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豔,女,漢族,1988年10月出生,2012年9月考入河北省張家口市康保縣人民檢察院,在公訴科工作,2016年10月成為一名入額檢察官,2016年8月被任命為未檢科科長。該同志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保持著一名共產黨員和人民檢察官忠於法律、忠誠為民、公平公正、愛崗敬業的優秀品質,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無私奉獻,樹立了檢察幹警的良好形象。何雪豔同志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積極探索未成年人幫教模式,在預防青少年犯罪和保護青少年權益方面,創意不少,亮點不斷,做到了「教育為主、懲罰為輔,預防為先」,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從走進檢察院這扇大門起,何雪豔以忠誠的職業態度,精湛的業務能力,忠於職守、勤於奉獻,公正果敢,擎法律利劍,斬佞除惡;無私無欲,秉正義方向,執著追求;心繫人民,懷滿腔赤誠,既鼓且呼;不僅錘鍊成了公訴業務的業務骨幹,而且忠實踐行著「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檢察工作的宗旨,用真心和實幹生動詮釋了新時期一名優秀檢察官的高尚境界,彰顯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2014年、2018年獲得張家口市優秀公訴人。從2015年連續四年榮獲得張家口市檢察系統先進個人;2018年獲得了河北省第二屆檢察機關未成年人檢察業務競賽能手,榮立個人三等功。
在熱愛與勤奮中嶄露頭角
2012年9月,何雪豔懷著對法律的尊崇和追求,大學本科畢業考入河北省康保縣人民檢察院,如願成為康保縣人民檢察院一名檢察人員。到檢察院報到後,很多親戚朋友不理解,「康保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檢察院又是清水衙門,你到那個單位圖個啥呢」。何雪豔說;「家鄉養育了我二十多年,我卻沒有為家鄉作出一點貢獻,心裡總覺得缺點什麼」。一顆紅心,一直堅守,她無悔抉擇,下定決心把自己的命運同胸前的檢徽緊緊連在一起,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無比熱愛的檢察事業。
「沒有金剛石,不攬瓷器活」,何雪豔知道做一個公訴人不易,做一個優秀的公訴人更難。三尺公訴席,就像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只有做一名「訴得出,辯得贏、判得了」的公訴人,才能夠有力地捍衛法律的尊嚴。她時刻牢記「庭上一分鐘,庭下十年功」,把學習作為她生命的一部分,在知識飛速更新的年代,她一刻也不敢鬆懈,潛心鑽研法學理論,關注研究司法解釋,站在法學理論前沿。在積極參與日常辦案的同時,不斷啃讀「乏味枯燥」法律理論書籍,點點滴滴積累法律專業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即席答辯能力,充實和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
有人非常形象的比喻「公訴工作就像長流的水不斷線」,年復一年的重複性勞動,難免有疲憊的感覺,再緊的螺絲也有鬆懈的時候,然而公訴工作因為直接關係到具體的犯罪嫌疑人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接受刑罰處罰,決不容半點懈怠。如安某某詐騙案,安某某與其妻子張某某以高額利息回報為誘餌向他人借款高達兩百多萬元,涉及被害人多達30多人,由於同案犯之一安某某的妻子張某某在案發前因患癌症死亡,安某某把所有的責任推給了張桂萍,使得案件辦理一度陷入了困難,但是她毫無畏難情緒,通過反覆閱卷,發現在張桂萍得知自己患病後,夫妻二人仍然大肆借款,以此為突破口,成功認定了安某某的主觀詐騙目的,果斷提起公訴。在庭審中,由於紮實的庭前審查工作,何雪豔把握了案件的基本脈絡,面對被告人為自己做的無罪辯護,從容不迫,唇槍舌劍,充分有效地運用證據鎖鏈揭露和證明犯罪事實,有力地進行了反駁,贏得了合議庭的認可,使被告人得到了應有的懲處。
