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光風——明人書札詩翰鑑賞(四)

2020-12-23 騰訊網

名稱劉夢松 行書七言詩

作者劉夢松

作者生卒明代

形式冊片 水墨灑金箋

尺寸30.9×15.9 cm. 12 1/8×6 1/4 in. 約0.4平尺(每幅)

鈐印:鄰蒼、劉夢松、文圃山人 釋文 遙望仲山生紫煙,郭家夫子舊躭玄。北雍虎觀麾王塵,西蜀龍湖擁寇鞭。洞裡綺羅開燕喜,階前冠蓋又蟬聯。一聲九囀鶴南曲,杖屢于于不記年。 劉夢松。 劉夢松,字國夏,號璘蒼。明代同安縣人。萬曆十六年(1588)舉人,二十三年(1595)進士,授揚州歷國子監助教、刑部主事、台州府太守、江西按察副使。

名稱袁應泰 行書七言詩

作者袁應泰

作者生卒?-1621

形式冊片 水墨灑金箋

尺寸30.8×14.9 cm. 12 1/8×5 7/8 in. 約0.4平尺(每幅)

鈐印:午未連捷、應泰春伯 釋文 郭家老翁黃髮叟,高節清風世罕有。少年卓爾志不群,千古聖賢期尚友。蒐羅墳史功彌勤,蹈履準繩動無苟。懷奇弗售甘窮居,籲俊公車因結綬。廣文嘯詠苜蓿盤,遷喬振鐸司成後。銓曹擬擢向烏臺,減年自恥寧株守。奉職司徒郎署間,榷稅尤能遠利藪。爰乘五馬刺蜀都,龔黃未許出其右。攀轅那肯選一錢,解組惟思種五柳。歸來卜築仲山隅,架上遺編親訓授。藜羹藿食可充腸,短褐敝裘憑露肘。語及錙銖不義財,赬面汗膚忙卻走。天心與善何所私,保艾爾躬昌厥後。一朝佳胤六翮齊,萬裡風雲倏驤首。定省難忘孺慕心,請告西歸圖介壽。錦衣豈為耀鄉閭, 袖只求娛父母。跨鶴仙翁歌紫芝,起鳳郎君進春酒。仲山松柏鬱蒼蒼,願與高堂共長久。年家晚生袁應泰。 袁應泰,字大來,鳳翔(今陝西鳳翔)人。萬曆進士,授臨漳知縣。後為河南右參政,以按察使治兵永平。時後金屢興兵攻邊,袁練兵繕甲,凡關外所需,均供應充足。後升任兵部右僉都御史,代熊廷弼經略。

