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午不食更養生?一天到底該吃2頓,還是3頓?消化科醫生告訴你

2020-12-21 消化內科支傑華

過午不食是什麼意思?其實就是在古代的時候比較普遍的一種飲食習慣,就是在午餐之後不再吃什麼食物了。很多人,特別是熱衷於減肥養生的人士會將這種飲食習慣給當作是真理,其實是很不合理,就由消化科醫生來告訴你為什麼不能過午不食,以及一天吃幾頓最為健康。

過午不食是古人的養生之道?

其實並不是。過午不食是根據古時候的人的作息以及糧食的供求來決定的,以前在生產力比較低下的農耕時代,一般大家都不能吃太多的糧食,不然可能就會供不應求了,所以只能削減一天都吃飯的頓數來保證糧食的供應。

再加上古時候的人一般都是早上七點就到九點吃早飯,相對的較遲,而午飯也都不是在中午吃的,而是下午的時候,四點這樣才吃午餐,這其實也並非是嚴格意義上的午餐,而且古時候人晚上由於科技落後,所以睡覺也是相對的較早的,這樣即使是不吃晚飯也不會覺得餓了。

隨著後來的農耕技術的發展,在漢朝的時候一些富足的家庭已經普遍的一天吃三頓飯了,再到宋朝的時候,很多的達官貴人甚至還會在夜裡面吃夜宵,然後再睡覺,這時候吃晚飯已經是相當普及的了。

所以從上述的歷史考究看來,古時候人也並非是不想吃晚飯,更多的是出於生活習慣,以及經濟落後的無奈之舉,所以過午不食能夠養生的這一說法自然就是是不攻自破了。

一天之中應該吃兩頓飯還是三頓飯?

現代很多人是會略去早飯這一個環節的,也就是說只吃中飯以及晚飯這兩頓飯,這樣短時間內可能會只是會在上午的時候出現低血糖的症狀,但要是長期得不吃早飯,非但不會是的自己變得苗條,還會增加肥胖的機率,因為很容易就會導致午餐攝入的營養過剩,另外還有可能會增加膽結石的發病風險。

有些人一天之中只吃兩頓飯,是不吃晚飯,這也是很多的減肥人士比較喜歡的一種飲食方式。但是這種飲食習慣要是時間一長可能就會使得機體習慣於夜晚的低消耗的狀態,這樣不僅會使得自己的基礎代謝出現問題,就連抵抗力也會因此下降,所以非但不能夠減肥,還會容易感染上其他的疾病,脂肪肝等疾病也會不請自來。

所以一天之中只吃連頓飯顯然是不健康的,而且只吃兩頓是不能夠滿足人體一天的能量以及營養的需求的,很容易就會造成營養不良的產生,再加上胃臟一般每四個小時就會排空一次,所以要是不能及時的在飯點進行食物的補充,很容易就會造成胃酸損傷胃黏膜的現象,嚴重過的甚至會誘發胃潰瘍。

其實說到底還是三餐最符合健康標準,但是要注意三餐的時間以及食物的搭配,餐餐的間隔最好就不要超過六小時。一般早上起床之後,可以吃一些蔬菜和一個水果,主食最好就選粗糧,其次就是要喝一杯牛奶或者是豆漿;中飯就要注意葷素搭配了,最好做到三分葷七分素,蔬菜也要儘量的種類豐富一些,在五種以上即可;最後就是晚餐,可以和中飯相仿,但是要注意就不要吃得太油膩了。

綜上所述,無論是過午不食,還是一天兩頓飯都是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想要養生,保持身體健康,最好還是一天三頓飯,既能滿足身體需求,也不會造成營養過剩,可以說是現代生活中比較科學的飲食方式。