為了辦好一個案子,何雪豔不知加了多少班,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生活中,一疊卷宗就是她的最愛。都說公訴工作難幹,但無論多苦多累,她都沒有半點怨言,總是保持著火一般的熱情,以堅強的毅力和無私奉獻的精神,踐行著人民檢察官的真諦。對待案件她從不挑肥揀瘦,從不臨陣退縮,所承辦的案件無一出現錯捕、錯訴、超期、上訪等情況,所辦理得案件做到了零差錯、零違紀、零投訴舉報,經受住了法律和時間的檢驗。在辦案之餘,結合工作實際,先後撰寫了《千裡騙婚引發的思考》、《論強制醫療案件中被害人權利保障》、《康保地區危險駕駛案件新特點》等調研文章,先後在市院張檢調研、公訴動態等刊物發表,其中《論強制醫療案件中被害人權利保障》先後被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檢察日報》和被河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與工作研究》刊發。
在執著和奉獻中砥礪前行
「作為承辦人,我要對辦理的每一件案子負責,要把它辦成能經受得住歷史檢驗的鐵案。」在辦案過程中,何雪豔對每一件案子都千百倍的謹慎,不容半點馬虎。
在擔任助理檢察員後,何雪豔不斷從嚴要求自己,無論怎樣複雜的案件都力爭在最短時間內結案,能兩天辦完的案件絕不會拖到第三天;能在審查起訴環節查證核實的案件決不退補。辦案中,何雪豔一絲不苟,察微析疑,一份份案件審查報告,一張張起訴書,一篇篇公訴意見書,字裡行間都凝聚著她的心血和汗水。成功地辦理安某某詐騙案、郝某某制醫療案,王某、石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等一些列在當地乃至全市有社會影響的大要案。2013年辦理的河北省張家口地區首例郝某某制醫療案,2014年辦理的石某、王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分別被《檢察日報》第一版和第二版刊登,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莊嚴的法庭上,行文縝密的起訴書成為鞭撻醜惡、護法為民的檄文,法理交融的答辨詞成為揭露犯罪、證實犯罪的利劍,她以實際行動維護了法律的尊嚴和神聖。每一次疲憊地走出清冷嚴峻的審訊室,每一次自信地走上莊嚴神聖的公訴席,對何雪豔而言都是鍛鍊能力、積蓄力量的經歷。案件或許有大小,但司法公正卻沒有大小。無論是大案要案還是普通刑事案件,都要同樣認真對待,一絲不苟。
何雪豔始終把工作當追求,把崗位當責任,認真鑽研業務知識,優質高效辦理案件。有時,為了趕一個案子,她和同事面對面一天下來都顧不上說一句話,下班後甚至頭暈眼花、噁心想吐。可她並沒有抱怨,也沒有後悔,因為作為一名老檢察官,同時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她深知恪盡職守、不求回報,踏實辦好每一個案件就是她踐行黨的理想信念最樸素、最堅定的步伐。幾年來,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歲月,都奉獻給了她所熱愛的公訴事業。回首這些年的「公訴路」,深有感觸地說:「當安撫了那些受傷的心靈的時候,當在法庭上讓那些囂張跋扈的被告人低頭認罪的時候,當看到當事人感激的眼神,聽到他們用樸實的話語表示感謝的時候,我最欣慰,最有成就感。」
在良知與耐心中彰顯溫情
2016年8月,由於工作需要,何雪豔被組織任命為康保縣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檢察科(以下簡稱未檢科)科長,負責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辦理和法治教育工作。作為一項全新的工作,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辦理和法治教育工作引起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也是成為了檢察機關的窗口和形象,她倍感責任重大。