名稱黃汝亨 求書帖

作者黃汝亨

作者生卒1558-1626

形式冊片 水墨紙本

尺寸23×49 cm. 9×19 1/4 in. 約1.0平尺

鈐印:黃汝亨印 出版:珂羅版本《明代名人書札》圖40,文雅堂,2002年。 說明:上款人「凡夫道丈」應是趙宧光(1559-1625),其字凡夫,一字水臣,號廣平,太倉人,趙宋王室之後。隨其父「移家吳市」(蘇州),乃與王穉登隔河而居。趙宧光生而倜儻,泛覽經史,貫串百家,尤精於篆書,策名上庠,終生不仕。娶陸師道(1511-1574,文徵明弟子,嘉靖十七年進士)之女陸卿子為妻,夫唱婦隨,皆以詩文名於世。萬曆甲午(1594)春,凡夫遵先人遺言,始於蘇州西部覓地,乃於吳縣寒山之陽,迎葬雙親靈櫬,並築室墓旁,攜眷山居,從此足跡不入城市。其詩文雋雅,談藝亦以「雅」為宗,著有《彈雅》十六卷,有天啟二年刻本。 其所在寒山別墅群,充滿著濃鬱的隱士情趣,幾乎成了蘇州城名宦的後院。趙氏在此居住期間,結交了百餘名文壇精英,幾乎涵蓋整個晚明文壇:一是首輔閣部,如申時行、葉向高等;二是封疆大吏,如曹學佺、黃汝亨等;三是地方官員,如鄧雲霄、馮時可;四是山人布衣,如朱鷺等。 釋文 久不奉晤丈矣。不佞已乞身一丘。每思就桐陰荷淨處,領略玄論,展契闊。多愁多病,不能出門也。新安友人吳德褧,大雅不群。久慕有道,未得造謁,而慕丈法書,今之李蔡也。家新構一齋,踞山水佳處,欲乞丈名筆為榜為聯,諸體眾妙,俱願得之。恐無因至前,託不佞通款,誠諒丈無所靳。俾中翰奉作世珍耳。發書時亦值病虐之餘,不能及其它,惟垂諒,不知丈杖履亦到西湖否?把臂未定,可勝耿然。 十八日汝亨又頓首。凡夫道丈先生。衝。 黃汝亨,字貞父,錢塘人,文學家黃裳(1517-1597)之子。其年十八(1575)即被茅坤延至家中與其仲子國縉同學,「鹿門(茅坤)、具區(馮夢禎)諸先生皆折節下之」(顧起元《寓林集序》),並且「以文學受知督學滕公」。萬曆二十六年(1598)進士,除進賢知縣,授南京工部主事,歷任禮部郎中,官至江西提學僉事、江西布政司參議。「所稱弟子著錄幾萬人」。善書,行草合蘇米之長,媚不掩骨,韻能成法。著有《天目記遊》、《廉吏傳》、《古秦議》、《寓林集》、《寓庸子遊記》等。是晚明著名小品文作家。

名稱俞琬綸 致「仲亨姊丈」札

作者俞琬綸

作者生卒1576-1618

形式冊片 水墨紙本

尺寸28.5×32.5 cm. 11 1/4×12 3/4 in. 約0.8平尺

鑑藏印:脈望山房 說明:「脈望山房」藏印,明代常熟藏書家趙琦美(1563-1624),字元度,號清常道人,以「脈望館」名其室,藏書有名於時。 按語:俞琬綸,晚明蘇州人,文採風流,映照一時。嘗官西安知縣,以有名士風被劾,歸裡以著述終老。亦擅書,傳世不多,此札致其姊丈,提按起落,疏密聚散皆在不經意中見姿媚,頗有春花搖落,滿地繽紛之美。 釋文 震澤作池,縹緲列屏,杏梅錯繡,流雲布茵,並於弟床幾間,爭妍比麗,南面之樂不與易矣。而不得與仲亨開襟觴詠其間,山靈怏然耳,思兄煩渴,幸與郎君朝夕,差以為慰。兄北遊何日,此遊甚壯,然所挾不貲,得毋小困乎。弟所負兄者,亦乞少綴行李,而一時尚不可及,向來鄣顏無賴,猶得以夙愛自解,今兄有急而不能遽為分苟,真臥坐芒棘耳,然弟究非違心者,王孫一飯,銜報在心,不盡所言,公恐己圖記矣,他日歸,只求此人為弟一理病發,幸寄語。小弟琬綸頓首。 仲亨姊丈大人。 孟長在館,故不另柬,倘相見,乞為弟道聲。初間面倒。 俞琬綸,字君宣,長洲(今江蘇蘇州)人。萬曆四十一年(1613)進士,官衢州西安知縣。風流文採,掩映一時。為臺憲所劾,云:「聊有晉人風味,絕無漢官威儀。」琬綸聞之,笑曰:「絕無可稱知己,聊有不無遺憾。」罷官後,以著述自娛。萬曆四十三年,在北京以文記口技。工書,以行草最勝,宗二王,運筆流暢,遒邁衝逸,氣韻超然塵表。詩、詞、樂府均有名於時。《明詞提要》引陳繼儒《明詩選》謂「君宣少有才名,行官越中。未幾病歸,臥疾城南,遂爾淹逝」;並稱其詞「僅有三首而已,未能盡其美備矣」。《康熙蘇州府志》云:君宣風流文採,掩映一時,臨池最勝。有《自娛集》附詞。