相關焦點

  • 古時候講究過午不食,一天吃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
    但以前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會聽說過一天只吃兩頓飯,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因為光照時間比較短,很多人就把飯菜做成了一天兩頓。究竟是一天吃兩頓飯,還是一天吃三頓飯更好了?食物是我們人體獲取營養素的主要途徑,即使我們一天什麼飯也不吃,我們的身體也是在消耗能量。能量的消耗量,隨著我們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增加,也隨之增加。
  • 一天吃兩頓和三頓,哪個更健康?營養專家從專業角度給出了答案
    28歲的琪琪,從大學開始一天就只吃2頓,她坦言,一開始嘗試過午不食是為了減肥
  • 你的「過午不食」是「假養生」!不吃晚飯的好處,可能就這一個~
    古人吃飯是一天兩餐,但並不是過午不食,他們吃飯分別為上午和下午,不吃中午飯。第一頓飯叫朝食,一般是上午9點開始吃。第二頓飯叫哺(bǔ,補)食,又叫飧(Sūn,孫),一般是下午4點開始吃。真正的「過午不食」其實是古代出家人的戒律之一,並非源自中醫理論,所謂的「午」就是午間11點到13點,也就是說,過了13點就不能再進食了。而且,更打擊人的是,其實出家人是允許午後吃茶羹和「藥食」的,只是不吃正餐了而已。
  • 一天到底該吃幾頓飯?一頓,二頓,三、五頓?誰說了算?
    題記:一天到底該吃幾頓飯?一頓、二頓、三五頓?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因為古今中外沒有一個固定的模板,人們在吃幾頓飯上擁有絕對自由,隨心所欲各種吃法:每天一頓、二頓、三五頓,輕斷食、服氣辟穀,不一而足,法律都不管。那麼,到底一天該吃幾頓飯呢?本文要從頭梳理這個話題,期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 你的「過午不食」是「假養生」!不吃晚飯的好處,也就這一個~
    長期不吃晚餐容易營養不良,身體的代謝將會降低,肌肉溶解越多,脂肪代謝受到影響,從而更容易長肉。根據前邊的內容來看,不吃晚飯似乎沒有益處。那麼,古人「過午不食」的養生方式,難道是錯的嗎?別著急,您往下看!古人吃飯是一天兩餐,但並不是過午不食,他們吃飯分別為上午和下午,不吃中午飯。
  • 一天吃兩頓還是三頓更好?根據這幾點「因人而異」!
    親 ,你一天吃幾餐呢?現在很多人推崇一日兩餐的飲食方式,比如「過午不食」「8小時飲食法」等,都提倡每天只吃兩頓飯。也有一些人提出,每天只吃兩頓飯是跟著古人的飲食作息來養生保健;還有人提出疑問,兩頓飯都很豐盛,其他時候也沒覺得餓,這樣對健康有害嗎?
  • 一天吃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看看醫生怎麼說
    有的人認為一日三餐,一天吃三頓飯才是最科學的飲食,而有的人講究過午不食,認為古時候老百姓是吃兩頓飯的,現代社會的人飲食營養太好,腸胃負擔重,應該也吃兩頓飯,減輕胃腸道的負擔,也有助於減輕體重。那麼到底一日三餐更科學還是一天兩頓更科學呢?
  • 你的「過午不食」是「假養生」!不吃晚飯的好處,可能就這一個!
    根據前邊的內容來看,不吃晚飯似乎沒有益處。那麼,古人「過午不食」的養生方式,難道是錯的嗎?古人吃飯是一天兩餐,但並不是過午不食,他們吃飯分別為上午和下午,不吃中午飯。而且,更打擊人的是,其實出家人是允許午後吃茶羹和「藥食」的,只是不吃正餐了而已。所謂的茶羹並非清茶一杯,而是包含有茶葉、蔥、姜、棗、橘皮、(食)茱萸和薄荷等物,煮後同食。別的不提,單說裡面的大棗,從現代食物血糖生成指數看,比葡萄糖還高,所以多吃倆棗也扛餓。
  • 「過午不食」是養生還是傷身?女友用親身經歷告訴你,早知早受益
    在一些報導裡,她聽到了過去的僧人以「過午不食」來養生,不但身材控制得很好,而且也不容易生病,於是就下決心堅持自己也做到,中午吃完飯以後,一直到夜晚睡覺,除了喝水以外,什麼東西都不吃了。結果檢查出其患上了較為嚴重的胃部潰瘍,在問診中,醫生了解到女友胃不好,主要是「過午不食」惹的禍!家人看著她,又恨又可憐她,不斷的指責:為了美,健康都不要了?值得嗎?女友很納悶,為何古代僧人「過午不食」來養生?身子骨也沒有什麼問題,並向人們推廣,而自己卻做不到?
  • 人過四十,一天到底吃兩頓還是三頓?營養師從科學的角度給出答案
    隨著養生的潮流,人們不再像過去一樣大吃大喝,毫無禁忌。尤其是人過四十,眼看著這輩子就要一半了,抓緊時間鞏固身體健康,成了人們追求的目標。聽說老祖宗們,每天只吃兩頓飯,那我們是不是也應該這樣做呢?人過四十,多數人適合一天三餐:有的人認為不吃早餐,吃午餐、晚餐比較健康。其實不是,哪怕不吃早餐也不能穩定血糖、減輕體重。在巴斯大學的一項人體實驗中,分別做了兩組實驗,第一組是每天早上都吃700千卡能量的早餐,具體食物可以自由搭配;第二組是一點食物都不吃。