未檢科成立之初,一切都是空白,沒有現成的經驗,沒有熟悉的辦案機制,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在檢察官們都感到茫茫然的時候,院黨組對何雪豔提出了要求:未檢科一定要高起點、規範化、專業化,她深感肩上責任重大。面對諸多困難和問題,何雪豔沒有絲毫推諉退卻,想得最多的便是如何把未檢工作真正做好,幫助更多的涉罪未成年人。
為確保案件質量,她對所辦的每一個案件細節「吹毛求疵」、「斤斤計較」,無論案件大小、案情簡單複雜,都不放過一個細節,不漏掉一句話。認真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全面執行對涉罪未成年人的刑事特殊制度,如法律援助、法定代理人、合適成年人未到場、針對未成年犯罪原因開展社會調查、犯罪記錄封存等,最大限度促進涉罪示成年人悔過自新,回歸社會。何雪豔親自對接與康遠汽貿公司合作成立了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基地。為了讓更多的未達到刑事犯罪年齡的迷途少年得到良好的幫教,多次開展「臨界幫教」、親職教育。為了讓進入看守所的涉罪少年感到檢察機關的溫暖,親情的關愛,多次到看守所進行親情會見。她精心研製了針對不同年齡層次學生特點的課件,在康保縣各個中小學開展法治宣傳講座,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得到了院領導和上級院的肯定,2018年6月份,何雪豔受邀到張家口鐵路斜街小學做了預防校園暴力的專題講座。
2018年7月18日,公安機關移送一起未成年人涉嫌尋釁滋事的案件到未檢科,其中有一名叫小軍的孩子,在其父親帶他來到何雪豔的辦公室,頭髮凌亂,滿身的機油味道,何雪豔對小軍心中充滿疑惑,因為按照公安機關調取的材料顯示,小軍是一名在校初中生。通過談話詢問才得知小軍因為不願意上學,自己到康保當地一個修理攤當了一名汽車維修學徒。「為什麼不願意上學」?「上學沒意思」小軍滿不在乎的說。小軍的父親在一旁,滿眼都是恨鐵不成鋼的哀怨。小軍的父親和何雪豔說,為了讓小軍能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從村裡搬到縣裡居住,以前一直是租房。為了能多掙一些錢,小軍的父親選擇外出務工,小軍由母親照顧。但是小軍的母親天生愛嘮叨,不會教育孩子,在小軍上了初中之後,小軍對於母親的嘮叨越發的受不了,最後乾脆不上學。小軍經常夜不歸宿,自己偷偷貸款買了摩託車。因為小軍的教育和不服管教,父母經常吵架,父親認為孩子交給妻子教育,卻沒有教育好,心中對妻子充滿了埋怨,而妻子認為自己也不容易,自己也在教育又不是沒有管。小軍偶爾回到家,就把自己關在屋裡,不和父母交流,家庭氛圍特別壓抑。
通過對小軍做調查後,何雪豔陷入沉思,每一未成年人犯罪都有家庭、社會和自身的因素。父母因為孩子的出生自然晉升為父母,但是做一個合格的父母,也需要不斷地學習。小軍之所以會走上犯罪道路,不能把過錯全部歸於他自己身上。於是,何雪豔對小軍制定了詳細的幫教計劃及親職教育計劃。在對小軍和其父親第一談話結束後,小軍的父親高興對何雪豔說,孩子聽了您的話,現在每天按時回家,要是回家晚,就會打電話提前告訴,回到家,也願意和我們說一些心事。回家後,我和孩子媽媽也認真反思了我們的教育方式,看到孩子變好,夫妻關係也改善了。
到了第二次談話時,小軍和其父親按照約定如期而至,小軍見面後,憨笑著和何雪豔打招呼。因為修理攤不給開工資,小軍現在又到了宣化一所技校上學。由於對自己的人生沒有想過規劃,也沒想過以後要幹什麼,在技校上學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看到了小軍的現狀,何雪豔在自己的心裡盤算著,到了該規勸小軍到其以前學校繼續上學的時機到了。何雪豔給小軍分析了他目前的狀況,如果自己不改變,結局會是什麼樣,隨後又結合了何雪豔檢察官自身的經歷,告訴小軍知識真的會改變命運。現在小軍又回到了原前的學校繼續學業。
在責任與擔當中創先爭優