名稱繆昌期 致照鄰丈札

RMB10,000-50,000

拍賣會中國嘉德2020年春季拍賣會

作者繆昌期

作者生卒1562-1626

形式冊片 水墨紙本

尺寸25×26.5 cm. 9 7/8×10 3/8 in. 約0.6平尺

鈐印:白箋 鑑藏印:熙載平生珍賞(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吳熙載》第9印,446頁) 邊跋:繆昌期,字當時,號西溪。江陰人,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授簡討。歷官左諭德以東林黨被逮,加酷刑殺之。 鈐印:芸浦 說明:1.邊跋者「芸浦」應為清揚州著名鹽商蕭紹棻。蕭紹棻(1837-1910),字茂林,號芸浦,江西泰和人,家資巨萬,擅書法,喜收藏。 2.此札經吳熙載鑑藏。吳熙載(1799-1870),原名廷颺,字讓之,亦作攘之,別署讓翁、晚學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蘇儀徵(今揚州)人。讓之出包世臣之門,是鄧石如再傳弟子,兼善四體書與寫意花卉,功力深厚。 釋文 屢過尊□問,足下不在,每每悵然。霅川之歸在何日?岕茶有持歸者否?翁九六兄以會事待用,甚急。前業許渠伍拾金,因足下不在,故無從覓至。每月出外償之。今小价歸,足下幸即發五數以往,萬不可再遲也。目下無事□□□未得晤對,有所欲語當郵簡。 昌期頓首。 照鄰丈足下。 繆昌期,字當時,號西溪。南直隸江陰人(今張家港)人。天資聰穎,工詩擅文,史稱「行卷不脛走四方,為諸生已名震天下」。並與東林顧憲成引忘年交,在顧氏家中教書。雖名聞遐邇,卻屢試不第,直到萬曆四十一年(1613)才考中進士,選庶吉士,授檢討。萬曆四十三年,皇太子居所發生了梃擊事件,秉性剛直的繆氏見朝臣掩蓋真相,對草草結案大為不平,其怒斥之言被權臣記恨,從而遭到排擠。於是他只能託病離京,居家讀書修身。天啟元年(1621),明熹宗即位,他重新被召還朝,擔任詹事府左贊善,不久升為詹事府諭德,為東林黨早期人物,被稱為「智多星吳用」。後因東林黨首領楊漣代草彈劾魏忠賢的上疏而遭後者的忌恨,再因汪文言案被捕入獄,慘死獄中。著有《從野堂存稿》、《周易九鼎》、《四書九鼎》、《繆氏家訓》等。

名稱阮大鋮 感賦帖

作者阮大鋮

作者生卒1587-1646

形式冊片 水墨紙本

尺寸28×32.5 cm. 11×12 3/4 in. 約0.8平尺

鈐印:集之、阮大鋮印 鑑藏印:脈望山房 出版:珂羅版本《明代名人書札》圖46,文雅堂,2002年。 說明:1.上款人「與治社兄」應為明末詩人顧夢遊。顧夢遊(1599-1660),字與治,江蘇江寧(今南京)人。出身仕宦世家,復社詩人。崇禎十五年(1642)貢生。與黃道周、龔鼎孳、冒襄等相往來,與張風稱為知己。入清後,以遺民終老。工古文辭,善行草書。晚年閉關,以書易粟,求者成市。著有《茂綠軒集》等。 2.「脈望山房」藏印,明代常熟藏書家趙琦美(1563-1624),字元度,號清常道人,以「脈望館」名其室,藏書有名於時。 按語:阮大鋮明末安徽懷寧人,有才具,然為人險惡,崇禎時居金陵,復社諸名士作《留都防亂揭》逐之。後為南明兵部右侍郎,遂得勢,於是排斥異己,誅殺復社人員,絕不以國家民生為念。此詩札賦贈顧與治,亦當時名人,落款猶能稱社弟,當是作於崇禎年間明代未亡時。阮氏善詩文,書法蘇東坡,圓熟有靈氣,不必以人廢其藝也。 釋文 與治社兄入山相訪感賦指顧寒山翠亦深,悠然卷夢入鍾音。故人篤有停雲思,中夜同為梁甫吟。黃葉遙鳴千嶂雨,青燈靜照一生心。步簷起視星河外,人世桑滄直到今。 其二 世情翻覆歷應知,曠野難陳咒虎悲。忌到鬼神無可避,交當金石孰能移。子云玄有重增草,綺季青多未採芝。努力荷衣兼麥飯,春山豈負白雲期。社弟大鋮具草。請政。 阮大鋮,字集之,號圓海、石巢、百子山樵。安徽桐城(今安慶市樅陽藕山)人。明末政治人物、戲曲作家。明亡後在福王朱由崧的南明朝廷中官至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與馬士英狼狽為奸,對東林、復社文人大加迫害。南京城陷後乞降於清,後病死於隨清軍攻打仙霞關的石道上。所作傳奇今存《春燈謎》、《燕子箋》、《雙金榜》和《牟尼合》,合稱「石巢四種」。

