省動員7.3萬個行政村,清理生活垃圾1200多萬噸,村容村貌發生較大改觀,農村垃圾清理效果明顯。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加快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一類地區農村改廁覆蓋率達到90%以上,讓鄉村成為充滿魅力和希望的一方水土。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和汙水治理,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行政村達到95%,完成生活汙水治理的行政村達32.39%。推進農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堅專項行動,已完成新建改造農村公路4.2萬公裡。

「鄉村振興了,環境變好了,鄉村生活也越來越好了。」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路、水、電、氣、房、暖、網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教育、醫療、養老等農村公共服務不斷完善。

農業農村改革持續深化——

率先基本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

877.76億元農業保險護航農業

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山東強化制度供給,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10月29日,山東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揭牌,在全國率先推出「交易鑑證+抵押登記+政策擔保+風險補償+風險緩釋+不良處置」的農村產權交易與農村金融相結合服務模式,助力盤活農村低效、沉睡資產,開闢農村產權抵押融資渠道,為鄉村振興賦能。

農業農村改革的路上,山東始終走在前列。在全國率先基本完成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省試點。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99.86%的村(組)完成成員身份確認,99.75%的村(組)成立了新的集體經濟組織並完成登記賦碼,99.55%村(組)完成股權證書發放,沂水縣等5個縣(市)先後被確定為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典型單位,武城縣農村集體資產股權質押貸款等7項經驗做法被農業農村部在全國推廣。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土地流轉面積達到3890.4萬畝,佔家庭承包經營面積的42.3%。 加快推進省級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確定了濟南市長清區等28個縣(市、區)進行先行先試。紮實推進縣域農村綜合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實現交易額248.9億元。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日益完善,流轉管理和服務不斷強化。

加大農業保險改革力度,為山東農業生產撐起「保護傘」。2019年,小麥、玉米、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承保覆蓋率達到75%以上,全省種植業參保面積7400多萬畝,為1670.32萬農戶提供風險保險877.76億元。

明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山東將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交出開局之年的好答卷,億萬齊魯兒女將乘風破浪、逐浪而行,打造山東「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富春山居圖」。

山東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將咬定青山不放鬆,錨定「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定位,聚焦打造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先行省、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引領省,凝心聚力,精準謀劃,奏響農業現代化路上的「齊魯音符」。

新時代,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山東農業農村部門不忘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要求,實施「百園千鎮萬村」工程,培植新產業新業態,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通過產業載體建設和輻射帶動做強農業;以實施美麗村居「四一三」行動為抓手,打造山東特色的美麗宜居鄉村;加快土地確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激活農村資源要素,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奮力打造「三生三美」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來源:大眾日報編輯:伏儀]