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是集審查批捕、審查起訴、犯罪預防、社會幫教多種職能於一體的綜合業務部門,其要旨不僅僅是對涉罪未成年人的懲處和打擊,更多的是對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幫教,使其回歸社會的成功率及對未成年代群體的犯罪預防。既然如此,如何全面落實未成年人特殊刑事政策?如何把握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線?如何運用相對不起訴、絕對不起訴及附條件不起訴,使每一個涉罪的未成年人都能既得到適當的懲戒,又能給他們機會,讓他們能更好更快的回歸社會?如何撫平未成年被害人受傷的心靈,儘快去除他們的心裡陰影?作為未檢科科長,何雪豔對每一個案件、每一個涉罪未成年嫌疑人、被害人都反覆考量這些問題,全力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2018年10月1日,小薇因為參與毆打他人,被康保縣公安局以尋釁滋事立案,在偵查和審查起訴期間,何雪豔多次與其會見談話,進行心理疏導,積極促成與被害人刑事和解。經調查,承辦檢察官了解到小薇父母離異,跟隨父親生活,家庭關愛不足,父母教育失當,又多次對其父母開展親職教育,改善了親子關係。在檢察官與小薇父母的共同努力下,膽怯、木訥的小薇逐漸變得開朗、自信,臉上笑容多了起來,人也變的健談多了。案件辦結後,了解到小薇表示不想在原學校上學,想要更換學習環境,何雪豔立即與縣教育局溝通協調,在相關學校的支持和配合下,小薇又轉至當地另一所學校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在給小薇聯繫好學校後,承辦檢察官又給小薇買了學習用品,希望她可以忘記過去,成長為更好的自己,真正做好了未成年人的「司法守護神」,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她執法為民的辦案理念,注重辦案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有機統一,樹立檢察機關和檢察幹警的良好形象。
不僅如此,她還充分利用檢察機關熟悉犯罪特徵的優勢,主動參與社會綜合治理,積極延伸檢察職能。除了在案中對涉案當事人進行挽救、教育之外,近年來,何雪豔先後走進縣二中、四中、三中、東關小學等多所中小學,為全縣的7000餘名師生作了以「法潤學子呵護成長」為主題的法治系列專題教育講座。2018年4月,何雪豔被河北省人民檢察院選為全省「法治進校園」巡講團成員,在全省分享了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的點滴故事,傳遞了未檢人愛的溫度,展現了與未檢事業難捨的情懷。「只要我們多付出一些努力,就有可能多挽救一個迷途的孩子。我們多給他們『愛』,有『愛』的小孩不會再變壞,我們絕不能放棄一個拯救失足少年的機會!」法律有硬度也有溫度,何雪豔把更多愛心傾注到失足少年身上,挽救了一個又一個迷途的羔羊。她為涉罪未成年人傾注的心血常人難以想像。因為工作對象的特殊性,加班加點、外出走訪調查是家常便飯。何雪豔常說院黨組把未檢工作交給我,不能辜負組織的信任,我要對得起這身檢察制服。
巾幗不讓鬚眉,檢花奼紫嫣紅。作為一個女人,有很多人問過她累不累,像個陀螺似的轉個不停,像一臺機器似的不知疲憊;也有很多人問過她苦不苦,沒有時間進美容院,沒有時間進健身房,沒有時間享受一個女人美好的青春。她總是說從沒有後悔自己的人生選擇!因為,她喜歡檢察事業「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情懷,敬仰檢察職業「剛正不阿、不畏權勢」的秉性,讚賞檢察機關「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作風,欽佩檢察幹警「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品格。作為檢察戰線的一名女檢察官,她願和所有的女檢察官一樣散發芬芳,始終踐行「忠誠、公正、清廉、文明」的檢察官職業道德,做到理性平和、從容淡定、昂揚向上,讓自己的檢察青春綻放得分外精彩。何雪豔說,她的工作是「治病救人」。為了多拯救一個失足少年,何雪豔一直在路上,不曾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