  • 5年不吃晚飯!小夥「過午不食」養生 結果胃裡長出兩個好大的…
    後來,一次偶爾,他在網上接觸到了「過午不食」的「養生理念」,就開始每天不吃晚飯,「我覺得不吃晚飯挺好的,一舉三得,一來可以減肥,二來可以養生,三來還能節省吃飯時間,做更多其他的事兒。」就這樣,小周默默堅持了5年不吃晚飯。儘管平時偶爾也會有胃部不舒服的時候,但他也沒有當回事。然而,就在上周二,他吃了點辣椒後,突然肚子劇烈疼痛起來。
  • 過午不食減肥法真的能瘦嗎?
    「過午不食」的概念是出自佛教,通過佛教的發展,過午不食這個行為在古代相繼流傳。人們認為,這樣的飲食習慣對身體健康有利,現代很多人也覺得「過午不食」可以高效減肥,真的是這樣嗎?如果你是因為「養生、太忙、減肥、懶得運動……」無論哪種原因放棄了吃晚飯,也許偶爾餓個一兩頓沒什麼很大的問題,但時間長了,難免就會破壞胃腸功能、影響你的內分泌。但你可能會疑惑了,那古人說的錯了嗎?——凡事當然不可一概而論。想要通過「過午不食」進行減肥的朋友注意了!如果你出現以下的情況,晚餐也不是非吃不可的。
  • 過午不食,到底是在減肥,還是在給自己「挖坑」?真相你該接受了
    不知從何時起,掀起了一股過午不食的減肥風氣。為了身材,不少女性都開始跟風,企圖讓身材變得苗條。別說,過午不食確實能讓身材變得苗條,從小孩到老人,從男人到女人,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通過過午不食讓身體瘦下來,這一點毫無疑問。
  • 堅持過午不食十年,身體會變成怎樣?29歲女子用行動告訴你答案
    29歲小王,從小就是個胖胖的女孩,十年前,她剛上大學,上了大學之後,為了追求喜歡的男孩子,開始過午不食減肥,每天只吃兩頓,下午餓了就喝白開水。在過午不食的幫助下,小王很快的瘦了下來,經過半年,就從130多斤減到了90多斤。
  • 不吃晚飯,餓治百病有沒有道理,過午不食的養生之道源自哪裡?
    不吃晚飯,餓治百病有沒有道理,過午不食的養生之道源自哪裡?中國有句古話叫「不吃晚飯,餓治百病」有道理嗎?自古以來,我國就有許多養生長壽的辦法。如煉丹食精,吐納氣息,修仙了道,練功輕身等等。除了這些高深的修煉方法,在民間也有許多養生長壽的好辦法,老人常說,「不吃晚飯,餓治百病」,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這也是道家提倡的好辦法。一些有經驗的養生專家也一直提倡「早上吃的好,中午吃的飽,晚上吃的少」才符合吃飯規律,也才是最好的養生方法。早上是一天工作的開始,早上到中午一般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這就需要大量的體力消耗,因此吃好才能保障這一需要。
  • 還在過午不食?比過午不食更「先進」的減肥法來了,變瘦其實不難
    談到減肥,可能很多人會先想到過午不食。過午不食,顧名思義,就是過了中午不吃飯,一天只吃早上和中午兩頓飯。很多人認為過午不食能減肥,但實際上,過午不食可能不僅不能幫你減肥,反而會讓你越減越肥。過午不食還有個缺點,那就是一開始過午不食減肥,就要始終堅持過午不食。如果你一旦停止過午不食,開始恢復吃晚飯,那麼體重就會飛漲。很多靠過午不食瘦下來的人,可能早想不想過午不食了,但是發現自己一吃晚飯,第二天體重就會暴漲一兩斤,結果不敢恢復晚飯。
  • 過午不食真的養生嗎?不吃晚飯,身體帶來的這幾個變化,需了解
    而有的人為了減肥或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晚餐不吃。這兩種方式是非常對立極端的,大家知道晚上吃太多是很不利身體健康的,那不吃就真是養生嗎?初看這樣不吃晚餐的理由似乎有道理,但實踐後產生的一系列身體問題,已讓人慘遭沉重的打擊。其實現代人推崇古人的「過午不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古人一天吃兩頓飯,是上午在9點左右吃一頓,下午4點再吃一頓。若理解為中午1點後就不吃任何東西,是大錯特錯。
  • 狗一天該吃幾頓?
    相信你曾經想過這個問題狗一天到底該吃幾頓?每一頓間隔多久?
  • 健康的佛家過午不食飲食法
    這個時間就是在太陽到正中午後,一直到次日黎明,這段時間是不允許吃東西的。但是身體有特殊需要的除外(例如病人)。正中午指的不是中午十二點,是以太陽升到正中天為準。趙樸初老居士在《佛教常識答問》中寫道:按照佛制,比丘午後不吃食物。原因有兩個:1、比丘的飯食是由居士供養,每天只託一次缽,日中時吃一頓,可以減少居士的負擔;2、過午不食,有助於修定。這個制度,今天南方國家仍普遍實行。
  • 過午不食,他們如何控制吃的欲望?
    在少林藥局,我們坐下來,向少林監院、少林藥局負責人延林法師提問,到底如何控制自己的食慾?如果就是想吃、天生是個吃貨怎麼辦呢?這位一直過午不食、且正在實行斷食的僧侶笑了起來:「真的那麼喜歡吃,你修行,可以從嘴巴禪入手,也是個禪法。」是的,嘴巴禪,不是嘴巴饞。