相關焦點

  •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  「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  農業農村改革持續深化——  率先基本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  877.76億元農業保險護航農業  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山東強化制度供給,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
  • ...潛力在鄉村!「最強大腦」匯聚青島,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貢獻智慧。青島作為山東經濟發展的龍頭,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肩負著重要責任。作為一個城市化、工業化快速推進的沿海開放城市,青島最大的薄弱環節在鄉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鄉村。圍繞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青島全面發起鄉村振興攻勢,一條城鄉深度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路子正在延展。
  • 青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打造齊魯樣板先行區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青島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打造齊魯樣板先行區「十三五」以來,山東省青島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奮力打好鄉村產業、生態、組織、人才、文化、改革六大攻堅戰,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山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
    兩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牢牢扛起「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重要政治任務,統籌謀劃、勇探新路,全力寫好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三農」篇章。省委、省政府深入領會和運用這一科學方法論,建立健全省負總責、市抓推進、縣鄉抓落實的農村工作機制,加快構建鄉村振興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凝聚起打造樣板的強大合力。省、市、縣均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主任的農業農村委員會。省委成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5個工作專班,每個專班由2名省級負責同志任組長,推動相關工作運轉有序、協同高效。
  • 政前方丨打造「樣板中的樣板」!青島鄉村振興的濃「農」深情
    半島全媒體記者 崔璞率先走在前列,勇做「樣板中的樣板」。青島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濃「農」深情,青島市兩會上關於鄉村振興、美麗鄉村的關注從不缺少。農,大業也,農固,天下安。鄉村興則國家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 山東沂南縣著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今年以來,沂南縣在系統推進汙染防治攻堅行動的同時,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沂蒙新高地。為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沂南縣制定了《2020年環保攻堅行動方案》,開展了工地揚塵、道路揚塵、工業汙染、機動車整治、水環境治理等12個專項行動。強化重點區域整治,實行汙染源實時掃描監控,落實分區分級分工精細化管理。
  • 臨沂臨沭縣鄭山街道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之「臨沭樣板」
    近年來,鄭山街道聚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科學規劃、突出特色,示範引領、梯次推進,部門協作、群眾參與」的工作思路,高點定位,深挖特色,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連片治理,在全縣9個鎮街中率先實現了美麗鄉村建設行政村全覆蓋。
  • 濟南:「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莊規劃設計大賽徵集作品
    12日,記者從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了解到,近日,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在全省組織開展了2020年山東省「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莊規劃設計大賽,濟南市將於2020年5月底前集中向大賽技術指導組提交推薦參賽項目,高校師生和具有相關資質的單位和聯合體可參加,有意願者可將相關資料直接報送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 小黃瓜助力打造鄉村振興「曲堤樣板」
    作為傳統農業大鎮,今年以來,曲堤街道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推動黃瓜產業提檔升級,打造鄉村振興「曲堤樣板」,助力濟陽奮力實現北部新區建設新突破,向高質量中心城區邁進。立足優勢科學謀劃 打造黃瓜種植「金名片」每天早上6點,曲堤街道黃瓜交易市場就開始熱鬧起來,瓜農們看著自己一筐筐的黃瓜集裝成箱被運往全國各地乃至全球,臉上樂開了花。如今,黃瓜成為曲堤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曲堤街道也因此被譽為「中國黃瓜之鄉」。
  • 青島農業大學參加「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論壇
    12月4日至5日,由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山東省農業農村廳、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青島市農業農村局、青島西海岸新區管理委員會承辦的「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論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辦,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幹傑在論壇上做主旨報告。
  • 勇立潮頭 奮楫爭先
    4月23日,市委書記徐惠民在港閘區專題調研,要求港閘區積極應對形勢變化,提升發展目標定位,奮力爭當全方位融入蘇南的橋頭堡、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排頭兵。
  • 齊魯樣板村的「樣板」範兒
    不過,如今的新周村,村容整潔、村風文明、村民幸福,不但先後榮獲省級文明村、市級美麗鄉村等榮譽稱號,更是搭上「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的發展快車,成為未來可期的後起之秀。而長清區農產品展銷中心的建設更是讓新周村齊魯樣板村的特殊身份得以凸顯。這也就是孫義衛那麼重視,掐著時間表來推進的原因。其實,這個農產品展銷中心在孫義衛的計劃裡一開始只是一個文昌街道農產品展銷中心。
  • 青島勢起|三個關鍵詞再造鄉村振興「青島樣板」
    5月9日舉行的鄉村振興攻勢推進情況質詢會議揭開了答案——「這個平臺上的產業要最強、農民要最富、農村要最美。通過示範區建設,打造一個城鄉融合、城鄉一體化的樣板區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先行區、美麗宜居的示範區、農村改革的實驗區。」更重要的是,這場質詢會議中,三個關鍵詞的提出令「青島路徑」愈加清晰。
  • 海南自貿港:勇立潮頭揚勁帆
    「十三五」時期,海南堅定不移推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生根,自貿港建設順利開局——勇立潮頭揚勁帆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的時間節點上被賦予非同尋常的意義。「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順利開局。」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平原: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被評為省級鄉村...
    1月14日,我市召開「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發布會上,平原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魏凱章介紹了平原縣實施全域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十三五」期間,平原縣大力實施全域鄉村振興戰略,暢通體制機制,推動改革創新,五大振興全面起勢、互促共進,為德州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率先突破貢獻了平原力量。在2019年山東省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平原縣獲「一等」縣(市區)。成功入選全省第二批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範創建縣,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被評為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
  • 發現新「齊跡」|得益乳業:調優農牧業產業結構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本
    得益乳業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積極響應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決策部署,投資10.88億元,在高青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包含現代品牌農業、現代規模養殖、農牧文化觀光、飼料加工四個核心板塊。「我們天天喝的得益牛奶原來是這樣生產出來的!」一位記者感嘆道。走進得益乳業的擠奶轉盤廳,一個巨大的轉盤呈現在記者眼前。
  • 構建新發展格局 鄉村振興何處著力——專家學者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在青島舉辦,專家學者共商鄉村振興事業,共話齊魯樣板打造。(□記者張忠德報導)  □ 本報記者 毛鑫鑫  「『十四五』時期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放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一大背景下。」  「要千方百計提高農產品充分供給的安全程度,牢牢把握農業產業安全的主動權。」
  • 橫瀝全域創建「美麗宜居村」,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推進全域創建「美麗宜居村」,打造鄉村振興「橫瀝樣板」。近日,記者從橫瀝鎮召開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會議獲悉,該鎮提出以創建全國文明鎮為契機,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一把手」工程與建設灣區活力生態文明小鎮有機結合、統籌推進,努力實現「三個美好」。
  • 連路串水開花——鄉村振興的玫瑰路徑
    而北石硤村的變化只是玫瑰鎮「玉帶玫香」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推進過程中的一個縮影。「四通八達」的連村路、生態活力的水系長廊、爭奇鬥豔的「玫瑰花田」、宜居宜業宜遊的主題村落和「三產融合」的特色產業,一幅幅帶有玫瑰元素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鄉村振興的號角一吹響,玫瑰鎮就「整裝待發」,乘著鄉村振興的快車,緊緊抓住國家級平陰玫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先導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玫瑰縣城拓展區四大機遇。
  • 「促進鄉村振興 全面建成小康——第三屆莫幹山會議」明日召開...
    「促進鄉村振興 全面建成小康——第三屆莫幹山會議」明日召開,我們德清見!9月23至25日由民革中央和浙江省政協聯合主辦的「促進鄉村振興 全面建成小康—第三屆莫幹山會議」將在德清隆重召開,會議緊扣鄉村振興主題,廣邀全國「三農」相關單位和專家學者,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分享經驗、凝聚智慧、共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