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愛國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20-12-13 一條鹹魚愛詩詞

愛國是炎黃子孫的不解情結,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讀詩詞時,陸遊的「位卑未敢忘憂國」激勵了多少仁人志士;王昌齡的《從軍行》裡由衷的表達希望結束戰亂、迎接和平的強烈願望;杜甫的身處困境,仍心繫國家的赤子情懷創作《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精選十首愛國詩,感受詩人崇高的愛國之情。這些詩思想高尚,情感純真,藝術性強,文質兼美,成為古代文學一道亮麗的風景。

1、《春望》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

感於戰敗的時局,看到花開而潸然淚下,內心惆悵怨恨,聽到鳥鳴而心驚膽戰。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一個春天,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這首詩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賅,結構緊湊,圍繞「望」字展開,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結合。表現了在典型的時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時代的人們熱愛國家、期待和平的美好願望,表達了大家一致的內在心聲。也展示出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傷懷的高尚情感。

2、《過零丁洋》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詩前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中間四句緊承「幹戈寥落」,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認識;末二句是作者對自身命運的一種毫不猶豫的選擇。全詩表現了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以及捨生取義的人生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崇高表現。

這首詩飽含沉痛悲涼,既嘆國運又嘆自身,把家國之恨、艱危困厄渲染到極致,但在最後一句卻由悲而壯、由鬱而揚,慷慨激昂、擲地有聲,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語調顯示了詩人的民族氣節和捨生取義的生死觀。

3、《書憤》宋代:陸遊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全詩緊扣住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壯年時期的豪情壯志和戰鬥生活情景,其中頷聯擷取了兩個最能體現「氣如山」的畫面來表現,不用一個動詞,卻境界全出,飽含著濃厚的邊地氣氛和高昂的戰鬥情緒。後四句抒發壯心未遂、時光虛擲、功業難成的悲憤之氣,但悲憤而不感傷頹廢。尾聯以諸葛亮自比,不滿和悲嘆之情交織在—起,回看整首詩歌,可見句句是憤,字字是憤。以憤而為詩,詩便儘是憤。展現了詩人複雜的內心世界。這首詩意境開闊,感情沉鬱,氣韻渾厚。

4、《金陵晚望》唐代:高蟾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這是一篇題畫之作。詩人借對六朝古都金陵的感慨,抒發對晚唐現實的憂慮。金陵城曾在日暮的景色伴著浮動的雲,也在秋聲裡陪著落日。這世上有無數的丹青聖手,卻沒有人能把我此刻愁苦的心境描繪出來。

本詩前二句在對浮雲、晚翠等自然景象的描繪中,展示故都盛衰無常,隱含唐王朝正是國運陵夷之時。結尾兩句,追昔撫今,百端交集,預感到唐王朝危機四伏,卻無可挽回。詩人為此倍感苦惱,卻又無能為力,詩婉轉沉著,感慨遙深。

5、《詠煤炭》明代:于謙

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後心。

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這首詠物詩,是作者以煤炭自喻,託物明志,表現其為國為民的抱負。於寫物中結合著詠懷。

第一句:詠煤炭點題。第二句:正面抒懷,說這裡蘊藏著治國安民的陽和布澤之氣。第三句:「鐵石」句表示堅貞不變的決心,也正是于謙人格的寫照。末句綰結到自己出山濟世,一切艱辛在所甘心歷之的本意,即託物言志。

全詩以物喻人,託物言志。 詩人一生憂國憂民,以興國為己任。詩人在詩中表達了這樣的志向:鐵石雖然堅硬,但依然存有為國為民造福之心,即使歷盡千辛萬苦,他也痴心不改,不畏艱難,捨身為國為民效力。

6、《泊秦淮》唐代: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浩渺寒江之上瀰漫著迷濛的煙霧,皓月的清輝灑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將小舟泊在秦淮河畔,臨近酒家。

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為亡國之恨黍離之悲,竟依然在對岸吟唱著淫靡之曲《玉樹後庭花》。

此詩是詩人夜泊秦淮時觸景感懷之作,前半段寫秦淮夜景,後半段抒發感慨,借陳後主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那些不從中汲取教訓而醉生夢死的晚唐統治者,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的情懷。

7、《南園十三首·其五》唐代: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男子漢大丈夫為什麼不腰帶武器,去收復黃河南北被割據的關塞河山五十州呢?

請你暫且登上那凌煙閣去看一看,又有哪一個書生曾被封為食邑萬戶的列侯?

這首詩由兩個設問句組成,頓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暢地表達出來。

詩人是從反面襯託投筆從戎的必要性,實際上是進一步抒發懷才不遇的憤激情懷。由昂揚激越轉入沉鬱哀怨,既見出反襯的筆法,又見出起伏的節奏,峻急中作迴蕩之姿。就這樣,詩人把自己複雜的思想感情表現在詩歌的節奏裡,使讀者從節奏的感染中加深對主題的理解和感受。

8、《送人赴安西》唐代:岑參

上馬帶吳鉤,翩翩度隴頭。

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

萬裡鄉為夢,三邊月作愁。

早須清黠虜,無事莫經秋。

你看那位壯士,手執胡鉤跨上駿馬,英姿勃勃地越過隴山頭。他從小就立志報效國家,殺敵立功絕不是為了做官封侯。萬裡之外的故鄉景象將會在你的夢中出現,邊疆的月光常常會引起你的別離憂愁之情。你此去應該早日消滅那些胡族侵略者,不要優柔寡斷將戰事一拖經年。

全詩先寫友人的英雄風採,再由表及裡,從報國、思鄉的角度謳歌了友人的美好心靈,最後告誡友人,儘快結束戰爭,最好是別拖延給國家造成巨大損失,可見詩人淳樸的觀念中,還飽含戰略家的遠見卓識。