名稱葛徵奇 致爰三孝廉札

作者葛徵奇

作者生卒?-1645

形式冊片 水墨紙本

尺寸26×24.5 cm. 10 1/4×9 5/8 in. 約0.6平尺

邊跋:明海昌葛無奇侍御徵奇與侄爰三孝廉定辰札。張廷濟。 鈐印:張廷濟印、張叔未(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張廷濟》第4、5印,934頁) 說明:1.受信人葛定辰(1606-1664),字爰三,葛徵奇侄,浙江海寧人。崇禎十二年(1639)舉人。明亡後,抱節守志,寄情於詩書畫。或潑墨作山水,或仿古寫篆籀,不求甚工,適意而己。手輯《詠言堂集》。 2.邊跋者張廷濟(1768-1848),原名汝林,字順安,一字說舟,又字作田,號叔未,又號海嶽庵門下弟子,晚號眉壽老人,浙江嘉興人。嘉慶三年(1798)解元。工詩詞,精金石考據之學,收藏鼎彝、碑版及書、畫甚夥。能篆、隸,精行、楷,初規摹鍾、王,五十後出入顏、歐間,晚年兼法米芾。遊戲作梅,頗多古趣。 釋文 尊公病癒兩月,又且老年患痢,自是危症。每家書必訊及之,有言漸愈者,有言如嘗者,而懸念之極,終難放下。以是,託公韓致意,須接明醫。蓋吾寧之所謂醫,原不可恃也,不意狼狽一至於此。價到即走請吳玉溼,緣渠兩郎出痘,此公暮年得子,舐犢之愛,萬難絕意遠行。茲特全仰二水轉請吳茂先,六官之病亦服其藥,為近日武林所特重,但未知肯來與否?已囑文輿敦請。緣伻來昏暮,弗遑兌參,不佞藏有少許,茲奉五錢馳上,俟其有效,再兌換未晚也矣。持來參價繳還,以為途中延醫之費。偶有一小事稽滯,如明日可完,亦即當返棹一候耳。倘茂先又他出,則諸大生亦名家,再酌之。何如? 廿二日燈下,愚叔徵奇頓首。大老侄太史。衝。 手啟 葛徵奇,字無奇,號介龕。浙江海寧人。崇禎元年(1628)進士。授中書舍人,歷任湖廣道御史、川東副史,後升太僕寺少卿,轉任光祿寺卿。居官頗有政績,其人亦富於才情,能詩善畫,寓詩人、畫家於一身。清軍南下,抗清殉國。葛氏迎娶著名才女李因作為側室。二人互為師友,風採駸駸,共傳一代佳話。工詩,著有《蕪園詩集鈔》等。

