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LadyGaGa的紅毯「四件套」
又登上了「全世界」的「熱搜」
而GaGa更是在紅毯上足足表演了近20分鐘。
Miley Cyrus的網眼禮服裙及刺頭體現了
「從混沌到時尚」這一朋克主題
Rihanna 穿著設計師郭培打造的「煎蛋裙」搶盡了風頭
Lily Collins的經典鬼魅聖母妝甚至引發了國內外仿妝的熱潮
Met Gala的全稱是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s Costume Institute in New York City,翻譯過來是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慈善舞會,於每年的5月初舉行,是時尚界最隆重的晚會,每年的慈善晚會紅毯部分都被譽為「時尚界奧斯卡」。Met Gala從1971年開始舉辦,為了慶祝每年特殊的主題的展覽開幕,同時為時裝館籌集捐。早年Met gala是個人都能去,由美國版VOGUE和BAZAAR兩本時尚雜誌輪流舉辦,門票價在幾百美金左右,能穿下博物館裡收藏的服裝,收入也全部捐給博物館下屬的服裝館;後來被Vogue和Bazaar拿下,兩個主辦方輪流舉辦;直到1995年被Anna Wintour全面接手之後,逐漸發展成為美國版VOGUE的年度活動。
到2005年,一張Met Ball入場券的價格在5千到1萬5千美元之間。而2014年的Met Ball的單張入場券價格已升至2萬5千美元一張。
VOGUE會先制定一個Met Ball目標名人嘉賓表,然後將他們和包桌客戶邀請的嘉賓混合在一起或者將他們安排在贊助他們的品牌那一桌。像TODS,Chanel這樣的品牌,一般會花百八十萬包桌,讓自己鍾愛的設計師和模特,穿上自家品牌服飾去「爭奇鬥豔」。
其整個活動最獨特的一點就是每年都會設定一個主題,每年的Met Ball都會為大都會博物館服裝藝術學院的年度大展揭開序幕。Met Gala每期的主題都讓人期待不已。每一年的主題都會在那一年引起巨大的風潮,明星名流們也經常會根據相應的主題著盛裝出席。因為槽點很多,大家又都玩很大,所以Met Gala年年都是熱門話題。而Met Gala的電視直播只有紅毯部分,主會場部分是不直播的,所以Met Gala每年的紅毯都備受矚目。
清晚期 大紅緙絲彩繪八團蟒袍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2011年愛倫·佩克姆捐贈
2015年 中國:鏡花水月
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鏡花水月是漢語成語,出自《詩家直說》。意思是鏡裡的花,水裡的月;原指詩中靈活而不可捉摸的空靈的意境,後比喻虛幻的景象。而這年Met Gala的主題也正扣中國風,提起中國風,我們馬上會先想到紅色這種基本顏色,中國是紅色的發源地,紅色是顏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紅色源自於中國的喜慶吉祥,是一種裝飾的,喜氣的代表;而後又會想起祥雲圖案、中國織繡等;皇冠,旗袍這類始終保持鮮明的民族個性的服飾也是中國風的代表。而究竟什麼是「中國風」,即使是中國人自己,恐怕也無法給出一個確切的定義。浩瀚的歷史,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及在跨文化交流中產生的種種有趣的「碰撞」,讓「中國」這個詞彙有了無限豐富的含義。
旗袍源於20年代的上海,現在旗袍已經成為中式婚禮禮服之一。在紅毯中,旗袍被改良成更具突破性的剪裁和輪廓,使得傳統旗袍呈現出「保守的性感味道」。
2018年:時尚與宗教
Heavenly Bodies:
Fashion and the Catholic Imagination