詩人對友人英姿勃發、捨身報國、不計名利的行為極為讚賞,全詩充滿愛國主義豪情。

9、《春愁》清代:丘逢甲

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

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

春愁難以排遣,強打起精神眺望遠山,想起往事就深感驚心難安,不由潸然淚下。

臺灣的四百萬同胞齊聲大哭,為的是去年的今天腐敗的清政府把臺灣割讓給了侵略者日本。

此詩抒寫了作者回首一年前籤訂《馬關條約》之往事時的哀痛心情,表達了作者盼望祖國統一的強烈願望。

這首詩語言樸實無華,但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主要是由於作者與自己的人民同呼吸,共愛憎,淚灑在一起。包含著作者愛國愛鄉,盼望祖國統一的強烈願望,感人至深,因而成為傳誦一時的名篇。

10、《雁門太守行》唐代: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詩的開頭兩句,著意於氣氛的渲染,給讀者勾勒了這場戰爭緊張的形勢。 三、四兩句從聲、色兩個方面進一步渲染悲壯的氣氛。角聲嗚嗚,本來就是一種十分悲涼的音響;現在又是在滿目蕭瑟的秋天裡迴蕩,自然就顯得更加悲壯了。

意象新奇,設色鮮明,造型新穎,想像豐富而奇特,這是李賀詩歌的突出特點。在《雁門太守行》裡,這些特點得到了全面而充分的體現。

詩人就像一個高明的畫家,特別善於著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輪廓而已。他寫詩,絕少運用白描手法,總是藉助想像給事物塗上各種各樣新奇濃重的色彩,有效地顯示了它們的多層次性。

相關焦點

  •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丹心:紅心,比喻忠心。汗青:同汗竹,史冊。古代用簡寫字,先用火烤乾其中的水分,幹後易寫而且不受蟲蛀,也稱汗青。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辛苦,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年頭。遭逢:遭遇。
  •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文天祥被俘,元軍從海路押其過厓門勸降途中,文天祥用勸降的紙和筆寫下的一首詩。我曾經在零丁洋邊工作過,在南宋戰敗的厓山對岸住過半年,後來又專門去觀瞻過厓山海戰紀念館,有一年還準備專程去零丁島小住,因颱風未能登島。打青年時代,腦中時常會浮現「零丁洋外嘆零丁」的詩句,一直都覺得,文天祥這個人有骨氣。
  • 十首悲壯的愛國詩詞,讀來振奮人心
    愛國是義無反顧的抉擇,是不卑不亢的不畏,是憂國憂民的感嘆,是救國救民的情懷,是以天下為已任的胸襟,是前赴後繼的執著。說起「愛國「,你一定會想到那些家喻戶曉的愛國英雄:屈原的千古絕唱、嶽飛的「精忠報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人生若只如初見:十首最悲傷的詩詞,扎心了!
    親友分離,知己逝去,勞燕分飛,人生坎坷。推薦十首詩詞,體會人生之悲!哪一首會打動你的心弦。《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柬友》納蘭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驪山雨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 十首愛國詩詞,送給每一個熱愛祖國的中國人!
    嶽飛抗金、林則徐虎門銷煙……一個個英雄的愛國故事千古流傳。不論身處何地,都心念祖國。十首愛國詩詞,送給每一個熱愛祖國、奮勇拼搏的中國人。 詩人以雄勁的筆觸,在詩裡熔鑄了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雄渾深遠,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
  • 10首激昂報國詩,送給每一個中國人!
    「愛國情懷」自古就有 生於亂世中的人們 用熱血鑄造了不世之功 十首激昂報國詩 抒盡天下豪傑志 送給每位中國人 01
  • 十首家國詩詞,帶你感受不一樣的家園情懷,愛國情深
    家國情懷,愛國之心,早已深深的根植於每個中國人內心深處。帶你領略古詩詞裡的碧血丹心,壯志豪情。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一輪明月,照耀著雄偉的邊疆關塞。只要有守衛祖國邊關的將士在,就永遠不會讓敵人踏入疆土半步。
  • 文天祥的「黑歷史」:風流浪子、廣告詩人、倒黴狀元……誰說英雄要...
    文丨《那些年》小小那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這句愛國名言,數百年來,不知振奮了多少中華兒女,激勵了多少仁人志士。在很多人心目中,文天祥是一個完美英雄。因為他一身正氣、偉大無私、殺身成仁、視死如歸……可是有時候,當我們為英雄貼上這些完美標籤時,便在無形中將英雄與我們的距離拉遠了。殊不知,英雄背後,也有凡人的一面。
  • 天天讀詩 |《過零丁洋》宋·文天祥
    此詩前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中間四句緊承「幹戈寥落」,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認識;末二句是作者對自身命運的一種毫不猶豫的選擇。全詩表現了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以及捨生取義的人生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崇高表現。1.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現在廣東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軍在廣東五坡嶺與元軍激戰,兵敗被俘,囚禁船上曾經過零丁洋。
  • 最樸素的愛國(黃靜芸)
    最樸素的愛國(黃靜芸)作者:黃靜芸福建學習平臺愛國是什麼?是蘇軾的「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滿腔熱血;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一片赤誠;是陸遊的「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的滿腹惆悵;是王昌齡的「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情壯志……從古至今,多少仁人志士,在國家危亡之際挺身而出,拋頭顱,灑熱血!他們深知,有國才有家!山河無恙,才能歲月靜好。
  • 詩畫書韻 |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經歷過無比深廣的滄海的人,別處的水再難以吸引他;除了雲蒸霞蔚的巫山之雲,別處的雲都黯然失色。我在花叢中任意來回卻懶於回顧,一半因為我潛心修道,一半因為曾經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