名稱顧鹹建 致嶽父札

作者顧鹹建

作者生卒1594-1645

形式冊片 水墨紙本

尺寸27×10.5 cm. 10 5/8×4 1/8 in. 約0.3平尺

鑑藏印:熙載平生珍賞(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吳熙載》9印,446頁) 邊跋:顧鹹建,字漢石,崑山人,大學士鼎臣孫。崇禎癸未(1643)進士,選授錢塘知縣。乙酉(1645)城陷,罵賊死。諡忠節。 鈐印:芸浦 說明:1.邊跋者「芸浦」應為清揚州著名鹽商蕭紹棻。蕭紹棻(1837-1910),字茂林,號芸浦,江西泰和人,家資巨萬,擅書法,喜收藏。 2.此札經吳熙載鑑藏。吳熙載(1799-1870),原名廷颺,字讓之,亦作攘之,別署讓翁、晚學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蘇儀徵(今揚州)人。讓之出包世臣之門,是鄧石如再傳弟子,兼善四體書與寫意花卉,功力深厚。 釋文 承緩頰,至荷、至荷。明晨即當候謁之;謁過當詣尊齋面頌也。家兄方於明午間抵郡,政不妨耳。先此謝後。 壻鹹建百頓首。外父先生大人。餘慎。 顧鹹建,字漢石,號如心。江蘇崑山人。大學士顧鼎臣曾孫。崇禎十六年(1643)進士,授錢塘知縣。剛剛到任,聽說京城失陷,人心浮動。顧約束奸亂之人,嚴加警戒,事情停息而人民免於株連。馬士英擁兵至,巡撫張秉貞命鹹建往迎,他力請士英駐軍城外,以免擾民。當陳洪範、張秉貞議降時,他力爭未果,於是棄官奔吳江,被追還;令剃髮易服,不屈,後被殺。與兄鹹正、季弟鹹受皆以文名吳下。諡忠節。

圖片來源於網絡、嘉德拍賣行等;文章內容參考自網絡、書籍;若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