宗教一直是人類文化的磐石,而在西方,它與文化、藝術之間則更是有著千絲萬縷的緊密關係。到了現代,時尚作為藝術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與宗教結下了不解之緣。時尚界很多設計師,例如Dolce&Gabbana、Alexander Mcqueen和Givenchy等都紛紛將其作為重要的設計元素和靈感的來源,備受推崇。
義大利品牌Sorelle Fontana在徵得了梵蒂岡教會同意之後為美國女星Ava Gardner設計了名為Pretino的黑色裙裝
從 Balenciaga 到 Christian Dior 等等近年來發展時尚與宗教關係的系列,十字架,祭司的衣服,聖人的形象,修女更像是一種語言的文字,通過服裝,講述了身體和靈魂之間的平衡,神聖。
Christian Dior FW2000 Haute Couture
為了配合當年Met Gala的主題,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時裝展以「Heavenly Bodies: Fashion and the Catholic Imagination」(天體:時尚與宗教的想像)為主題,是一次時尚與中世紀藝術之間的對話。博物館一共收集了150多套經典的時裝作品,供大家欣賞。
而為了迎合這次的主題裝扮,各位大咖們也是個個費心盡力,化身華麗的宗教女神,從服裝到髮型和妝面作為創作靈感,個個驚豔的宛如從畫裡走出來的一樣。
《最後的審判》— 亞莉安娜(Ariana Grande)
使用米開朗基羅的壁畫來做模仿,這種色彩抽象模仿也是很成功的,整幅大作7年才完成,直接被印滿裙上,像一幅移動的畫作,視覺效果可想而知。
2019年:浮誇美學
Camp:Notes on Fashion
Camp這個詞翻譯過來是宿營,營地的意思,它同時被命名為2019年METGALA的主題「Camp」:Notes on fashion(坎普:時尚札記)。這個主題的出處是蘇珊.桑塔格的論文Notes on Camp《坎普札記》。坎普,來源於法俚語,原指「以誇張的方式展現」,後被蘇珊·桑塔格定義為一種藝術風格。坎普的表現形式常常是技巧的,誇張的,,媚俗的,做作的,形式的等。對這種非自然的、人為造作的偏愛,被稱為「坎普趣味」。
坎普這個詞據說最開始是被用來形容homosexual的,蘇珊桑塔格說也過,雌雄同體的人會比較坎普,坎普兼具兩性風格,那麼男裝的女性和女裝的男性,以及雌雄同體的人們,他們是坎普的。
向左滑動
坎普標榜的是對非自然的熱愛,對誇張的熱愛,那麼一切廓形誇張新奇的服飾,都是坎普。坎普反對嚴肅,但是基於嚴肅。今年 Met 服裝展的主題是:在嚴肅的基礎上做輕浮的事情。底子是嚴肅的服裝製作技術(經典高定版型、古裝式樣)和文化內核,表面必須是歡樂、新奇的創意,才能叫坎普。坎普提倡的是有趣。任何讓你眼前一亮的新奇服裝創意都可以划進坎普的範圍。坎普的規則可以被改變,它沒有界限,永遠在擴張,時代適應性是它的特性之一。所以爭論什麼是坎普,什麼不是,本來就是不坎普的行為。坎普的妙處在欣賞,感覺,而不是評論。
在回到這次METGALA的紅毯大秀當中,如果讓我從眾多造型裡選擇一個最camp的,我會選擇Janelle Monae。從她的服裝中看到了雌雄同體的風格,結構抽象的藝術,有著誇張且鋪張的視覺形象,又毫不吝嗇的展現著性感,最重要的是整套服飾還有這滿分的趣味。甚至可以說是兼具「坎感」和「美感」。
2020年:時尚與存續
About Time:Fashion and Duration
UNKNOWN
今年的Met Gala由於疫情的原因沒能如期舉行,數十年來安排在五月第一個周一舉辦的Met Gala第一次被延期。但人們對於時尚的關注和態度從未停止和改變,正如2020年的主題「時尚與存續」一樣。
視頻源自 YouTube
策劃 / F.E 時尚編輯組
編輯 / 萬麗晶
視覺 / 張宇鵬
審核 / 劉瀚一 梁鈺婍 周子涵 陸星彤
責審/ 苗光奕
娘惹文化|如果你不了解你的過去,就像樹葉不知道自己是樹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