相關焦點

  • 書札裡的錢大昕與其「朋友圈」
    《石刻鋪敘》及《鳳墅帖釋文》,亦得再寄三四部來為妙。適有便人來粵,燈下捉筆作札,奉候近安。草草不恭,並希鑑宥不宣。承示《寄懷》四章,風格遒上,而人品之高,政績之美,友朋相愛之篤,無不見於行間,深為感羨。擬即奉和,而末篇韻頗難押,遂爾擱筆。今科南宮榜出,最為得人,邵與桐、周書昌、程魚門,並天下才而皆不得預館選,此亦風會使然。大約著述之事與館閣體原自不同道矣。
  • 閃爍之光風王玩法思路介紹 風王怎麼玩
    閃爍之光風王玩法思路介紹 風王怎麼玩。閃爍之光是一款以史詩神話為題材的放置卡牌類手遊,採用放置卡牌玩法,5V5全AI公平戰鬥。精美的神明立繪,DIY養成專屬神明團,自定義陣容戰鬥,不同流派觸發不同增益效果,還有趣味歷練,特色冠軍賽玩法,開啟全新的冒險世界。
  • 鑑賞|手跡裡的錢大昕與其「朋友圈」
    這些清代學者難得一見的書札和乾嘉學派重要人物墨跡在展覽中都有大篇幅的呈現。所涉書札除了有嘉定博物館本館重要館藏,亦匯聚了上海圖書館重要藏品、北京觀雪齋藏品等,部分為過雲樓舊藏。《石刻鋪敘》及《鳳墅帖釋文》,亦得再寄三四部來為妙。適有便人來粵,燈下捉筆作札,奉候近安。草草不恭,並希鑑宥不宣。名具另紙正月廿六日
  • 王鐸《求書帖》、《歡呼帖》鑑賞
    書法課程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不可一日無此君 思月下把酒歡呼 ——王鐸《求書帖》、《歡呼帖》鑑賞
  • 古字畫鑑賞秘要
    古字畫鑑賞秘要整理編緝_《當代國畫》文章來源_網絡再就書札行款格式來說,自晉唐至明清也有很大的變化,連稱呼都不相同。今天我們用"千古"作為對死者的衷悼,明代卻用來對生人表示尊敬。清人書畫題款慣用的"某某仁兄雅屬",明人是不會這樣寫的。不同時代的字,筆畫也不同。武則天時新創的字,不可能在南北朝時出現。古代寫書、刻本的書籍可以憑避諱字來斷定朝代,這種鑑別方法對書畫又何嘗不適用?
  • 藤娘、群雀、京美人、尺素、蒂凡尼、藍寶石
    下圖為尺素的中文名擬定者@種花小醫雜家趙 對此物種的介紹以及命名的緣由:
  • 致良知、明人倫和知行並進能否培養儒家聖賢?王陽明教育思想淺析
    (四)關於教育目的若良知之發,更無私意障礙,即所謂充其惻隱之心,而仁不可勝用矣。然在常人,不能無私意障礙,所以需用致知格物之功,勝私復禮。——《傳習錄》王陽明認為教育目的是「明人倫」,人人都有「良知」,也就是天理,但「良知」在聖人和一般人之間是不同的,聖人之所以為聖人是因為天理純全,良知常在,而一般人的良知常被私慾蒙蔽。要想去掉私慾,恢復本心,必須用「致良知」的工夫,「存天理,去人慾」,以實現「明人倫」的教育目的。
  • 【詩詞鑑賞】李白《長相思》賞析
    明人唐汝詢評曰:「此太白被放之後,心不忘君而作。」(《唐詩解》)清代愛新覺羅弘曆亦曰:「賢者窮於不遇而不敢忘君,斯忠厚之旨也。」(《唐宋詩醇》)此詩之蘊藉深遠,涵意無窮,由此可見。(本文節選自樂雲主編《唐詩三百首鑑賞辭典》,長江出版傳媒、崇文書局2015年版)長相思                     李白 其一 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悽悽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 「明人不做暗事」的下一句才是經典,不看不知道,太諷刺了!
    有句諺語叫做「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說假話」。意思是說:一個誠實的人在所有事情上都有明確的良心,不會欺騙別人,做過的事會大膽地承認,不會遮遮掩掩。一旦一個人開始說謊,就很難停止。因為為了要圓說出去的謊言,那就必須再繼續編出更多的謊話。如此以往,就會在謊言的泥潭中陷得越來越深。
  • 明人不說暗話,刷酸讓我像換了個頭
    導讀:明人不說暗話,刷酸讓我像換了個頭文|cc時尚達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時尚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明人不說暗話,刷酸讓我像換了個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蕙蘭葉的鑑賞
    葉的鑑賞是蕙蘭鑑賞的重要組成部分。葉的鑑賞主要從其一般特徵、個性特徵和葉藝等方面進行鑑賞。
  • 山水畫鑑賞,原來這麼簡單
    想要欣賞一幅優秀的山水畫,這山水畫鑑賞知識還是要知道的。山水畫鑑賞主要從意境、筆墨、設色、構圖、氣韻這幾方面入手。山水畫鑑賞之意境「寫意」是文學概念,中國畫之所以引用「寫意」一詞,概因其言簡意賅,以少勝多之意。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好的山水畫,要有美的意境。
  • 從精神特質談英石鑑賞
    所以我們只有認識、了解英石的精神特質,我們才能更好地認識它、理解它、鑑賞它,今天我與大家探討一下英石的精神特質,並簡單與大家交流一下英石鑑賞。           這個鑑賞標準的形成是個逐漸的過程,從唐代形成「透」、「皺」的觀念(主要是太湖石),到明代四個字的完整提出,前後有6百多年,在其間還有「怪」、「醜」等概念。「瘦、皺」也就是以儒家「以天下為己任」精神的外在形體表現,它是以清廉、責任、擔當、鞠躬盡瘁、任勞任怨為核心,同時穿插有以「透、漏」為特徵的佛、道的「空、逸」思想。
  • 各大品牌新款包包鑑賞
    四、與小小包設計完全相反的超大號包包也成為了各大品牌明年的重點,目的是增強實用性,各大的容量可以讓各位方便攜帶出門所需的所有東西。五、稻草包和編制材料包包將以全新的姿態捲土重來,輔以各種輪廓設計,讓經典的款式煥發出新的魅力,類型從水桶帶到野餐手提袋都有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